这不是一本编著认真的书——《国之脊梁》读书笔记

谷振国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与《南渡北归》在一个视频号下被推销的,凭着对《南渡北归》的极好印象,爱屋及乌,就购买了此书。不曾想,这是一本编著极不认真的书,对凡事追求完美的我来说不能容忍!</p> <p class="ql-block">  首先,书的封面明明是《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但在落款为“编者”的书的前言《汲取精神力量,砥砺奋进前行》一文中却写成《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其实,拿到书后,本来我就对书名感到不理解:“家国天下”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不应该是“家国情怀”吗?特别是书的内容分明是报道了30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嘛,把书名印刷错误也是开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  其次,在书的第二篇报道胡秀英中,就把胡的出生年份搞错了,篇头对胡的简介中写出生于1910年,但在文中却写成出生于1908年,类似的低级错误还有在报道“深海勇士”汪品先时也有:“1982年回国后,汪品先正式主持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工作。他做了两个大的改革:一是将4年制本科变为9年制。……在各方反对下,5年制本科只实行了两年就被取消了。”显然前面的所谓“9年制”是笔误。书在校对时稍微用点心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何况这是选取的在报纸发表过的报道,实在让人不可理解。</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从内容上来说,没有像推介视频上宣传的震撼到我。30位科学界大师,从出生于1896年的现代桥梁奠基人茅以升,到出生于1979年的超算追梦人杨超,每一位的事迹都非同凡响,特别是出生于建国前的那些大师们,有的甚至都参加了九死一生的中国远征军,参加过在云南的滇缅边境对日作战,素材足够丰富,但是,没有哪个人物的报道能让人很震撼,反而远不于我们日常看到的一些有关这些人物的报道。我想一方面主要是采访不够,没有深度了解这些人物有关。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都是记者的采访稿,是完任务的工作稿,比如,施一公这篇,只采访了人家半个小时,又怎么能写出走心的文章呢?另一方面也与记者水平不够有关,比如,对建筑大师吴良镛的报道,如果把北京某某地方改造成了充满了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的地方,大家说这是成功的改造吗?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1987年,吴良镛接手了菊儿胡同改造工程,把41号院建成了由几栋白墙黛瓦三层小楼构成的类四合院建筑,由于空间应用合理,三层楼容纳了普通楼房五层的人口。整个院子充满了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甚至保留了原有的古树。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1993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我不否认这肯定是成功的改造,否则也不会获得大奖,但是,说院子“充满了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我估计这不是吴大师想要的效果,因为也是在这篇文章中,分明写着吴的观点“希望不同的地区能根据自身条件,改造出它的特色”,所以说,多半是作者报道用力过头了吧。</p><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我国的众多售书广告就已强调“精校无误”,现在我国出版行业也有基本制度规范“三审三校”,即内容需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分别从语言文字、内容事实、政治导向等方面进行细致审阅,提出审阅意见,同时文稿编排需经过至少三次校对,对文稿内容进行文字检查和版式审定,无误后才能刊发。按理说,经过层层审阅和校改,差错应该被消灭得差不多才对,但为何本书还会差错频出甚至犯“低级错误”呢?</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批评,阅读这本书有几个知识点值得记忆。中国人才流失严重程度让人大为惊讶,施一公一直呼吁我们国家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他讲:“我们当时做过调研。以生命科学为例,2007年,在美国34个州的研究型大学中,担任生命科学学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或者教授的华人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过800人。这个数字和1998年相比,增长了15-30倍。”——这仅是生命科学领域呀!其他领域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引以为豪的探月工程,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科学家们为了让国家立项这个工程,为了让人们理解这个工程的价值所付出的努力,最著名的就是“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的比如:当时,北京市公布地铁造价1公里7亿元,于是欧阳自远略带玩笑地跟大家说地球到月球大约38万公里,但探月工程一期也就是北京地铁修2000米的钱。他说:“其实我想让大家了解,我们就使14个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