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照摄影:管恩贵王少田</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管恩贵</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风,拂绿了南湖的杨柳,五月的阳光,点缀了南湖的微波。五月的南湖,以她美丽婀娜的身姿,迎来了15位原双阳二中67届(三)班的同窗好友!60年前的相识,56年前的分别,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沧桑,青丝变白发!而今虽然步入古稀,却依然不舍当年的同学情思。 </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日,分别居住在双阳、长春、吉林的同班同学,相约而至,在风光秀丽的长春南湖,愉快地一起度过了五一劳动节,为古稀之年的同学夕阳晚霞抹上了绚丽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参加2024年五一南湖同学聚会的同学分别是:管恩贵,王少田,关树范,李德柱,王书哲,田国君,齐书宝,张景山,李克,姚文娟,马克,王金莲,邵桂芬,姚玉华,穆凤芹;王少田夫人刘玉梅,王书哲夫人张梦莲也参加了此次聚会。</p><p class="ql-block">此次同学聚会,姚文娟同学做了大量协助工作,同时又邀请其二妹姚文佩女士为此次大姐的同学聚会活动行程给予了热情周密的安排,参加聚会的全体同学深受感动。在此,聚会组织人代表参加聚会的同学对姚文娟、姚文佩姐妹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日,美丽的长春南湖,迎来了双阳二中六十年前的15名同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邵桂芬,王金莲,姚玉华,马克,穆凤芹,刘玉梅(王少田夫人),姚文娟</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齐书宝,李克,关树范,张景山,李德柱,王书哲,田国君,王少田,管恩贵</p> <p class="ql-block">参加此次聚会的9位男同学。</p> <p class="ql-block">参加此次聚会的6位女同学。</p> <p class="ql-block">这些同学都是从双阳齐家考入双阳二中的。</p> <p class="ql-block">管恩贵同学</p> <p class="ql-block">姚文娟同学</p> <p class="ql-block">田国君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书哲同学</p> <p class="ql-block">姚玉华同学</p> <p class="ql-block">关树范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金莲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德柱同学</p> <p class="ql-block">邵桂芬同学</p> <p class="ql-block">马克同学</p> <p class="ql-block">穆凤芹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少田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克同学</p> <p class="ql-block">齐书宝同学</p> <p class="ql-block">张景山同学</p> <p class="ql-block">管恩贵,张景山,穆凤芹三同学在齐家中心小学同一班级。</p> <p class="ql-block">田国君,王书哲,管恩贵三同学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文革学生大串联期间,他们和陈瑞忠(已病故)四人,徒步串联,厉行四十天,走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吉林市的三班同学微信群群主管恩贵同学乘高铁列车赶赴长春参加此次五一南湖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聚会午餐在南湖附近的老边饺子馆进行,管恩贵同学在午餐上致祝酒辞。管恩贵在发言里讲到:</p><p class="ql-block">自庆祝中学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以来,今天2024年的五一南湖聚会,是我们三班同学的第三次聚会。参加今天聚会的同学都是生命里的精英,庆祝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参加的同学35人,之后的净月潭同学聚会参加的同学18人,今天的长春南湖的同学聚会参加的同学15人,在这期间总有同学掉队离开了我们。之所以我们能够参加今天的同学聚会,说明我们的身体还很健康。要珍惜每一次的同学聚会,我们要好好活着,快快乐乐地活着,争取多聚几次,衷心希望在我们中学毕业60周年70周年80周年,我们三班还能够举行这样的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16道菜,12盘饺子的丰富午餐</p> <p class="ql-block">姚文娟同学的二妹姚文佩女士,为大姐的同学这次"五一"南湖聚会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提供了热情周密的服务,聚会组织者代表此次参加聚会的所有同学对姚文佩女士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聚会宴会结束,管恩贵和参加聚会的同学一一握手告别,乘快列返回吉林!</p> <p class="ql-block">再见!同学们,下次聚会双阳如意湖竣工开放之日我们再会!</p> <p class="ql-block">附一:原双阳二中67届(三)班同学历次聚会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1991年三班部分同学首次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2年三班同学聚会(参加班主任的儿子婚礼)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参加王少田的儿子婚礼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25日双阳湖同学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31日庆祝中学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9你7月10日净月潭同学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附二:五十三年依稀梦,金秋时节访二中</p><p class="ql-block">作者:管恩贵</p><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5日,我和老伴及内弟夫妇开车回老家双阳办事,回吉途中,路经新安堡,车从我五十三年前曾就读的双阳二中(原双阳县第二中学,现改称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门前路过。我很久就想到我的中学母校看看,今天正好路过,赶紧让内弟调转车头,把车开回到校园大门处,向校园警务室的门卫提出想进校园参观,看看我的中学母校这五十多年发生的变化。正在我和门卫交谈的时候,在该校就任体育老师的我的侄孙管青山(我四弟的孙子)赶巧从校园里出来,和我们寒暄几句,得知我想要参观一下母校,便把我向门卫做了介绍。门卫顺便说到:管老师,正好我离不开,你就陪你三爷到学校各处走走看看吧!于是我就在学校体育老师的陪同下,开始了我对阔别了五十三年的中学母校的首次重返参观。</p><p class="ql-block">我的中学母校双阳二中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的双阳县建立的第二所中学,学校名称为双阳县第二中学,简称双阳二中,校址在当时的双阳县新安堡。我于1964年7月至1968年7月就读于该校,毕业参军后,曾有一个时期,双阳二中改为双阳五中。双阳县撤县设区后,长春市对所辖各区的初、高中所有学校统一进行了排名,我曾经的中学母校的名称就变更成现在的名称: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至于双阳二中什么时期曾变成双阳五中,又从什么时间又统一编成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我就没有进一步考究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长春市第一五六中学的校舍依然在原来双阳二中始建时的位置上,只不过校园面积比我就读的时侯,扩大了数倍。我就读期间的那些土平房教室,寝室,食堂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四层教学大楼座落在校园东侧南端;相对校园东侧北端的是两栋平房,用作"校园民俗收藏馆";中间是操场;实验室楼、幼儿园楼位于校园西侧南北两端,中间是宽敞的足球场。一处荷花池静卧在校园最南端。整个校园对我这个首次重返母校参观的老校友,充满了无限欣慰。</p><p class="ql-block">在校园参观的过程中,有一件该校建校以来保留下来的唯一老物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我心灵的震颤,那就是曾经陪伴我整整四年的中学生活的,再也熟悉不过的课间钟。陪同我参观的体育老师说:现在学校上、下课和作息时间早就不用这口课间钟了,改用铃声了。但这口课间钟作为学校建校的历史见证,一直保留下来。教学大楼落成后,这口双阳二中建校开始就使用的课间钟,就悬挂在教学楼下大门前面的草坪上,旁边立着的牌子上,刻写着这口课间钟的历史说明:</p><p class="ql-block">藏品名称:课间钟</p><p class="ql-block">收藏时间:2018年11月1日</p><p class="ql-block">藏品故事:课间钟是抗日战争期间废旧的航空炸弹弹壳,1958年建校初期,本藏品从当地民间发现,被学校收集来用作了学校的课间钟。从此,钟声悠悠,书声朗朗,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新安学子与校园钟声同努力,与时代钟声同进步。课间钟,既是所有新安学子成长的见证,又是社会变迁的见证,更是日本侵华的铁证!一甲子浮云苍狗,双阳河奔腾不停,课间钟长鸣激荡,代代人努力前行!</p><p class="ql-block">我仔细认真地品读着课间钟旁边金属牌子上的文字说明,无限感慨由心而生。这口课间钟当年所发出的钟声,曾经飘荡在双阳二中的每个角落,陪伴着我中学四年的每一天生活,每一节课堂。我用手轻轻拍击两下这口课间钟,它发出的轻微钟声,把我引回到五十三年前的中学时代,四年中学时期的那些教室,寝室,食堂,操场,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我的那些已故去的,还健在的各位老师,又重新闪现在我的记忆里,我又想起了1964年7月里的升学迈入这所中学的那一天的满心喜悦,我又想起了1968年7月毕业离开这所中学的那一天的无限惆怅!</p><p class="ql-block">四年校园犹重现,五十三年梦依稀!我的母校久讳了,还健在的我的那些老师,你们还好吧!我的那些同学,你们还好吧!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请接受我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这口用航空炸弹弹壳制作的课间钟的悠扬钟声伴随着我和我的同学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时间:2024年5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