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蜀道,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汉唐时期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古道交通网络,拥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主要指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p> <p class="ql-block">三国里的姜维兵困牛头山</p><p class="ql-block">张飞大战马超、霍峻守城等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都曾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个老哥是汽车站偶遇上的,今天晚上一起搭伴住宿,老哥爬峨眉山⛰️快三百次了,从260斤减到170多斤厉害吧👍🏻。</p> <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位于川蜀北部秦岭以南</p><p class="ql-block">背靠天雄关和剑门关</p><p class="ql-block">有着“地控秦陇,势扼蜀巴”的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是川北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金牛道在剑阁县非常完整地保留了好几段,昭化古城至汉阳段,汉阳至普安段,普安至柳沟段,一路上都是几百上千年的古柏,非常非常震撼。</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就带着你们欣赏一下金牛道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凉亭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名倚虹亭,位于昭化牛头山麓的五里垭上,天雄关雄踞其上,嘉陵江蜿蜒其下,为古驿道必经之处。</p> <p class="ql-block">蜀道有多条,其中的金牛道:南起成都,北止广元棋盘关,长达1000余公里,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先秦古栈道和剑门关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p> <p class="ql-block">沿着陡峭的石板路登上山腰</p><p class="ql-block">驿道、石拱门、石碑、古柏</p><p class="ql-block">如今都还静静伫立着</p><p class="ql-block">充当着历史、烽火、硝烟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天雄关的原名叫天信关,是传送天子与边关之间信件往来的一个必经路口。它是中国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古驿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昭化县志》载:“葭萌治地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以天雄关为屏障,则上接朝天声势联络,下接剑阁首尾呼应……关之地势雄险而扼秦蜀古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抱锦城,襟剑阁而带葭萌,距嘉陵江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雄也。宋、元改修驿道时于牛头山北麓设关,因名天雄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蜀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具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历史悠久。古蜀道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特殊。它连接了长安(今陕西西安)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和大巴山,是古代连接长安与蜀地的“陆地官道”。</p> <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丰富。古蜀道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它融合了巴蜀文化、三国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一条1.2米的蛇🐍</p> <p class="ql-block">自然环境恶劣。古蜀道途经的地形险峻,如蜀道秦岭段中的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与阴平道等,许多地段蜿蜒于秦巴山地的河谷险峡之中,需伐木架栈行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朝驿又名大木树、达摩戍</p><p class="ql-block">位于云台山下</p><p class="ql-block">是昭化与剑门中间的一座古老驿站</p><p class="ql-block">故称“腰站”</p><p class="ql-block">古时供官差途中换马、暂住、休息</p> <p class="ql-block">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p><p class="ql-block">大朝驿就已经坐落于此</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贩夫走卒</p><p class="ql-block">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松宁桥</p><p class="ql-block">也是剑门蜀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古桥</p><p class="ql-block">整座桥工艺质朴简约,没有精雕细琢</p><p class="ql-block">却透着厚重沧桑</p> <p class="ql-block">经济交流活跃。古蜀道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和最兴旺的商贸线路,促进了区域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往来。</p><p class="ql-block">古蜀道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古代交通路线,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产,具有特别的保护和传承价值。</p> <p class="ql-block">高庙铺位于昭化镇松宁村七组,距大朝驿5千米,西与剑阁县剑门关镇高峰村交界接壤。古时高庙铺建有许多寺庙,且处于山梁之上,故得名。此处亦名“莫梁寺”,曾是千里蜀道上独一无二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今天全程27公里,用时约9个小时.</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天雄关—竹垭铺—大朝驿—高庙铺—剑门关景区北门。</p> <p class="ql-block">剑溪桥位于剑门关外,距剑门关隘口约两公里,横跨大剑溪,是古蜀道由成都去昭化的必经之桥。明弘治中利州指挥彭山建,以青石构筑,三拱相连。拱圈为两半拼合式(亦称莲瓣式),桥长18.8米,宽4米,高7.5米。东孔跨度为5.3米,西孔跨度为5.2米,中拱跨度为5.8米,拱高3.4米。东孔用26排卷石成拱,中拱用30排卷石成拱,西拱用23排卷石成拱。</p><p class="ql-block">桥面成弧形,板石铺就阶梯式桥面。桥柱高0.6米,有石刻龙头镶其上,建筑技术精湛,历经数百年,桥形未变。剑溪桥头有石碑,上刻明正德丁丑(正德12年即1517年)剑州知州武缘李璧《过剑溪桥》诗:“看山晓度剑溪桥,踏雾冲去马足遥。见说金牛经历处,欲将兴废向渔桥。”剑溪桥被四川省列为古桥,</p> <p class="ql-block">汉阳镇到普安镇段,</p><p class="ql-block">从汉阳镇翠云社区出发,先后经七里村、汉源桥、抄手老街、飞凤村等节点抵达普安镇,全程14公里,用时约6小时。</p> <p class="ql-block">抄手铺,古名钞手铺、叉手铺,为古蜀道上剑州境内重要急递铺。历史上有王士祯、果亲王、曾国藩等名人在此餐饮歇息。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建立抄手区苏维埃政权,1952年在此设置抄手乡人民政府,1992年因行政区划调整被撤并。</p> <p class="ql-block">蜛蟆石位于汉阳镇七里村四组古蜀道旁,东西横蹲着一块呈三角形的天然巨石,长24米、宽12米、高7米,远观如蹲居的蟾蜍。该石壁上有草书阳刻“蜛蟆石”三字。蜛蟆,又称蛤蟆、蟾蜍等。古人视三足蟾蜍为灵物,具有卜地旺财之神通,乃古代民间金蟾崇拜之俗。</p> <p class="ql-block">汉源桥,位于汉阳镇七里村古蜀道上,横跨石洞沟,呈南北走向,为两墩三孔式石平桥。桥面由三张青石板铺设,无桥栏。桥面长10.6米,宽2.8米,厚0.35米,墩高2.9米,孔跨3.5--4.22米不等。此桥屡毁屡建,现存为明代复建。</p> <p class="ql-block">塘与汛,指明清时期为保障地方治安而在各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哨卡。据《南明史》载:“塘汛之制,……十里立塘,以次验票稽查,无者以奸细论。”大塘垭遗址位于普安镇镇亮垭村一组古蜀道旁,是南扼剑州古城、北卫剑门关的重要哨卡。今有清代块石垒砌烽火台及“剑州汛石洞沟塘”残石碥、石柱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普安镇到拦马墙再到柳沟镇段。</p><p class="ql-block">普安镇出发,先后经双剑村、州垭子、剑坪村、拦马墙、皇柏村、蒲家湾、水沟湾、太平村等节点,抵达柳沟镇,全程16公里,用时约6小时。</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到着走的。柳沟到普安镇</p> <p class="ql-block">2000树龄的龙凤柏。</p><p class="ql-block">它的树形状像只展翅的凤凰。</p><p class="ql-block">下面的石头好像是有一个盘龙啊!</p> <p class="ql-block">拦马墙,是这段古道的精髓所在。在道路靠山崖的一侧,由巨石堆砌成了一道高一米的石墙。这是古时候一种交通安全设施,以防止马匹跌落山崖,其作用类似于现在高速路上的防护栏,后人也把这段古道称之为“拦马墙”。所遗存的“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栓马桩”等,是古代陆地交通实物原形,堪称蜀道交通活化石,“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2000树龄的怀胎柏,无穷的传说,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拦马墙,也称护险碥,是在古蜀道险要处防备人、马跌落山崖而修建的挡墙,类似现代公路护栏。通常高约1米、宽约0.8米,长度视险情而定。大多以大青石砌成,用石灰、桐油加糯米汁砌筑,既牢固又美观。</p> <p class="ql-block">望乡台位于古蜀道清凉桥西端,相传古时此地有新婚男子被征从军,临行时夫妻在此大石旁栽下一株柏树以表忠贞。之后,新娘天天来此登台北望,期盼夫君早日归乡,孰料柏树成材而夫君未归,妻子因思念成疾含恨而死,于是在此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清凉古桥的吞水兽</p><p class="ql-block">榫卯铁钉,依稀可见的镇水神兽,斑驳的大青石板,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清凉桥,古名平济桥,为南北走向的三孔石平桥,横跨店子河上。盛夏至此,凉气袭人。桥墩上残存有石螭吻两只,神气而灵动,为镇水之兽。据史料记载:清凉桥始建于蜀汉建兴五年(227),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水坏,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修。</p> <p class="ql-block">州垭子位于剑州古城西上七里的普翠山顶,扼守金牛道要冲。因其地属州城制高点,古代多在此设立关卡,以守备和拱卫古城。1935年3月31日,红30军在徐向前、李先念的率领下西渡嘉陵江、激战火烧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此地,由此而下顺利袭取剑阁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