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曾仕强先生说过,作为一名中国人一生一定要来趟淮阳。今年五一,相约几个好友来到这里,打卡这块中华民族寻根朝祖的神圣之地。清晨,天空蔚蓝而洁净,白云轻轻飘着或散或簇、千变万化,有时聚集成群、越岫而出、飘荡不定,宛若“云龙”一般,一种视觉上的远旷和磅礴让我想起了“出岫还成岫,从龙更似龙”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遇见伏羲</b></p><p class="ql-block"> 淮阳,隶属河南省周口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时候又称陈州,孔夫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还留下了“陈蔡绝粮”的千古佳话,也告诉了我们“困而不失其所亨”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八千年前,中华人祖伏羲在此建都,创下先天八卦和龙的图腾,燃升了人类文明的圣火。</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是来淮阳,更应说是来拜祭伏羲。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伏羲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先人用结绳记事的做法;教民驯养野兽开始饲养家畜;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将音乐带入生活中,以求人们内心的安宁;他画出的八卦图不仅开拓了艺术之源,还演绎出辩证法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道之源和文化自信之根。伏羲是具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者,面对他的丰功伟绩,我除了仰慕还是仰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拜祭伏羲</b></p><p class="ql-block"> 到淮阳是专程来拜祭伏羲的,伏羲陵是类似宫殿式的陵庙,巍巍壮观。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区域,呈中轴线一字排开: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伏羲陵。</p><p class="ql-block"> 统天殿是伏羲陵建筑的核心部分,我猜想殿名应该取自《易经》里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句。殿内的伏羲圣像,头生双角、慈眉善目,聪颖睿智,手托先天八卦太极图,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感。殿前月台的香炉,烟雾缭绕,一些游客在殿里殿外匍匐在地、顶礼膜拜……</p><p class="ql-block"> 穿过统天殿,再过太始门,便是令无数人向往并慕名前来拜祭的伏羲陵了,墓冢上方为圆形、土堆状,下面为方形,周围用石块围成。有天圆地方之意。墓碑前挤满了祭拜的人,我先是围绕着陵墓默默的走了一圈,随后便站在陵墓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面对人文之祖伏羲的陵墓躬身膜拜,以表敬畏、敬意之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感悟伏羲</b></p><p class="ql-block"> 孔夫子在《易·系辞下》中这样记录伏羲画八卦的情形:“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我想说,伏羲氏的八卦不是迷信而是智慧,它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和思考,为人们解读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提供了一种方式。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伏羲八卦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平衡,提醒人们注重观察、思考和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曾子说:“慎终追远”,此刻我们拜祭伏羲,不就是“慎重追远”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慎终追远不仅要向过去致敬,更是在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追忆先祖、珍惜当下,从而潜心学习古圣先贤做人做事的处世智慧和循时而动、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p><p class="ql-block"> 在祭拜伏羲的全部过程中我的内心的清静的,同行的仁兄也同样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诸葛亮说“宁静致远”,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各种“内卷”、“内耗”所困扰,心灵常常处于不安和焦虑之中。而宁静致远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和困扰,做到庄子讲的“物来而应,过去不留”的境界。内心的宁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情绪,还可以使我们更加专注和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和品德,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让我们变得更加谦虚和宽容,更加坚定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拜祭伏羲陵庙,完成了曾公所说的必能“心满意足”之愿望,亦算是不虚此行吧,特作七律一首,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拜祭伏羲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甲辰龙月访羲皇,华夏之学大文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躬身故都诚拜祭,追本思源乾坤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柏苍翠立殿前,钟鸣雀起绕香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荒荒一画开天地,生生不息万古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