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者絮语 <p class="ql-block">史荫岐(1934——2012),男,孝义市梧桐镇东梧桐人,中共党员。生前是孝义的一位资深局长。他的经历有两个称奇之处:一是从1951年初参加工作到2004年退休,一直服务在商业(供销)系统,“一生没开过干部调动介绍信”。二是从担任出纳、会计、主管会计、股长、副局长而成为局长,当孝义县(市)商业局长达十六年之久。作为管理者既</p><p class="ql-block">经历了解放初期国民经济初创和计划经济的完整阶段,也直接参与了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 。 </p><p class="ql-block"> 2008年,他以七十五岁高龄,亲自执笔,写出了十万余字的回忆录。在前言中他写到“我是平凡人写平凡事,不是著书立说。”“回忆起啥就写啥,回忆多少写多少,写成啥样就啥样,不怕别人看,不怕别人笑。”</p><p class="ql-block"> 但通读全篇,还是会被深深震撼的——</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从一定意义上讲,又何尝不可以说写的是有所价值的解放后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孝义商业史呢?</p><p class="ql-block"> 为此,择其精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辑集于后,供有兴趣者参阅。亦谨借以表达对前辈先䝨的深情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入职初建时的县供销总社 <p class="ql-block">【参加县委干部培训班】我在1950年十六岁时毕业于省立汾阳中学。毕业后曾分别报考孝义的教师和太原市人民银行并均被录取,后皆自动放弃。年底又由当时的梧桐供销社主任(民选的)郭孝(南梧桐人,残疾复转军人,共产党员)推荐到孝义县供销社。1951年初到县社报到后不到一周时间,领导让我们新来的五六名同志去参加县委组织的干部培训班学习。培训班设施简陋,条件很差,住在旧教室的地铺上,上课、讨论均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集中管理,统一食宿,虽然艰苦,但管理严格,大家心情愉快,有一种投身革命大家庭的感觉。组织部派三名老干部组织管理,学员分组自治。学员有150余人,我被选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管理。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主要有五点收获:1、向组织如实地填写自己的简历,家庭成分,社会关系,以示忠诚。2、初步认识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确立了跟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知道了听从组织安排,服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组织纪律性。4、懂得了工作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认真负责,完全彻底的责任性。5、领会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互相帮助,搞好团结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分配到县社会计股】培训班结束后,我被正式分配到孝义县供销合作社会计股。当时的县供销社,组建不到一年,是解放后县政府组建的第一个经济单位,是7500万斤小米为资本的经济实体和管理单位,要在全县农村建立基层社。主任是王彪,副主任杜占元,均是“老革命”。设有一室三股。秘书室,秘书刘孝林。组导股,负责组建农村基层社。业务股,负责组织经营生产生活资料业务。会计股,负责全部经济核算和管理。我分在会计股,股长是李希曾,会计是侯丕玉、任焕彩,我任出纳员。这时的我,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但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很热情,工作上帮助指导,生活上关心照顾。当时的干部队伍大部分是工农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在全社近四十人中,我是唯一的真正的具有初中毕业学历的。但论革命经历、业务水平我算是最小最低的。没有任何社会经历和业务知识,除小时候学过简单的算盘知识外,对西式薄记(账本、凭证、传票等)一无所知。最简单的写阿拉伯数码,用上学时的写法写入凭证账簿上,既不能入格也十分难看。一切都得从头学起。</p><p class="ql-block">【虚心学习初见成效】自己暗下决心,从零开始。除每天跑银行存款外,每日清点库存现金,还向领导汇报收支日报。挤出时间写数字练算盘,自习会计制度,向老同志请教借贷原理等等。同时,自认为自己初出茅庐,年龄又最小,就应当多干活,所以股内的打水、扫地、擦桌、添灯油、擦灯罩等零星活计都主动揽了起来。当时每天晚上集体办公用的是煤油罩灯。到上班前我就添足灯油擦亮灯罩,点着油灯,并先把灯光放小,待大家到齐起用时再放大灯光,既明亮又省油。这样,得到领导和同事们好评。时间不长,对股内的收发文件、作记账传票(凭证)、记总账、审表、汇报表以及财务分析都可以插手了。由练习生变成了骨干股员。</p><p class="ql-block"> 到1952年秋,为适应基层供销社会计工作的需要,领导安排让我带领基层社的五名新会计到晋中专社学习会计业务知识。在班里有汾阳孝义徐沟三县的十余名学员为一组,选我为组长,我们组考试成绩最好。五名新手回来后都当了基层社的会计。</p> 当主办会计刻苦工作成骨干 <p class="ql-block">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县供销社业务扩大。1952年底,将原来的业务股分设为供应股、推销股和生产资料股,各自单独经营核算。我被分到供应股任主办会计,股长是刘钺同志,把河底烟厂的武士杰同志调回给我当助手。这对我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原来在会计股,只管钱管账不管商品,而供应股管的商品繁多。当时的会计制度照搬苏联的一套,要以单项商品核算进、销、调、存以及差价,还要求日清日结,以旬报表。销售商品发票一式五联,且只能写两种商品。供应对象是近二十个基层社,还有部分小贩。营业额不一定有多大,但这套繁锁的手续,使工作量倍增。武士杰同志虽然是老熟手,但就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也忙不过来。因为顾客来买一种商品,也要开五联单发票手续,上四张复写纸,用铁笔、玻璃垫,费了好大劲还往往下联看不清。所以,每天一上班,就得割放好每份四张复写纸,顾客一到就忙着开票,到下班吃饭时还有人在等待。</p><p class="ql-block"> 到晚上开始记账。这账更是特殊。它是单项品种多栏式(购进、销售、调拨、差价、存货,均带金额)。账簿打开后,长有一点二米,是两页一面栏(戏称跑步记账)。记账人不能坐在办公桌上,而是必须站着爬在账本上,从左记上年月日证号,一直向右记到第二页的最后一栏——库存数量金额。要坐下来记,就得挪动账本,可桌子与账本一样长,一挪动账本就会掉下去,所以只能站起来记。面对这样繁杂繁重的工作,尽管我们俩都是熟手,但整天加班加点还是难以做到日清月结。春节过后,李希曾股长对我们说,省社也知道这套手续不太适用,可又不能不执行。咱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改进一下?既能减少工作量,还能保证质量。后经我与武士杰反复研究,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把发票纸质改薄,并减一联,改为四联,货主(顾客)、保管(出库)、会计、统计。二是改成一货一单,一张票只开一个品种,这样就不用逐笔记账了,只要把同一品种的票合到一块,再填制一个商品十日销售汇总明细表,统一凭表记账。这样改革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表扬和推广。</p>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p class="ql-block">1955年,随着业务的扩大,供应股改为生活资料经理部,经营所有的生活日用品和医药(重点是中成药)。可以说是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包。当时市场上的小商贩经营感到困难。特别是1954年国家开始在全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后,以粮油农产品为原料的小手工业作坊更是过不下去了。为了稳定市场,又让这些企业活下去,县政府提出了“加工订货”的政策,并指定生活经理部承担办理。当时经理只有一人,仍是刘钺,我是主办会计。因会计人员增加到了六个人,所以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协助经理搞业务经营了。当时县政府由财委主任李水同志具体领导,刘经理也参加领导组,具体承办事项就很自然地落在我的肩上。这项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务量大,必须认真对待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们组织了三个人的小组,有我,李晋煌,苏云元,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急需解决问题的行业有:糕点、粉坊、粞醋坊、油厂、棉织厂六七个行业近七十余家。主要是:糕点(点心、饼干、挂面)行业的同茂斋、丽珍斋、李本万兄弟、雷培英。粉坊的张道德、郭二保、侯润有、李元元、尚珍以及西河柳巷2户和南巷2户等十余户。粞醋坊的张福珍、郭章、雷振云、杜春泽、韩冬生等十余户。油坊的中裕和、西逢源、田生华等四五户。棉织厂的大生、民生、郭焕彩2台机、史靖亮2台机等共四十余台布机。</p><p class="ql-block">对这些工商户实行加工订货的基本形式是:领取原料,按定额(含质量)交成品,赚取加工费。发原料的办法是企业提计划、行业订标准,根据需要进行审批,尺度是企业“饿不死,吃不肥”。程序是经理部逐月提出计划,财委批准。有关单位凭我们的介绍信发放,货款由我们支付(凭客户的领用手续),产品全部交给我们(或代替我们保管出库)。如果欠产视情况赔款,如原料亏损要处罚。成本价格换算:原料成本+加工费=总成本/产量。我们再以此价转入经理部经营。</p><p class="ql-block">这项加工订货业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运作起来,还是麻烦不少,争议挺多,容易形成双方矛盾。</p><p class="ql-block">如糕点的用料定额,面糖油及各种辅料都有定额,但操作时是否足额投入,有无偷工减料,只有“天知道”。而这个问题,既影响质量,更影响到价格。为了解决问题,刘经理派我们几个年轻人到同茂斋车间跟班监督,结果比不去人还糟糕。</p><p class="ql-block">再如棉布问题。按说领纱(当时棉纱是我们经营)、交布,按定额执行很简单,但其中也有文章。如经纱纬纱用不用浆,布紧布松都有名堂。刘经理给我们购下“步眼”,收布时除过数码(2.75尺)计米外,还要用步眼数经纬线根数,检验是否偷工减料。实际防不胜防。只能是相信对方,照章办事了。</p><p class="ql-block">整个“加工订货”是实现国家资本主义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这几种行业,属小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单位,通过这种形式,解决或缓解了他们的困难,得以生存下来,能和其它行业,如饮食、服务(理发、照像、修表、旅店、洗澡等)、零售企业(日用百货、杂货、棉布、茶庄、药铺、小五金等),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参加公私合营,进入社会主义改造。</p><p class="ql-block">到1956年春,在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县政府号召城市的私营企业积极参加公私合营。县委财贸部长梁德重同志挂帅,全县干部职工和手工业户人员,敲锣打鼓,披红挂绿,红旗招展,上街游行。一时间,私营企业参加公私合营走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势不可挡之势。不几日,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供销社管理的是:百货总店、杂货总店、饮食服务总店、药材总店、副食加工厂等。这些企业以各户的资金入股,包括流动资金,商品,部分财产设备,房产和公债卷等。对入股资金实行按国家定息(低于银行存款利息)以年分红。公方未出资的合营后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p><p class="ql-block">公私合营企业由政府派一名或多名干部任经理(厂长)兼支书,统称公方代表。副经理(副厂长)由原行业中推荐有能力有威望者担任,主管部门审批任命。一般配二到三名,作为私方代表。会计由主管部门选择熟悉业务思想进步的人员担任。原来企业的从业人员和带资人员均成为企业的固定人员,按能力技术订级订薪。饮食服务总店的公方代表:卫清吉,副经理 :武象贤,会计:梁吉三。副食加工厂公方代表:马玉芝,副经理:郭大川、张道德、刘静安,会计(?)。百货总店公私代表:郭连荣,副经理:郭寿山,会计(?)。副食杂货总店公私代表:孙风山,副经理(?),会计:刘奇孝。药材总店公方代表:乔仁杰,副经理(?),会计(?)。</p><p class="ql-block">1956年底,全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我县也圆满结束。这些企业统称为公私合营企业,以后又过渡为国营企业了。</p> 供销商业机构的发展和演变 <p class="ql-block">【基层供销社的组建、发展、巩固】我于1951年初到县供销社时,它是行政单位,又是业务单位,还是基层供销社的上级主管。承担着行政领导、业务经营和企业管理三重职能。除设有秘书股会计股业务股外,还设有组导股。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县农村发动农民入股组建基层供销社,为农村社员生活生产服务。基层供销社是由自愿入股的社员</p><p class="ql-block">代表民主产生理事、监事会,由理事主任组织经营的集体经济组织,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经济纽带。</p><p class="ql-block">各基层社均设有会计和统计人员,归属县社直接主管。当时只有兑镇、下堡、城关、梧桐、下栅等社建成营业,其余正在由组导股的四五名同志,深入农村发动组建中,进展也很快,到1953年建到二十几个。1955年上级号召以乡建社,最多建到44个。1956年又恢复为24个。入股社员近七万人,股金约十四万多元。这些基层社组成后,会计人员的选配,建立账簿,门市部的手续管理都由会计股承担。这一年我又重回会计股,股内大部分工作就落在我的肩上。我经常下乡,去了解帮助基层社的经营管理。由于基层社发展较快,手续制度不够健全,所以一度时期经济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出现告状现象。当时集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混乱,短款短货,甚至有的贪污盗窍。</p><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最多最复杂而又不好解决的环节就是门市部(含收购站)的手续管理。建社初期,有部分社缺少会计人员,有部分社还用中式账簿。而门市部还都是“计数划码”的管理办法——卖一笔记一笔,每日关门后,以实收现金和记载数字核对。这样做是很难相投无误的,往往不是长就是短,而且长短当时都难以认定,只有到月底盘点后才会知个大概。这样自然就漏洞很大,对售货员压力也大,责任难以分辩清楚。1953年,上级规定,全省基层社零售单位一律实行“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废除“计数划码”的旧办法。省社同时指出:这是三反运动后,大胆采取的新的零售企业管理办法,是科学的先进的制度,必须认真执行。</p><p class="ql-block">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的含义是:进货后首先确定售货价(零售价),以进货批次按零售价计算进货总额,这些价值商品交由你门店负责销售,并实行长款归公,短款自补(赔偿)。同时规定了日清月结销售款制度——每日业务终了,将售货款全部清点(除留定额的找零备用金外),全部交回会计,门店只执收款收据。以月(盘点期)核对。实行这个办法后,基层社管理好了很多。</p><p class="ql-block">1952年,上级决定隰县的大麦郊、昙索两个乡划归孝义县管辖。这两个基层社交接时派我去接收。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去外县工作。当时大麦郊社主任是侯洪胜,会计刘满库,昙索社主任是刘克明,会计冯云生。我首先对会计报表作了审核,商品库存与账面核对。这两个社门市手续都较完整,同时也因是整体移交,所以不需盘点清查。用了半个月,圆满完成移交。孝义又增加了两个基层社。</p><p class="ql-block">1954年春,安生、尧仲、西铺头三个乡从灵石移交孝义,领导又派我去接收这三个基层社。这三个社里面,西铺头是个比较大的老社,主任赵玉明是个残疾复员军人,会计赵玉锋。灵石县社是会计股张兴瑞同志代表作移交的。经过十几天工作,顺利办了手续。我的这两次接收工作都受到社领导孟繁元主任的表扬。接收后不久,这三个社合并为安生供销社,1957年又并入下栅供销社。到1957年底,全县共有基层供销社24个。</p> <p class="ql-block">【供销合作社总任务和经营总方针】1953年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任务完成,同时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时期,确定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供销社的任务确定为:通过购销活动,把农村的农副土特产品收起来,供给城市工业作原料,把工业生产的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体现供销社工作的基本任务,在1955年建成县社新大院的时候,大门顶端隽刻了“为生产服务”五个大字。县社和基层社的干部职工都佩戴胸章。县社是红色铜质圆形,铸有“孝义县供销合作总社”字样,并划有波浪纹以示沟通城乡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对供销社赋予了非常神圣的职责。</p><p class="ql-block">【国营商业机构的诞生和演变】解放初期,我县范围内除酒类专卖公司外,所有商业活动都由县供销社独家经营。以后的所有涉及工商的机构绝大多数是先后从县供销社分设出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底,粮食、油料、油脂从供销社分设了油脂油料公司,后又从县社分了一部分人员成立粮食小组,后来改称为粮食局。同年县社增设了原棉股,张能成任股长,马俊武任会计,专营棉花,之后又增加收购烟叶经营麻皮,改称农产品采集局,局长刘耀华,会计李修瑞。1954年该局又与县社合并后,成立了棉麻采购供应站(棉麻经理部),经理陈宜贤,会计任立胜。成立了土产废品经理部,经营棉麻以外的农村土特产品。生产资料股单独后,又增加经营了农机、五金、交电、化工、煤炭、石油。1954年分设了单独经营的农机公司、五交化公司、燃料公司。</p><p class="ql-block">1954年孝义成立了第一个国营花纱布公司,经理王庆远。1955年改称百货公司。这是在县社供应股原棉布棉纱业务基础上分设的。药材公司在1955年由县社生活资料经理部分设出来的,同时将公私合营的药材总店并入。外贸公司也是1956年6月由县社分设的,当时将核桃、畜产品等业务析出,并分走部分人员。第一任经理是任兆裕,副经理刘钺。</p><p class="ql-block">1953年县供销社内设了手工业股,股长王子金,会计薛振江,还有任焕彩、刘仁喜、李桂花等干事。1954年后半年,单独成立为手工业联社。脱离了县供销社。</p><p class="ql-block">1955年前,孝义只有供销社,没有商业局,1955年政府工商科(只有三个人)与供销社合并成立商业局,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商业供销的分合史,后面会有专题回顾。1958年,县供销社内设工商行政管理股,专管营业执照和度量衡,股长薛选录、侯丕玉。到1975年独立出去,改设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侯丕玉,股内人员全部划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