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节放假,恰逢天公作美,去参加福清核电赞助环东张湖约跑,28公里长距离,其间穿越唐代应峰寺,宋代香山古窑遗址,明代韩家宗祠,现代的白鹭滩大桥和香山耳海美丽网红打卡点,一路跑来,美不胜收,给精神上享受和体力的严峻考验,经过三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28公里环湖跑,过个有意义的五一节。</p> <p class="ql-block">从起点到终点,约28公里,其间穿越18景点,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于泰昌元年(公元1602年)七月,游罢仙游县九鲤湖后回程到渔溪,听说宏路西有石竹山,岩石最胜。所以决定到石竹山一游。他在游记中是这样描述石竹山:弯曲如龙的树干,老藤盘绕在陡峭倾斜的岩石上……再转石阶直上,尽头处飞出的岩石像屋檐一样覆盖在半空中……九仙阁后有五六座峻峭各自耸立的岩峰,每座岩峰都高数丈,峰与峰之间相距二三尺,间隙如同用刀劈出来一样,道路曲折地从缝隙间穿过,可以穿行到各座峰顶上。松树卧伏,老藤蔓延,目光所到之处都是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石竹山名字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山上“石奇竹秀”而得名。可是,徐霞客在游石竹山日记里,却无一字半字提到竹。可见,当时石竹山上的竹并不是那么突出。于是,民间就给“石竹山”的名字赋予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美丽的传说又来自山下东张水库的鲤鱼岛。其实,在建东张水库之前,鲤鱼岛不是岛,是老东张镇东北郊的一座小山包,因状如鲤鱼叫鲤鱼山。鲤鱼山东边有一巨石,上刻“化龙”二字,因为没有落款,有的人说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手迹,有的人说是明代叶向高所书。但不管作者是谁,这两个字确是为民间美丽的传说而写的。</p> <p class="ql-block"> 福清是一个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城镇,文化积淀十分厚重。但福清的千年古刹并不多,东张镇的应峰寺已有1150年的历史,为我市最古老的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应峰寺坐落于东张镇三星村,位于东张水库湖畔、石竹山的西南面,距三星村约4.5公里。从东张水库坝头,沿南面湖边往西走,约有2小时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应峰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元年(公元860年),至今已有115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应峰寺曾是一个香火鼎盛的寺院,是福州至泉州的必经之路。当时,从福州至泉州的官道在进入福清境内后,沿着石竹山的唐营兵寨的古官道,经石竹山下的显镜宫、旧东张街、应峰寺等地一路西行,由灵石古栈道往南至黄檗寺南下,南出莆田、泉州。</p><p class="ql-block"> 所以,应峰寺的地理与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许多南来北往的商人、游客、官兵,都曾在应峰寺周边的兵站、驿站屯聚。</p> <p class="ql-block"> 应峰寺的衰败时间,可以考证到《福州府志》。据记载,明叶向高游应峰寺后,曾做下《应峰寺》诗一首:“芳溪沿尽出层阿,古寺经行感慨多。云冷法堂喧鸟雀,春归幽兴长藤萝。空花零落无僧住,暮雨凄凉几客过。乘兴欲穷天际路,数声钟磬隔烟波。”此时的应峰寺已现衰败迹象。</p> <p class="ql-block"> 在应峰寺门口,现依然耸立着3根大石柱,每根石柱高392厘米、围198厘米、底座边长103厘米,3根石柱间距离为738厘米,石柱上书“当山比丘崇实捨造石柱一根”等字样(“比丘”为应峰寺开山鼻祖),至今依然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这3根石柱原为进山大门建筑物,建筑物上方尚有大石板条构筑,后该寺遭到人为破坏,几乎面目全非。现存的还可称得上“完整”的建筑物已不多,仅余两间书房与珈蓝殿,其中珈蓝殿的墙壁是当年的唐砖砌成,殿内唐朝的方形兜底砖、宋朝的莲花石柱等建筑物,仍保存得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 应峰寺的主殿,虽然是后来修建时取用该殿倒塌时遗留下的材料,但画梁雕栋依然清晰可见。透过这点点滴滴,当年应峰寺的气派仍可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应峰寺的前面,有一八角形状的放生池,与其他寺院的放生池不同。寺院的东面,是“龙峰书院”,现尚遗留一石碑,长183厘米、宽30厘米、厚19厘米,刻有“龙峰书院道光已寅年季秋吉旦日”等字样,相传是道光皇帝赐建的,所以才以“龙”字头命名。寺院的后面是“大雄宝殿”。可惜的是,这两处已为平地,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被损坏的石墩、石碑。</p> <p class="ql-block">在应峰寺的四周,还遗留着数座清朝年间多位住持的坟墓和一座古塔造型的墓塔。其中,有一座坟墓的墓碑上刻有“皇清道光岁月应峰宏心吉旦日立”等碑文。另一座坟墓规格甚高,墓石上刻有各种花纹鸟兽图案,岁月久远。该墓曾倒塌多年,2000年正月初二,由好心的村民出资重修,至今只知道为应峰寺方丈圆钊之墓。</p> <p class="ql-block"> 在应峰寺周边一带,至今仍广为流传关于乾隆皇帝曾在应峰寺宿营一夜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相传,乾隆帝为寻找生父,曾七次下江南未果。后暗探密报其生父在应峰寺出家为僧,隐姓埋名为“巴西长老”,乾隆帝遂微服南下暗访,并见到了“巴西长老”。时逢夏日,荒野蚊虫成群。乾隆帝见“巴西长老”居住的房里有很多蚊子,便喝令道:“蚊子归边”,从那以后,该寺的蚊子果真归边。</p> <p class="ql-block">村民说,乾隆皇帝曾亲临应峰寺有实物为证,这实物便是距应峰寺数百米处的“下马坊”(今已倒塌,遗址尚在)。在古代,“下马坊”为皇帝所赐,文武百官,到此下马。</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曾到过此地,回京城后,因思念自己的生父,故特赐在此立碑,勒令文武百官到此均下马朝拜,以示敬畏。但当地还有另一种版本的传说,传当年乾隆率兵南下亲征泉州一带的“白莲教”时,曾在应峰寺住宿一宿,因而在此立坊,表示“皇恩浩荡”。</p><p class="ql-block"> 但一般认为,后一种说法似乎难以自圆其说。其理由是,如果乾隆果真率兵南下,亲临应峰寺,其声势浩大,必然惊动各地省府州道最高长官兴师动众迎接。古代皇帝亲临地方,是件大事和盛事,哪有地方州志、县志没有记载的可能。只有一种可能除外,那就是微服私访。</p> <p class="ql-block">许多村民说,上祖流传,乾隆皇帝来应峰寺时,曾在东张(今水库底)遗失一枚“金印章”,并在另一处泡澡,故后来那两个村改名为“金印”和“汤厝”。1958年,建设东张水库时,“金印”村民移居现宏路324国道旁与梧店交界的地方,该村仍然沿用“金印村”的称呼,直至今日,未改其称。</p><p class="ql-block"> 当年,乾隆帝还钦赐一块长约1.2米,宽约0.5米的玉石碑,上面刻有蝙蝠图案,乾隆两字竖着写,还有四行碑文也是竖写着。当地许多村民都见过此碑。但遗憾的是,记者在当年存放玉碑的地方,没看到此物,村民说,该物于不久前已被人所盗,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村民说,乾隆帝到过应峰寺的旁证还有,清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曾钦赐应峰寺建“龙峰书院”。但至于道光帝缘何钦赐书院,还有住持的墓碑为何刻有“皇清”二字,令人费解。</p> <p class="ql-block">三福绿道穿行在村庄、绿野、湖畔、山林、花海间,犹如一条随风舞动的丝带,与绵延不尽的旖旎风景融为一体,美得令人心醉。为推动福建省水文化的发展与东张镇打造西部文旅核心区“城市后花园”的建设,项目团队为大家制定了一份兼具新鲜与特色的旅游攻略。</p> <p class="ql-block">路径旁边种植水稻和芋头。</p> <p class="ql-block">核电优秀员工在白鹭滩大桥摆下非常丰富补给,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经过东张万安社学宫,属于道教。大门有一对对联,很有警世作用:为善者来此地心虔敬,</p><p class="ql-block">作恶人进斯门胆自寒。</p> <p class="ql-block">东张宋窑遗址,主要分布于东张镇香山村石坑自然村和半岭村、三星村、岭下村、芦岭村、东山村、华石村等村落,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1956年1月,福建省水利局驻东张水库工程一位工作人员在工地上第一次发现了一块黑釉盏残片。不久,省文管会派出考古组来到东张实地考察,勘查确定了当年的东张区石坑村及其周边的古窑址和一批黑釉、青釉碗盏。在此前的福州府志、福清县志等文献中,均无关于东张古窑址的记载,这一发现,填补了关于东张窑史料的一个空白。</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700年的沉寂,以建阳为代表的建盏系器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重回现代文明世界,并逐步站稳脚跟,走进民众生活。近年来,随着建阳建盏文化研究和建盏产业发展的迅速崛起,福清东张窑也受到热爱陶瓷文化的研究者、收藏家的热切关注。2020年,福清市政协组织编撰出版《海丝瑰宝——福清东张窑黑釉茶盏》,对东张窑历史地位、文物价值和散落各处的东张窑文物珍品,首次进行了专门归纳与整理。福清侨乡博物馆在古代史展厅进行东张宋窑场景复原,再现东张窑当年辉煌,举办多场东张窑文化专题展示和宣传活动。</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建盏与福清东张窑的源脉建盏,以生产黑釉瓷器见长,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元时期,福清东张窑烧制黑釉瓷,业界归之为“建窑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博物院原院长杨琮研究指出,南宋时期,福清东张窑和建阳水吉镇的建窑、武夷山星村镇的遇林亭窑、延平太平镇的茶洋窑,并称福建四大名窑。东张窑是福建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处黑釉瓷烧造窑厂。福清东张窑烧造的年代,主要在宋元之际。从已有资料看,有关器物的烧制可以早到北宋时期。福清东张窑属于“建盏系”,是生产同类黑釉瓷窑址中较早的一个窑群。</p> <p class="ql-block">两宋时期,水吉窑烧制的黑釉茶盏一度达到茶器巅峰,在其盛名之下,福建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仿烧建盏的窑口。繁盛时期,建盏生产由当时的建州府建安县(今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一带,开始向周边地区延展,包括稍近的建瓯、崇安(今武夷山市)、延平,以及福清东张和闽江中下游的福州侯官洪塘、连江浦口、闽清义窑等处。瓷器因其易碎,力求运输便利。福清地处沿海,母亲河龙江连江达海,当地又素有海上贸易传统,当时东张香山、半岭等村窑口地处龙江上游,船可直接驶至山下装货。东张窑生产的各式茶盏,以船运方式,内销可至中国北部和更南部地区,外运可达东亚、东南亚众多国家。交通地理优势,胎土资源丰富,以及早先这里已有的瓷器烧造厂场,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建州的建盏投资者和技术工匠,陆续形成了以茶盏为主、碗盏为辅的福清东张窑烧造产业,并一度集聚了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成为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宋代黑釉茶盏窑群。</p> <p class="ql-block">元代晚期,沿海实行海禁。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御沿海军阀残余和日本倭寇、海盗侵扰,海禁政策愈加严厉。加上进入元明清之后,饮茶方式开始由点茶斗茶转向团茶,器物上紫砂、白瓷登上历史舞台,建盏釉色黝黑,与明清瓷器的华美精致相比粗犷许多,盛极一时的建盏就此陨落,停烧或者废烧,一度失传。</p> <p class="ql-block">遗址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文明、历史事件的载体和实证,蕴含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东张宋窑遗址是建盏黑釉窑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研究福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一个物质载体,但目前文物保护还处在初始阶段,尚未得到各级各界的充分重视。遗址保护工作尚无固定的资金来源,存在意识缺乏、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缺少等诸多问题。日常主要依托相关行政村看护巡查,遗址处仅部分区域使用围挡遮拦,人防、技防、物防投入不足,盗挖、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已发现的窑址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且保护区内仍有果园、荒地、自留地在生产经营,严重影响文物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东张宋窑遗址是目前福建省内保存最好的黑釉窑遗址之一,具有相当高的考古挖掘和学术研究价值。自上世纪50年代中叶以来,这些散落在野外的历史文化遗产,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尽管分别于1996年、2023年邀请考古单位开展调查、勘探,基本明确了东张窑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脉络,但尚未实施实质性发掘、全面性整理和系统化研究。东张宋窑遗址保存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见证了其作为宋元时期福建民窑烧造重点区域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撑这一辉煌历史,凝聚着古代福清人民在创新制瓷技艺、传承中华文化的智慧汗水,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有待实施科学考古后得以深入发掘、全面研究。</p> <p class="ql-block">东张宋窑遗址位于石竹山梦文化、黄檗文化、南少林文化等名胜景区的重要连接点上,在精准保护的基础上周全谋划、活化利用,传播弘扬海丝文化和宋窑文化,是福清提升西部旅游、壮大文旅产业的重要推手,更是增强福清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山水城市的题中之义。目前东张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然处于初步摸索阶段,产业规范缺乏引导,研究传承比较薄弱,从业人员数量极少,产品难成规模效应等等。这些问题,亟待成立工作专班,全盘统筹、逐项破解。</p> <p class="ql-block">重点引进和打造龙头企业,在保留东张窑作为“建盏系”一脉历史文化特质的同时,鼓励借鉴建窑建盏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力促福清东张宋盏秉持当年荣光,实现异军突起,再现时代芳华,在广阔市场挤占应有的一席之地。支持清一阁、东丰阁在东张宋窑核心区附近建设传统龙窑,推出一批传统窑火淬炼的复烧珍品。倡立中国东张宋窑文化协会,制定“东张黑釉瓷”烧制标准,规范行业门槛,加强自我管理,守护“东张黑釉瓷”金字招牌,防止鱼龙混杂、自砸形象的市场乱象。注册“东张宋窑”商标,打造区域整体形象。一位人才可能聚成一个产业,一个发展健康、前景良好的产业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作为一种艺术品,名家效应、大师品牌是抬升企业品牌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要把优秀艺术家与优秀作品联袂打造,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师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力求取得一举两得之效。</p> <p class="ql-block">石竹山周边景点众多,有白豸公园、库区移民公园、香山古寺、宋窑遗址、应峰寺等18个景点,但它们如散落的珍珠,没有串联成线。”故沿石竹湖修建环湖步道,即三福绿道。横跨石竹街道、东张镇、镜洋镇等,全长约26.5公里。</p> <p class="ql-block">香山村村前是面积高达15平方公里的东张水库,一眼望不到尽头,湖边景色媲美海景,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沿着水库旁的环湖路散步,可欣赏青山隐隐,碧水悠悠的湖景,走累了坐在路边的彩虹长椅吹着晚风,远离城市的喧嚣,看着对岸的石竹山风景区、湖边铺青叠翠的草坪、隐秘的紫云英花海感受着来自香山洱海的独特浪漫。</p> <p class="ql-block">嵩岩湾·星空露营地,三面环山,依山傍溪,营地有户外拓展活动区及篝火区,并配套有露天KTV,碰碰球,攀岩,拔河绳,跷跷板,蹦床,秋千等。</p> <p class="ql-block">香山村已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民宿、露营、滑翔、采摘.......,在香山村---“福清小洱海”可以感受温柔的晚风,还可以绕湖骑行,据说还可以观赏日落。香山半岛露营地有无边游池、秋千、草坪等,洱海的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东张香山村为古老富裕的村庄,村中有许多明清六扇民居,足见当时人们的富裕显赫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和周初韩姓已经进入了河南、河北地区。韩氏的繁衍和发展主要有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明朝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的韩姓至清末其后裔分别在河南、福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韩姓始祖的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厨。</p> <p class="ql-block">美丽古朴又现代的东张古街,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友世杂烩汤:来东张必吃的美食,杂烩汤和光饼夹的cp绝配!!好吃不踩雷!杂烩汤是福清农家宴席的常见菜肴,有“小佛跳墙”之称。位于东张古街的“林世友杂烩汤”开业后,平均每天营业额接近5000元。</p> <p class="ql-block">又经过一处道教的合和堂</p> <p class="ql-block">永寿弟子千家旺,</p><p class="ql-block">合和香火万代传。</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寺就是现在的石竹山狮岩堂,据《狮子岩志》记载,狮子岩寺周边有狮子峰、梅阴洞、鹦嘴石、卧云床、萝门径、荐松阶、石壁榕、翠石屏、掷珠泉等景,尤其是险峻的狮子岩壁更有一番别有天地之景色。隐元在狮子岩的下院居住了3年,在狮子岩的绝顶闭关修行。这期间,他带领他的弟子良哉、良也(性乐)、良者(大眉性善)等,在此“刀耕火种”,“种薯蔬为食”,平常人难堪忍受,隐元却日常运石砌阶,怡然自得。居狮岩绝顶,万仞壁立。隐元作岩中自述偈:“眉堆三尺雪,身护万年藤”以蔚怀。</p> <p class="ql-block">走入石竹山的山门,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两边的葱郁翠竹与巍峨岩石相对,石阶宛转,曲径通幽彷如通往天宫仙阁之路,登高处回望则湖山一色,而透过竹林看则碧波绿水与岩石翠枝相呼应,真不愧是人间美景啊,这或许就是道教圣地所应有的那一种大自然的玄妙,绿水环绕青山转,山水各得其所,交相辉映,形成了这种绝美的风景。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绝佳风水宝地吧?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 这或许就是对石竹山仙境的千古写照……</p> <p class="ql-block">跑到最出名的网红打卡点:白鹭滩桥。三人同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应峰寺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福绿道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一湖春水,带来的不仅仅是百里丰收,万家幸福。被誉为福清版小洱海的东张水库,更是平湖十里、碧波如镜,可谓烟岚相融、绮丽如画。且2001年,石竹湖风景区列入第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感谢核电的标志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龙江秘境入口处!下次有机会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约跑美女与白鹭滩大桥前雕像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福清核电公司提供的后勤补给与赞助,祝福清市核电一路长虹,顺风顺水,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