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行摄视界》发布会会场 上海科学会堂瓦朗赛厅 2024-3-31</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摄视界》读者书评摘要</b></h1><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 孙向荣 2024-5-1</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1日,六十余名嘉宾和读者代表相聚上海科学会堂瓦朗赛厅,在上海科技摄影协会主席沈国雄主持下,举行孙向荣和陈尧合著的新书《行摄视界》摄影作品集发布会。与会嘉宾和读者对《行摄视界》给予一致好评。现将部分嘉宾和读者的书评摘要与朋友分享。</p><h5> (说明:摘要根据读者发言或留言整理,如有出入以原件为准。)</h5><p class="ql-block"><br></p> 上海市科技摄影协会主席沈国雄说:作品体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和视角选取能力。作品整体上静谧如画,氛围祥和,贴近自然,表达了作者的独立见解和感受。”<br><br> 上海市科协专业摄影师柳百建说:“退休后作者能走过那么多山山水水,拍摄了大量精彩的风光和人文作品需要坚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作者的西藏风光和人文照片触动了我的很多回忆和联想,心灵再一次受到撞击和升华!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摄影同行才能体会到,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br><br> 游侠客摄影领队嘎娃说:“摄影师的社会经历、文化修养、审美意识和眼界决定了摄影作品的深度和高度。作者的每张作品都有令人震撼的灵魂,读者为之深深地感动。”<div><br><div> </div><div> 读者坚果先生说:“作者带着社会责任、文化良知、平民意识和真挚情怀;以自然之眼观物,以审美之心观景;悉心客观透视生活,细致入微刻画人物,记录下了许多宝贵的瞬间。”“作品中的物与人,蕴含诗意,富有神性,透着美感、深厚、细腻、凝练、生动、自然,融化在平和的画面元素和朴实的意象组合中……。这些照片值得欣赏和品味,也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迷人。”</div></div> 读者沈红光同志说:“我注意到《行摄视界》每一页的左上角都有 ON THE ROAD(在路上),它强化了作者序言中说的,在旅行摄影中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拍万张照。当某一天不能再远行,作者的心永远在路上。《行摄视界》的出版对逝者是个告慰,对在路上的人是一种激励。<br> 作者对《行摄视界》书名的表述为:“行”是身体的动作,“摄”是作者的艺术行为。“视界”是作者的艺术路径,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眼看到的“世界”,二是“眼界”和“心境”。事实上人们都是用眼来看世界的,很遗憾有些人是不能用眼看世界的。作者的特点在于用相机这个特定的视界来看世界,用心灵感悟,用镜头记录。”<br> 中国作协全委会原委员、重庆作协荣誉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余德庄说:“看了《行摄视界》,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震撼,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东南亚到西欧北美,影集全方地位展示了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异域风情。第二个感觉是惊艳,这本影集是那样的精美,那样气势磅礴,那样有文化,那样有艺术品位。第三个感觉是亲切,我和作者是五十多年前的知青战友,作者下乡期间就很有才气,喜欢写诗画画,有上乘的美术功力和文化修养,今天作者能出这本书绝非偶然,是件情理之中的事。” 原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叶辛说:“在《行摄视界》的序中,作者强调自己是业余摄影爱好者,我看作品拍得很好。比如甘肃嘉峪关,还有捷克的克鲁姆洛夫小镇。作者用俯视的角度把欧洲民居的建筑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现步入了老年,不妨像两位作者那样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做,这样会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多彩。我经常会引用一位法国作家朋友的一句话,他说,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我想摄影也是如此,用摄影记录下来的影像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我祝贺《行摄视界》的出版。” 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渝中区作协副主席、作家陈与说:“在《行摄视界》中,我找到了仁山智水的语境,找到了我的所需。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中,我寻求对千山万水的重新认识;跟随作者追光逐影的足迹,我寻求着诗意和远方。” <br> “作者在拍摄中把主观审美意识融入到风光摄影之中,使作品有了情感和灵魂,如饱含了理想信念的巍峨群山、潺潺的清泉、险峻的雪山、意境朦胧的溶溶月光……”。“当我翻开影集,再次见到照片中的纳木错时,身不由己一动不动,像雕塑的痴情木偶。身处纳木错湖边,世界纯粹,天地空寂,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蓝镜中。独自一人,空灵如静。闭上眼,深呼吸,让纳木错是我的呼吸岁月,是我的内心声音……”。“纵观影集,厚重而大气,精美的照片和诗词展现了作者的艺术境界和思想情操,并达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和艺术高度。”<br> 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原北京知青、作家陈新增说:读《行摄视界》,欣喜满满,百感交集,特赋诗一首记之:“厚重影集在手,行摄海北天南。风光人文无限,镜头追摄美片。版纳东风支边,忆往抚今三叹。难得古稀不老,诗画友情长伴。”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剑龙说:两位作者的“知青战友经历与情怀,使他们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退休后走上了在长途跋涉中追光逐影的生活。虽逐光万里苦旅,却寄情山水不羡仙;虽长驱大漠深处,却天涯万里心相印。陈尧先生 2023 年 6 月 13 日患病逝世,影集《行摄视界》成为他寄寓着艺术追求和情感记忆的绝唱。”<br> “《行摄视界》在崇山峻岭、湖泊水乡、风光纵览、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呈现中,以独特的视角、精美的构图、缤纷的色彩,呈现出大自然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精美绝伦中,展现出两位摄影家常年孜孜以求追光逐影的勇气和毅力,也呈现出该摄影集融壮阔恢弘与婉约柔美于一体的美学风格。作者在自然山水民俗风情魅力的捕捉与拍摄中,注重意高意远意深的意境,形成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的境界,令阅者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br> “这部摄影作品集记录下两位摄影家走万里路观万里景的美丽探寻,展现出他们宏阔的胸襟、对美的追慕与捕捉,也呈现出他们老骥伏枥永远在路上的不断奋斗追求的卓越精神。”<br> 原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工联合会专家、茆永福教授说:“第二作者陈尧因病去世让人感到惋惜。虽然他生前没能见到《行摄视界》的出版面世,但他是在爱与陪伴中离去的,他的离去是有温度的,是可以被接纳的。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和孙向荣共同完成了书稿的撰写和编辑。他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在燃尽最后一份能量时放射出绚丽的生命之光。《行摄视界》留下了他的摄影作品和诗词,这是他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这一辈人给国家和人民留下的时代印记,我们应该为之喝彩!”<br><br> <h5>▲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金大陆教授(中)</h5>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金大陆教授说:“《行摄视界》除了有艺术和影像学方面的价值外,在边疆学、地理学和社会学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行摄世界,即行摄天下。天下在中国哲学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中国先哲对客观世界的感性体验和直观想象,是表征地理空间、文化心理和秩序理念的有机体,它涵盖了自然世界和人化自然在内的所有世界。《行摄视界》体现了作者的心境和天下情怀,正如他们在序言中所表述的,在行摄世界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面对人类文明多样性,力求在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中认识世界,在开放与包容中取长补短,在传承和发展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和自信。”<br> “两位作者中学毕业后分别从北京和上海下乡到西双版纳务农,从边疆的红土地起步,走进大学,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走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期,这是经历了天下,退休后他俩在旅行摄影中行走天下。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记录这代人的人生轨迹不仅要有文字档案,也需要用影像资料来留存一代人的生命史,因此,摄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张刚说:“我觉得《行摄视界》在知青摄影史上是一部大作,一部精品。照片的背后还可以挖掘出许多精彩的故事,现在来看是照片,若干年后便是有价值的珍贵史料。作者十多年来的旅行摄影和文化积累,为后知青时代的老年生活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内容,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快乐。”</p> 云南省文联原副主席黄寅敏说:“《行摄视界》集作者十余年摄影之大成,扬风光人文之风情”。“原书稿中的人文篇和人物篇很有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最能体现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创作风格,本应成为这部影集的重点和亮点。因出版审核的关系,作者删除了书原稿中的少数民族和宗教的内容,我深感可惜。这些资料十分珍贵,含金量极高,建议作者好好保存,待有机会再出一本人文和人物摄影专辑。” 《上海包装》杂志主编周公正说:“现在有句时髦的话,我们的生活,诗和远方。俩位作者就是这样,更是“影和远方”。影集摘登了陈尧诗词39首,可说诗影互映、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他俩的才华和志向。”“ 摄影作品给人的感受是拍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画面使人如沐春风,人文风情扑面而来,在冷漠的当下尤显珍贵。”“《行摄视界》是作者人生的足跡和心境,老有所乐,青春长在,是我们知青人生活的秘诀。一册在手,滿满的欣喜,深感阳光和理性的精神追求是多么的神奇和可贵。这既激励了作者硕果丰盈,又昭示了我们这辈人应该的坚守和欣慰。”<br><br> <h5>▲《行摄视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3年10月出版</h5> <h5>▲《行摄视界》序诗和目录</h5> <h5>▲《行摄视界》P10-P11</h5> <h5>▲《行摄视界》P60-P61</h5> <h5>▲《行摄视界》P226-P227</h5> <h5>▲《行摄视界》 陈尧行摄诗选 P302-P303</h5> <h5>▲《行摄视界》作者简介</h5> <h5>▲感谢会务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投影:李林妹(前),录像:潘沪生(后),摄影:苏其华、赵永德,后勤:刘葆青、孙湘蓉、钱文学等。</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