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还是冲纱帽街的壳子,(图片来自网络)

老幺冲壳子

<p class="ql-block">去年五一,老幺冲了纱帽街的壳子,把它的历史、得名、大观及与周边街巷的布局等等来了个天马行空般的演绎,扯得很远。今年五一又到了,按当时说的,应该把冲远了的壳子扯回来。今天,老幺就把它扯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末,还原下当时纱帽街的街面和铺面。<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ifiwe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劳动节来了!走,去纱帽街冲壳子</a></p> <p class="ql-block">也巧,想打瞌睡有人递枕头,想冲壳子有人端簸箕。谷雨时节,街上的一个髦根发小领头在群里吆二喝三,男男女女一大拨人就从四面八方哄冲冲地按到红牌楼《金龙鱼》。“义工”们早已到位,站在茶厅入口,笑咪咪迎接着匆匆而到的每一位:纱帽街的哇?嗯,纱帽街的!喂,幺妹,又来了个纱帽街!</p><p class="ql-block">我到得早,坐在茶厅入口边,听着这翻来覆去的一问一答一吼,问后来的几爷子:咋个我们今天都成了“纱帽街”?</p><p class="ql-block">子爷灵醒:少小离家,老不相识,只好以偏概全嘛。</p><p class="ql-block">冲爷更绝:纱帽街就是我们的国际歌,无论走到哪儿,唱起来就是一家嘛,哈哈。</p> <p class="ql-block">“纱帽街”们围到一起,冲壳子自然离不开纱帽街。七嘴八舌,各说各话,闹哄哄的,啥子萝卜缨儿、歪疙兜儿、胀头疯、龙板鸭都整出来了...... 弄得几爷子糊里糊涂地对不上号。老幺忍不住:喂,大家统一下口径,要得不。今天不涉及个人,说说纱帽街的面子。先说街面,后话铺面。至于各人的面子嘛,各人留着,日后再论。</p><p class="ql-block">壳爷:哈哈,老幺怕人家说他是柴棒棒儿。好好,不说你了。说面子,面子。</p> <p class="ql-block">纱帽街的面子,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肯定是年岁最大的。但问他们,回答总是支支吾吾。这个说是石板铺的,那个说不可能。你说街面是泥巴的,他说你想去种草。莫衷一是,莫得结论。老幺分贝高,抓住间隙大吼一声:泥!巴!的!</p><p class="ql-block">“纱帽街”们哦着嘴巴,瞪大眼睛,看老幺嘴巴头咋个把泥巴吐出来。老幺不扯火,两片嘴皮上下翻飞,一开一合,口若悬河吐起来。</p> <p class="ql-block">纱帽街和大慈寺一墙之隔。大慈寺重建是1867年,到1966年刚好百岁。就算纱帽街跟它同体同建,也超不过百年。在这一个世纪中它有啥变化?肯定说,没啥变化!百年大计嘛,不是说变就变。1966年我们大的20,小的12。都不弱智,不会忘记当时的街面和铺面。</p><p class="ql-block">冲爷打起冲拳:你龟儿就忘了,63年街面变成三合土。你以为它泥巴会在奈何桥上等3年,听你冲壳子?</p> <p class="ql-block">老幺说他晓得三合土是63年打的,那个时候饿得白鹤抻颈的日子刚刚过去,大家的肚子刚刚魁圆,国家有了点钱才打的嘛。但打之前呢?肯定是泥巴。</p> <p class="ql-block">咋个证明?简单得很。首先想想各人进家门后的那一片千脚泥堆起的浅丘地带。咋形成的?就是下雨后鞋底板儿从街面上带回来的跟脚泥,踩进屋头长年累月一点一点慢慢堆起来的。不是泥巴街面哪有屋头千脚泥。其次,大家记得泥巴街面上的阴沟吧。进水口两匹青砖铺底,团转是两三寸厚的П字形围子,高矮与街沿找平。围子与街沿根相接的两边底下各开了一个小孔。为啥?一是为了把下雨时泥巴街面上汹涌而来的泥水堵在阴沟外,免得家家户户离不得的下水道被堵死;二是为了大雨时像瀑布一样飞流而下的屋檐水能顺利流进下水道,免得街面涨水浪打浪。打了三合土,围子失去意义才消失。最后,还记得小时候在长生娃儿门口钉镖的事吧。那儿电线杆底下的泥巴软惰惰又有弹性,钉镖最合适。要是石板路面,不说铺盖针做的镖,就连子弹都难得钉进去,是不是!石板有莫得呢?有。但那是街沿上囥(KANG)阴沟的。红砂石,宽一尺有余,长一米不足。每隔几间铺面就能看到三片,横在街沿上。淘阴沟的时候揭开,淘完后囥上。我家街沿中间位置就有,三合一横在一起,方方正正。夏天三根方凳镶成品字形摆在石板上当饭桌,哈哈,凉快又稳当。</p> <p class="ql-block">那咋个有人说原来路面铺的是石板,后来石板被贼娃子撬走了,变成了泥巴路。老幺不争辩,说各人回家问下长辈或者岁数更大的就知道了。反正我问过93岁的大哥,回答五个字:“球的个石板”。我也在想,大慈寺那么神圣、庄严,这殿走那殿,石板铺的路也窄得很,2米左右吧。你纱帽街那么宽、那么长,哪有那么多钱买那么多石板来铺?</p> <p class="ql-block">还有,你说街上的石板被贼娃子撬走了?那是悬疑片看多了。假比清朝时的街面铺的是石板,石板被偷走了,里长或者里正什么的不被砍脑壳?到民国,石板被撬走,甲长保长之辈脱得了手?解放后,居委会更是管天管地管空气,贼娃子撬石板,他敢?从古到今,社会基层的这些细胞干部都不是吃素的?所以,街面根本没有啥子石板可撬可偷。</p> <p class="ql-block">哦,说到吃素就想到吃肉,想到吃肉就想到磨刀石。纱帽街的街沿边边是用石条镶的,红砂石,不硬不软,磨刀正好。所以,要看哪家吃素多还是吃荤多,就可以根据街沿石上菜刀磨出的像上弦月一样的凼凼来判断。我家素多荤少,街沿石上只磨出了一个浅浅的凼凼,像农历初几头的新月。信不信,由你。</p> <p class="ql-block">归根结底,纱帽街从开街直到上世纪60年代,街面一直是泥—巴—的!</p><p class="ql-block">得到这个结论,老幺还再接再厉:不是说泥巴路没档次,也不是妄自菲薄。泥巴路好得很,十足原生态,透水性极佳。暴雨如注,水淹到连二杆也没啥了不起。雨一停,水立马无影无踪。咹?灰尘大?那你想错了。那时候,哪儿有那么多汽车来这些小街陋巷溜烟扬尘?仅有的几辆自行车哪怕骑得飞快,能扬起尘土?要说灰层大,那光荣豆腐房烟囱冒出来的烟烟灰尘才大,而且黑,颗粒状,像蚕宝宝拉出的屎粑粑,一粒一粒的(光荣豆腐房在成都颇有名气,关于它的壳子后续)。但它每天上午只冒那么一会儿,在纯清洁能源时代可以忽略不计。</p><p class="ql-block">到此,老幺嘴巴张得癞蛤蟆大,宣称,纱帽街街面如此,老成都绝大多数街道的街面也是如此,泥—巴—的!</p> <p class="ql-block">老幺好得意,好激动,端起茶缸“呼”地一喝,又“扑”地一声喷出来。“纱帽街”们哈哈哈,高兴惨了:他娃嘴巴头出来的东西,就是水!</p><p class="ql-block">子爷圆场:算了算了,让老幺补点水,把铺面也说哈,说哈。</p><p class="ql-block">老幺这人,你给他二两膏子他就要开染坊。子爷一怂起,他那两片嘴皮又一开一合冒起泡泡来。</p> <p class="ql-block">纱帽街的铺面,那大多是两米来高五六寸宽的木板插进门槛和门方的槽子中组成的撤卸墙。需要的时候一扇一扇地取下来,需要的时候又一扇一扇地上上去。注意,每扇铺板跟列兵一样,有固定的位置,决不能错位。为此,每扇铺板的背面都写得有壹贰叁肆。如果门开在铺面当中,那左右两半还得分别标注,左边是壹贰叁肆,右边就是甲乙丙丁。铺板背面中间横着钉有一根细木条,相邻两扇横条一高一矮,错落有致。横条一头超出铺板寸许,作用是紧靠在前面那扇铺板的后面,使它不至于“驼背”,就像原来小学生向前看抬手把住前头同学肩膀那样保持整齐。当然,要是久不开铺子,就用绳子把横条串联固定起来,成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颜色?颜色嘛大致三种:灰的、黑的、水红的。不过申明下,这些颜色不晓得是啥子漆漆的,灰的不太灰,黑的不太黑,红的又有点儿泛白。我们北纱的铺面只有龙伯伯开的诊所最好看。下半截是裙板,刷的洋漆,灰蓝色,亮晃晃的。上半截装的玻璃,也是亮晃晃的,好洋气哦。头昏眼花的一到这堂口,马上清爽,病都好了大半。北纱帽街小学对面的永安旅馆啥子颜色?我只记得它的铺面变成一堵墙的样子。用蜂窝煤砖砌的,外敷石灰,然后刷的红色洋漆,哪晓得洋漆耍厚了还是其他啥原因,有点儿发暗,成紫罗兰了。</p><p class="ql-block">当然,铺面跟街面一样随着时代在变。就拿我家铺面说,开街百年的时候,文化开始革命,铺面也要有所改观,营造革命氛围。老幺家的铺面被选中了。居委会请了人手,用一根长木条把我们的铺板从后面死死钉在一起,让它们挺直腰板站整齐。然后在正面中间用大红漆画了个高一米宽一米五的框框,又用黄漆镶了两条金边,四角还倒了个水云弯。两天后漆水干透,不晓得哪个人把解放前曾家祠小学(解放后北纱帽街小学)的阎校长喊来写字。插一句哈,解放前,父亲在街上开铺子,三米长匾题名《聚华机械工业社》。恰好那几个字也是恭请阎校长写的。今天,鬼使神差地,阎校长又要在我们铺面上写字,缘啊。阎校长毕恭毕敬用毛笔蘸起黄漆,一笔一划甚是认真地书写起来:最高指示。美术字,方方正正。然后提行:“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楷体,比最高指示四个字稍小。写完,围观看稀奇都叫好,说比新华书店卖的毛主席语录还巴适。这条最高指示后来好多年都是我的天天读。不过,读也读不懂,就问哥哥,我是不是也住在阶级社会中?我有莫得思想?打烙印是不是用隔壁子余伯伯补锅锅儿的烙铁烧红了打?哥哥回答得干脆: 我咋晓得呢!</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语录铺面在街上隔几家就有一个,版面相同,内容各异,但都是毛爷爷的话。它们装扮着纱帽街,营造出一种氛围,教育和鼓舞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所有人。还有,铺面上的语录也算一道“护身符”。街上那么多家被抄了,但铺面上有最高指示的,一家都没有遭。</p> <p class="ql-block">10后文化革完了命。不几年,街上的铺面接二连三变了,开始砌半装台。铺板变成砖墙,墙中间开装玻璃窗户。这是想过好日子的时代来了。可是又不几年,半装台又变回了铺板,几乎家家户户都变成了卖汽车配件的。纱帽街摇身一变成了汽配一条街,在全省乃至全国红红火火差不多20年。这是奔小康的时代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曰爷最烦唱高调,忍不住问道: 这时代那时代,那这阵是啥时代呢?</p><p class="ql-block">老幺不屑:你娃7.0正式版了,咋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这阵?这阵是做梦的时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我讲纱帽街的故事,不好?不好,那我也不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壳子冲完了。祝同城的他城的美友们劳动节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