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每年四月,洛阳就变成一座名副其实的牡丹城,无论是街道广场还是公园美食,一派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热闹景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据度娘说,洛阳牡丹花会始于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1983年,洛阳市政府牵头筹办了官方性质的赏花节会“牡丹花会”。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经历的洛阳牡丹花会是从第六届开始的,当时的花会很朴实,只在四月中旬,除了隆重的开幕式以外,其他节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花会拓展到了整个四月,各种活动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我记录牡丹的装备也从最初的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一路进化到尼康全画幅数码单反,如何拍好牡丹是每年花会期间绞尽脑汁的问题,花型硕大、婀娜多姿的各色牡丹花也逐渐刻进我的脑海里,以至于如今的我会有些看不起南方花展中的那些花花草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了生活了三十年的洛阳,说来也怪,自我离开以后,洛阳的文旅事业突飞猛进,市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神都洛阳俨然穿越回了大唐。离开洛阳以后,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再访洛阳牡丹花会,再没有闻到洛阳的牡丹花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今年花会期间,好友为我寄来两束洛阳牡丹,让我再次有机会拍牡丹,有机会在遥远的南方也可以闻到洛阳牡丹的花香,真的是满心欢喜,随即发了照片在朋友圈,懂我的同事留言:“牡丹能带走,洛阳带不走”。我这才发现,在欢喜的背后,竟还隐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