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看中国

风轻云淡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我被央视台播出的《沿海看中国》深深的吸引了。节目以民族自豪的浓情、厚重悠长的解说、精美绝伦的画面,用旅游的视角展示中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向海内外观众介绍中国最前沿、最开放、最富足、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沿海地区的风采,描绘一幅中国沿海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发展的全景图画。</p><p class="ql-block"> 当然,广州的味道、潮汕的鱼鲜、绍兴的黄酒、嘉兴的粽子,这些有滋有味的美食无不吸引着我。走!我们也去《沿海看中国》。</p> <p class="ql-block">  广东拥有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四十多年前,春风吹进了广东沿海,深圳开始了气壮山河的改革新征程。无论从历史、经济还是地理的角度,广东都无疑是中国海岸线南段的“龙头”。我们的《沿海看中国》,就从中国的海洋强省广东启程。</p><p class="ql-block"> 北京路这条街道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是广州的重要商业区域。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它展示了不同朝代的层层叠压的路面,包括民国、明、宋元、南汉、唐代等。大佛寺是北京路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夜景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九年(1893)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 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p> <p class="ql-block">  在品尝完广州美食之后,我们坐在酒店回味着美食的余香,慢慢等着夜幕降临。天字码头的灯亮了,游船慢慢启动,江面上荡起阵阵涟漪,船头溅起了雪白的浪花。在和煦的晚风伴随下,我们的船驶入了江心。</p><p class="ql-block"> 珠江两岸是五彩斑斓、霓虹闪烁、华灯璀璨、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灯光让人目不暇接,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光彩夺目。缤纷的灯影荡漾在江面上,别有一番情调。最引人入目的是那全国第一高楼,人称“小蛮腰”的广州塔,她以婀娜的姿态在众星捧月中,变换着颜色,她时而红,时而绿,突然又蓝色了!那高耸入云的塔顶,航空灯交替闪亮,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引人注目。珠江的夜啊,真美!此间美景天上少,引得神仙下羊城!</p> <p class="ql-block">  沙面岛位于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其是广州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众多欧陆风情的古建筑,较完整地保留19世纪英法租界欧陆风情风貌。同时也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p> <p class="ql-block">  沙面上有众多现代雕塑,明显体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互相交融和渗透。模仿西方古典复兴手法,追求雄伟、严谨。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基础,以古典柱式和各种组合形式为建筑主体,加以细部装饰。</p><p class="ql-block">沙面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珠海日月贝,即珠海大剧院,是珠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由一大一小的两组“贝壳”形体构成,因此得名“日月贝”。大贝壳建筑是1550座的大剧院,适用于大型歌剧、音乐剧、芭蕾、交响乐等表演。小贝壳则是550座的多功能厅,适合室内音乐会、小型话剧等。日月贝的设计灵感源于海洋文化,体现了“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珠海日月贝,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珠海市香洲区野狸岛,是一座集艺术、文化与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作为珠海市的标志性景点,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珠海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充满了现代化的浪漫气息,依山傍海,河流蜿蜒,景色绝佳。而除了迷人的环境,珠海也有非常多的历史古迹,展示着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传承。位于唐家湾镇唐家村大同路西北的唐家三庙,便是珠海最有名的几处历史古迹之一。 唐家三庙由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并列组成,是珠海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宇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唐家三庙均为一层建筑,样式、大小基本一样,均为青砖瓦顶、青砖墙壁、古典风格。门前有高出地面约一米的平台,与三庙并长。关于这座庙宇的建筑年代,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只知道在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和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庙宇都进行过重大维修。根据一些古碑文的记述,唐家三庙的建造时间应该不会早于宋代,处于宋代与明代之间。</p> <p class="ql-block">  唐家三庙在唐家湾一带,非常有知名度,民间威望很高。唐家古镇历史上出了7名举人,2名进士。在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的120名官员中,唐家就占了13名。这里还出了很多名人,如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民国外交总长梁如浩,财正部长唐悦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等,可谓是人才辈出。因此当地广为流传着一个说法:唐家古镇能够如此人杰地灵,都是因为有唐家三庙的保佑。外地客人都喜欢来拜一拜三庙,是希望把唐家的灵气、福气带回家。这固然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但也反应了唐家三庙在他们心中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  唐家湾古镇,地处珠江口西岸,现存一片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群落。古镇深巷绵长,百年老屋隐约可见当初的恢宏气势,一条石板路贯穿全镇,街头有一棵木棉树,树龄二百余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一树火红,气势恢宏,火红的木棉花落地铿锵有声,犹似将军威武,因此被誉为将军树。 </p> <p class="ql-block">  深圳大梅沙公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拥有深圳最长的海滩,海水清澈,沙滩广阔,沙质细软。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师和上万名建设者成功地利用大梅沙背山面海的自然条件,把山景引向海边,把海景引向山体,让蓝天、白云、红朝霞与夕照,都能成为优美旋律中最动人的一个主题。在盐梅路上建有4座观景平台,有着4个非常漂亮的名字:秀峰观澜、滨海明珠、雅兰梦海和东埔渔火。围绕大梅沙旅游度假区浪漫、自由、娱乐的主题形象,还增设如酒店式公寓、咖啡屋、酒吧屋、茶屋、精品屋等功能安排其中,丰富了大梅沙的旅游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次到深圳最重要的事就是看看我多年不见的老姐,我和姐姐是同事,也是邻居,四十年中不知从哪天开始我们变成了姐妹 。我们南北各守一方,彼此相互惦记。</p> <p class="ql-block">  “鹏城”这个名称源自中国深圳市的大鹏所城,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城堡,始建于14世纪。大鹏所城,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鹏城社区,是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重要军事要塞,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被誉为“沿海所城,大鹏为最”。</p><p class="ql-block">“鹏城”这个名称的含义不仅在于地理位置的象征,还寓意着深圳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深圳自建立特区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像展翅高飞的大鹏鸟,勇往直前,因此,这个充满能量的地名被赋予了“鹏城”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大鹏所城不仅是深圳的简称来源,也是鸦片战争的肇始地,对深圳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见证了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从明朝抗击倭寇到清朝抗击英国入侵等事件,因此也有“省会门户”之称。</p> <p class="ql-block">  大亚湾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海湾,濒临南海,毗邻深圳,与香港隔海相望。大亚湾海域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黄金海岸线达63.1公里,海水清澈干净,沙滩绵延曲折,沙质柔软细腻,近海拥有近百个千姿百态的岛屿,呈弯月状分布,被誉为“海上小桂林”。</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大亚湾成为南中国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美丽的海湾,您可以临岸远眺,思古怀贤,观看碧波万顷,体会浩海之无涯 。在美丽的海湾,您可以哭,您可以笑,您可以清空内心,忘却烦忧;您可以把所有的喜悦说给浪花听,也可以把大把大把的泪水丢进大海里。大海不会在乎您是谁,不会在乎您是渺小还有伟大。</p> <p class="ql-block">  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p><p class="ql-block">潮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四季宜耕 。潮州韩江奔涌,潮水往复,弹指千年,风华正茂。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山拱卫、一水环护的城市山水格局迄今依然保持,述说着“岭东首邑”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巨变,演绎着“海滨邹鲁”与众不同的绰约风姿。</p> <p class="ql-block">  潮州也有一座西湖公园,风景秀丽,古迹众多。西湖位于潮州古城西北方,和建于近现代的公园大门不同,作为园门的象牙白色牌坊就足以见其历史。潮州西湖始辟于唐贞元十二年,最早为放生池,宋代重新修建后扩大了面积,辟为游湖。从此之后,千余年历史里,这座西湖就成为当地人游山玩水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西湖都如此美丽,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潮州古城中。如果想在潮州赏一处美景,寻一方清净,探一程古意,不妨来西湖转转。</p> <p class="ql-block">  树木葱茏茂盛,处处可见古树,明明是湖光山色、多彩靓丽的风景,枝干遒劲的古树却带给人一种古代泼墨画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位于湖畔的涵碧楼在湖光山色中显得典雅别致,周恩来、周逸群曾驻扎于此,让这座带有精致栏杆、细腻雕花的二层小洋楼多了几分革命情怀。</p><p class="ql-block"> 小巧的拱桥侧壁已泛出灰色,显示出时间的痕迹。两座小桥平行伸入湖中,连接起一座飞檐翘角琉璃瓦的凉亭。若您坐在凉亭边,吹着湿润的风,从湖中看湖畔,又是另外一番动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潮州是吃货的天堂,这座城也是最能体现世界上舌尖文化的地方,这里的美食真的很有味,各种潮州菜,潮汕小吃应有尽有,潮州牛肉火锅首当其冲 ,牛肉火锅可以说是来潮州必吃的美食,因为这里的牛肉火锅口味最正宗,牛肉讲究“鲜切”,你能吃到牛肉那种鲜嫩紧实感,煮出来的牛肉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牛肉鲜味。</p><p class="ql-block"> 锅底是简单的清汤,但却不普通,是用牛骨和南姜熬制成的,锅底还会放上几块白萝卜。其次不会有太多的配菜,主要在于吃牛肉,吃的时候讲究“三起三落”,此时牛肉会达到最“鲜嫩”的程度,再搭配上特色酱料,真是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p><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古城中心的古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3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来潮州一定要看的灯光秀,夜晚的广济桥与白天不同,宁静古朴的千年古桥,经过灯光的雕琢刻画,散发出无数的光芒,随着音乐的跳动,相互跌宕起伏,一起娓娓道来古城潮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文公祠座落于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p><p class="ql-block">  韩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初置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滌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撰碑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复迁至韩山今址,至今已具八百多年历史,今祠內留存有历代碑刻四十面,是了解潮州文化历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福建西南部,雾气弥漫的山谷中,一种奇特的建筑巍然矗立,它由泥土一层层夯实筑就,身形庞大、结构坚固,人称土楼。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土楼的产生与中原居民大南迁密切相关,为了抵御山林野兽、强盗,他们创造了土楼这种奇特的建筑类型,并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田螺坑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因地形像田螺且盛产田螺而得名。田螺坑村拥有传统客家土楼群,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是“土楼王国”中最神奇壮美、最震撼人心的杰出代表,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极具特色的建筑,被诗意的称为“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就连日本建筑学家,也亲切地称它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p><p class="ql-block">它既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也是最富有书香气的土楼。怀远楼唯一的大门顶上绘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怀远楼”三个大字,据说是楼主为了激励子孙要胸怀大志向才取了这个名字。楼中的对联与花字处处透露着楼主对于后人的谆谆教诲。其中的“斯是室”,据说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静下心来,仿佛能够听到朗朗书声。</p><p class="ql-block">裕昌楼 </p><p class="ql-block">堪与比萨斜塔叫板。都说来南靖一定要看“东歪西斜”,这座福建最古老的土楼,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依然傲然矗立,令人叹为奇观。裕昌楼的出名,在于它斜而不倒。400年不裂、600年不倒、住800人不乱,被称为“东方传奇”。裕昌楼共有五层,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歪西斜。裕昌楼虽然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原名“长教村”,因陈坤、徐若瑄主演的电影《云水谣》而出名,所以改名为云水谣。</p><p class="ql-block">村里一条千年古道,牵起两座世遗土楼“和贵楼”和“怀远楼”,沿途溪水潺潺,有水车和大榕树,被称为最浪漫的土楼。</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你能看到方的、圆的土楼,还有溪边成百上千年的老榕树群,蔚为壮观,每一眼都能感受生命的宁静与悠闲。</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总占地约45公顷,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上下杭是福州台江上杭路、下杭路以及周边的街区组成,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这里曾是闽商聚集之地,百年来商贾云集、名铺林立,是福州的商业繁华之地,也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p><p class="ql-block"> 上下杭的建筑风格独特,木结构房屋、青砖黑瓦、马头墙等元素构成了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历尽岁月沧桑的福州解放大桥,飞架在滔滔闽水之上, 据史料记载,万寿桥”前身是浮桥,始建于宋元祐八年,解放大桥由原万寿桥和江南桥改建而成。为纪念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改为今名。</p><p class="ql-block"> 当年,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福州时,万寿桥还是一座浮桥,他在《游记》中称赞说:“这城的一边,有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座美丽的长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p><p class="ql-block"> 诗人陆游也有《渡浮桥望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p><p class="ql-block"> 这座闽江上最古老的石桥,从它的前身浮桥算起,至今已历九百余年。桥头广场陈列着桥梁巨石,是原福州“万寿桥”拆卸下来的石条桥梁,它默默地诉说着福州人的历史记忆。在老福州人的心目中,解放大桥比起其它的桥,份量更重,更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p><p class="ql-block"> 婺源以山川灵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贤俊广众而著称。婺源不仅景色优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享有书乡之誉。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足见其文风鼎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婺源人杰地灵。自古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共出进士552人,孕育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现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等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  婺源步行街,走进朱子步行街,仿如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一个历史的节点。约一公里长的街两侧商铺相连,古老和现代交融,建筑艺术独具匠心,徽派艺术在此汇聚。</p> <p class="ql-block">  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p><p class="ql-block"> 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p> <p class="ql-block">  篁岭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 但篁岭的油菜花实在不敢恭维,坐在缆车上看脚下的梯田层层叠叠,油菜花稀稀拉拉,油菜远看绿成一片,近看露着地面。司机师傅说今年早春篁岭出现了倒春寒,有三分之一的油菜都冻死了,但即使没有出现极端天气,篁岭的油菜花也好不到哪去。师傅还说篁岭整个景区被个人承包了,至于包者与当地政府怎样合作打造,其中的猫腻谁能晓得。篁岭真的不是看油菜花的好地方,不来终生遗憾,来了遗憾终生。</p> <p class="ql-block">  江岭,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之一 、10万亩梯田油菜花海、 被赞誉为天上人间。世界级摄影基地,婺源春季旅游赏花必游 首选风景点,婺源田园风光的经典代表。</p><p class="ql-block"> 江岭位于婺源县东北部,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壮丽雄奇;水面映着蓝天和古树; 梯田下面,山窝里藏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温柔可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岭是婺源田园风光的经典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上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p><p class="ql-block">作为 “中国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代表作 “江岭风光” 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更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完整展示。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被誉为中国春季“四大花海”之一。</p><p class="ql-block">江岭的梯田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大有小,长的几十米、短的三五米;宽的三两丈,窄的无法用牛耕犁;大块的梯田也有一亩,小块的梯田不够一条汉子躺下。</p> <p class="ql-block">  李坑是婺源景点一颗闪亮明珠,昔日的商贾和缙绅们留下的宅院以那些精美的木刻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那些古老的建筑成为时间的一个纪念,它们是活着的,它们主人的后代在里面生活作息,绵延着人与自然的对视。</p> <p class="ql-block">  俞氏宗祠,俞正声的祖籍,俞家所在的外俞村,曾经是俞姓的聚居地,唐天佑三年(906年),一个叫俞昌的人奉父之命携家眷从歙州黄墩来婺源避难,在此后的二百年间,俞氏家族经过几代的繁衍,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为了生计和发展,有的外迁异乡,有的分户建村,足迹遍及四方。在1107年,一位叫俞杲(gǎo)的朝议大夫,晚年辞官回乡,定居外俞。</p> <p class="ql-block">  月亮湾是半路上的一处小景点,因恰如 月亮的形态、隔岸徽派民居的典雅、周边秀美的景色相融合。</p><p class="ql-block"> 月亮湾,有一江心洲如一轮眉月而得名,它依山伴水,水面平静如镜。春日田野大地金灿灿的油菜花、翠绿的茶叶、古朴的民居点缀得绚丽多姿,使之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放眼望去一湾湖水如弯月静卧水面,袖珍的小岛,翠绿的湖水,静谧流淌。笼罩在晨雾中的山峦跌宕起伏,山下黛瓦白墙组成的古村落在袅袅炊烟中呈现。</p> <p class="ql-block">  百年古桥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 位于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横跨运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还有一说法为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清朝顺治八年,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现在的这座拱宸桥。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并作《重建拱宸桥记》。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军及“常捷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由于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经战火洗劫,桥再次频于倒塌。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延用隋唐大运河,改道并裁弯取直,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最早系统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宣传运河文化,以各种活动形式深入挖掘大运河杭州段及其沿线文化,展示大运河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西湖是杭州的灵魂。千百年来,人们不吝词句,慷慨倾诉对她的爱,苏东坡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郭沫若则把她视作“我心中的女神”。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还有被群山环抱的龙井茶园、名寺古刹,山一程,水一程,亭台楼阁又一程,入诗、入画、入心。</p> <p class="ql-block">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之名得于唐朝,一种说法是因为孤山路到此为止,断了头。另一种说法是段家桥的谐音为断桥。三是说断桥因为每逢大雪时,桥身因雪所覆盖,似断非断,而名为断桥,此景称“断桥残雪”。</p><p class="ql-block">《白蛇传》是广为传播的中国的爱情小说,据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p>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位置是白堤,白堤在断桥的东侧,白堤宽阔而敞亮,靠湖边密植垂柳,外层是各色的桃花,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四月一日,桃正红,柳正绿,垂柳碧绿的窄叶挂满柔软的柳枝在湖风中婆娑起舞,柳枝飘飘荡荡的垂进湖面。垂柳与湖水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与浓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span></p> <p class="ql-block">  南宋御街,顾名思义,是南宋时期皇帝行宫御用的大街,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127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它位于杭州市中心,曾是南宋皇帝走马观花的胜地。走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能够穿越时光,听到古人的呼吸声,看到历史的变迁。街道两旁的古建筑、青石板路,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块石板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河坊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故居景区主要包括绍兴鲁迅故居、 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几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坐北朝南,共有六进,包含八十余间房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故居内设有多个展览厅,展示了鲁迅家族的历史、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以及他与绍兴的文化渊源。鲁迅的卧室兼书房是一个重要的展厅,展示了鲁迅当年生活和创作的环境。故居还保留了鲁迅先生亲手种植的桃树、紫荆花、夹竹桃等植物。</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则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也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书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但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了大量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物和资料,全面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整个鲁迅故居景区布局紧凑,既保留了历史的风貌,又充分考虑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乐园,园内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其中不乏稀有品种,是鲁迅笔下许多故事的灵感来源。</span></p> <p class="ql-block">  小雨微飘的鲁迅古镇,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恬雅和幽静。第一次来这里,让我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鲁迅笔下的旧屋,陌生的又是一种清新的欣然。</p><p class="ql-block"> 走进小镇,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漂游在水上的乌篷船,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像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p><p class="ql-block"> 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不时又会有一家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画扇面的铺床,又有臭豆腐和黄酒飘出来的阵阵浓香。所有的所有,都像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忽然间想起马致远的一支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沈园又名沈氏园,初为南宋越州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占地4万余平方米,为江南著名园林;元至清,经历多次变迁,曾更名“许氏园”;清初,复为沈姓所得,亭台楼阁一时为盛,后毁于战火;1949年绍兴解放时,仅存一隅。1985年,文物部门对沈园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六朝以来的多处亭台、砖井、池塘和假山等遗迹。</p><p class="ql-block"> 1987年和1994年,按照沈园最后一位传人提供的沈园平面图,先后两次进行沈园的恢复建设。2000年,又新建了南苑和东苑。沈园是绍兴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更因见证了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成为有情人的向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沈园有点静,细细的雨丝落在园中的池塘,激起片片涟漪,就好象少女的心思,连绵不绝,细细密密,转瞬即来,转瞬即逝,有几分冰凉的忧思,有几分潮湿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八百年前的那一天,就是在这个沈园,当年名动天下的陆游遇到了他一生的至爱-唐婉。我想那一定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有花木扶疏,有石山叠翠,有曲径通幽,有小池绿水,一段注定要传颂千古,却又注定要凄美哀婉的恋情就这样发生了。</p> <p class="ql-block">  沈园孤鹤轩东,有一座横跨在水湾之上的石板小桥,叫“春波桥”。相传,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分手后的陆游和唐婉在这座桥上不期相遇,四目对望,万般愁绪涌上心头,其情其景可想而知。就是这次沈园偶遇,让陆游写下了他的千古绝唱《钗头凤》。</p><p class="ql-block"> 唐琬去世后,陆游再次来到葫芦池畔,睹物思人,以一首“可怜情种尽相思,千古伤心对此池。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表达了对唐婉的无尽怀念。</p> <p class="ql-block">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兰亭村,汉代驿亭所在,故名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谢安等41位文人贤士在兰亭修禊,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因而闻名传世。</p> <p class="ql-block">  绍兴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塔始建于公元五百零九年,现存的大善塔为明代重新修建的。咸丰年间又遭遇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大善塔的塔刹和楼阁均毁于战火之中,后来的人们有根据原来的记载复原了大善塔。这么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塔,历经千年的风雨飘摇,后来又多次经历战火,可见之坎坷的命运和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秋瑾烈士纪念碑位于绍兴市城内解放路轩亭口,1930年为纪念秋瑾烈士而建,碑址为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之地,碑呈纵长方体,通高7米,由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座边长3米,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 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p> <p class="ql-block">  太湖烟波绕嘉兴,翠岛如莲傲水澄。</p><p class="ql-block">嘉兴,一座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的城市,走进嘉兴,仿佛走进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这里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味道,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这里古老与现代交融,繁华与宁静共舞;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嘉兴月河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有着清新的水乡风光,古朴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月河是运河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明清以来月河一带已形成繁华街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月河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古镇内的建筑多为白墙黛、马头墙、小青瓦、坡屋顶等传统建筑元素,这些建筑风格在江南水乡中独具特色。古镇内的街道和河道布局合理,形成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水乡风情。</p><p class="ql-block"> 月河古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嘉兴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古镇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如古桥、古井、古巷、古宅等,这些景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p><p class="ql-block">嘉兴月河古镇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镇,这里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美食文化。如果你想要体验江南水乡的风情,那么不妨来月河古镇走一走,感受一下这里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古街区内 ,传统的民居依水造势,古街深巷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小河、古桥、狭弄、旧民居、廊棚等还原并展现了浓厚的水乡古城风情,众多百年老字号透射出旧时嘉兴“江南府城”的繁华。街区内,真真老老粽子店、嘉兴特产文虎酱鸭店、江南丝绸店、嘉韵画廊等等,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嘉兴子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为唐至清的州府衙署遗址。</p><p class="ql-block"> 嘉兴子城遗址遗存丰富,是国内古今重叠型城市中罕见的格局保存完整的子城遗址,对研究唐宋以来州府衙署制度及其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嘉兴天主教堂又名圣母显灵堂,俗称圣母堂、天主堂,1917年由意大利籍神父韩日禄发起并主持修建,1930年竣,融合了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时称“远东第三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拍照的和被拍照的究竟谁在摆姿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此后,“一大”代表毛泽东等人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闭幕。</span></p> <p class="ql-block">  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前,有一艘仿制的丝网船,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中共“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董必武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现在南湖革命纪念船停泊处岸上,建有一座“访踪亭”,亭内树立董必武诗碑,亭额“访踪亭”三字由杨尚昆题写。</p> <p class="ql-block">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p class="ql-block">南湖四季景色各异,风光旖旎,尤其在微雨欲来、云气缭绕、苍茫迷濛时节,放眼望去,但见湖波浩渺,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如梦如幻,似一幅水墨画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千百年来,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士纷至沓来,泛舟鸳鸯湖,观名楼,赏奇景,品读历史文化,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诗篇与画卷。</p> <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南部,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水乡古镇。它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迷人的水景而闻名,被誉为江南水乡的明珠。</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丰富。西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它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独特。西塘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风格为主,这些建筑不仅在结构上独具特色,而且在装饰上也十分讲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优美。古镇的河道纵横交错,两岸古民居依水而建,形成了独特的画面。在小船上漫游河道,可以欣赏到古镇的全景和江南水乡的风情。</p><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深厚。西塘不仅是风景秀丽、古朴有韵味的地方,还是许多名人的故里,如杨茂、张成等。它是文学艺术的摇篮,出产了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江南水乡古镇都差不多,我不这么认为,西塘古镇有自己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桥梁众多。西塘古镇有“桥多”的特色,全镇共有9条河道,104座桥,这些古桥大多为单孔石柱梁桥,至今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弄堂独特。西塘的“弄多”是其另一大特色,共有122条弄堂,这些弄堂纵横交错,构建了古镇的整体框架,并连接了新老镇区。</p><p class="ql-block">廊棚丰富。西塘还有“廊棚多”的特点,这些带屋顶的街道沿河而建,既可遮阳避雨,又可依栏观景。</p><p class="ql-block">烟雨长廊是西塘建筑的最独特标志,沿河而建,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依栏观景。</p><p class="ql-block">白墙黑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西塘,美在骨子里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西塘,是一首流动的诗,一幅精美的画,一曲古老的歌,轻轻地述说着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西塘是一幅画,那么它一定是一幅水墨画,疏疏落落的几笔,是那水畔的古屋,是那桥下的船影,带着淳朴而妩媚的万种风情;如果说西塘是一枝花,那么,它既不是艳丽的玫瑰,也不是清高的莲花,它是一枝三月里的樱花,既羞涩又明朗,既内敛又平易;如果说西塘是一首诗,那么它一定是唐人笔下的田园诗,清丽率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西塘,是那灵魂里最优柔的影子,是最让人牵系和眷恋的情人,是最自然,最生动而又最深切的爱恋。而春天的西塘更是充满生机古韵又浓郁。</p> <p class="ql-block">  乌镇之所以能在众多古镇中名列榜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了其自身的韵味。乌镇是一个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它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而江南古镇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水。乌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东侧,众多河流将乌镇分割,让乌镇形成了被水包围的独特格局。由于这个原因,乌镇从宋代开始,就成为了江南地区的商贸重镇,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经有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乌镇的水,让其发展出了独特的“亲水建筑”。乌镇人将房屋的一部分,用圆木砖或者石柱打入河床,形成了“水阁”。水阁一般为两层,青瓦白墙,木板为壁;一个石阶直通河面,有些水阁下方还能停靠小船。村民们在水阁下方,或洗衣洗菜,或撑船流于水面,给乌镇带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房屋之间,留有一条条狭长的巷弄,连接着小镇的主要街道。由于自古以来浓厚的商业氛围,在主街道的两侧,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商铺,形成了热闹的街市。在街市的商家,往往一层开店,二层用来居住,形成下店上宅的特殊格局。</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必定存在的“小桥”,在乌镇当然也必不可少。乌镇的小桥最多的时候超过了120座,可谓百步一桥,连接着被河道分割开来的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组成了一幅我们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古镇画面。它拥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气质,却也有其独特的繁华风韵。</p> <p class="ql-block">  但有人说,不看看乌镇的夜景,就不算到了真江南。</p><p class="ql-block">“烟笼寒水月笼沙”,这是杜牧诗里的夜晚江南,在乌镇,诗中的画面再次重现;月色淡淡,烟水迷蒙,两岸人家如同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纵然与古人相隔千年,此刻仿若时空回溯,同观一景。</p><p class="ql-block">日落以后灯火亮起乌镇,灯光点缀古镇临水人家,古石桥上灯影绰约,西市河面到处都是倒影,在柔软的水流下,现实与倒影相互交织,整个古镇像笼罩在梦幻中,让人仿佛走入一个诗画世界。</p><p class="ql-block">吹一吹西市河畔的晚风,晚风几许撩人意。在这盛春之夜,连晚风都是温柔的。静静地站在水边,看着来往船只悠悠驶过,那些所谓的烦心事都会随着晚风消散,而新的故事也将会在这个春天开启。</p> <p class="ql-block">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色蚜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出的一张荷叶。</p><p class="ql-block">  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p><p class="ql-block">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田园啊!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些什么,让人眷恋,让人相思,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庄当然不是世外,周庄当然也有历史。平静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周庄水域春秋时期见有记述“摇城”,北宋元祜元年,得名周庄,两千五百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多少风风雨雨骚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痕迹的,周庄不把周庄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沧桑就是沧桑,芦花还是白就白了,菜花还是黄就黄了,船迎走船,桥还是桥,周庄还是周庄。无论庙堂之上,朝野之间,怎样的人来人去,云起云飞,周庄乡民创造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馨申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第一任园主是徐泰时,万历八年的进士,具备建筑家的眼光与能力。由于为人耿直而得罪上司同事,被贬回到苏州后建造了此园。</p><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体现在对空间的巧妙运用上。通过借景、框景、对景等手法,留园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一种深远和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例如,从园中的某一处望去,常常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塔影或走廊,形成一种延伸的透视感,使人感觉空间更为开阔。</p><p class="ql-block"> 留园冠云峰、楠木殿和鱼化石,被称为留园三绝。伫立在园东部的冠云峰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石之一。这座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高耸挺拔,呈现出雄伟的气势。其名称来源于山峰的形状像云朵般飘逸,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江南园林中的瑰宝,冠云峰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的特点,即“瘦、漏、透、皱”。</p> <p class="ql-block">  在植物景观方面,留园充分利用了江南地区的丰富植物资源,营造出四季有景的园艺效果。春天的梅花、樱花,夏日的荷花、竹影,秋天的菊花、红叶,以及冬季的松柏、雪景,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植物景观可供欣赏。同时,通过植物的搭配和修剪,形成各种形态各异的园艺小品,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既富有象征意义,又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p><p class="ql-block"> 水景设计是留园的又一特色。园内有宽阔的湖面和精致的小溪,水面上点缀着亭台楼阁的倒影,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特别是雨天,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入水中,水面泛起涟漪,与周围的景致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除了自然景观外,留园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园内的建筑、雕刻、楹联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园中的“倒影楼”不仅是一处观赏湖景的好地方,其名字还寓意着对人生世事的反思。此外,留园还是历史上文人墨客雅集之地,他们在这里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留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独特的水景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取”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初年,园主人王献臣在得到这块地皮后开始兴建园林。王献臣死后,其子便因赌博将拙政园输给了徐家。之后,拙政园曾多次被毁和重建,曾没为官产也做过民宅。</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年,补园是拙政园的最后一次重大的扩建,由当时的园主人张秉章主持修建。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拙政园原本的格局。</p><p class="ql-block">然而,拙政园的命运多舛。在太平天国时期,拙政园曾作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此后,园主人又多次易手,园中的建筑和景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破损或消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拙政园才被重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陆陆续续修复成现在的样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设计之巧妙,可见其典雅大方的布局。此园中,山水为主、建筑为辅,建筑与景观相依相存,宛如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挥洒。园中植物与山水的搭配,更是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移步换景,角度不同,所呈景象也随之千变万化。以层次感而论,园中空间布局之精巧,宛如诗篇般优美流畅。</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核心在其山水景观中。园中山石、水池、飞瀑、溪流等元素如诗如画,相互唱和,构出一幅幅绝美的水墨图卷。其中,尤以“远香堂”与“荷风四面亭”间的湖面和假山最为闻名,那里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洋溢着自然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有些人知道贝聿铭曾经在此居住过,但要说狮子林的主人是谁,那应该是贝聿铭的叔祖父——贝润生。贝润生是苏州四富之一,而狮子林就是他的私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长久以来一直以假山闻名,被称之为“假山王国”。</p><p class="ql-block">狮子林的假山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的被称之为旱假山,西边的被称之为水假山。太湖石被独具匠心地塑造成各种山峰、峭壁、山谷、洞穴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  枫桥古镇位于大运河、古驿道和枫江的交汇处,沿河形成两条市街——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随河成镇,因水成街,一派姑苏水乡风光。枫桥古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舟楫往来,商旅云集。宋元之际,枫桥市肆已闻名遐迩,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明代著名大画家唐伯虎有诗云:“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p> <p class="ql-block">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教科书也收录此诗。</p> <p class="ql-block">  苏州古城河,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犹如玉带一般环绕着美丽的苏州古城。古运河风貌保护带,不仅是苏州的一条环城绿廊,并将苏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存联结了起来,成了中外游客的热点旅游线。</p><p class="ql-block"> 粉墙、小桥、驳岸垂柳、夕阳、小船在悠悠的水面上传播开去,很远,很远……</p><p class="ql-block"> 直到传成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神话和悠远古老的传说。夜色弥漫,古运河伴您走进浆声灯影中的水天堂……</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称为山塘街,街长七里,又称七里山塘,沿街均为古建筑。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纵向为落,横向为进。</p> <p class="ql-block">虎丘塔(云岩寺塔)</p><p class="ql-block">修建于距今1060年前,与杭州的雷峰塔是同一时代、同一位帝王钱弘俶所修。但杭州的雷峰塔早就倒了,而云岩寺塔仍然屹立千年不倒。</p><p class="ql-block">它是向北偏东倾斜2.43米,最大倾角为3度59分,被誉为我国第一斜塔。虎丘塔高达47.7米,总重量达到了6000吨。</p><p class="ql-block">1961年,虎丘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4年,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虎丘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扬州,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春风吹拂,大地复苏,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每一处都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杨柳依依,垂入清澈的河水中,嫩绿的柳枝与粉红的桃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天图景。</p><p class="ql-block">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古诗里的春天和现实里的春天都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什么都是刚刚开始的,什么都是希望满怀的。这里的烟柳,这里的琼花,都带着浓浓的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十里湖光,碧波荡漾,岸上高大的柳树正吐露新芽,与湖中的繁花相映成趣。三步一花,五步一柳,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精致的叠石艺术和四季假山而著名。</p><p class="ql-block">叠石艺术。个园的假山由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春山以修竹和高低错落的石笋为特点,夏山则以青灰色的太湖石堆叠而成,秋山是粗犷嶙峋的黄石,而冬季的假山则用宣石制成,类似积雪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建筑与文化。个园不仅是园林艺术的高峰,也体现了扬州盐商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园内遍植青竹,体现了园主黄至筠对竹的喜爱。园名“个”字也自“竹”字,体现了园主的独特品味。</p><p class="ql-block">文学与艺术。园内有多处楹联和碑刻,展现了园主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历史与传承。个园曾是清代扬州盐商黄至筠的私家园林,始建于1818年,后在历代园主的维护下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园林艺术风格独特,以竹为主要元素,巧妙地运用了水、石、植物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园内布局精美,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个园的建筑与园林相得益彰,既有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建筑的时尚气息。园内的建筑或玲珑剔透,或庄重典雅,或精致小巧,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个园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竹文化。园内竹影婆娑,绿意盎然,竹子与水、石、植物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幅富有文化内涵的画卷。此外,个园还展示了扬州的地方文化,如扬州八怪、扬州学派等。</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p> <p class="ql-block">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市广陵区,为清朝时期的扬州富豪何芷舠所建。园子主人因为向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尤其能够窥见出主人的归隐之心。何园历经了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氤氲了历史的魅力,至今已经成为了扬州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何园跟其他园子不同,有着长1500米的复道回廊,在二楼的长廊可览全园风光,还有12个不同造型的花窗,从窗中望去是窗中画,亦是画中景,各种绝妙之处,需慢慢欣赏才能体会。全园大体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通过两层串楼、复廊、住宅将其连为一体。园林整体错落有序,水岸互融,优雅别致,一步一景,处处盈满了时光所浸润的奢华之气。</p> <p class="ql-block">  到何园,可以欣赏到典雅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感受江南水乡的温婉之美。园内景点丰富,船厅、水心亭、玉绣楼、片石山房等,每一处都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而有着“晚清第一园”美誉的何园,在细节之处亦彰显着独特气质。畅游于充满中国古韵的山水园林之境,也会不时地与异域风情邂逅。欧式壁炉、拱形门洞,百叶门窗……能够想象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园林主人远离了浮世喧嚣,身处天然野趣与现代技术文明所打造园林之中,在朝暮之间,将生活过成了一首隽永之诗。</p><p class="ql-block"> 站在二楼最高处,将所有的园景尽收眼底,感受不一样的韵味,记录下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好,试图与古人对话,邀其共赏满园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穿一袭汉服,衣袂飘逸,漫步于园林之间,感受古代文人雅士的优雅风情,以及中国古韵文化的无限魅力。汉服与园林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穿越跨越了时光,品味了千载繁华与落寞,像是做了一场国风梦。</p> <p class="ql-block">  何园的花窗被誉为“天下第一花窗”</p><p class="ql-block">以窗为框,近处的水景、枫叶和远景的亭台、楼阁都被刻着古典花案的窗框柔和过滤,构成了别样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漏窗是江南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一个个漏窗如同人的眼睛,看得见园林里的细枝末节,窥得见营造者的巧妙心机。每扇漏窗的景色都不同,数量又极多,几乎可以一步一换景,甚至生出一步一换季的错觉——这一步还是老树枯枝,下一步已到了青葱绿叶。再前行一步便又换成了属于尘世的烟火人间。透过形状各异的漏窗,视线所落之处皆是臻美画卷,只消一眼就瞥见了属于扬州城的千载雅致风韵。</p> <p class="ql-block">  都说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范本,然而在何园,并不止古典一个元素。晚清,西方知识思想甚至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中国,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一点也表现在何园的建筑、园林布局特色上,因此也成就了一个不一般的何园。</p><p class="ql-block"> 何园的住宅区和花园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园中有楼,楼中见园。</p><p class="ql-block">何园的独特,在于她的中西合璧,在于她的低调典雅,而这样的园林景色和建筑背后,隐藏的是其主人的情操品格和生活情趣。大隐隐于市的何园主人,在追从中国传统理想的同时,也在从容地接受着世界的变化,其朝朝暮暮生活着的何园,便是坚持又变通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何园还拥有四个“天下之一”。复道回廊被称为“天下第一廊”;长廊上的花窗被称为“天下第一窗”,造型独特,如画框一般,定格了窗外之景。位于园林东南,还有“天下第一山”的片石山房。作为一座平地建筑,何园独特风格,是我最喜欢的。</p> <p class="ql-block">  “九层雄塔镇云宵,十里波光映拱桥。烟柳空蒙湖水瘦,桃红夹岸向春潮。”</p><p class="ql-block"> 扬州大明寺,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又因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任大明寺住持而闻名天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历史上大明寺多次被毁坏,又多次重建。文革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内佛像,周总理紧急指示保护大明寺古迹,遂躲过文革一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人才疏学浅,对寺庙很少了解,又因扬州游人太多,寺院不得清静,所以只是远远看看大明寺。</span></p><p class="ql-block">“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和姐姐历时41天的“沿海看中国”在雾蒙蒙、雨蒙蒙的瘦西湖结束了。从3月9日到4月19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走了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五个省的多处景点。感受到了不同的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美食美味。</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只有走出自己,才能感受不同。飞快的高铁,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今夕的不同;沿海的繁荣,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不同;典雅的古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同;特色的美食,感受到了人民生活多样化的不同。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不同的体验,成为生活中有滋有味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和事。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路途的艰辛而感到疲惫和无力;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新奇和兴奋而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所有的一切,构成了我们旅行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当下的最大不同,就是记性与以前不同了,看过的东西一会就忘。为了留给自己回忆,特将这次旅行按行走顺序编辑此豆腐账,以作备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