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法喜寺篇(上天竺)

樑兄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拜观音道场,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是国际性的进香道场,而杭州的上天竺寺(法喜寺)是地方性道场。<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div>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div> 法喜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经院。该寺又名上天竺寺,俗称上天竺, 天竺,在灵隐寺南,群山环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观音大士。还有翻经台、七叶堂、三生石等许多文化胜迹。 法喜寺的碑文、篆刻、壁画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在寺外的墙上就写着“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进入大门后,“入三摩地”侧面的墙上篆刻了一副“上天竺法喜讲寺记”。上面主要讲述了法喜讲寺的历史人文,修建年代等等。<br> 50年代后开始衰落,70年代末开始重又兴盛。<br>重修后的法喜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毗卢殿、方丈楼、斋堂、五观堂、白云堂、客房、山门等主要建筑。 尤其是大雄宝殿的五百罗汉山,其雕塑造型艺术融全国各地寺院五百罗汉造像风格。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庙脑子清爽,出了庙门恢复原状,人啊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