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之二

寂而常照

<p class="ql-block">潭柘寺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全寺建筑共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和塔院等几大部分,构成潭柘寺的核心建筑群体。潭柘寺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其建筑规模亦当属京城寺院之最。</p> 观音殿 <p class="ql-block">潭柘寺内古树名木中最著名的当数矗立于毗卢阁前的已有1400岁高龄的银杏“帝王树”。此树植于唐代,高达40余米,直径4米有余,须六七个人才能合抱。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从此树的根部都会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走过毗卢阁东侧的圆通殿。因为是一座小殿。</p> 地藏殿 <p class="ql-block">白塔东侧有地藏殿。这座小殿同刚才看过的圆通殿是并行排列的,白塔其实就夹在这二殿之间。</p> <p class="ql-block">这二棵都是那种粗壮高挑的古油松,东侧一棵稍细,西侧一棵较粗,犹如一对矗立在白塔前的展翅凤凰,故名“双凤舞塔松”。</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方就是一座高大、洁白的僧塔。中国的白塔有很多都是墓塔,塔下一般都埋藏高僧的舍利子。而潭柘寺的这座被松树枝叶缠抱的白塔却是1437年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为母亲祈福延寿而建的“金刚延寿塔”。</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内的行宫院位于“帝王树”的东边,建筑形式就是一座四合院,是清代皇帝来潭柘寺进香游玩小住的地方。北边的万岁宫是乾隆皇帝的行宫,南边是太后宫。</p> <p class="ql-block">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p><p class="ql-block">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p><p class="ql-block">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p><p class="ql-block">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p> 流杯亭 <p class="ql-block">猗玕亭,俗称流杯亭,位于帝后宫。是皇室进行“曲水流觞”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油漆彩绘的小亭两旁有楹联:“石山水流动皆静,云间山出幻且宁。” 亭旁铭牌上刻录有乾隆《猗轩亭》御制诗:“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禊人。”</p> <p class="ql-block">该亭建在原无逸殿的遗址上,四角攒尖顶,绿琉璃瓦屋面,檐下悬清乾隆皇帝亲书“猗玕亭”匾。</p> <p class="ql-block">亭内汉白玉石地面上凿有一条宽、深各10厘米的弯曲盘旋的石槽,引流水入槽后放一盛满美酒的竹杯,杯随流水而动,漂至谁的面前停下,就罚酒一杯或赋诗一首。这流杯于是被古代文化人冠以“流觞”的雅名。</p> <p class="ql-block">亭内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凿刻有蜿蜒曲折的水槽,宽度、深度均为10厘米,石槽构成的图案从南向北看为龙头形,从北向南看为虎头形,构思奇妙,所以该亭又俗称龙虎亭。</p> 竹林院 <p class="ql-block">竹林院因院内种有两池名贵的“玉镶金”竹而得名,院内东房三间是御书房,是皇帝在寺留住期间读书和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据文献记载,以上两种竹子均产自我国成都,后移植到浙江杭州一带。自1699年康熙皇帝赐给潭柘寺以来,这些珍贵名竹已在寺内扎根了300多年,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满目金绿,成为潭柘寺带有传奇色彩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门额上原挂乾隆皇手书“猗玕清净”的匾额和“石山水流动皆静;云间山出幻且宁”的对联,后来又将这幅匾联移到了院中的流杯亭上。</p> 楞严坛 <p class="ql-block">楞严坛在佛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按《楞严经》规范,楞严坛的标准规制为“方圆丈六八角坛”。“八角坛”是楞严坛的重要特征及鲜明标志——“坛,寂灭坦实之体也,体具八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八正,即指佛教中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向,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方圆:是指“八角坛”既方又圆的坛边。虽然这只是对楞严坛的八角形所作的一种解释,但其法坛则真正融入了“佛教八正道”的深邃内涵。</p><p class="ql-block">北京潭柘寺楞严坛,比高明寺楞严坛晚200年</p><p class="ql-block">天台山高明寺原来有一座“楞严坛”,是明代高明寺传灯大师所建,比。从佛教规范标准的坛制来看,“楞严坛”应符合《楞严经》所规定的坛式坛制。《楞严经》即唐代所译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经典。1612年正月初七,高明寺传灯大师开始着手营建“楞严坛”,并同法孙受教一起去苏州募化炉镜、幢幡、圣像,为了完成楞严坛,1614年夏天去了苏州北禅寺(今废),主讲《法华经》。</p><p class="ql-block">传灯大师精心构建他心目中的“楞严坛”。他显得从容稳健而游刃有余,在他的《幽溪别志》有详细的描绘:“楞严坛”建于寺院最高处,坛台呈八角形,坛土用的是大雷峰上五尺以下的净土,经捣筛成粉,后在水中沉淀,取其最细腻的粉土,拌和旃檀、沉水、苏合、熏陆、零陵、甘松、白胶、郁金、青木、鸡舌等十种香。坛的正中是莲花钵,四周有八面大镜,十六只香炉……,这座庄重严肃而有些神秘色彩的“楞严坛”成了当时中国佛教三大讲坛之一。</p><p class="ql-block">当时,一个很有名的文人虞淳熙撰《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记》,“世行楞严坛,自无尽灯师始;世有楞严道场,自天台山始。”大书法家董其昌书丹碑文,陈继儒篆额,名僧、名人、名寺、名坛,都聚集在这块石碑上。这块碑堪称“三绝”。可是这块碑并没有立于楞严坛,而是嵌于西方殿两壁,而且,碑在苏州刻成后,迟迟未运回高明寺。一直到传灯大师的法孙寒月求访才得之,其弟子瑞符将它运回寺里。此时,传灯法师已经圆寂数年。</p><p class="ql-block">那座令许多人心仪神往的“楞严坛”,何时烟消尘散,史志中没有确切的记载。国清寺保留了一块当年楞严坛的铜镜,透过铜镜似乎能瞅见大师端坐在坛上修持诵经的身影。明代万历年间,是一个专制强暴与个性解放并举的复杂时代,这座在东南偏僻山涧的古刹里,正演绎着中国佛教学术的沸点。</p><p class="ql-block">从佛陇山岗下来的石径上,走来一拨又一拨天南海北的学僧,高僧大德也纷至沓来。山谷的草叶和溪水都似乎浸透着佛学的气息,从荡漾的山风中都能听到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法音。1981年初夏,高明寺修复仍是一片的繁忙,住持觉慧开始兴建方丈殿,殿就建在大雄宝殿后面,也就是传灯大师当年楞严坛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在八方形汉白玉须弥座上的亭式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大殿主体为八角形,门开四方,木质花棂窗饰,青黄琉璃瓦相间。</p> <p class="ql-block">其最大的“亮点”集中在大殿的上半部,两层的屋檐造型迥异,下层为八方形,上层呈伞形,攒尖屋顶上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的圆形屋顶远远望去就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殿外正面原挂有乾隆御笔“寂照真如”横匾,其余三面则悬挂果亲王弘瞻所题“金姿宝像”和慈云普覆”及显谨亲玉衍璜所书“月镜常圆”。</p> <p class="ql-block">其余三面则悬挂果亲王弘瞻所题“金姿宝像”和慈云普覆”及显谨亲玉衍璜所书“月镜常圆”。</p> <p class="ql-block">楞严坛后面是广善戒坛。此坛是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赐建并赐名。门额上悬康熙御笔 “戒坛”黑底金字牌匾。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3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p> <p class="ql-block">而是这中间有一个旃檀殿。此殿北面才是黄色琉璃“棋心盘”屋顶的楞严坛。因为旃檀殿大门是正对楞严坛。旃檀殿门口一副对联是: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