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的美篇

雨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前 言 </p><p class="ql-block">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从成都平原跨越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二郎山公路则是横贯藏汉两地的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咽喉险关。它是“康运司人”乃至进出这里的人们的集体记忆。 </p><p class="ql-block"> 一山两重天,是二郎山屏障的显著特征。二郎山西坡长40公里,属阳山路段,通向甘孜州门户泸定县,二郎山东坡长31.8公里,与雅安地区天全县新沟相连。属阴山路段,全年3/4为雨雪天气,气候恶劣,雨、雾、冰、雪、冻、滑坡、坍塌及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在这里经年轮番演绎,给安全行车造成严重威胁。有谚:“车过二郎山,犹过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p><p class="ql-block"> 1983年冬,时任康定汽车运输公司安全科长的董振寿同志,为践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宗旨,针对二郎山东坡冬季冰雪严重,行车难,事故频发的状况,出于对本企业、职工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大胆提出了铺洒防滑沙,车辆单向放行的建议。康定汽车运输公司领导、党委十分重视此建议並全力支持,赓即抽调精兵强将,配备洒沙防滑车,另一方面积极向省汽车运输公司及省交通厅反映情况,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强力支持。 </p><p class="ql-block"> 进入1983年冬季,一场始于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防滑行动,拉开了二郎山冬季人、車、路综合管理的序幕,並以企业的一己之力撬动了二郎山这条交通大动脉上的各方行动,由此而开创了二郎山冬季安全行车和軍民共建文明川藏线的新篇章。 </p> <p class="ql-block">  二郎山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世,这里公路弯多、坡陡、路窄,运输繁忙,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特别在冬季,东坡路段受雨雪气候影响,路面积雪成冰可达一尺多厚,桐油棱、暗冰、积雪让人胆颤心惊。路面滑,行車难,行車亊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二郎山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甘孜藏区及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构成严重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二郎山是康定汽车运输公司营运路线上的必经之道,公司驾驶人员常年出川入藏不知要翻越二郎山多少次,经历多少次生与死考验。曾几何时有多少人的生命在此画上了句号,有多少車辆被埋葬在山崖之下。面对惨痛的事实,康运司人下决心要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 公司安全科长董振寿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带领安全科和防滑组人员,学习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展开了对二郎山危险路段的目标管理。通过选题、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检查处理等科学方法,对人、車、路进行综合治理,成功地进行了三个PDCA循环,取得了巨大成功。</p> <p class="ql-block">铺撒防滑沙</p> <p class="ql-block">推雪</p> <p class="ql-block">打冰</p> <p class="ql-block">午餐</p> <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23日,四川省交通厅以川交路(83)416号通知下达了二郎山冬季交通管制的命令。至此,二郎山交通管制和防滑工作融为一体,使冬季防滑工作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等待放行</p> <p class="ql-block">挂防滑链</p> <p class="ql-block">准备出发</p> <p class="ql-block">在安全检查車引导下有序通过危险路段</p> <p class="ql-block">严格收尾車制度</p> <p class="ql-block">  1984年6月,康运司二郎山冬季防滑小组被交通部评为部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同年又被评为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984年9月,董振寿同志代表康运司二郎山冬季防滑小组参加了交通部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宣讲团,赴内蒙、宁夏、青海、甘肃、新疆、陜西等西北6省宣讲、交流,受到好评。</p> <p class="ql-block">  康运司的二郎山冬季防滑行动受到了甘孜州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时任州委书记刘子寿、州政府州长刘英杰、副州长罗长树等省、州上级领导多次上山看望慰问防滑人员,详细了解防滑工作,並及时指示政府各职能部门协助解决相关问题,这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了二郎山防滑工作。</p> <p class="ql-block">  康运司的行动,有力的支持了解放軍汽车运输部队的战备运输任务,受到高度赞誉。时任川藏兵站何部长及副政委程吉泉等领导率先数次上山看望和慰问防滑组人员,並送来防寒物品和生活物资,这充分体现了部队干战对“二郎山人”的关心和深情厚意,有力的支持了防滑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为加强軍民共建文明川藏线,康运司和解放軍汽車18团于1984年2月在夾江召开了共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讨论了共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具体措施,缔结了康运司下属車队与汽车18团下属单位的共建对子,並号召各共建对子在建没文明川藏线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p><p class="ql-block"> 继后,1984年9月、1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解放軍成都軍区“軍民共建文明川藏线领导小组”相继在成都、拉萨召开会议,总结了二郎山冬季安全畅通的成功经验,决定把交通管制工作作为軍民共建文明川藏线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軍地两方组成“四川省二郎山冬季交通管制领导小组”,由解放軍汽車18团、康运司、甘孜、雅安两地交通,养护等单位人员组成第二次冬季交通管制小组,具体负责实施。</p> <p class="ql-block">  軍民共建文明川藏线活动开展以来,康运司下属共建对子单位积极响应,汽车17队、53队、64队各派出一个维修小组驻扎新沟,为部队車辆提供服务,帮助检修机械故障;防滑组的同志主动为部队驾驶人员讲安全,讲路况,讲操作,护送部队車辆安全过山,有力的支持了部队战备运输任务的完成。</p><p class="ql-block"> 共建文明川藏线活动极大的带动了軍地車辆行车作风的改变,狭路相逢让为先,礼貌行車,文明行車,互相帮助在干里运输线上蔚然成风。</p> <p class="ql-block">  康运司冬季二郎山防滑行动从1983年冬季开始,历时四个冬春,取得了可喜成果,受到了党政軍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1984年以来,人民日报、解放軍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交通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甘孜报社等新闻单位先后对二郎山冬季防滑行动暨交通管制而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专题报导,二郎山交通管制的成功经验也为许多城市交通及河道航运管理所借鉴。</p><p class="ql-block"> 康运司防滑组人员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亊,吃大苦,耐大劳,努力工作,善于工作的拼博精神,即“不畏艰险,忘我工作,尊重科学,团结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被誉之为“二郎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为表彰康运司提出的冬季二郎山单向行驶,实施交通管制的重大合理化建议,1987年6月6日,甘孜州交通局召开会议,授予康运司经理刘廷黔合理化建议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1995年,国道318线二郎山公路隧道工程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96年5月,隧道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1月,隧道全面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国道318线二郎山隧道位于二郎山山腰,海拔高度2182米,隧道建成通车后,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车时间约3小时,其最重要的意义是避开了事故、灾害频发的山顶路段,从根本上保证了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p> <p class="ql-block">  2012年底,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开挖建没,2017年9月26日实现双线贯通,2019年雅康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 雅康高速公路向东连接成雅高速,向西至康定城东。至此,甘孜州交通进入到堑新的历史时期。现在,由康定到成都,穿越二郎山仅需15分钟,行车时间也缩短至3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其海拔高度比国道318线二郎山隧道降低约700米,完全避开了冬季雪线,彻底解决了冬季降雪结冰带来的困扰与安全隐患,又极大的改善了进入甘孜藏区的交通条件。</p><p class="ql-block"> 目前,另一条穿越二郎山的川藏铁路隧道也正在建没中。</p><p class="ql-block"> 二郎山,这座亘古雄关,正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时代的巨变。届时,甘孜藏区的交通条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自改革开放以来,甘孜州交通条件日新月异,昔日的二郎山雄关险道已成坦途。交通的安全便捷,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今,在假日里去成都太古里走一走,在府河边沏一盏郁香的茗茶,与亲朋好友共话家常,或者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海螺沟看看贡嗄山顶的第一缕阳光,或者浸身于露天温泉神汤之中,与大自然来一个亲密接触,退去身心的疲惫,诸此种种,都已渐成日常,这己完全更新了当今人们对二郎山的集体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