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来川西不能错过的地方

star

<p class="ql-block">  有专家说 "到藏区不去参观道孚,犹如到了北京未去长城"。如果你来川西,一定不要错过美丽的道孚。</p><p class="ql-block"> 道孚的地名,早在春秋前称其为羌夷或西南夷,汉武帝时称为“牦牛檄外地”,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到了清朝道孚原来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因县城地形如马,县名依地形而定。民国元年(1912年),建制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孚”意为“信任”,表现当局对该地和平安定,以及长官能够治理好百姓的信任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道孚真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北路进藏的门户,对于没去过的人,就像是一个永恒的美梦,充满了神秘,让人不得不去牵挂。</p> <p class="ql-block">  道孚县城的海拔高度为3198米,这是我们下榻的尊胜民俗酒店。</p> <p class="ql-block">  此处为酒店大堂,木墙上挂着当地政府及文旅部门授予该店的“金牌酒店第一名”、“特色民宿”、“引领示范户”等多个牌匾。</p> <p class="ql-block">整个酒店房间都是原木结构搭建,</p> <p class="ql-block">看不出进门口边这么漂亮的是啥地方吧?</p> <p class="ql-block">从里面往外拍,居然是卫生间,装饰的非常有藏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放下行李还未到晚饭时间,就迫不及待的去附近街道走一走,想看一看这个小城是否真的像导游小刘在路上介绍的那样干净,得到他带的多个台湾团游客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路灯很有特色, </p> <p class="ql-block">看到的景色是一片高原的风光,红白镶嵌的藏民居在羽毛一样的杨树和高原黄土包映衬下,显得那么美!</p> <p class="ql-block">  海拔高度赋予了这里独特的风景和自然景观。高原的岩石层构造发生断裂,抬升或下降,引起土壤的堆积或剥蚀,<span style="font-size:18px;">鲜水河及其支流冲积和漫滩,</span>形成了照片背景那样像馒头一样的大土坡,真可谓高天厚土啊!</p> <p class="ql-block">我抓拍团友们在道孚街头行走,</p> <p class="ql-block">  N姐也帮我拍了此处的街景照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街道两旁的围墙粉刷的图案非常有民族特色,看着很喜庆祥和。</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房子真好看,来张吧!团友对居住的藏民居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纷纷拍下不同姿势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刘导让姐姐和我两人围抱酒店大厅中间巨大的原木柱子感受下柱子之大,两人还真的围抱不过来!</p> <p class="ql-block">位于沙发旁边小点的原木柱子,一个人也抱不过来。刘导说用这么大原木柱子建房子在当地藏民居中首屈一指。</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餐厅吃完早餐、我在餐厅中间的藏式灶台前拍了一张烧火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女主人很能干,除了经营管理酒店,还非常喜欢养花,在餐厅旁边还有一间美丽的花房。 </p><p class="ql-block"> 刘导跟我们说上午先去参观尊胜白塔及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会儿回来女主人换着民族服装带我们参观酒店二楼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由此打开了眼界,深深地感受到,道孚,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片净土。不仅有着雄魂的自然美景,还有……</p> <p class="ql-block"> 一、藏区最高白塔——尊胜白塔</p><p class="ql-block"> 这座造型雄伟、气势磅礴的白塔,就是藏区最高的佛塔朗吉曲登。郎吉曲登意为金刚宝座佛塔,汉语称之为“尊胜白塔”。</p><p class="ql-block"> 1986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十世班禅大师视察道孚时,谕示教徒:“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藏区的稳定,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教派,共建佛塔,以示祝愿”。并亲笔为白塔题名:“朗吉曲登”。佛门弟子遵循大师训谕,劝募四方,集资投劳。1988年奠基兴工,历时数载,耗资百万,1991年落成开光,对外开放投用。</p> <p class="ql-block">  信仰是藏民的无穷力量,在去尊胜白塔的路上,路边有磊成的玛尼堆,下面设置了转经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藏民们身穿色彩缤纷的藏袍,右手扶在转经筒上,使之轻轻地顺时针转动,口中一直念着经文,也有身穿汉族服装的同胞参与转经。</p> <p class="ql-block">玛尼堆旁边有个小白塔,也有藏族同胞在转经。藏族人认为转经对消灾避难有很多好处,每天至少转三圈,而且是三、五、七、九……单数,转经转得越多对自己越好。 </p> <p class="ql-block"> 到了坐落在鲜水镇的钮日河畔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道孚尊胜塔啦</span>,巨大的塔身是由中央的主塔和二十四座小佛塔组成,石木结构。主塔高53 24米,基宽28. 5米,为十三层密檀飞檐的空心塔,内设木梯可攀登至塔身项部,现锁起来了不能上到塔顶,它是康藏区最大的一座佛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团友摄影王大师忙给我们五位女驴友拍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尊胜白塔与尼措山麓的灵雀古刹遥遥相对。</p> <p class="ql-block">尊胜白塔旁边的灵雀古刹,全称灵雀兴盛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也是康区13座黄教寺庙之一。正巧今天有法会,场面热闹不已。</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的大堂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漂亮的酥油花。</p> <p class="ql-block">藏族同胞们好像正在交易做法会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寺庙外还有进行藏族传统食物“糌粑”交易的,这位大妈双手正端着一大盘糌粑呢。</p> <p class="ql-block">两位藏族女同胞互相帮忙梳头,要梳妆打扮漂亮一点参加法会。</p> <p class="ql-block">身着鲜艳藏袍的藏族女同胞,五官俊俏,双颧泛着典型高原红,像化妆涂胭脂似的。藏民待人非常友善,素不相识也面露微笑以“扎西德勒”祝福。 </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这板墙上印着中文和藏文的六字真言“唵哞呢叭(彌)吽”</p><p class="ql-block">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与梵语中,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也是佛家静气功常诵的“密咒”之一,所以常常念诵如练气功对身体有益。</p> <p class="ql-block">当地藏族同胞纷纷前来转经祈福,</p> <p class="ql-block">还有围着尊胜塔转经的藏族同胞。这三位手中都拿着佛珠,口念转经词的同时还手数佛珠。</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也随当地同胞围着尊胜白塔的转经巷道转经。</p> <p class="ql-block">寺庙僧侣</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藏区最高的尊胜白塔前照张集体相。</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尊胜白塔我们走出来,回头一望又是一幅美景,道孚的天空美的根本不需加滤镜,蓝天白云下,红白藏房,袅袅炊烟,那种自然辉映的美!</p> <p class="ql-block">县城给人的感觉,游客不多,道路干净,清净又安逸。</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所小学,背景还是道孚特有的馒头大土坡,马上就要到红军长征史馆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  二、藏区规模最大——红军长征史馆</p><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下旬,刘伯承率红30军于2月下旬翻越党岭雪山向道孚等地挺进。2月28日进抵道孚,3月1日攻占灵雀寺。在道孚留下几处遗址。</p><p class="ql-block"> 1、红四方面军政治部驻地及徐向前同志居住地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鲜水镇团结街30号城关小学校内,就是我们路过的小学。 1936年2月底红军进驻道孚。<b>红四方面军政治部</b>设在<b>县城天主教堂</b>,徐向前同志居住于此(下图)。</p><p class="ql-block"> 2、刘伯承同志在道孚居住地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鲜水镇灵雀寺北027号。1936年2月28日,刘伯承部进占道孚后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 3、朱德、康克清在道孚居住地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鲜水镇河边街10号、河边街12号。 1936年3月上旬,朱德、康克清同志随红四方面军总部等机关抵达道孚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 4、红四方面军总部道孚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灵雀寺街36号(灵雀寺)。1936年3月2日红军攻占道孚县灵雀寺。3月15日红军总部等机关和领导人相继抵达道孚,<b>红四方面军总部</b>设在<b>灵雀寺</b>,就是我们去的尊胜白搭旁边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5、道孚县波巴政府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团结街22号至建设街26号。1936年3月下旬,道孚县成立了波巴依得瓦共和国道孚县独立政府(原国民党道孚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31军军长王树声宣布波巴依得瓦共和国道孚县独立政府成立。</p><p class="ql-block"> 6、碉堡山红军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道孚县鲜水镇(灵雀寺)后山约800米处。1936年2月28日红军从丹巴进入道孚境内,当晚约11时,红军进入县城并占领了县城制高点——后山碉堡。</p><p class="ql-block"> 道孚县红军长征馆于2021年6月建成开馆,包含位于的道孚老街天主教堂的红军总政治部,以及为了便于参观学习迁址复建的朱德和康克清旧居等,占地220平方米。其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多样的表现方法,生动记载和展示了“红军长征在道孚”的艰苦岁月和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 还有两个串联基地,一是道孚县波巴政府遗址、二是碉堡山红军战斗遗址,合计占地918平方米,总投资900万元,是迄今为止甘孜地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景观最美、功能最全的长征文化走廊。</p> <p class="ql-block">  偶然看到一些红军在道孚的故事,记录下来以免遗忘,才能弄清楚红军在道孚时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开始向康北转移。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翻越党岭雪山(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海拔5470米),进入道孚县城。其余部队通过牦牛沟,到达道孚色卡乡。</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提早探听到红军长征要经过甘孜,希望借助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传佛教高僧诺那呼图克图在康区的影响力,削弱川康地方实力派刘文辉的势力,并阻击红军和共产党。1935年6月,蒋介石在成都任命诺那为“西康宣慰使”,设立“西康宣慰使公署”。此后,诺那在道孚、炉霍等康北各地积极活动,煽动土司、寺庙武装抵抗红军。如发给雀灵寺步枪100支,子弹近万发,要求他们坚决阻击红军。当时,诺那等人在道孚、甘孜一带被红军击溃,溃逃至瞻化,被瞻化的土司扣押并交给红军。</p><p class="ql-block"> 红军进驻灵雀寺后,遵照党中央保护寺庙和经书、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使外逃喇嘛解除了顾虑,后陆续返回寺内。</p><p class="ql-block"> 朱德总司令在听取关于诺那情况的汇报后,考虑到诺那在康区的重大影响,作出指示:诺那原来抗英,我们抗日,同属爱国行动,要宽善对待,团结教育,予以优待。在甘孜红军驻地期间,有专人照料诺那的饮食起居,并耐心细致地讲解党的民族政策。红军的宽大使诺那改变了对红军的态度,不再仇视红军。他经常自煮酥油茶招待众人,遇到学习藏语文的红军士兵也耐心教授。 </p><p class="ql-block"> 红军在道孚4个多月的时间里,废除了大量苛捐杂税和乌拉差役。广大道孚人民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在自身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仍竭尽所能支援红军。有的当翻译,有的作向导,有的捐酥油、糌粑、青稞、毛皮、牛羊肉等生活物资,还有的帮助红军放马、抹面、搓羊毛织袜子,揉皮子做鞋、做枪套等。据不完全统计,道孚人民支援红军粮食累积达140余万斤,其他生活物资难以计数。道孚青年还积极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红军走时留在道孚100多名伤病员让当地群众照看,后来国民党回城让交出红军,藏民们都把红军藏起来掩护。 </p><p class="ql-block"> 红军离开道孚时,广大群众给红军官兵敬献哈达,在山上燃起桑烟,祈福红军顺利北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时不巧是史馆休息日不得参观,只看到院子中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朱德、康克清旧居(迁址复建)</p> <p class="ql-block">  有一株盛开的樱花伫立在迁址复建的朱德、康克清旧居旁,一墙之隔的就是道孚重点小学城关小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驻地及徐向前同志居住地遗址前合影,带着未能参观的遗憾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沿着街道走,回到住宿的尊胜民俗酒店,酒店女主人亚玛青初早已穿着民族服饰等候着,带我们参观她家最具特色的道孚藏族民居。</p> <p class="ql-block">  三、藏族民居的艺术之都——“崩科” </p><p class="ql-block"> 在藏区的人文景观中,有一道靓丽风景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藏族民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强烈藏族风格和地方色彩。</p><p class="ql-block"> 藏式民居一般分为五类,一是石砌的,二是土筑而成的、三是崩空式的(木制)、四是帐篷、五是藏碉。在川西阿坝州嘉绒藏族居多的地方,基本都是石砌的民居,如甲居藏寨、中路藏寨;垒土藏式民居据说以甘孜乡城、德荣及云南迪庆居多;藏碉以丹巴梭坡、中路等地最为特色;传统帐篷藏式民居川西不多,多为藏区游牧藏民使用。</p><p class="ql-block"> 木制藏房:道孚县和距离70公里的炉霍县均有,以道孚县鼎盛华丽。当地人称作“崩科”,藏语意为“木头架起来的房子”,其中“崩”意味着以木头为框架,“科”则指房子。以木材、石材、泥土为原料,坐西向东修建。墙体结构多以圆木对剖,横向平置,圆弧朝外,房屋四壁、房门和梁柱上均绘满精致的壁画和图案。外墙爱用红色或褐红色为主基调,房顶涂白色四角微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四川“崩科”民居建筑典型代表的道孚民居,运用卯榫结构,外观朴素大方,典雅端庄,室内精雕细镂,描金绘彩,融民族风情、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道孚民居的形成与发展,与鲜水河断裂带频繁发生的地震有着直接联系。一代代康巴藏民与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环境或和谐相处,或顽强抗争,“既然无法逃避地震,那就改善房屋结构,最终逐渐形成一种非常特别的防震建筑——‘崩科’”。有识之士把鲜水河谷地称作“危险与美景并存之地”,把坐落其间的道孚民居称作“地震造就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发生了较大的地震,道孚、炉霍一带产生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大量垮塌,此后,当地人改进了传统建筑,创造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崩科”,在建筑学上属于“井干式”,又称木楞建筑。道孚海拔3198米,当地木材丰富,崩科建筑是以粗壮的圆木作为大立柱,柱上再顶大梁,先保证了基本框架的高度稳定,再将木材穿插组合到框架里,就此构成房屋框架,以泥土或片石筑墙,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横向坚排,两头互相咬合,剖面为内壁,也有交叉园木做内壁,房顶履以泥或青瓦。崩科样式各家在细节上也各有特色,有的人家四角都使用崩科式。当地人说自从崩科式建筑在当地普及开来后,地震造成房屋垮塌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p><p class="ql-block"> 老祖宗用智慧在断裂带上搭建出如今的道孚民居,井字形的木质屋架可抗八九级地震,且承载出独特的室内结构。不似传统房屋的坐北朝南,道孚所在的区域是“四季无暑,一霜成冬”的典型高原气候,民居以木材、石材和泥土为主原料,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使其冬暖夏凉,安全舒适。</p><p class="ql-block"> 道孚民居与环境共生所反映的民族审美堪称一绝,2024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在道孚举办了“中国藏民居保护与发展论坛”,为道孚授牌了“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的称号,并设立了“道孚民居观察拍摄基地”红框实地标识牌。崩科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藏式建筑及审美艺术,藏着藏族文化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宿的酒店被当地文旅部门授予“民俗博物馆”称号。</p> <p class="ql-block">  大家随着女主人亚玛青初上到她家二楼参观,刘导拍下了一组视频。哇!我们被华丽精致的木雕装饰艺术给震撼到了!超级豪华,可真是康藏第一豪宅。</p> <p class="ql-block">  女主人亚玛青初介绍“丈夫是搞运输生意,这些木头都是1998年之前就已经砍伐储存的,之后全国停止天然林采伐,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木材了。”</p><p class="ql-block"> “在道孚,建房可视一辈子的大事,从1998年开始算起,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购买材料,2008年正式开始建房。10年后才完全落成。整整修建了10年,2018年尊胜民俗酒店才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它的底层设计建造了11间客房,安装现代化设施后用于旅游民宿接待。而二楼为卧室、经堂、客厅、贮藏室、厨房、走廊和阳台等。在建造中最难的一道工序便是室内装修的雕刻和绘画,此艺术可谓“崩科”之精华所在,极具康巴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藏族人修房子时,都是亲朋好友来帮忙。而最耗时的就是房屋内部的装修,仅仅二楼的墙面象征藏族民间吉祥符号及图案的精美木雕,我们请了四个工匠师傅用三年时间才得以完成。”亚玛青初说,手工雕刻非常“考手艺”,价值也极高,“每一处雕刻,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民居的价值也体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在尊胜民宿二楼,房间四壁、门、窗上都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龙、凤、虎、鹿、仙鹤、麒麟、孔雀”等应有尽有,置身其间,身边尽是龙飞凤舞,鹤翔麟跃。“佛像、度母、花鸟、异兽、龙凤、五彩祥云”图案精美逼真,栩栩如生,每幅画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件件精致的装饰品、各种藏式家具交相生辉,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在下面的照片中天花以原木剖面和整个园木交叉做内壁,形成崩科的整体骨架,最大的园木用在酒店前厅中央,此刻明白了清早刘导让我和姐姐围着测量大厅立柱的用意啦!</p> <p class="ql-block">看着满屋的木雕艺术,道孚崩科民居融民族风情、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为一体,堪称藏区一绝。</p> <p class="ql-block">  道孚一带的藏民,常常把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崩科”视为富裕生活的极致。但是亚玛青初的儿子有他自己的事业和生意做,女儿是位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崩科建筑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的卯榫技术建造,整栋建筑可以不用一颗铁铆钉。</p><p class="ql-block"> 墙壁上挂着主人收集藏民旧时的劳动工具。</p> <p class="ql-block">藏式客厅</p> <p class="ql-block">经房</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藏式餐厅厨房,</p> <p class="ql-block">藏式餐厅特点就是有灶台设置。</p> <p class="ql-block">藏民就餐是席地而坐的,</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造型精美,色彩艳丽,为藏族工艺品中的精品,享誉康巴。</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挂着唐卡</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老寿星壁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用原木色来呈现这样的雕刻作品?”</p><p class="ql-block">“保持最久的颜色,就是树木的本色,能延续百年以上的房子,一定要返璞归真,历久弥新!”亚玛青初的回答,道出了道孚民居成为藏式建筑典范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壁柜上摆满各种收藏品和珠宝琳琅满目,康藏富豪之家,名副其实的藏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幢集“雄、奇、秀、巧、美、绝”为一体的藏式民居,是道孚县最为知名的高端民宿,天气暖和便有游人慕名而来。而根据女主人介绍,据说当初总造价约2千万元,目前的总价值已估达到了3000万元人民币,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不断升值。</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我们全体与亚玛青初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所房屋的木材需要五到十年时间的收集,再经过四年搭建雕花,三年上漆,一栋民居如此就落成了。千百年积累成了许多栋,便形成了如今的道孚民居。只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如此大规模的木屋建造也算绝版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当地政府将道孚民居列为重要的保护乡村振兴项目,全县通过行业达标认定的民宿已有近70户,我们才能住进这些民居,近距离地接触它们。 </p><p class="ql-block"> 我与女主人亚玛青初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四、藏区寺庙最高府第——惠远寺</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亚玛青初和尊胜民俗酒店我们驱车在前往八郎生都村看雅拉雪山,路上路过一家隐秘的皇家寺庙惠远寺。位于道孚县协德乡境内,海拔3550米,距县城110公里,距亚拉自然风景区17公里。</p><p class="ql-block"> 惠远寺,藏名为“嘎达向巴林”,汉意为“解脱”,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因西藏局势不稳而请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避难于此,特拨白银,征地500余亩,修建庙宇、宫殿楼房。</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时地利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便也降生于此地,从此惠远寺在藏区影响至深。</p><p class="ql-block"> 寺庙经3次重建,殿宇豪华,是康巴建筑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一条笔直路通向惠远寺大门, 我们进入大院内正好遇到一位当值的主持,名字叫:登真尼玛,热情地接待引导我们进入大殿内免费参观,并能用汉语给我们做讲解。</p> <p class="ql-block">  惠远寺建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当时,蒙古准噶尔部入侵西藏,藏区秩序十分混乱。为保障七世达赖的安全,清政府特选定乾宁(原泰宁)这块莲花宝地修建寺庙。清政府专为建寺拨出库银,动用了大量工匠和民工,仿照西方佛寺及内地的形式,修建了规模宏伟,建造独特,金碧辉煌的寺庙。寺院占地500亩,修建1000余间僧舍。寺庙建成以后,雍正皇帝钦定寺名,亲书匾额《惠远寺》。并派专人迎请七世达赖来该寺居住,达赖驻锡该寺达七年之久(公元1728-1735)。雍正皇帝特派其御弟,时任理藩院主事的果亲王允许、国师章嘉呼图克图活佛来惠远寺经办七世达赖返藏事宜。达赖行前要求将惠远寺交付他继续管理,经允许后,七世达赖留下堪布1人,喇嘛、扎巴70多人守佛颂经。御弟果亲王立碑惠远寺,清政府每年支付白银七百七拾两,作为该寺的香火供奉费(一直到民国末年)。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诞生于惠远寺附近的下村,并从惠远寺起程,由专人护送去拉萨。由此,惠远寺的声誉进一步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放大细看寺庙正殿的屋顶装饰,该寺因享有:“九龙”(代表中央王朝),“九狮”(代表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政府)的崇高尊号而名扬全藏区包括西藏乃至国内外。是藏汉团结的历史见证。九,阳数之极;龙,象征皇帝;狮,象征藏传佛教领袖;是中国唯一允许装饰九龙九狮规格,“政府”拨款修建的格鲁教寺庙,所以惠远寺在藏区地位尤为尊贵!</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照片就是惠远寺大院内,院墙是以1000余间僧舍围成,院子很大在这里每年还举办的“亚却法会”,节事中最隆重的祭奠活动内容,是一场为藏民禳灾消孽的法会。到了藏历六月每逢亚却法会期间,生活在惠远寺周边各地的信徒纷纷前来此朝拜、诵经,附近的藏民则举家在惠远寺附近搭起帐篷,直至法会结束。法会除庄重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耍坝子等赛马,歌舞演出,藏戏表演,非常热闹,为期一般3~7天。</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寺庙大院两旁修建的僧舍。</p> <p class="ql-block">📍惠远寺正殿门口,殿内藏有各种贵重文物,为拍摄禁区。</p> <p class="ql-block">  国务院和当地政府将惠远寺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部门” 的石碑立在正殿门口。</p> <p class="ql-block">寺殿门口正中高悬清世宗雍正钦赐“惠远寺”巨大镏金匾额。在殿内遵守禁止拍摄规定,但出来门口时看到这么重要的牌匾,团友忍不住用手机悄悄地神速抢拍下来欣赏并分享。</p> <p class="ql-block">这姐妹仨站在这三百多年的古刹中,好像有穿越历史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位于大门旁的惠远寺文物简介牌。为何惠远寺被称为“莲花古刹”。这座古寺始建于1729年,至今已经历约三百年的风雨洗礼,因位于道孚县八美镇,所在地八美被誉为“莲花圣地”而故。</p><p class="ql-block"> 有传说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幼年经过这里,看到此处山水奇异,发愿说以后要在此处酷似莲花的坝子上建造一所宏伟的寺庙,后来这一预言果然应验!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的降生更使这块莲花宝地充满祥瑞之气。</p> <p class="ql-block">  寺庙大门两侧是108尊白塔在红墙边一字排开,代表圆满吉祥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从高处俯瞰惠远寺,大门两侧各一排白塔与寺庙围成的大院呈现出玉玺🕹的形状,迄今仍留予后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离开惠远寺的时候,一只藏獒从车前窜过,银黑色的毛发,卷尾巴尖儿伫立给我们送行,和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真好看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天地的王冠”——雅拉雪山</span></p><p class="ql-block"> 汽车开到了八郎生都村看雅拉雪山观景台下,我们爬上山看到了像天地王冠一样的雅拉雪山。它巍峨高大、直刺云天,它云遮雾掩、魅力无边,它圣洁庄严、卓立不凡。刘导将拍摄的延时摄影做成了美轮美奂的“雅拉风云”视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雅拉雪山海拔5820米,位于道孚县泰宁玉科自然保护区内,距康定163公里、康定机场103公里、道孚县城98公里,离“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仅25公里,处于摄影天堂新都桥――八美――丹巴美人谷最佳风景线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景区面积近800平方公里,</span>是茶马古道上著名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雅拉在藏语里是"舍得"的意思,除了著名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将它列为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藏传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中也称其为第二香巴拉。而当地民间还流传着神山阿尼玛卿应万民之请,终于舍得让大儿子来到这里作为山神庇佑百姓,人们感恩阿尼玛卿神山的牺牲和奉献,于是将这座山叫做雅拉“舍得 ”神⛰️,并视作塔公草原的保护神,不容亵渎。</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四张雅拉雪山的照片,是刘导用大炮筒长焦镜头拍摄的清晰画面。</p> <p class="ql-block">  在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交界处,矗立着一座神秘的雪山,它便是藏区著名神山——雅拉神山。</p><p class="ql-block"> 据说雅拉神山的神奇之处在于,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看它,它会有不同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1、在塔公草原看,雅拉神山如一朵将开未开的莲花或王冠;</p><p class="ql-block"> 2、在农戈山上观,雅拉神山如弥勒佛一样;</p><p class="ql-block"> 3、在八美看像一簇燃烧的火苗;</p><p class="ql-block"> 4、在牦牛谷(国道317八美段)凝望,则如一头蜷卧的白牦牛。所以雅拉雪山在藏民中还有一个全称,藏族同胞用藏语亲切地称呼它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神山。</p><p class="ql-block"> 在惠远寺到牦牛谷的半山腰,有个观赏雅拉神山的绝佳位置,从那里看过去,白牦牛一般的雅拉神山近在咫尺,锐利的峰脊形如牛背,金字塔形的峰顶直刺苍穹,身后的海子在阳光蒸腾作用下,水汽凝结成云团上升,山下是茂密的红杉林,画面非常美,画风相当仙!难怪当年驻锡惠远寺七年之久的七世达赖每年都要率周边藏民到山下牦牛谷的温泉中沐浴净身后顶礼膜拜雅拉神山。 </p> <p class="ql-block">  雅拉神山在康巴藏区一直会徘徊在你的视野中。天风浩荡,吹跑了白云留下了魂,这里毫无疑问就是传说中的香巴拉,就是菩萨神佛喜欢的地方!回首,傲峙天地间的雅拉神山果然如一顶天帝的王冠和一朵含苞待放的雪莲!</p> <p class="ql-block">  雅拉雪山海拔虽然只有5820米,最高山峰5884米,在众多高大雪山中很难跻身前列,但是它却是未被禁止还未被人攀登上的少数几座处女峰!1999年,日本一探险队曾尝试攀登结果铩羽而归,后来也有不少国家和国内登山队尝试过,均告失败。原因何在?当你用长焦拉近仔细看了它的主峰后,你就明白了!陡直的峭壁、锋利且薄如刀刃的山脊,强劲的山风,这种攀登难度已远远超越珠峰了!</p> <p class="ql-block">  上山前刘导告诉我们把所有能御寒的衣物全部穿上 ,一定要带好帽子,很容易有高反。爬到观景平台上果然山顶的风特别大,吹得脑袋转呼呼的!直面美丽的雅拉雪山,我们几个女生顾不上身穿全副武装笨拙难看的衣服、帽子、口罩、眼镜、手套,激动得欢呼雀跃!真的不要太美太美啦!</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个跑到远处,离雅拉雪山王冠更近一点的地方抓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刘导用单反相机在观景平台上给我们仨拍了一张更清楚的雅拉雪山王冠,真的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给M帅哥在平台另一处拍摄地拍下这张,天气原因原来光线不够好,我后期帮修图提亮,特别把帽沿下黑脸局部提亮了,配上身上的红衣服超级美,可以成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典美照啦。</span></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有原来摄影爱好者留下的很多拍照道具,姐姐用手机帮我拍张坐在椅子上,在雅拉雪山王冠背景映衬下还挺好看呢。</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有藏民悬挂的五色经幡,山风劲吹,经幡猎猎作响,一朵祥云恰到好处地飘在雅拉神山头顶,姐姐让我站在木秋千上拍照,JP妹妹在旁边抓拍了这一幕,一切显得如此神妙!</p> <p class="ql-block">除了木架子秋千还有铁架子秋千,N姐和JP妹坐在上面拍得很悠闲自在。</p> <p class="ql-block">  JP妹妹发现了一个更加酷的大道具——一辆越野汽车,叫我们一起去拍。尽管风很大、海拔高、有高反,不论怎样都要克服困难爬上车顶去拍,“不拍的话,感觉会终身遗憾” !</p><p class="ql-block"> 在场的几个人都跟着过去,在M帅哥的保护下,我们小心翼翼轮番爬到车顶上拍。</p> <p class="ql-block">  我爬到车顶上,顶着大风拍很多张都不好看,可能与我穿着羽绒服是黑色的有关,这张武功拳术的造型还马马虎虎。</p> <p class="ql-block">  JP妹妹拍得好飒,把大衣扣子松开任大风吹起,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姐姐年龄大些,爬上去拍了个稳坐在车顶的造型也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阿M帅哥年轻,爬上去随便摆个造型都很酷。</p> <p class="ql-block">  准备下山了,我们看到一个刻着中文和藏文“八郎生都,4188米”的石碑标志,拍下合照。所在之处与雅拉雪山最高峰5844米相差1696米。</p><p class="ql-block"> 一路返程,雅拉雪山夕阳的余晖真的美到心坎里了。</p><p class="ql-block"> 道孚有八美:</p><p class="ql-block">神山之美——亚拉雪山  </p><p class="ql-block">密宗之美——木雅噶达(惠远寺之地)   </p><p class="ql-block">石林之美——墨石公园   </p><p class="ql-block">英雄之美——龙灯草原   </p><p class="ql-block">草原之美——诗画玉科   </p><p class="ql-block">寨城之美——道孚民居   </p><p class="ql-block">景城之美——花园道孚   </p><p class="ql-block">民俗之美——扎坝走婚</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美这次没机会去看,就凭上面我们看过拍摄记录展示的五个方面能否认同专家说的"到藏区不去参观道孚,犹如到了北京未去长城"的说法呢?有机会您也来川西的道孚走一走验证一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