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br> 碳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来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所以常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br> 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它只是温室气体中名气比较大那一个,新闻里说的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br> 图中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 碳达峰是指一个区域、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以年为单位)达到最高峰值。 碳中和定义: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br> 定义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本质就一句话,碳中和就是想尽办法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处理掉,实现 “排放=吸收”。 碳达峰与碳中和关系密切,达峰的时间晚、峰值高,碳中和的实现时间长、难度大;所以前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就很重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国为什么要提倡碳中和</div>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人类共同承担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并积极响应碳中和,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br> ①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明显<br>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国家和低地地区<br>B.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存环境 <br>C.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br>D.世界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等。<br> ②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br>A.我国油气资源短缺,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br>B.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br> 在这一背景下, 2020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2030年前某一年会是排放的极大值,之后会进入下降,至2060年实现“零排放”)<br>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国实现碳中和采取哪些措施</div>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具体工程,它涵盖能源、经济、气候、环境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因此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措施是复杂和多样的,本文仅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br><b>①组建国家气候变化协调机构</b>。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的领域和部门较多,设立单独机构来协调各个部门和系统的关系,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br> <b>②加大植树造林,利用生物固碳。</b>利用生物固碳是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生物措施。201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日本为68.5%,俄罗斯为49.8%,美国为33.9%等等,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加大植树造林的面积,缩小与其他国家的距离。 <b>③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b>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及火电为主,因此要实施更严格的控煤措施。西北地区致力于风能、太阳能的开发,东部地区推进渔光互补的实施,加快东部地区核电开发,多种电力共同发展,减少对煤炭及煤电的依赖,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b>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b>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依托当地自身的优势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减少过度依赖能源工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业,不断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r> <b> ⑤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进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b>要在仅仅10年内完成碳达峰,需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将污染物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将大型工厂或发电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为碳捕集;若转化成其他产品为利用;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为封存。<br> 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b>⑥加快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b><div> 通过上述措施,从减少到固定,中和到封存温室气体,多项措施并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b><br></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减少碳排放我们能做点什么</font></b></div> 碳排放涉及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为助力国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低碳经济,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显身手】</b></div>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指我国在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br>1.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br>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br>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br>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br>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2.降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br>①绿色住宅占比提高<br>②汽车环保标准提高 <br>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 <br>④出现碳排放权交易<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r>答案:1.D 2.B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div>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br> 请为我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br><br> 答案: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渐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加快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建立完善的碳排放制度,减少碳排放量;加强碳排放监测,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植树造林种草,减少二氧化碳含量。(10分)</div>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下图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br><br>(1)依据气象和水文环境,列举兴化湾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可开展的主要试验项目。(6分)<br>(2)分析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6分)<br>(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6分)<br>(4)简述福建省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作用。(6分)<br> <br>答案:(1)抗大风(台风)﹔适应风向多变;耐海水腐蚀;抵御风浪。(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br>(2)我国海岸线长,可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海上风能开发对大型风电设备需求量大;靠近港口,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br>(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东南沿海接近东部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近,输电成本较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上节约陆地土地资源。(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br>(4)风电是清洁能源(3分),风电开发可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比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3分)<br> <div>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div><b>材料一</b> 《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大气中的CO2浓度已达到近80万年以来最高,全球变暖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为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div><b>材料二</b>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绕极地的大范围低压冷空气,极地与赤道的温差越小,极涡就越不稳定。当北半球冬季极涡不稳定时,极涡南下会给日本带来暴雪和极寒天气,下图为日本简图和豪雪带分布图。</div> (1)归纳日本特别豪雪带的分布特点,绘图说明特别豪雪带暴雪的形成过程。<div>(2)有人认为全球变暖要为近几年席卷北半球的极寒天气负责,据材料说明判断依据。</div><div>(3)简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企业的应对措施。<br><br>参考答案:</div><div>(1)集中分布在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的日本海沿岸</div><div><br></div>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快速增温;赤道与北极的温差缩小;导致北极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南下,给北半球带来极寒天气。<br>(3)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