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生活即课程”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愿望。我们班小女生偏多一些,有一天妍欣小朋友的麻花辫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果果问:“你的头发编的真好看,这是怎么编的啊?”于是,孩子们带着对麻花辫的好奇,开启了对编织的探索······</p> 初识编织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就让孩子们尝试给小伙伴互相编头发,</span>绕一绕、拧一拧,小手在头发中左右穿插,<span style="font-size:18px;">刚开始编的有点乱,通过练习后,孩子们的编头发的技能越来越棒了!</span>很快一条条漂亮的麻花辫就编出来啦!一条一条的麻花辫,可真好看呀!</p> 寻找编织 <p class="ql-block"> 编织的物品种类繁多,听说编织物品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用发光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带着问题,孩子们寻找起了藏在我们幼儿园里的漂亮编织物。瞧!楼梯边、教室门口、操场上、通道上……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小小编织调查员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一起寻找藏在我们幼儿园里,班级里的漂亮编织物! 瞧!小小调查员们穿梭在幼儿园里,原来我们平时玩儿的攀爬墙、小朋友的衣服、老师的钥匙包都是编织物?我们欣喜的发现,原来编织就在我们身边!</p> 创意编织 <p class="ql-block"> 通过前期的探寻活动,为了激发孩子进一步了解编织的工具及材料,我们在区域里投放了各种编织工具及材料。</p> <p class="ql-block">遇见曼达拉——出现绕线难、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欣赏曼达拉编织作品后,孩子们对曼达拉编织十分好奇,想要体验曼达拉编织。孩子们激烈讨论着,这时,果果问大家:“制作曼达拉需要什么材料呢?”可欣说:“应该需要毛线、筷子、树枝。”林恒说:“还需要小木棍、雪糕棒、剪刀、胶棒。”讨论过后,我们征集并整理好所需材料。</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进区域后,糖糖、妍欣和可欣等好几个小朋友马上冲到美工区跃跃欲试,看着美工区摆放的操作步骤开始摆弄起来。妍欣说:“我也可以做曼达拉编织了,我想做好后送给妈妈。”可欣和妍欣先将毛线的一头随意固定在筷子的一端,随后在筷子的分支上随意缠绕着,就这样毫无目的的缠绕。编织几圈后,可欣发现自己的作品有些杂乱。</p><p class="ql-block"> 我静静坐在旁边看她们制作,过了一会,可欣对妍欣说:“妍欣,我不知道是哪里编织的不对呀?为什么感觉编织出来乱乱的,一点也不好看。”对比妍欣的作品和她的作品不同,寻找原因。</p><p class="ql-block"> 讨论后,可欣说:“我看你是缠绕一根以后再去缠绕另外一根,可是有的时候我会忘记需要缠绕哪一根了,就会缠绕的比较乱了。”妍欣点点头附和。</p><p class="ql-block"> 于是可欣拆除了她原来缠绕的毛线,按照妍欣的方法重新缠,缠了几次,可欣很快就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编织曼达拉。</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糖糖看到可欣越来越熟练,她尝试了几次后决定来请教可欣:说:“可欣你是怎么缠的,我怎么缠不好呢?”可欣说:“来,我教你,就这样缠,你看着哈!”说着可欣做起了示范。糖糖说:“我知道了,我刚才尝试了一下,如果我缠绕一圈,我忘了的话,我就把毛线往后倒一圈,如果可以往后倒,那么这一根就没缠过去,需要我接着缠。那我拆了重新缠!”</p> <p class="ql-block">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曼达拉编织充满好奇,以好奇心为切入点,孩子们自发讨论曼达拉编织需要的材料,教师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在游戏中,孩子们出现了不会绕线、绕线乱的问题,妍欣在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主动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帮助同伴完成作品。在游戏中,小朋友的社会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建立人际关系这一发展关切点上达到了台阶五:能与他人讨论或征求他人的想法,整合意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线换色</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毛线编织的兴趣持续着,接连几天研究毛线编织。妍欣说:“你们看,我编织了彩色的作品。”孩子们被妍欣编织的作品所吸引。说:“我也想来编织彩色的”大家都纷纷附和。 在孩子们更换颜色的时候,每段颜色结尾的毛线小小线头让孩子们再次产生激烈的讨论。可欣说:“这个线头总是出来怎么办呀?”果果说:“可以把它用胶棒粘起来。”不一会可欣就把线头粘起来了。过了一会,妍欣说:“我又想到一个新办法!可以用新的线和它打结,这样它就跑不出来了。”可欣说干就干,她把两根毛线紧密结合在一起,交叉对折,让一根穿过另外一根,打好结在进行编织。结果真的成功了,孩子们开始尝试打结。这次,可欣还一直耐心教着舒涵,说:“你要拿稳了毛线在钻进去,不然这个结就打不好了。”在两个人齐心协力后,结终于打好了。</p> <p class="ql-block">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幼儿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在游戏里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这一阶段,幼儿已经有了先前的编织经验,大胆可以尝试从单色到多色的转变并观察到“线头总是跑出来的问题”,他们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精细动作这一发展关切点中能达到台阶五:可以协调双手和手指去完成复杂、难度较高、多步骤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不同形态的曼达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这几天的练习,孩子们编织的曼达拉作品颜色越来越丰富。由于孩子们对编织技巧比较娴熟后,想要尝试不一样的编织。果果说:“老师,我想试试别的样式的编织,有没有难一点的?”我说:“可以呀,你们可以尝试不同形态的编织。”糖糖说:“我很喜欢小动物,打算编织小鱼、小乌龟这些动物的作品。”果果说:“我想要来编织花篮。”</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开始看着步骤图研究自己想要编织的物品。她们拿起雪糕棍、纸杯,白纸、开始了自己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学会技巧并解决出现问题后,开始对单一的编织形到式产生厌烦,想要挑战新的编织作品。编织时,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颜色和形状,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设计,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1、编织本身是一项精细创造性的手工活动。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模仿编织到后期的创意编织,可以来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情趣和能力。</p><p class="ql-block">2、在编织过程中,尊重幼儿主体地位,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自由组合,相互探讨并且学习编织技巧。比如,当某一个孩子遇到打结困难的时候,另外一个小朋友及时去帮助她,在孩子的互帮互助中,孩子们可以产生比较好的联系,有利于孩子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友谊,发展自己的性格。</p><p class="ql-block">3、整个编织过程有利于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编织的操作在于双手的配合、手眼的协调,从而能掌握一定的编织规律。编织的难度逐渐升级,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在手工编织过程中,不断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使小肌肉控制能力越来越准,动作也就越来越协调。</p><p class="ql-block">4、整个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认真专注、不放弃、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编织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较为少见的新鲜事物,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在观察、了解、体验手工操作中,需要幼儿认真积极主动去体验,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不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因为编织作品具有挑战性,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p><p class="ql-block">5、丰富的材料吸引了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教师充分放手,注重实时游戏反馈,介入次数不多,但也采用了提问方法、讨论方法,让幼儿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但是自主创新不是放任自流,一些技巧还是需要教师合理的指导,才不会让幼儿畏难而退,让幼儿体验创作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卢</p><p class="ql-block">审核:王 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