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一物 文芳百世 一一谈托物言志

牛牛

<p class="ql-block"> 牛牛</p> <p class="ql-block">  胸有郁结 ,平实道来,多有不便。一则千头万绪,从何言起,何能尽言 ; 二则旁人听来,头绪如何理清 ,是非如何判明,又如何能有耐心听你反复絮叨……唉 ,难 ! 于是古人找到一种方法 :托物以言志,寄情以物 , 一吐胸中块垒,畅快淋漓 ;寓意其中,言简意赅,让人联想万端 ,唏嘘不已 。这种作文立意之法,古代文人常用。有些倾心之作,竟成名篇,千古流传,所托之物,亦被人认可,竟成某种精神某种品质的象征而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不妨择几例看看。</p><p class="ql-block"> 追溯得早点儿,楚国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可说是这样一篇作品。屈原自“后皇嘉树 ”起笔,由橘所生之地,到橘的根、叶、枝、果、色,写尽橘的外形、性格、志向、品德,对橘的高品质进行了热烈的赞颂。作者将自己的志趣、理想等寓于橘上,表明了自己的人格与个性。</p><p class="ql-block"> 晋朝陶渊明爱菊,尽人知之。“菊 ,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百花春日争艳,菊自寒秋独处 ,迎风而立。陶渊明视官场为龌龊,众人你争我斗,陶公避而远之,羞与为伍。“不为五斗米折腰 ”,岂能因俸而苟且,“为人所羁”,丧失做人的原则 ? 他消极避世,象菊远离春天、百花一样远离社会、人群。陶渊明的咏菊诗,皆为明志 。菊不趋炎附势、阿谀谄媚,其傲寒迎风的品质为人接受,菊,也就成了品质高洁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南宋陆游命途多舛。外敌入侵,有志而不得报国,反屡遭打击。抑郁愁苦中,陆游寄情于梅。陆游百多首的咏梅诗中,《卜算子·咏梅 》可为代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雪 。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阕写际遇,“驿外”、“断桥”、“无主”、“黄昏”,凄惨遭遇层层进逼,已是退无可退,竟还要风雨相残 ! 悲凉哀苦,怎一个愁字了得 ! 下阕一翻意境,明其心志,孤芳自傲,雄视群小,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何等气派!缘何放翁偏爱梅,由此而可见一斑。“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冬梅傲雪,亦为众人景仰。</p><p class="ql-block"> 北宋周敦颐可谓慧跟独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寻常一枝莲花,在他眼中,无一处不显示君子的风范 ;以莲自况 ,从外表到气质,无一处不显示高尚的人格、人品。《爱莲说》托物自喻 ,表达了自己做人的原则 ,全篇无赘笔 ,字字力千钧 ,正气凛然 ,逼视群小 。周敦颐对世风的感叹 ,亦振聋发聩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周敦颐一篇托物言志之作 ,赋予了莲一种人格 ,一种人品 ,一种精神 ,给予了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景仰和追求。“ 出淤泥而不染 ”句尤为人知,使用频率极高 。莲 ,因此而以君子之风著称于世 。</p><p class="ql-block"> 屈原爱橘,陶公爱菊,放翁爱梅,周敦颐爱莲,已成名典。此外,爱松、爱竹、爱兰者,亦各各不乏其人。如“ 扬州八怪 ”之一的郑板桥爱竹 : “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p><p class="ql-block"> 除以生物自况者外,以非生物咏志者亦有之 。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例 :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p><p class="ql-block"> 元代我国伟大的戏剧作家关汉卿的以物自喻真是别具一格 :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其言辞咄咄逼人,豪迈奔放,潇洒倜傥 。此喻生动形象,极其夸张而不失其真,虽直白,倒也将自个儿坚强不屈的性格、不愿同流合污的硬骨头精神、傲兀不驯的斗士形象表现得痛快淋漓 。有了这番表白,我们也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能写出歌颂人民斗争、揭露社会黑暗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 鳅旦》,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邪恶总要遭到惩治,为什么作者敢于让窦娥喊出“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p> <p class="ql-block">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的反抗最强音了。作者憎爱分明,嫉恶如仇,勇于争斗,决不妥协,以铜豌豆自喻,不仅逼真、形象、贴切,而且也加深了我们对作者其人其文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清代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旷世骄人之作,细细揣摩,余竟也以为是一部托物言志之作呢。</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支撑着曹雪芹在“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 , 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的写作?他的写作缘由、创造意图究竟是什么 ? 应该说 ,是“补天”的强烈愿望 。曹雪芹不是封建社会的反叛者 ,他面对封建社会的日益衰败,面对造成这种衰败的种种人物的种种行径 ,至为哀痛 ,他不愿这个社会就这样衰败下去 ,于是他就更揪心地痛 。他是爱这个社会的 。从真正意义上讲,他是这个社会的维系者 ,只可惜他的心情、他的思想得不到相应的理解。爱之深 ,痛之切 ,这就更加加深了他的伤痛 。于是 ,曹雪芹就将毕生的倾心之情,寄寓于石头之上 :托物以言志。</p><p class="ql-block"> 宝玉,何谓“宝玉”?“宝玉”本是补天之石,衔玉而生,佩玉而活,失玉则近丧命者,却因见解与现实相拗 , 对人 、事的理解及处世态度、方法为世所不容,所以不仅不被当“宝玉”待,反而被视为一块冥顽不化之石。这就是悲剧之所在,这也是曹雪芹一生之悲剧所在。</p><p class="ql-block"> 如果这个认识成立,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曹雪芹为什么爱石,爱画石,将毕生心血之作名为《石头记》,将主人公取名“宝玉”,赋主人公本是补天之石却不幸遭淘汰 、遗弃的身世与命运,为什么曹雪芹会哀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为什么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开宗明义、慎重其事地指出“……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却是此书本旨”了。石头→补天遭弃→宝玉→为世所不容 ,这就是作者心迹 。曹雪芹之苦,苦就苦在痴情补天而不能这一点上,这就是作者认为旁人的“难解”之“味”。</p><p class="ql-block"> 卞和献玉,无人识之,先后被刖去两足,悲痛莫名,“泪尽而继之以血”。问之,则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曹雪芹之悲 ,有类于此 。</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一生钟情于石,倾心于石,说白了,他念念不忘的就是补天之志、补天之憾。眼见得人们还在往天上戳窟窿,他只得借“通灵”宝玉这块冥顽之石,抒发自己“无才补天”之无奈。或者似乎可以说曹雪芹只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难得糊涂”(郑板桥语)的清白人,一个梦醒者。</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确系曹雪芹托物言志之作。</p><p class="ql-block"> 托物言志,既有名篇,亦有名句,如“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p><p class="ql-block"> 今人托物言志之作亦不在少,陈毅同志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即为一例,以青松言志,真正的共产党人经受得住任何考验,绝不会向任何邪恶势力弯腰、妥协,雪终有消融的一天,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又如以小草自喻的流行歌曲,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之作呢。</p><p class="ql-block"> 读托物言志之作,感慨良深。仅从上述几例就不难看出,托物言志之作均凝重而非草率,深沉而不肤浅 ; 所托之物不仅形似 ,而且神似 ,牵强不得 。将毕生追求向往寄于一物,真是几多辛酸泪,几多悲苦情 ,几多凌云志 ,几多傲骨铮 。</p><p class="ql-block">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托物言志,是为心作,不论诗文,皆是心声的袒露 、人格的昭示 、境界的追求 、生命的宣言,其所表现出的深度和力度,绝非浅薄文字所可企及 。</p><p class="ql-block">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松柏、鲜花的象征意义所依托的,一定是托物言志的优秀文学作品吧。</p><p class="ql-block"> 托物言志是一种写作手法,作者寓情于物,将我们民族诸如志趣 、气节 、品质等理念充实 、完善 、形象化 ,将抽象的精神理念用具体的物化形象固定下来,让人睹物思情,联想万端 。托物言志的经典名篇 , 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托物言志就这样造就和承载着我们的民族财富,展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民族的许多理想与追求,在我们这个讲究人的精神的国度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 ,托物言志就不仅仅只是一种作文的表达方式,更是一 种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2024、4、30、</p> <p class="ql-block">编后</p><p class="ql-block">一、原文署实名。美篇所署为微信名。</p><p class="ql-block">二、2003年4月20日刊入《东中通 讯》第19期。 </p><p class="ql-block">2004年2月获评武昌区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昌区教育局主办)。</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获评第八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入编获奖作品汇编《杏坛咀英》(现代教育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主办)。</p><p class="ql-block">三、拙文《远隔大洋的东中情》在美篇上发表后,蒙多位美友抬爱,谬予高评,既为所评感动,又觉愧不克当。虽阅读量不及前几个有影像的美篇,但这等昧涩文字能耐着性子读完,可见是为真爱。(该文后编入东中《东中情》文集,龚习之老师将其送武汉档案馆并由该馆馆存。)又有美友鼓励多写多发,而余已退休经年,病体老衰,早己搁笔,为不负美友一番盛意,谨翻出旧稿呈上,并以此作答作谢。美篇怡心养性,只要心有所得,余当尽力尽心,与美友共享人生欢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