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怒江 生态家园

张建勋

<p class="ql-block">  怒江州是云南西北部的一个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边远山区,以西藏和缅甸为邻。总人口54万,辖一市三县。怒江州以怒江贯穿其首尾得名。因其主体民族是傈僳族,所以称之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在西藏叫那曲河,进入云南后称之为怒江、潞江,进入缅甸后叫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该河流流经的怒江段由于山高谷深,耕地面积奇缺,丰富的自然资源暂无法开发利用,同时亦无发达的工业和市场条件,因此,怒江州迄今为止仍然是云南省比较贫困的地区之一。由于全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山多、山大、山陡,许多地方人迹罕至,贯穿全境的怒江两岸基本上没有工业和加工业,没有污染,因此总体上看,这里还是一个绿色生态的神秘之地。</p><p class="ql-block"> 如图,经过多年的努力,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市六库镇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怒江两岸,平地高楼,鳞次栉比,颇具城市风范。</p> <p class="ql-block">  在怒江千百年来的冲刷下,形成了怒江大峡谷,全长316公里,由北到南,贯穿了怒江州全境。溯江而上,左岸是高黎贡山,右岸是碧罗雪山,两山山顶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最高的高黎贡山楚鹿蜡卡峰海拔5128米,平均深度2000多米。如此大的落差,造就了排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峡谷~怒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此外,怒江还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人类文明处女地、民族文化大观园”等美誉。毋庸置疑,绿色怒江,生态家园!否则,也用不着我三十年间第三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离六库半小时车程的登埂村,是外族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傈僳族“澡堂会”场所。这里紧贴怒江,从小村边缘的小路即可通达。目前没有收费,属于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 澡堂会是傈僳族沿袭了百余年的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十里八乡的傈僳族群众会携家带口在这里相聚,泡温泉,叙家常,吃美食,对山歌,洗除污垢,愉悦身心。泡澡时大家同在此无遮无拦的场所,男女泡池相对分开,其间没有任何屏障。如此原生态场面,国内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如图,泡澡人群在众目睽睽下坦然面对,足见其此举早成当地人的习惯。其实除了澡堂会期间,平日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无数次带团到此的导游也只是见过那么一两次,实属稀罕。</p> <p class="ql-block">  温泉水很烫,即便是温泉出水口下游池塘,不兑凉水的温泉也不敢长时间浸泡。</p> <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为游客服务的傈僳族小哥也忙忙碌碌。</p> <p class="ql-block">  过了登埂村,峡谷高差愈见明显。峡谷底部,219国道怒江段逆江而上,与江水如影随形。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这段公路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紧靠公路修筑了一条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的彩色步道,用于供旅行者步行或骑行。这条步道或凌空于怒江之上,或蜿蜒于绝壁之侧,与国道并驾齐驱、形同伉俪。</p><p class="ql-block"> 肉眼可见,步道的建设难度和费用都不啻于公路主道,而且长达300多公里。这么长的步道,在世界筑路史上可算是绝无仅有。219国道怒江段因这条彩虹步道的加持而增色,因之也被称为“美丽公路”。</p> <p class="ql-block">  驱车沿美丽公路一路向北,沿江众多景点一一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老虎跳,虽不能媲美举世闻名的金沙江虎跳峡,但谷狭水急,碧浪滔滔……</p> <p class="ql-block">  飞来石。位于距六库90公里的怒江边。据称1983年3月19日半夜,伴随着一声巨响,一颗重约500吨的巨石从天而降,无比精准地置放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四十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小庭院内,院内其他建筑和住宿教师毫发无损。事后当地人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硬是找不到这个神来之物滚落的地点和痕迹。巨石何来?成为谜团,至今没有答案。</p> <p class="ql-block">  石月亮。这是在怒江边用长焦镜头拍下的照片。据称“月亮”直径20米,厚度2米,如果想近距离一睹芳容,车行加徒步得八小时,一般人没有这个精力,远眺足矣!</p> <p class="ql-block">  远征军回国渡口。</p><p class="ql-block"> 这是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赴缅配合盟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同时也遭受重创之后从缅北翻越高黎贡山回到国内的渡口。据称中国远征军出师2.5万人,归国的8000人主要从这里上岸。确实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与知子罗。福贡县的主要旅游景点,当地政府和企业花了重金打造,目前已初具规模。</p><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怒族建筑群落,大部已经改造成民宿与餐馆,小村建在陡峭的山坡上,风格独特,鸟语花香。</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基督教堂, 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平房,这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教堂前是山里极少见到的一池清水,波光粼粼;其背景是江对岸赫赫有名的皇冠峰,教堂建于此,风水绝佳。走近教堂,看着远山近水的美妙组合,朴素与自然融为一体,神圣感在心中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远眺。</p> <p class="ql-block">  别了老姆登,继续驱车20分钟即到达山顶~知子罗。</p><p class="ql-block"> 在傈僳语中,“知子罗”是好地方之意。坐落在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曾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三十多年前它曾经是怒江州府所在地,二十几年前它是繁荣的县城。因为专家们的一个“此地存在滑坡风险”的结论,州府搬迁泸水,碧江取消县域,如今留下了一个颇具时代风采的废城空城,而且坚如磐石,并无“滑坡”之颐。专家~砖家乎?</p> <p class="ql-block">  以上景点均在泸水和福贡境内。过了福贡,继续逆江而上,就到达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建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沟沟里,比十年前第一次到这里时增加了一些建筑,过去的部分建筑外貌也有所改观,似乎更具民族特色,街道十分洁净,人流稍显密集,总体感觉,小城形象比原来大有提升。即便如此,依然跳不出国内最小县城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贡山县城虽小,但其范围内的独龙江和丙中洛则名气很大,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独龙江、丙中洛而不知道它们都属于贡山县。对一般游客而言,奔贡山而来,目标肯定瞄着独龙江和丙中洛。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贡山这小山沟里来了。我们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我们曾到了贡山,试图进入独龙江探秘,但那时通达独龙江的简易公路及其艰难,单程需要6小时,而且独龙江乡还没有栖身之地,需当日往返。为此、我们决定不到乡里,只走一段路体验一下。在朋友的帮助下,乘当地车辆用三小时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看沿途风光,原始生态,令人震撼。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次前来,肯定得进入独龙江,实现当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独龙江的进山大门。 </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说的独龙江实际上是指贡山县所辖的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北部的独龙江峡谷中,地处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这里雪山连绵,峡谷陡峻,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在独(龙江)贡(山)公路上的高黎贡山隧道没有打通之前,每年10月到来年5月,雪山丫口被大雪掐断,出不去进不来,这里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直至2014年,长达7公里的隧道贯穿,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也经过改造提升成为平滑顺畅的油路之后,这种半年被封闭的局面才得到改变。与此同时,车程也从六、七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多小时。大有“天堑变通途”的意味。当然,由于道路蜿蜒于高山深壑,其危险性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乡是我国惟一的独龙族自治乡,也是独龙族主要的聚居地,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可视为怒江州的绿色皇冠。</p> <p class="ql-block">  4月份是独龙江的两个雨季之一,连日阴雨造成80公里的独贡公路一路塌方,数不胜数,走走停停,进山道路何其艰难。好在保通队伍时刻巡逻,遇到情况,立即组织附近的施工车辆到场清障,确保道路通畅。</p> <p class="ql-block">  看看,都四月中旬了,高黎贡山隧道山上的雪山丫口还有这么多的积雪,下车看景,深感寒气袭人。十里不同天,这里确实如此。</p> <p class="ql-block">  一早离开贡山,由于塌方抢修原因,本来两小时可以走完的80公里路,用了八小时才完成,下午三点半到达独龙江乡。</p> <p class="ql-block">  绿水青山,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图为街景,建设得蛮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  位于孔当村的独龙江桥,梦幻般的感觉,照片没有经过任何修饰。</p> <p class="ql-block">  进入独龙江之后去的第一个景点~普卡旺。这里距乡政府大概也就3~4公里,系独龙族小村庄。小村没有几户人家,住房也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村边的独龙江支流翡翠河,发源于雪山,流经于此。河水绿似翡翠,形同玉带,翡翠河由此得名。游客到此,无不感叹河水的清澈秀美,徘徊河边,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龙元村的纹面女,幼时长相漂亮,为防止异族人掳掠为妻,故纹面破相,以防不测。现在看来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时下最年轻的纹面女也都芳龄80往上了,用不了多少年,纹面女将绝迹。想看的,抓住最后机会去吧!</p> <p class="ql-block">  远眺巴坡。这是曾经的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村,距现在的乡政府二十公里左右,现在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称。</p><p class="ql-block"> 如图,村庄与清清绿水相拥、和皑皑雪山相伴,祥和宁静,宛若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这是独龙江乡最边远的哈滂瀑布,距乡政府60多公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距中缅边境界碑仅数百米之遥。山泉水自</span>百米之上倾泻而落,瀑底水雾弥漫,人过湿身,蔚为壮观。瀑布在我方马库村地域,眼睁睁地看着碧绿清澈的独龙江水从瀑布旁流进本属于中国地域的江心坡(现已归属缅甸)一带,心中五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  清清的江水从这里流入缅甸。</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句话在独贡公路上也得到印证。除了上面云遮雾罩的高山雪岭,沿途还有许许多多看不完拍不尽的自然风光。车行不便拍摄,只能印在脑海。不过还是在堵车期间拍到了部分长在路边的百年古树,苍劲挺拔,韵味独特。</p> <p class="ql-block">  按正常行程,我们在独龙江只驻留一宿。但次日返回途中遭遇公路塌方,我们被迫原路返回。临时决定到距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60公里外的马库村哈滂瀑布深度一游。天意难违,随缘随缘……</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贡山县下属的一个乡镇。位于贡山县北部,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怒江大峡谷最深处。这里高峡出平川,拥有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的开阔台地。对于以峡谷而闻名于世的怒江而言,也算是绝无仅有吧!</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应该是整个怒江之行最美丽的地方。站在观景台远眺,雪山之下,大雾笼罩的的建筑若隐若现;田园的绿草茵茵与蜿蜒怒江的碧浪滚滚相映成趣,一副副诗意的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2009年拍的丙中洛,变化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  地处丙中洛的“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十五年前拍的怒江第一湾,看不出有多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的桃花岛,炊烟袅袅,绿色生态。</p> <p class="ql-block">  同属丙中洛属地的雾里村,有着“东方小瑞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旁的茶马古道,依然保留了旧时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怒族村寨秋那桶,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村寨。天主教堂处于小村里最显赫的位置,雪山映衬,神圣庄严。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春意盎然。这里是怒族聚居的村落,非常靠近滇藏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滇藏界,有名的丙察察公路起点。前进一步,进入西藏。</p> <p class="ql-block">  滇藏界的小水瀑。</p> <p class="ql-block">  此行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p><p class="ql-block"> 一是怒江上的各种桥多了。有江必有桥,解放初期主要靠溜索,现在的桥五花八门,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如图。</p><p class="ql-block"> 二是江边的房子多了。前两次去还没有多少感觉,这一次去,江两岸突然增加了非常多的建筑。夜晚看,家家户户一盏灯,犹如天上的繁星点点,璀璨夺目。这应该是国家前些年加大扶贫力度,把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外迁脱贫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三是游客多了。迷恋于怒江的绿色,醉心于诗意的山水,向往于原始的生态,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给美丽的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人气。</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说一句。我们此次怒江之行并非自驾,因为那里的天气与路况实在让人捉摸不定,许多山路非当地老司机能够驾轻就熟。</p><p class="ql-block"> 回头想想,此行实在是预料之外的一次探险旅行。大峡谷一路上塌方落石不断,去往丙中洛途中,大路路基损毁,公路隔断,当地老司机依仗路线熟悉,硬是驱车载人冲过跨江的小吊桥,在江右岸的村间公路迂回前进,让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在独贡公路堵车的那无聊的时光,本人只身冒着时有时无的细雨,全然不管路旁山体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向公路前方步行近数公里……事后确有后怕的感觉。好在老天庇护,平安无事,谢天谢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上所述,怒江有了本篇介绍的如此多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她的绿色和生态。本篇几乎所有的照片呈现的无一不是青山绿水,无一不是本来面目。怒江各民族在大踏步的走入现代文明之时,依旧完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他们将绿色、生态、文明、发展完美地展现给世人,确实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此行时间:2024年4月6日至11日</p><p class="ql-block"> 成篇时间:同年4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