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我的知青岁月(15)</b></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梁山公社郑家窝堡大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笔者/盛启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时至今日,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运动,解读为极左时代“文革”遗留下来的产物,是一场误国殃民的灾难。</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也有的人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虽受极左路线的一定影响,但功过是非不能一概而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还有一种观点,当年知青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养成造就了许多优秀的品质,正是当下青年一代所缺少的。现如今,年轻人的孱弱、矫情、自私、拜金,身上缺少正是那一代知青人身上的血性和担当。并认为现在国家主管教育的部门应该有所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给他们提供时间和场所,进行精神、体力上的锻造和淬炼,因为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因为至今为止,官方并没有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运动给出一个明晰的定位和准确的定性。因此我所撰写的《我的知青岁月》一文,对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那场运动是非曲直,历史功过,也不作过多的评价和解读。只是通过一些记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和人生的感受或感悟而已。</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在即将结束《我的知青岁月》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我还是不舍地把我们下乡插队成为知识青年四十周年之后的一天,做以简要的描述。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2016年的8月20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和等待,在沈阳凡是能联系上的我们76届赴新民县梁山乡郑家窝堡村的知青同学们近40人,在一天不差地时隔四十周年之后,分别乘坐由八辆轿车组成的车队,重返挥洒过青春汗水,留下无悔足迹的第二故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每辆轿车后挡风玻璃上贴有《重温76届知青梦(1)共叙40年故乡情》、(2)、(3)、(4)……的彩幅,格外引人注目。当车队重新行驶到郑家窝堡村村前那条小河旁时,昔日的知青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大家纷纷下车,在刻有郑家窝堡村几个字样的一块界碑前,互相拍照,合影留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还有的同学不顾事先制定的活动计划,迫不及待地提前从轿车的后备箱中抬出一箱箱鞭炮、闪光雷和礼花。霎那间,沉寂多年的郑家窝堡村的上空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欢声雷动。</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正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包地种西瓜的郑国刚俩口子,为接待昔日的知青弟弟妹妹们,特意专程返回到了村里,并在自家的院子中央临时搭建起了大棚,雇佣了当地一条龙餐饮服务公司的专业人员,并准备了成套的桌椅板凳和碗筷盘勺,为我们知青同学们送上了一顿丰盛的具有农家特色的午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知青同学与知青同学之间,知青同学与老乡们之间,相互握手互致敬意,相互拥抱互致问候。当大家互相见面,看着一张张既熟悉又有些陌生,忽然之间仿佛又找到了从前的影子,并互相叫出对方名字的时候,一种欣喜万分,激动不已的心情和表情让在场的人们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相互嘘寒问暖,回忆往昔,诉说现在,畅想未来</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席间,由我撰写并与史鹤同学一同朗诵的开场词《青春曾是我们的过去,更是我们的明天》,拉开午餐会的序幕。再一次把我们知青同学带回到了那遥远的昨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跋涉过万水干山,当我们即将谢幕社会舞台的今天,当我们放慢了生命的步伐踏入到人生转型换位的时候,回眸往事,我们心潮跌宕起伏,思绪万千。</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那遥远被遗忘的日子里,我们曾一同走出家门迈入校园。在那难以忘怀的旧日,青葱年华的你我,随着火车汽笛的长鸣声被“抛入”到旷野山川。</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天我们迎风冒雨头顶烈日炎炎,春播、夏耕,秋收挥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夜晚我们躺在冰凉的火炕上相偎取暖,夜不能寐、辗转难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命运啊!如此地钟情和眷顾着我们的知青同学,在企业改制和全员下岗的风暴中,我们每一个人再一次亲身经历了二次创业的无形硝烟。</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共同的人生经历镌刻着隽永的时代烙印,一同跋涉过的蹉跎岁月描绘了我们命运波澜起伏的悲与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永恒的追求和不甘服输的品格塑造了我们质朴高傲的胸襟,厚重的人生历练激励着我们勿忘初心,砥砺前行,破浪扬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同学啊!因你的相随精彩了我的内心世界。知青同学啊!因你的相伴为我注入了力量的源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我们已经卸下了一奔波的行囊,共同的人生历,永恒的同学友情,一同跳动的生命脉搏,注定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并一同迈向明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由全体知青同学合唱的一首《同一首歌》把午餐会推向了高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沉寂多年的郑家窝堡村霎时间鞭炮齐鸣,震耳欲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青春曾我们的昨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知青同学合唱同一首歌)</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让知青同学能够在自己的第二故乡住上一宿,郑国刚两口子特意在天黑前,离开了村子提前返回到内蒙古。把自家四间房子全部腾出来,供知青同学使用。还有许多老乡们也把他们熟悉的知青同学,接回到了自己的家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隔四十年之后,挤在同一火炕上的知青同学们,再一次重温着难忘的知青月岁时的旧梦,体验和感受第二故乡浓浓的乡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到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一首两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春天的故事》,奏响了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序曲。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任务,就是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明了今后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围绕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接着在全社会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重新调整和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和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的带有前瞻性的舆论导向的引领下。亿万中华儿女被长期在极左思潮枷锁的禁锢中彻底地解脱出来,蕴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聪明智慧和无比强大的能量被激发和释放出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造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自然减员而后继无人,生产力要素全面失衡,劳动力结构老化、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从1978年起,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规,如开始实行了所谓的“接班”政策,但这七零八碎,零打碎敲的政策,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适应企业发展生产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缓解国有企业用工的缺口,仅在1979年的7月,沈阳市劳动局就下发文件,沈阳市各大中型国有企业计划向全社会招收五万四千多名技工学校学生。也就是在那一时刻起,沈阳变压器厂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企业用工需求的实际状况,面向社会公开录取招收了500多名技工学校学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是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我的充满火热激情的知青生活定格在1979年秋季的最后一天。即在当年的十一月七日,在离别了沈阳三年三个月零十七天后,我终于回到了自己故乡,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知青同学林乃军、许益民已经当兵入伍;周敬斌、张志先被抽调到沈阳锅炉厂。有一部分的知青同学接父亲的班去了国营单位,也的接母亲的班到了集体或小微企业。郑家窝堡大队青年点,曾经我们的第二个家园,终于人走房空,完成了它三年多的历史使命。</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把接父亲班的指标让给了二姐,与周景广、刘百文、张少华和李斌知青同学一起,以考入沈阳变压器厂技工学校的方式结束了我的知青岁月的生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旧火红燃烧的后知青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人生新的征程需要我们继续前行攀登。</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年多的知青岁月,正值我们在18至21~22岁的年龄段。现如今这个年龄段的同龄人,正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在清静温馨的教室里倾听老师、教授们的解惑答疑;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博览群书;享受着在高等学府学习深造,刻苦钻研的美好时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那时候的我们却在头顶烈日,迎风冒雪,风餐路宿,汗洒田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昔日的知青人失去了在校园里继续学习书本知识的机会,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在经过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风吹雨打的洗礼,同样也会使我们顽强地成长成熟起来,并且吃苦抗压的能力更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懂得了生命价值的本质所在。掌握了一定的把握命运和在恶劣环境下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能力。对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为在后知青时代继续拼搏进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h1><h1><br></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重返第二故乡,郑家窝堡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曾经教过的三位学生,四十年后在向我敬酒)</span></p> <h1><b> </b></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我的知青岁月》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在与一千七百多万中国知识青年那个时代洪流的浪潮相比,只不过是一朵渺小的浪花、是一滴细小的水珠,是那个宏伟时代画卷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五零后这代人既有人描绘出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壮丽诗篇;更多的却是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从事劳作的人们。既有英雄辈出的一代天骄,成为引领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乘风破浪永往直前的舵手;又有才华横溢勇于创新的商业精英和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然而更有无数的人还在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日复一日地忙碌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正是令世人骄傲的我们五零后这代人,没有向命运屈服而倒下,在经过人生的迷惘、彷徨之后,用我们青春热血和聪明才智浇铸成了钢铁般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创造了不比别任何一代人逊色的绚丽精彩的人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企业转制人生转型换位的当口,在逐渐放慢人生脚步的今天,在我们已经退出社会舞台的时候。我重复开篇的那段话,借助网络微信的平台,把我们知青这代人生命的内涵展现出来,把我们艰苦奋斗的历程记录下来,把我们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人生感悟挖掘出来。将那段历史刻成为不可复制的光盘,激励当今,启教后来,这是我献丑拙笔要写《我的知青岁月》和《我的后知青岁月》的初衷。</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我还是用《火红的年代同一首歌》这一短诗做为《我的知青岁月》的结束语吧。</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铭刻那遥远生活,</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讴颂着挚爱传说。</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流淌着青春汗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载着岁月蹉跎。</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珍惜那段风雨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珍藏那团心中火。</span></h1><h1>昔日风华热血儿,</h1><h1>如今无愧这首歌。</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录:</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6届带队干部闵 闯、孙万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7届带队干部刘振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8届带队干部曲万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9届带队干部李祝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郑家窝堡大队知青全家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世杰、孙会艳、高世杰、陈东风、周敬斌、杜德民、张志先、许益民、刘金凯、李洪柱、姜 旭、高 强、耿春江、林长吉、卢国华、张 伟、郑 宏、李 宾、王克新、任克义、高艳忠、刘百文、周经广、张宝平、冯向阳、王文友、付 伟、林乃军、周成友、关家义、曹占英、黄得弟、施中明、王继伟、杨庆武、张盛启、刘兆华、李春玲、隋 丽、史 鹤、刘寅华、马玉芹、庞淑梅、刘 风、卢秀华、李丽文、张少华、张纯伟、刘继英、王 敏、张雪英、苏兰华、沈芝艳、魏乃玲、邓秀芬、许慧兰、李淑芝。</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昔日风华正茂知青现如今已是两鬓如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