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源行

春风夏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赖源溶洞</p><p class="ql-block">七绝/春风夏雨</p><p class="ql-block">三层瑶阙洞中藏,珠缀重帘玉筑墙。</p><p class="ql-block">万古幽琴声袅袅,似余红泪舞霓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与连城赖源结亲缘以来,便知赖源乡有一溶洞。四年来屡欲探访,终因疫情缘故未成行。今送儿媳、幼孙,驱车前来黄地村探亲,趁孙午睡之机,独自前往一偿夙愿。</p><p class="ql-block"> 沿着林遮树掩陡峭的县道,一路爬升,来到较为开阔平缓的山峡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但却显新的水泥廊桥——富源桥。右边路沿有一蓝色标牌——下村村,显示已然到达乡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一眼朝前方望去,是那种大多数乡集镇都有的连排小楼房。下村村不大,与永安上坪乡相仿。但其后山是海拔1753米的南天山。远高于永安市上坪天斗峰(1568米)。且周边还有八座超1500米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沿街路牌标识“南天山顶破火山口”,不禁让我对此山充满着想像和好奇。期待有朝一日登临,来一次火山口探险。但今日我的目标只锁定溶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街道九十度右拐,出村数百米,见两座青翠的小山峰,山中间夹着几个圆柱形的建筑,还有一座高大的砖房,房顶上是一根锈迹斑斑的大烟囱——这便是我最熟悉的水泥厂!显然,这家水泥企业已报废多年,周边看不见水泥粉尘污染的残迹。</p><p class="ql-block"> 沿着这个水泥厂继续向前,我预知即将到达溶洞。因为,有水泥厂便有石灰石,而石灰石最易形成溶洞——喀斯特溶洞。</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过了下村村,顺山势上一台阶,有一座危岩,崖下是寺庙,寺庙稍远处,有几座民房,便是中村村。再沿偪仄车路前行里许,未到上村村,就是赖源溶洞的景区了。</p><p class="ql-block"> 车停在游客服务区前,目光所及,偌大的绿坪,竟未见一名游客。我径直购了张票。售票员告诉我等半小时进洞。原来,景区一共只有三名工作人员,没有导游解说。但由于洞内复杂,需售票员兼向导(姑且称为向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后,没有新来的游客。售票员领着我一个人,从古老的万隆廊桥走向洞口,戴上安全帽,开始探洞了。</p><p class="ql-block"> 按网上介绍,赖源溶洞有二十多个洞。最有代表性的是仙云洞、幽琴洞和石燕洞。而向导说,目前只开放幽琴洞。</p><p class="ql-block"> 其实,喀斯特溶洞成因和构造大同小异。只是规模和开发程度有区别。灯光、游客行道以及编造的神化故事也基本相同。我其实有点反感随意编造的那些故事,感觉骗小孩子似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看一看“原汁原味”的石钟乳所形成各种奇观。听向导说,赖源溶洞是2015年以后才对外开放的。原来也有导游词,大概生意太过冷清,就没安排导游吧?</p><p class="ql-block"> 幽琴洞其实有两个洞口,左边进,右边出。一进洞口,一股阴风袭来,让人不觉打了个寒颤。在各种色灯映照下,一条清冷的地下溪流奔腾而出。我就好奇地问:“为什么叫幽琴洞?是不是洞内有造型像琴的石头?”向导说“是洞内的声音像琴声”。我仔细一听,滴水的哒哒和流水的哗哗果然似幽琴的弹奏。看来,还是需要导游的点醒!</p><p class="ql-block"> 幽琴洞共有三层,每一层都似一宫殿。虽然向导惜字如金,不肯多说话。但每个景点都有标牌注解。从造型来说,擎天柱,神笔,浴美人,石珊瑚等等都是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溶洞一层主要欣赏的是水声,而二层、三层自然没有水流,但是却呈现许多石瀑布。还有石笋,石佛蔚为壮观。只可惜,很多石笋、石钟乳都拦腰折断,大概在开发前就成了别人家的盆景之物。</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导游,没有牵强附会的神话故事。游程仅五十分钟就出了洞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也权当来打卡。其间在洞内戴安全帽,请向导拍了几帧照片。这倒让我觉得不是来游玩,而是回到三十年前,在某水泥厂矿硐……</p><p class="ql-block"> 想起多年前槐南一岬山“蝙蝠洞”,曾经“出土”了造型奇特的“水晶石”,那会不会就是喀斯特溶洞?假使赖源溶洞下的水泥企业至今没有停业,那么如此壮观的洞溶景观能否保存?</p><p class="ql-block"> 想起三明岩前的万寿岩,如果不是当时那群人的呼号,几万年前人类历史的痕迹,有可能被人为抹去!</p><p class="ql-block">2024/4/2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