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月季花开时</p><p class="ql-block"> 作者:一驹</p><p class="ql-block"> 郑州市进入四月份,无论大街小巷,公园社区,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月季花,是名副其实的月季城。月月盛开的月季花为这座古老的商城带来了花团锦簇香气四溢,浓郁芬芳,给人一种别样的风景与感觉,让人们爱这座城市,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到郑州市学习工作,已经四十年了,是郑州市把月季花命名为郑州市花的第二年,即1984年9月份,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迈进了郑州市大学路上的郑州煤炭工业学校的大门(现河南工程学院)。那时候走在中原路、建设路这两条景观大道上,沿街花坛大多种植的都是月季花,给这座北方二七名城增添了花香韵味。当时的城市还没有扩张,“二七名城”与“绿城郑州”一直是市民耳熟能详的称呼,郑州市基本上以京广铁路为界,京广路以东为行政区,以西为工业区。对于一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从郑州市郊区农村通过高考进城的我来说,对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感觉陌生与好奇。因为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多岁时来过郑州一次,那时我们大队的社员在大队副业队的带领下进城干一些土木工程与维修活,为村集体赚一些零花钱。记得那时对有泥瓦匠技术的社员都比较尊重,在农村都要高看,当时流传的顺口溜“瓦刀一夹,两块七八”就是真实的写照,说明泥瓦匠一天能挣贰元柒捌角钱,在当时就是高收入了。那时在农村,男年轻未婚的如果具有泥瓦匠技术的就比较好找对象。那次我来郑州时,郑州市火车站对面的中原大厦正在建设中,号称建好后郑州第一高楼。走在火车站广场上感觉真是空旷,周围的楼真是高大,心里对城市充满着不解与期待。记忆犹新的是在郑州市东郊城东路上的郑州装卸机械厂附近,沿着城东路向南走不远就是郊区的庄稼地,我跟着大人在路上走着,路边上几个与我年龄大小的小孩哄笑着对我喊:“老闸皮”。当时不知道啥意思,感觉不是啥好话,抱着不想惹事的心态也没有搭理他们,只顾跟着大人向前走去。后来上大学进城了才知道“老闸皮”是对农村人的一种贬义称呼,因为农村人上世纪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建设物资匮乏,农轻重发展不协调,轻工业不够发达,农村人穿戴都是土里土气的手工粗布衣,所以满身充满着所谓的“老闸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初入大学时,与同学们也闹出一些笑话,比如不知道抽水马桶怎么使用,蹲便器如何冲水,使用了蹲便器冲水时一拉冲水水箱开关绳,轰隆一声,以为自己把蹲便器水箱拉坏了,后来来自农村的几个同学彼此交流时都有这种过程经历,也显示了一种“老闸皮”与城市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慢慢熟悉起来,也就习以为常了,我这“老闸皮”也慢慢融入了这座城市。后来有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慢慢说起了普通话,带着各地的乡音味,惹得同学们暗自发笑。但是,内心还是佩服那些敢于尝试突破的同学的勇气。可是,时至今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同事们文雅送我“中普”,即中牟普通话。现在回到老家真正应了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意里的人生写照。自己许多少年记忆里对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大伯大娘,三叔二大爷都成为美好的过往;也看到一个个稚气的儿童少年给村庄未来带来的活力,涌出无限欣慰。</p> <p class="ql-block"> 月季花成为郑州市花,确实还是有来历的,郑州市作为中部大省的省会,在1983年前没有市花,而地处郑州市东部的开封市早有菊花为市花。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曾是千年繁华大宋朝的都城,菊花早已经是开封的市花,与开封这座古城颇有渊源,为开封市做为八朝古都做了最好的注脚,就有宋代郑思肖的诗作《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无疑是给开封早已做了广而告之。而位于郑州市西部的洛阳市,更是以十三朝古都彰显着历史厚重,国色天香的牡丹早已成为不可代替的市花,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诗《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最好的文史佐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郑州市把月季花确定为市花,是在1983年3月21日,在郑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月季花被确定为郑州市的市花。是经过专家考证,市民代表的意见,因地制宜结合郑州市的气候与地理位置才把月季花定下来的。月季历来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也是年轻人作表达爱情赠送的鲜花之一。月季生长在中原大地,没有玫瑰花的娇艳,而更具有中原风格的实惠与独特魅力,这也更像郑州特色名吃烩面一样经济实惠饱腹养人。月季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尤其是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郑州市非常适合月季花的种植与生长,由此成为郑州市的市花,也代表着郑州市民的性格朴实无华。月季经过四十多年的市花精心培育与涵养,作为种植展示代表性的郑州月季公园,月季月月花开,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打卡。现如今,徜徉在郑州的大街小巷,游园社区,时常可以看见月季花的风姿。郑州也常有围绕市花月季展开的摄影、绘画、征文活动,吸引了大批热爱月季的市民,文朋诗友参与其中,激起了更多市民的热情,成就了最具现代感的视频、抖音、月季诗文的传播,让郑州市这座古老商城沉浸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城市嬗变过程中,也期望郑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出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就以赞美月季花的诗作为郑州市这座古老的商城鼓与呼。宋代诗人张耒的《月季》:</p><p class="ql-block">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p><p class="ql-block">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还有当代诗人郑宝叶的诗作《游郑州月季园》:</p><p class="ql-block">正是人间四月天,携侣畅游月季园。</p><p class="ql-block">赤橙黄粉花千树,游人醉陶靓婵娟。</p><p class="ql-block">朝云灿灿荣玉宇,胜春葱葱挺广寒。</p><p class="ql-block">难怪月季定市花,一年四季月月鲜。两位古今诗人为郑州这座月季城做了跨时空的呼应宣传。</p> <p class="ql-block"> 身处五彩斑斓的城市,被“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月季花香所感染,本人也创作古体诗一首《又到月季花开时》:</p><p class="ql-block">月季花开满商城,赤橙黄白各不同。</p><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香十月浓。</p><p class="ql-block">郑汴洛市自东西,携手共进中原行。</p><p class="ql-block">大河滚滚向大海,河南出彩谋复兴。</p><p class="ql-block"> 走在郑州这座月季城,车在花丛中川流不息,人在花海中流连忘返,花香笼罩着这座千年古城,思绪如潮随着飘逸的花香飞到了天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驹于明月湖畔马厩</p><p class="ql-block">2024.4.27.</p> <p class="ql-block">[编者简介]马绍春,笔名,一驹、官渡一驹,美篇号:月是故乡明。河南诗词学会、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工程学院诗词协会副会长、河工书协秘书长,中国诗歌网、中国当代诗词网特约诗人。</p> <p class="ql-block">出品:河南工程学院诗词协会</p><p class="ql-block">编辑:一 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