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且知且行渡余年

南太阳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闲暇之余,将自己脑袋里折腾已久的所思所想述诸手机屏上,随写随发,半个多月,断断续续发了四篇,万余字,这就是在朋友圈里见到的那个自以为满纸迂腐的系列美篇《古稀之年的再选择》。</p><p class="ql-block">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了想法总想与人交流,时尚说法叫“分享”。可是在实用至上、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人都在忙碌着,谁有闲心听你絮叨。无奈,只能用文字说话,向网络倾诉,至于网络的那一端,谁在倾听,听后有无反应,有何反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个地方能接受你的絮叨,能倾听你的心声,且不受时间和内容限制。只要不违法不出大格,大可一吐为快。</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文中说的都是自己那些胡思乱想,且与他人毫不相干,近乎于自言自语,发到网上,只是自慰自愈而已,不料竟然还弄出了一些动静。虚荣一下,《再选择》前三篇网上阅读量每篇都七、八千,最后一篇近万,还被美篇加精,着实让我有些意外。在诸多阅后留言中,多是认同鼓励之辞,令我欣慰;也不乏真诚切肤之语,令我警醒。近日,闲翻拙文,咀嚼所述之义,细品诸君留言,颇有感触。</p><p class="ql-block"> 穷则思变,困亦思变。每一次思变的结果,都是一次再选择。然而,思变只是认知上的改变,并不代表实际行为上的改变。因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认知和行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那么一致,甚至相悖。很多事情看到了,未必达到。很多道理想到了,未必做到。正如一位老友留言中说的“道理上掰扯清楚了和实际做到还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 《再选择》一文中最后给出的选择是:“坚持该坚持的;放下该放下的; 接受该接受的。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选择不了生活,就选择接受”。</p><p class="ql-block"> 反省自己,告老还家已十年有余,该坚持的都坚持了吗?该放下的都放下了吗?该接受的都接受了吗?也未必。至少在七十岁以前没有完全做到,有时遇事还是不够从容,不够淡定,形象也有失优雅。回想起来,不禁赧颜汗下。正是痛定思痛,才有了拙文《再选择》。</p><p class="ql-block">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后未必行,行前必先知。知道了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接受,以后虽然也未必全做到,但有了这种认知,就有了行为的方向和准绳,就有了完全做到的可能性。若没有这种认知,则无疑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断无做到的可能。所以,知总比不知要好,但知而不行,知再多也无意义。</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人一辈子离不开“知”和“行”两个字。自古以来, 因如何认识知与行问题,如何处理知与行的关系,而把人分出了圣凡、高下和雅俗。从现在来说,在各种教育无所不在、人们认知能力普遍提高的今天,很多问题的发生不是出于无知,而是缘于知而不行,知行分裂。如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明知故犯、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明白腿打摽等等,个中原因都懂的,无须赘述。正因为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才成为人生修行的一大难题,也是历代中国哲学家思想家伦理学家们一直思考和探讨的大课题。</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有个说法叫“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迄今为止,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答案,也是处理知行问题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鄙人德薄才疏,这辈子恐怕都达不到那种至高境界,但有句话说得好:“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趁自己现在还没糊涂,按文中所说的“坚持、放下、接受”的方向,一步一步去努力,去践行,虽然步如龟行,可能永远抵达不到那个向往的终点,但总是在进步。虽然我不完美,可能始终都无法弥补与生俱来的缺憾,但一直在完善自我的路上。这正是:</p><p class="ql-block"> 处处污泥难不染,</p><p class="ql-block"> 时时擦拭护心田。</p><p class="ql-block"> 漫漫人生终有尽,</p><p class="ql-block"> 且知且行渡余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五一劳动节</p><p class="ql-block"> 於半岛假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