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全国之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古镇

鲜明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8日,我们从重庆市武隆区走高速来到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古镇。赤水市是竹乡,一路上满眼都是竹林,路边的竹子形成了路盖,漂亮。</p> <p class="ql-block">平桥拱桥铁索桥桥荣古镇,</p><p class="ql-block">​盐路商路长征路路富山乡。</p> <p class="ql-block">这座铁索桥是2002年建造完成的,长124米,宽1.8米,安全限载30人,最大限载70吨。在建成铁索桥之前,一直沿用古老的双龙桥。双龙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保存至今。桥长32米,宽1.66米,曾是仁岸古盐道上最大的石桥,也是清代至1959年四川通遵义的官商大道。桥墩上有两条雕工精湛的石龙,一雌一雄。雄龙口中有舌,雌龙口中无舌。两龙通体龙鳞和云花。雌龙有耳不通,雄龙双耳中空,对右耳吹气,左耳会发出呜呜声响,方圆一里可闻。</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是国家有关部门命名的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古镇,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看来,丙安古镇名气不小。</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距赤水市25公里,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代为川盐入黔仁岸著名驿站。丙安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红一军团陈列馆。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的吊脚楼、古寨门、石板街、摩崖石刻等被誉为明清古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和“千年军商古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丙安古镇是全国最小的古镇。她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就是古盐道及其路边的吊脚楼。古盐道是石板铺就,大块长条石板路已磨的十分光亮。至于那些吊脚楼,沧桑感浓重。走在古盐道上,这些吊脚楼是两层,下到河滩看,是六层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传统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古镇,其实就是一个村。连接这个村的是一条石板古道。这是古盐道,川盐入黔到贵阳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图为古镇古堡的门楼,名为东华门。古镇建立在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城门也是巨石磊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进城门的石板路,中间磨的低下一层,光华如镜。两边的吊脚楼高低错落,一看就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已经老态龙钟了。</p> <p class="ql-block">图为城堡出口,为太平门。厚重的石块磊成,结实厚重,是城堡通向外界的两个城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条石板路是从清朝到1959年从赤水到贵阳的唯一官道。当年红军四度赤水走的就是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赤水丙安红一军团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全国唯一的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铜塑。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为粉碎敌军将红军消灭在川黔境内的计划,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并向川西北方向建立根据地,红一军团率先行动。在赤水大地前突后挡,左冲右闯,四渡赤水,与盘踞在赤水大地的敌军殊死鏖战,丙安就是这次战役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铜塑。红军与敌进行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四渡赤水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一军团四渡赤水时团以上干部名单</p> <p class="ql-block">这是军团长林彪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当年赤水河原貌,红军四渡赤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土城渡口</p> <p class="ql-block">太平渡镇</p> <p class="ql-block">茅台渡口</p> <p class="ql-block">二郎滩渡</p> <p class="ql-block">箭滩</p> <p class="ql-block">复兴场</p> <p class="ql-block">元后渡口</p> <p class="ql-block">元厚沙陀</p> <p class="ql-block">土城大埂山</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原貌,高高的吊脚楼,高低错落,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丙安古镇(村)。</p> <p class="ql-block">古镇对岸是新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老的双龙桥。双龙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保存至今。桥长32米,宽1.66米,曾是仁岸古盐道上最大的石桥,也是清代至1959年四川通遵义的官商大道。桥墩上有两条雕工精湛的石龙,一雌一雄。雄龙口中有舌,雌龙口中无舌。通体龙鳞和云花。雌龙有耳不通,雄龙双耳中空,对右耳吹气,左耳会发出呜呜声响,方圆一里可闻。此为龙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尾。</p> <p class="ql-block">远看整座桥身。</p> <p class="ql-block">在丙安古镇,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信念,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城还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还将景区美景做出视频,以饕亲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