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巴拉娜西,我又来了!(望天树篇)

飞扬的葫芦丝

<p class="ql-block">  勐腊在哪儿,是怎样一个地方?她在云南的最南边,是边境线上的一个小县城,默默无闻而不为人知。她的地形很像一个 U 字形突出在外,地方不大国境线却有740公里之长,像“半岛”一样被老挝和缅甸一衣带水紧紧相连。就是这么—小截地方刚巧是地球仪上北纬21度。在这个纬度上除了大海之外基本上都是荒凉的沙漠,但是唯有存在着一片茂密的丛林绿洲,她就是我国唯一被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热带雨林区域。</p><p class="ql-block"> 地球上的热带雨林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勐腊是北纬21度,国际联合国热带雨林专家从地理位置分析,就片面地否定了中国有热带雨林的存在性。直到70年代中期,我国植物学第一人蔡希陶教授亲临勐腊县补蚌村进行实地科考、取样鉴定,终于发现了热带雨林龙脑香科树种的望天树,以此充分证实了我国热带雨林的存在。那么国际组织以什么依据来认定热带雨林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这个地区自然分布大量的龙脑香科植物个体;其二龙脑香科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可以形成优势林,成片生长,不仅有成年树,还有幼龄树,能实现世代自然.更替,补蚌的望天树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 世界爱护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英国菲利普亲王到西双版纳考察,沿着蔡希陶老先生走过的探险足迹,震惊在巨大且高耸入云的望天树下。这片森林里物种丰富程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范畴,仅乔木层就可以分为3-4层,藤萝交织缠杂,木质大藤和附生植物更是蜿蜒布满各层空间,更多雨林景象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一客观基本事实。考察结束后,菲利普亲王将见证结果著书立传,向全世界郑重介绍了西双版纳望天树热带雨林。从此,全世界有关专家、学者接踵而至考察证实后,一致承认:中国西双版纳勐腊县拥有一片热带雨林。如今望天树已被列为国家 l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瞰勐腊热带雨林,南腊河从中流过,流向澜沧江出境成为“东方多瑙河”,经南亚六国入海。(截图)</p> <p class="ql-block">南腊河边一棵“鹤立鸡群”的望天树</p> <p class="ql-block">望天树景区37米高度的空中走廊</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景点铭牌下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望天树景区大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在景区大门前的PS照</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昔日的小姐妹如今已成老姐妹们,相约在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望天树景区阶梯上立体孔雀图</p> <p class="ql-block">看见一株蝴蝶兰,每一朵花都仿佛一只彩蝶停靠在枝头,充满了生动与趣味,我赶忙选了个角度把它拍摄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跪地“求饶”就是为了它,终于把它给求来了🤩🤩</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奇花异草园区看到一株大果榕,还不成熟的果子上挂滿了水洙子,煞是好看,拍吧!</p> <p class="ql-block">大果榕被人们称作大无花果,果实、花序托、嫩茎尖和嫩叶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其营养价值也不算低,有着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蝴蝶兰</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蝴蝶兰</p> <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气候环境,对人类对地球都有些什么作用呢?</p><p class="ql-block">1、她是地球生态的调节器,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2、她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面积仅占全球陆域面积不到10%,却拥有超过50%的动植物物种。</p><p class="ql-block">3、她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和“药库”,约1/4的现代药物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取。</p><p class="ql-block">4、她是空气净化器,通过雨林植物光合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特别是对有害气体的净化作用,因此热带雨林也被誉为“地球之肺”。</p><p class="ql-block">5、她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经研究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显示: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以上是热带雨林作出的主要贡献,您看明白了吗。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茫茫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层峦叠嶂延绵不断,独特的林海,绿色的海洋世界,高空俯瞰类似“诸葛亮”帽子的傣家竹楼若隐若现,雨林间散滿着星罗棋布的村村寨寨,这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家园,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无论你怎么遐想和形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傣族有句彥语 :“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生活”。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森林文化,傣家人从森林里永不枯竭获取着生活资源,与森林和谐相处,协调共生。六十年代前,由于国家不富裕加上边疆交通闭塞等诸多方面因素,勐腊望天树这一珍稀热带雨林植物一直无人知晓,藏在深闺人未识。</p> <p class="ql-block">花120元门票才能跨进此门</p> <p class="ql-block">跨进门了,准备上去登高高。</p> <p class="ql-block">我们张主席可是个大忙人,这次能抽出时间与老同学、老战友们来一次版纳深度游可是件不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团友从旋转楼梯上去开始穿行空中走廊</p> <p class="ql-block">这是架设空中走廊对望天树采取的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望天树的种子,这株已经成活,但愿它能一帆风顺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从5岁幼儿园开始同班,小学中学到西双版纳一个连队,几十年的同学情、战友情情深谊长。</p> <p class="ql-block">花枝招展的傣家姑娘(截图)</p> <p class="ql-block">  望天树这名字起的非常形象,据检测,补蚌最高的望天树有100多米高度,大多在60--80米之间,在原始森林里“鹤立鸡群”被称为“森林王子”。它那笔挺的身姿,可以证明它非常善于争抢阳光,不屈不挠向着自己的高度“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它鲜明的个性与风格。它不枝不蔓,只在顶端保留几支必要的枝叉,绝对“精兵简政”。它的种子有点像羽毛球三叶形状,被称为“会飞的种子”,每年7、8月份,种子开始纷纷掉落,从高高的树身上旋转而下,滿天纷飞煞是好看。可种子虽多存活率却很低,如果五天内不能萌发,基本就会失去活性,丧失繁殖能力,也正是在这样苛刻的生存条件下,每两万粒种子中只有一粒能长大成材,这是望天树的一个致命弱点,也是它贵为稀有的主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不因忽略地客观原因,傣家人依水而傍、依木而居,木料是搭建竹楼的主材料,可想,同样选材伐木,笔直高大的望天树“首当其冲”成为不可多得的上等木材。他们世代传承,望天树被“消灭”掉何止千万珠,谁让它天生是一块“唐僧”肉呢。那时国家森林法还末出台,真得可以要山得山,要木得木。直至几位胆大的知青进入深山也寻觅到了它,一时风风雨雨传为“佳话”,连我们在70公里之外的勐捧地区也听说了,男知青谁不眼红?谁不想要?都想着去“分杯羹”。</p><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似有神护,恰巧被蔡老先生为祖国探寻热带雨林实证而不辞辛劳奔波中,他在补蚌做望天树研究课题的同时,已相应做了保护措施。望天树大难不死!不然知青准会来个“剃光头”,那个罪份可大了去了。试想,到时蔡老拿什么去联合国争取勐腊的热带雨林身份呢?仔细推敲,其中必有蹊跷,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蔡老一定是得到了知青寻到上等木材的传闻,凭他宽泛扎实的植物学知识和敏锐的目光,发现和保护了这批珍贵的望天树,从而拯救了中国的这片热带雨林。可想知识是多么重要,愚昧是多么可怕!这不是故事,是一段少有人知晓的真实历史,不久,国家森林法颁布了。</p> <p class="ql-block">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中的“森林王子”</p> <p class="ql-block">空中走廊</p> <p class="ql-block">姐弟情深</p> <p class="ql-block">高空摄影</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穿梭在空中栈道上</p> <p class="ql-block">走过路过别错过,摄影小品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夫妻双双高空行,我们团队中年龄最长者,己经78岁的“运动健将”,每天10公里跑步,爬山涉水的能手。</p> <p class="ql-block">喜笑颜开,感觉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母女同心战高空</p> <p class="ql-block">精神抖擞 轻轻松松</p> <p class="ql-block">雨林倩影</p> <p class="ql-block">姐弟加油 一半还不到呢</p> <p class="ql-block">姐妹同心 其利断金</p> <p class="ql-block">尽管有些恐高,坚决不走回头路。</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迈步在“太空”</p> <p class="ql-block">倩影</p> <p class="ql-block">二位老朋友顾大局,留守最后,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压阵基石。</p> <p class="ql-block">雨林空中栈道(截图)</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望天树已成为国家四A级风景区,南腊河在森林中穿过。景区由二部份组成,一是望天树雨林气候生态植物群落,包括空中走廊。二是南腊河泛舟赏景以及水上运动项目。这里保存着中国最为典型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原始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十分优良。这里有占全国1/4的野生动物和1/5的野生植物,还有1/4的药品基源。</p><p class="ql-block"> 一条当年科研人员采集望天树种子时的空中走道,经中美二国科研人员研究,在确保大树不影响生长的前提下被人们改造成了凌空蜿蜒数百米的树冠走廊,游人走在37米高的半空中,体验着“高空穿林”的神奇,观赏周边一棵棵“雨林王子”的整树全貌,感受天空近在咫尺,雨林尽在脚下!热带植物风光尽收眼底的奇妙。很难得,因为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空栈道,与蓝天、白云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自然画卷。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支“古来稀”团队,水上项目己不敢恭维,空中走廊倒是可以“猎奇”一番。与八年前一样仍然保持着120元票价,童叟无欺,我已是第四次攀爬了,没有感觉有什么不适就鼓励大家一起上去体验一下。团队中好几位朋友克服了自身恐高心理,玩了一把心跳,走在半空索道穿梭其间,只要慢慢行走晃动並没那么历害,只是有些心跳加速,还好二边有高护栏没让谁恐高到不敢迈步。天气相当给力,蓝天白云,微天扑面、风和日丽,在空中走廊上边走边欣赏,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喜爱拍照的朋友可尽兴了,久久的“赖”在上面不肯下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全队人马都胜利完成了全程,真值,都必须为自己点个大大的赞!</p><p class="ql-block"> 下了空中走廊要穿越一条“菲利普亲王小道”,原来当年菲利普到现场论证热带雨林时就是走了这条小道而命的名。林间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鸟儿鸣啼欢歌,小道蜿蜒曲折,山坡二旁大树上陲挂着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藤本植物,树上的附生植物随处可见,蕨类植物、香蕉树、各类奇花异草,还能看到巨藤缠卷、滴水叶尖、老茎开花结果的现象,叫不上名的中草药滿山遍野,这些都是热带雨林中植物生态群落的“标配”。明明是残酷的丛林生存法则的绞杀树被人戏称为“小蜜傍大款”,把高耸入云的“森林王子”被戏称为“掉了帽子”树,把独木成林喻为“十代同堂”树,把四数木喻为“面壁而立”树等等,当然都是些善意的调侃罢了。雨林睿智的包容着各类稀有植物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家,都有了自己的世界。大自然暗藏着许多玄妙,只是人类还无法破译罢了。能亲身领略一下热带雨林中的神奇和美妙,畅享雨林独有的“醉氧”时光,闭上眼深呼吸,让大脑按下“暂停键”,让心灵在这大自然中净化一次。呵…纵深在雨林腹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怀抱,热爱探索的朋友,望天树真得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友顺利穿越空中走廊,无一人打“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等后面的队友呢</p> <p class="ql-block">先从空中走廊下来的团友们</p> <p class="ql-block">事在人为,高空行走一点也不怕。</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我和她66年前是老同学,和他64年前是老同学,三个人56年前是老同学,老同学一生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据检测这是热带雨林中最大的一棵四数木,大板根有多历害,犹如几堵大墙一般,直线距离不少于10米。(网图)</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藤本植物(网图)</p> <p class="ql-block">穿越雨林巴蕉林</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植物自然林</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中的藤本植物</p> <p class="ql-block">这棵四数木也不算小,大板根多么张牙舞爪。</p> <p class="ql-block">攀附在望天树上的藤本植物,树有多高藤有多长。</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中独特的藤蔓缠挂现象</p> <p class="ql-block">科研人员正在检测这棵大树</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补蚌地区最大的一棵望天树,有100多米高,傣家人视它为神树,成为祈愿祈福树。</p> <p class="ql-block">菲利普亲王小道</p> <p class="ql-block">藤本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绿植,粗粗细细有上百种之多。</p> <p class="ql-block">  “2011 年 9月 29 日晚9 时,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望天树的种子,作为搭乘“天宫一号”的四种珍惜植物种子之一,成功被带入太空。科学家希望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令种子产生异变,使它们更加适宜存活和繁衍。当然,回到地球后的这些特殊种子,现在在何处?安放或种植在那里?如今作了什么科学试验?就不得而知了。 </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早年就到过勐腊补蚌,记得那是1972年6月正逢雨季,连队作为团里的标兵连一直在攻尖—项水利工程项目,却忽略了雨季马上来临需要添补草片一事。这是茅草屋的一个特点,用茅草织成的草片一片一片层叠当瓦,不漏还透气,但是中间㚒层容易腐烂就会漏雨,所以每年需要添补。在周付指导员的斡旋下我们来到了他在补蚌附近的老农场,住在傣族寨子竹楼上,不下雨就挑上草片送到几公里外的公路边,下雨在竹楼上休息。寨子里有好几棵红心柚,是主人从缅甸带回移栽的,肉质细腻汁甜好吃,一毛钱一只,在竹楼上住了一个星期,我们干净利索把红心柚打了个“歼灭战”。当然,那时主要是挑茅草片,对木材还不感兴趣,也不识树种,还真不知道那里隐藏有“国宝”级望天树。后来造桥需用木材,伐木就得识别树种,才慢慢了解到什么材质派什么用场用在哪里最合适。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谁会想到,几年后勐腊补蚌的这片望天树让世界学术界震惊,竟成为热带雨林的世界性新闻。</p><p class="ql-block"> 勐腊县有1.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我整整十年没离开过这块土地。后来成为桥工队四处造桥,走过勐捧坝、勐滿坝和勐润坝。现在仔细回忆奇了怪了,尽没发现过一棵望天树。按理,勐腊已确定是热带雨林气候,我们所造的四座桥的地理位置又在勐腊县的南面,更接近老挝缅甸,理论上离热带雨林气候更近,为什么不见望天树这一宝贝呢?同纬度、同气候、同样的地质地貌,“厚此薄彼”的龙脑香为什么如此青睐补蚌?看来大自然就是那么的神奇,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她的奥妙与神奇之处是人类至今还无法完全打开的。</p> <p class="ql-block">望着这棵高大无比的“森林王子”,感叹着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什么树大招风?这不是骗了我70多年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抱着的这棵“森林王子”想看见它的树叶必须要抬头望向天</p> <p class="ql-block">这大板根够大了吧,一个板根后面可以躲藏五个人没问题,一棵四数木一般都会有四至五个大板根,可藏下多少人呢?</p> <p class="ql-block">四数木也可长到50米高度,怕倒,根部自然十分发达而牢牢抓住地面,被称为大板板。</p> <p class="ql-block">走在“菲利普亲王小道”间</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参天大树,空中“踏云人”。</p> <p class="ql-block">  过去勐腊交通不便又处在边疆地区,“一个公园两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是形容勐腊很小,就一条街很穷很落后。是改革开放政策砸碎了制约她的枷锁,释放出无限能量,城市建设由原来的一条商业街己扩大至10倍以上。如今南腊河畔的“星光夜市”也脱颖而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留下了我们32人的身影,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傣家人的风味烧烤,不说味道怎样至少我们“大开杀戒”过了,变相的也为第二故乡作了些经济贡献,尽管只算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想当初这里曾是勐腊县政府门前的一块红土见天的集散广场,起风就会尘土飞扬,原来的邮政局、农垦分局、照相馆、勐腊商业店铺和共公汽车站历历在目。如今已用上豪华的大理石铺装,傣族建筑风格的主席台非常醒目,公共厕所配套整齐,配备上时髦漂亮的灯光色彩一片华丽不输内地,场地宽阔的星火夜市旧貌换了新颜今非昔比啦!它离我们宾馆约2.3公里路,当然勐腊现在也有打滴,但是饱餐后散散步倒也惬意自在。夜晚,微风扑面,借着路边微弱的灯光一路谈笑风生感觉还不错,路上几乎没见行人,别看是边疆小县城,如今正在大搞基本建设,道路宽畅中间还设置了金属隔离带,导致我们“全体成员”违反交通规则,半夜里翻趆“隔离墙”回宾馆,都怪那条“金属隔离带”不近人情长得见不到边…勐腊毕竟还不算是个网红打卡地,99%的游客游完望天树后都会赶回景洪,所以半夜几乎不见车辆,安全着呢!深夜,站在福斯蒂亚诺酒店的花园里,望着第二故乡的星空,天是那么蓝、那么静、那么美…</p><p class="ql-block"> 原先那条弯弯曲曲几十年不变、狭窄又危险的老公路,如今已被高速公路和昆磨高铁所替代,从景洪至勐腊由原先半天时间至今只需1.5小时。一般人是不知道山路的危险,尤其是雨季的山路。记得是1972年坐班车去景洪开会正逢雨季,一处大塌方刚刚抢修通车,本就弯曲的老公路更窄了,适逢一队部队车辆经过,按规定地方车辆必须礼让军车。当时公路泥泞不堪,军车全都安装上防滑链,一位军官在指挥,只要哨声不断小红旗不停,军卡就不能踩刹车,一辆接着一辆像喝醉酒似的歪歪扭扭、呼啸怪叫着往前直冲,直至一辆军卡车轮打滑翻入深不见底的山下哨声才停止,不知车上那位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旁边老百姓都看得竖起了汗毛,真是不要命啊!军队就是有这样的纪律,钢铁般的意志靠平时磨炼、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p> <p class="ql-block">南腊河泮的星光夜市</p> <p class="ql-block">县城里具有傣家风格的酒吧</p> <p class="ql-block">深夜走回宾馆,发现勐腊也已“换了人间”,宽阔的马路、灯光、高楼大厦並不输内地,希望她快点腾飞。</p> <p class="ql-block">  往事沥沥在目却又不堪回首,如今换了“人间”,要致富先开路的理念已经实现,便捷畅通的交通运输已让勐腊尝到了甜头。习近平提出“绿水<span style="color: var(--n-text-color);">青山</span>就是金山银山<span style="color: var(--n-text-color);">”,勐腊不输给其它地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都占了,就看你能否持久守护好这方青山綠水了。 这次勐腊之行,再对比她那时一穷二白的那张“老面孔”,有了脱胎换骨般巨变及飞速发展的态势,勐腊,你是国家的骄傲,第二故乡我为你自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