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乡村记忆——水缸</p><p class="ql-block">原创 乡居小唱 </p><p class="ql-block">水缸与灶头、八仙桌一样,是农家灶间屋里的“三大件”之一。功能虽然简单,却与家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记忆中家里大大小小的缸起码也有七八只。灶屋里的水缸、腌咸菜(萝卜干)用的大缸、酱油缸、猪食缸,做点心揉面用的摊缸,甚至存放垩壅(ǒ yōng,土话)的茅(粪)坑也是用缸做的。每个缸都有每个缸的用途,其中用处最大,用得最为频繁的就是灶屋里的那只水缸。</p><p class="ql-block">农家灶间屋中的水缸多半是土黄色的粗陶制品,差不多有七十公分高,缸口直径一米二至一米五左右,上宽下窄肚子大,缸口上那一圈凸起并加厚的粗陶缸沿(边缘)对缸体起着加固的作用。缸体外表比较粗粝,有些简单的条纹,缸内表面光滑圆润,里外都涂有一层深褐色薄薄的釉面,依稀能够照见人的影子。那质朴无华的品质与农家人粗茶淡饭的日子恰好吻合。</p><p class="ql-block">家里的水缸放置在与灶头相对的墙边,用两块木板盖住了缸口的三分之一,上面再放一顶竹(碗)厨。一只用了不知多少年表面已经发黑的奥勺(一种杉木制成的舀水工具)放在木板上方,两只挑水用的提(木)桶及扁担钩绳都整齐地挂靠在水缸的一侧。水缸放在灶间屋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自然是为了用水的方便。农村没有自来水,但做菜烧饭要用水,水缸挨着灶头,无需挪步,仅需转个身就能顺手从水缸里舀上水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灶屋放置水缸,其实还有另一个功能——防火。灶间屋是生火做饭的地方,堆放着许多柴草,“小心火烛”也是家人必须谨记的。俗话说“穷灶门富水缸”,意思就是灶门前烧火用的柴草要少,水缸里的水要满,一旦发生意外,缸里的水就可以用来灭火。</p><p class="ql-block">水缸与农家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除了淘米、洗菜去门前的河塘边。煮饭、烧水、烧猪食,揩面、洗脚、洗浴……其他与生活相关的用水几乎都来自这口缸里。最早的时候,缸里的水,主要来自于村里的那口老井。清晨,天刚蒙蒙亮,水井边上就围着一群前来挑水的家庭主妇。那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咯吱咯吱的扁担声,哗啦哗啦的倒水声组成了乡间独有的“清晨序曲”。</p><p class="ql-block">当“人有扁担长”的时候,我们自然地承担起了挑水的重任。肩上挑上两只提桶,手提一只吊桶,一摇一愰地来到水井旁边。把吊桶直直地放至水面,用手将绳子轻轻一拽,让桶口一侧倾入水面,待桶中浸满水后再慢慢提上井口,如此往复几次才能把一担水灌满。然后,才歪着肩膀佝着腰把两只装得不太满的水桶挑回家里,在家人的帮助下把水哗哗地倒入缸中,眼看着水缸转眼之间就被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随着自己的逐步长大,挑水也越来越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担水挑到缸边,轻轻放下担子,微微用力一提,那水顺势而下,形似一汪小小的瀑布。于是,也练就了后来一担氨水挑上两里地不用换肩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家里的水缸不大,一般挑上两至三担就能贮满。但毕竟一家人的生活用水都在这只缸里。所以,每隔两到三天,就要再去挑上一次。挑满水后,总要用菜刀背在刀砧板上敲下一小块明矾丢到缸里,不一会功夫,原先稍显浑浊的井水,也就慢慢地变得清澈起来,烧饭炒菜即可放心使用。</p><p class="ql-block">当年家里挑水用的提桶、吊桶都是请上门的箍桶匠用杉木㧜成的,提桶高约七十公分,内径五十公分左右,水桶上下扎了两道铁箍,以防散板漏水。木制水桶虽用起来十分轻巧方便,但时间一长,木头也会烂穿漏水,铁㧜也会生锈断裂。因此,村里人家每每在箍了新桶之后,都要先用油灰仔细填抹缝隙,再用桐油反复油上几遍。每次用过后都要把桶反过来沥干积水,放在阳光下晒干,防止木头腐烂变质。</p><p class="ql-block">为了使缸里的水保持清澈干净,不少人家还专门给水缸配了用木头做的缸盖,以避免灰尘或者苍蝇、蜘蛛等昆虫掉进缸里污染水质。而每隔几天,趁缸里存水不多时,都要将水缸彻底清洗一遍,用箮帚一遍一遍掃除沉淀于缸底与四周的污垢,再用铜勺把缸底的污水一勺一勺地舀出来,然后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后来,不少人家都在自家的明堂(院子)里打了土井,虽再也不用挑水,但土井的水质却远远比不上老井,不仅需要多放明矾,而且清洁水缸的次数比以往更加频繁。</p><p class="ql-block">烧饭做菜找水缸,揩面洗脚找水缸,清凉消暑找水缸。水缸与灶头为邻,一家老少的平常日子就从这里开始。只要缸里有水,灶膛里就不会熄火,日子就不会停止。天长日久,一口小小的水缸,却盛满了清清浅浅的光阴,记录着岁月流转的沧桑。女人作为灶间的主角,每天围着灶头、水缸、餐桌忙前忙后,却总不忘对着水缸中的影子整理一番自己的妆容,醮一抹清水梳理着稍显凌乱的发丝。在外面玩累了的孩子跑回家来,第一个都要跑进灶间屋里,抓起铜勺“咕咚”一下沉入水缸舀出一勺清水,一仰脖子将水灌入肚子,一勺水下肚的瞬间带走了所有的饥渴与炎热。每到夏天,农家人也喜欢将地里采回来的西瓜洗干净后放进水缸里刚刚打回的井水中,浸上一两个小时,抱出切开,饱啖一顿,那甜甜的瓜汁直接凉到了心底。有时候发现菜刀不快了,那粗糙无釉的缸沿就成了“天然”便捷的磨刀石,只要把菜刀放在缸沿上磨一磨,钝了的菜刀就能正常使用。</p><p class="ql-block">记得家中堂屋里曾有一口专门用来腌菜的水缸。每年腌菜季节,家里都要腌制数量不少的萝卜干、咸菜。从地里收回的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后被钎(切)成大小均匀的片状,然后倒入早已洗净揩干的水缸中加上粗盐搅拌均匀,鲜嫩的萝卜经过一夜腌制后泌出了许多的水分,第二天趁太阳初升从缸中捞出,倒在芦箯上晾晒,利用风力和日照使萝卜薄片大量脱水。把晒干后的大头青(菜)整齐码在缸内,一层菜一层盐,人穿着套鞋站在缸内均匀地踩踏,并不断加菜加盐,层层叠叠到直至缸满为止,然后在上面压上几块石头。几天之后,腌菜表面就会生出一层白色的腌卤,再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发酵缸内就会泛起泡沫,俗称起了鲜露,“鲜”即鲜美之意,也就表示着缸内腌着的咸菜可以供人食用了。</p><p class="ql-block">特别寒冷的冬日,灶屋里的水缸里也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层,早晨起来需要用水,先要用菜刀把冰层敲碎。喜欢玩冰的小孩子也会不失时机地捞上一块放在手里不停地玩弄,任冰块“神奇”地变成水滴,或站在火热的灶膛边,用嘴轻轻地像冰棍那样吮着,颇有些“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意境。冬天的水容易结冰,也容易导致水缸的破裂。作为大件之一的家什,也不是破了就换个新的那么随意,更多的时候是等着补碗匠上门时进行修补。一时等不来补缸的,也只能临时用其他缸替代,或者用提桶现挑现用。补缸的活计虽然相较补碗来得简便,但水缸毕竟容积大,需要经受的压力也大,往往在补好裂缝之后还需要在缸的外表上下用铅丝打上两道箍,以确保水缸有足够的承压能力。所以,农家一般不用的水缸一到冬天尽量都会放在室内,就是放在室外的也一定会倒干里面的积水,将其翻过身来缸底朝上地挨着墙根放着,目的就是不使其积水“挨”冻而导致破裂。除了盛水,腌咸菜外,水缸还会临时被人们用来盛放粮食,既防潮湿又防鼠患。</p><p class="ql-block">如同“观云识天气”一般,水缸也给农家识辨天气提了另一种途径。春夏时节,当水缸外表开始悬挂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时,大人就会告诉我们:“马上就要落雨咧!”后来方知,因为快下雨的时候空气里的湿度(水蒸气含量)很大,而水缸水面以下部分的温度相对较低,水蒸气遇冷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缸体的表面,形成水缸“出汗”的现象。 </p><p class="ql-block">在那生活贫乏的年代里,水缸不仅给农家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给懵懂的孩子们提供了探索奥秘、寻找乐趣的条件。几名比缸才高出半个头来的孩子围在一只空水缸边上,只听那“叽哩呱啦”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说话声越大里面的“嗡嗡”声也越大,很是好玩。大了以后所学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原来是“声音共鸣”在作“怪”。玩“躲猫猫”游戏时,一时难以寻到藏身之处的孩子见水缸内空无一物,在借助其他物体的基础上奋力一翻“躲”进了缸里,头上还用随手抓起一把稻草做起了伪装,个头太小的孩子被“抓”着后一个人却难以爬出溜滑的缸外,非得在他人的帮助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成功“上岸”,情急之下恨不得再“上演”一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关于水缸的一切离我们越来越远。家中的那大小好几口水缸早已不知去向,但作为农家不可或缺的大件,当年也确实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举家离乡时有的送给了亲友近邻,也有的却莫名其妙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不管是什么“结局”,只要它们还能继续为人们的生存服务,也算是一种“幸运”的归宿。而对于我来说那些曾经承载沧桑过往的水缸,不仅装满了几代人的汗水,也装满了生命的延续,更装满了悠长的人生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