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

山高人为峰

<p class="ql-block">农历三月十八是我的生日。女儿很孝顺,知道我爱听戏,便在网上偷偷的给我和她妈订了两张戏票。临近时日,妻子才对我说:“咱们去趟天津吧,一来看看儿子,二来顺便听听你喜欢的京剧。”对妻子突如其来的决定我是一头雾水。儿子清明节假期回来刚走没几天,再思儿心切也不至于这么急吧?况且还要听戏?天津是全国出了名的“戏窝子”,听名角的戏,票价是很高的。舟车劳顿,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咱这平民百姓又猴心心的人来说还真有些舍不得。妻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劝说着,辛勤工作了一辈子,难得退休闲瑕,爽一回吧,满足你的一回爱之所愿,也不枉费女儿的一片孝心。</p> <p class="ql-block">于是乎,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我爱听戏,或许是有遗传的因素。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每当过年,父亲总要关上街门,搬出他心爱的那台“熊猫”牌收音机和不知品牌的针式电唱机,连接起来,放上从舅舅那里拿来的黑色胶质唱片,把声音调到不能再低,播放丁果仙、牛桂英、成灵仙、陈玉英、王爱爱等名家演唱的山西梆子。父母听得十分陶醉。我尽管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总觉得旋律唱腔不同于我们所唱的革命歌曲,别有一番风味,也很热闹,也很喜欢。还听父亲说,我的外祖父是村里有名的戏迷、票友。而开栅又是邻村上下出了名的“戏窝子”。我舅舅本来是学电工的,也因痴迷晋剧而改学晋剧司鼓,成了开栅晋剧团的导演、司鼓,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但开栅村集体经济搞的比较活,又有关森局转运站、地区物资转运站、汽车站、水总、铁业社等多家省、地、县驻村企业,群众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一月半载能看上一场电影。秋暇冬闲、庙会之时,村里总要唱几台戏。有文水晋剧团演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有晋中晋剧团张鸣琴、降经元演的《海港》、侯玉兰、雷丰年演的《杜娟山》;省晋剧院王爱爱、刘汉银演的《龙江颂》等等。改革开放后,古装戏也随之放开,牛桂英、王爱爱、马玉楼、冀萍、刘仙玲、程玉英、张鸣琴、侯玉兰、王万梅、武忠、闫慧贞、李月仙、宋转转等戏曲名伶轮番登台献艺。《打金枝》、《游西湖》、《教子》、《十五贯》、《下河东》、《辕门斩子》、《珍珠塔》等相继上演。西寺里地窄台小,观众常“炸场子”,演员也施展不开。演出地点移到了小学东面的体育操场北面。垒石填土为台,搭木盖苫布为顶。场内以木栏为界,分男女场。由基干民兵执勤维持秩序。直到一九七六年,由老支书武银贵主持,韩春文负责建成了吕梁地区最大的大剧场。</p> <p class="ql-block">唱戏的前几天,大队要先在村里及邻村张贴海报,村民们也邀亲唤友。大队根据各家人口数,按一定比例配发戏票。演出当日,大街小巷人群川流不息。有的搬着长板橙,有的提着草墩儿,伛偻提携, 接踵而至,早早到戏场抢占座位。演出前,先由民兵“清场”,然后检票,凭票入场。配发的戏票又要送亲赠友,又要满足家人,僧多粥少。有钱的人可以花钱买戏票,没钱的人只能站在检票口两侧“贴对字”,等演出临近结束时“放场子”。</p> <p class="ql-block">戏场内,头通响起,紧锣密鼓,铙钹交织,观众蛹捅而至,嘈嘈杂杂,黑鸦鸦一片,二通响起,鼓板相间,琴笙和鸣,观众全神贯注,鸦雀无声。</p> <p class="ql-block">演出开始。台上,生旦净丑,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板一眼,声情并茂,台下男女老少,心驰神往入戏境,悲喜交切,如痴如醉。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说是看戏听戏,其实也就是凑热闹,看个红火。后来,第一次看到古装戏晋剧《十五贯》时,那新奇艳丽的服装、迂回曲折的剧情、抑扬顿挫的念白、字正腔圆的唱腔深深吸引了我。我也渐渐爱上了看戏听戏。</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文化生活逐步丰富起来。父亲旧的收音机、电唱机换成了半导体(收音机)、录放机、VCD、DVD,彩色电视机。看戏听戏也不再是奢望,成了家常便饭。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我也听了看了不少晋剧。</p> <p class="ql-block">说起听戏看戏,我不但爱晋剧,更痴迷于京剧。1979年还在上高中时,有一次玩弄父亲的半寻体收音机,无意中收听到一段京剧。唱腔韵味醇厚,幽咽婉转,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对于听惯了山西梆子和京剧样板戏的我,忽然觉得新鲜悦耳,被深深吸引。父亲告诉我是京剧名家李世济先生唱的《锁麟囊》。从此,我又爱上了京剧。每每收音机里放京剧,电视里演京剧,看得聚精会神,听得如痴如醉。老生平稳舒展,苍劲流畅;小生清秀俊俏,清亮透彻;老旦苍迈古朴,高宽明亮;小旦娇媚婀娜,婉转细腻;黑头刚劲雄壮,豪放粗犷;小丑插科打诨,油嘴滑舌。梅派雍容华贵、珠圆玉润;程派幽咽婉转、若断若续;荀派柔媚娇婉、俏丽多姿;尚派的刚健婀娜、清亮激越。央视戏曲频道的京剧成了我暇时的最爱。李胜素、张火丁、于魁智、孟广禄等成了我追的星。什么时候能够坐在大剧场,真情实感地看一场京剧名家的演出,美美地爽一回也成为一个小小的奢望。</p> <p class="ql-block">爱女圆我所愿。四月二十一日,携妻坐地铁,挤公交,早早来到天津滨湖剧院,取票照像,打卡留念。剧院门头“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之全国巡演(天津站)”鲜红的字幕滚动播出,十分耀眼。当晚由北京京剧院和天津京剧院的梅派名家王燕及其徒路洁、叶派名家李宏图、李派名家康静、谭派名家马博通、高派名家倪胜春、京胡名家舒健等联袂演出梅派经典名剧《穆桂英挂帅》。</p> <p class="ql-block">主演穆桂英的梅派传人王艳是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荣获榜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扮相端庄、秀丽,嗓音清亮、圆润,表演细腻传神,文武兼长。从艺三十余年,扮相、嗓音、身段、表情、武功水准和演唱技巧均可称当今京剧演员中的佼佼者,戏迷亲切地称她为“艳尊”。</p> <p class="ql-block">晚七点十五分,紧锣密鼓中大幕徐徐拉开,演出准时开始。《穆桂英挂帅》是梅派剧目的集大成者。当晚的演出名家汇粹,珠联璧合。醇厚流丽的唱腔,丰富含蓄的情感展现,名家新秀共同演绎了这出经典好戏。让观众欣赏了一场梅派艺术的饕餮盛宴,也体现了京剧梅派艺术的传承发展。特别是王艳,她的嗓音圆润,气质端庄大方,表演写人抒意,让观者于隽永平静中品味中正平和、内敛含蓄、意境深远的梅派真谛。在大段的唱腔中,或激情叙事,或婉转抒情,或放声怒吼,或慷慨悲歌,吐字真切、脆气;行腔婉转动人;拖腔犹如溪水长流,绵连不断;快唱却是斩钉截铁,飞流直下。完美诠释了穆桂英老当益壮,义勇当先挂帅出征的巾帼英雄故事,再现了梅派艺术芳华。台上演员激情高亢,行云流水,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好声不断。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诗意,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粹的京剧,更是一种沉甸甸的传承,它既是历史的记忆,又是未来的种子,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国粹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国粹的美丽是永恒的,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都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绽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