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在衡阳市湘江与蒸水交汇处的一座小山上,海拔69米。石鼓山虽小,却峻峭挺拔,三面临江,风光旖旎,竟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div>石鼓书院始建于唐代,因建在石鼓山而得名。唐初,宰相齐映被贬为衡州剌史,建合江亭于山上。唐宪宗元和年间,衡州人李宽筑屋山巅,取名“寻真观”,并在此静心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型。宋代太平兴国二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御赐“石鼓书院”匾额。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衡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石鼓山建立书院,招收生徒讲学。<br></div><div>据说,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中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一座书院。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湖湘文化发祥地的石鼓书院鼎盛了一千多年,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人民政府重修石鼓书院。<br></div> 二月初一日,徐霞客踩着泥泞的道路,游览回雁峰,在雁峰寺千手观音殿吃中饭,然后再去游览石鼓书院。他在日记中写道:“(石鼓)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湘江在其南,蒸江在其北,山由其间度脉,东突成峰,前为禹碑亭,大禹《七十二字碑》在焉。其刻较前所摹望日亭碑差古(此碑比起前面临摹的望日亭碑稍古一些),而漶漫殊甚( 但碑文模糊得很),字形与译文亦颇有异者(徐霞客看得十分仔细!)。其后为崇业堂,再上,宣圣殿(供奉孔子的殿堂)中峙焉。殿后高阁甚畅,下名回澜堂,上名大观楼。西瞰度脊,平临衡城,与回雁南北相对,蒸、湘夹其左右;近出窗槛之下,惟东面合流处则在其后,不能全括。然三面所凭牵,近而万家烟市,三水帆樯;远而岳云岭树,披映层叠,虽书院之宏伟,不及吉安白鹭大观(与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宏比,规模稍小),地则名贤乐育之区[韩文公、朱晦庵、张南轩讲学之所],而兼滕王、黄鹤之胜(历代名贤乐于在此任教(韩愈、朱熹、张栻),兼有滕王阁、黄鹤楼的景色),非白鹭之所得侔矣(侔,相等。不是白鹭洲书院能够比得上的)。楼后为七贤祠,祠后为生生阁,阁东向,下瞰二江,合流于前,耒水北入于二里外,与大观楼东西易向。盖大观居山顶,收南北西三面之奇,而此则东尽二水同流之胜者。又东为合江亭,其址较下而临流愈近。亭南崖侧,一隙高五尺,如合掌东向,侧肩入,中容二人,是为朱陵洞后门。求所谓‘六尺鼓’不可得。亭下濒水有二石如竖碑,岂即遇乱辄鸣者耶?自登大观楼,正对落照(夕阳)见黑云衔日,复有雨兆。下楼,践泥泞冒黑过青草桥,东北二里入绿竹庵。晚餐毕,飓风怒号,达旦甫止,雨复潇潇下矣。”徐霞客这篇石鼓书院游记,短短五百字,有写景,有抒情,有叙述,有对比,从西到东,一景不漏,可以作为当代导游的讲解词。 2023年11月26日下午三时,导航到达石鼓书院,停好车,进入景区,看到景区门口有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有七尊青铜塑像,名“石鼓七贤”。“七贤”是谁?那是石鼓书院创始人李宽,唐代韩愈、李士真,宋代周敦颐、朱熹、张栻、黄斡。将他们立在景区门前,让游客一目了然。 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四角亭,亭额挂着“禹碑亭”匾额,亭柱上有一副楹联:蝌蚪成点画,天地衍大文。该联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史穆题书。 再看亭中那块禹碑,字迹弯弯绕绕,笔画有点像蝌蚪的形状,被称为“蝌蚪文”。我看着这些文字,根本无法辨认。 禹碑旁边附有明代状元杨慎的一篇《禹碑释文》,文字是认识的,但要读懂此文,还是非常困难的。 过了禹碑亭,走过一座长桥,石鼓书院门楼立于高高的石阶之上,说明那里的地势较高。 门额“石鼓书院”四个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所书。大门两边挂有一副对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读来既通俗易懂,又觉得涵义深奥。古代,石鼓书院以“四书五经”作为正统教材,这副对联是石鼓书院的真实写照。 进入石鼓书院,院子内有一个用石头雕凿而成的大鼓,置于石头基座上。这种鼓,普通人一看都知道不能敲。《徐霞客游记》记载:“求所谓‘六尺鼓’不可得。”当年,徐霞客没有看到,我们怎会看得到呢?不过,有史料介绍,晋代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那是说,“石鼓鸣,有战事”,老百姓不愿看到战争,于是有位卢龙的大力士,在村民的鼓动下,一鼓作气,将石鼓推入深潭。从此,人们再也没有看过那个石鼓。现存的石鼓是1965年在陶铸同志建议之下用花岗岩雕凿而成的。 石鼓书院坐东朝西,进入书院后,一排排房屋沿着山坡逐级抬升,中间以石阶相连。第二排建筑以中轴线为界,分为左右两幢,南面一幢是武侯祠,北面一幢是李忠节公祠。两所祠堂内分别写有简介:<div>武侯祠简介:武侯,诸葛亮(181~234),因诸葛亮曾封过武乡侯,故世称武侯。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任荆州牧,诸葛亮以军师驻临蒸(今衡阳),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相传诸葛亮就驻在石鼓山上。后人在临蒸驿旁建武侯庙祭祀。宋代重修石鼓书院时,将武侯庙移至石鼓山(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山在临蒸驿之后,武侯庙之东。”说明那时候的武侯庙在石鼓山之西,并未移到山上)。南宋理学家张栻(1133~1180)曾作《武侯祠记》,并亲书勒石立碑。</div><div>李忠节公祠简介:李忠节公名节芾(?~1275),其时元军将犯,李芾临危受命,任潭州(今长沙)知州兼湖南按察使,率领军民抵抗元军三月有余。城破,举家殉国。元代时就在衡州城南金鳌山李芾故宅建李忠节公祠,配祀李芾部将沈忠和衡阳县令穆演祖,清代移建石鼓山。元代宋本与陈沆先后作《记》。清同治年间(1862~1864)重修石鼓书院时,彭玉麟(时任兵部右侍郎)为李忠节公祠题写门联:义烈炳潭州,千秋名义垂竹帛;崇祠仍故宅,一龛清供有梅花。</div> 参观过两座祠堂,向东登十数级石阶,上面的地形稍窄,正中只有一幢建筑,为二层楼阁,歇山顶的大观楼。楼前立有一尊孔子雕像。 走进大观楼,底层正面墙上挂着七块线刻人物画像,那是石鼓书院“七贤”画像,及其事迹。正是有了他们的杰出贡献,才有今天名声远播的石鼓书院。厅内两根柱上挂有一副长联: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姜斋感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远连青草,近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上联“昌黎首唱”,“昌黎”是唐代大文豪韩愈别名,是他第一个作《合江亭》诗,故谓之首唱;“石湖继吟”,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号石湖,他在石鼓山作《石鼓书院》《合江亭》等诗篇;“霞客纪游”,说的是徐霞客游石鼓书院故事;“姜斋旧感”说的是王夫子,姜斋是其号,他曾以《摸鱼儿》词牌填《潇湘小八景》词。据衡阳文化学者甘建华考证,此联由当代楹联名家欧建鸿先生所撰。 走过大观楼,后面一幢楼阁,名“合江亭”。有介绍说,合江亭始建于唐贞元三年(787年)至七年(791年)间,为衡州刺史齐映(757—795)所建。贞元十七年(801年)后,衡州刺史宇文炫又改建为楼阁式建筑。之后,石鼓山上的建筑屡有废兴,合江亭均在必建之列。唐永贞中(805年),韩愈遭贬途径衡州,登石鼓山,游合江亭,留下千古名作《题合江亭寄剌史邹君》长诗,后代步其韵而和者众。合江亭亦因诗中“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而称“绿净阁”至今底层犹挂“绿净阁”匾额。合江亭门前有一副楹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真实记录了韩愈与合江亭的故事。<br> 合江亭堂上挂有一篇文章,正是韩愈所作《题合江亭寄剌史邹君》,读来颇有感慨。 站在合江亭后面的观景台上,望湘江与蒸江汇合一处向北流去,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有不少渔民划着小船在打鱼。夕阳下恰是一幅“渔舟晚唱”的优美画面。 踏着石阶走到江边,回过身来朝上看,合江亭犹如一头雄狮,俯瞰二江,守卫着衡阳人民的幸福安康。 从江边沿着步道往回走,崖脚有个小山洞,旁边石崖上刻着“朱陵后洞”“介崖”二幅字。这就是徐霞客日记中写到的“ 亭南崖侧,一隙高五尺,如合掌东向,侧肩入,中容二人,是朱陵洞后门。”“朱陵”即道教尊崇的朱陵大帝,我们在衡山水帘洞游览过“朱陵宫”。传说,朱陵后洞与衡山朱陵宫相通。这在古代可能会有人相信,如今基本上是没有人信的。不过在旅游景点上,有一点传说,也并非坏事,给游客可多一点旅游中的乐趣。 这是连接石鼓山与西边陆地的大桥。这样看,石鼓山似乎是个岛屿。只是旱季桥底下干涸,人可以在桥下活动。到了雨季,桥下水位抬高,石鼓山就成了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