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博士国内教职统计

哲远图文

<p class="ql-block">《哲学评论》2024年第二期发表</p><p class="ql-block">一、导言</p><p class="ql-block">时下诸多对大学的教育水平的评估,多将重点放在大学的资金实力、教师的数量和发表成果、招生分数、毕业生的短期就业率等数据上。然而基于这些数据形成的“排行榜”不能全面反映大学在相关专业上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性别比、教师的年龄结构、学术专长的分布、毕业生的长远职业发展等信息,同样是评估一个院系所能提供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重要参考信息。相比通常的“学术指标”,某个院系是否对弱势群体(比如哲学专业的女性求学者、母语非汉语的求学者)友好,其毕业生是否有好的长远职业发展等信息,对求学者而言同样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对诸如教师性别比、年龄结构、学术专长分布、毕业生长远职业发展等信息的调查,能够从侧面揭示一个院系的发展策略,一个专业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上的整体状况。这些信息也能够对有能力影响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各类排行榜没有提供的信息。在国外,类似的调查报告也逐渐增多,并为学界所重视【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现代哲学国际班的学生在导师晓非的指导下,对中国大陆地区哲学从业人员的(1)任职院校、(2)姓名、(3)职称、(4)性别、(5)年龄、(6)研究领域(所属二级学科)、(7)研究关键词、(8)从本科到最高学历的毕业学校和(9)从本科到最高学历的专业这九项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本次调查统计了现任职于中国大陆53所高校的哲学从业人员的信息。这53所高校包括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上榜的58所高校中的50所(其中西北政法大学的信息未能获取;吉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广西大学没有专门的哲学系或哲学学院,故而没有纳入统计),以及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全部信息都来自人工手动收集网络上公开的信息,包括各所高校官方网站上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百度百科上提供的信息。统计的哲学从业人员总数为206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调查报告分为6个部分。第二部分为基本信息,统计了53所高校的从业人员在人数、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研究领域这六个方面的信息。第三部分为各校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统计了各校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最终获得(所统计的53所高校的)哲学教职的情况。第四部分为各校哲学从业人员的学历情况,分别考察了第一学历(本科学历)、最高学历(博士学历)与获得教职的关联,同时还考察了毕业生本校任教情况。第五部分关注各校从业人员的性别分布情况,分别从各年龄段的女性占比、各级职称的女性占比、各二级学科的女性占比、以及女性占比与任职学校排名和地理区域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第六部分为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人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统计的哲学从业人员包括具有教授、副教授或讲师职称的教学人员,以及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博士后科研人员。53所哲学机构的从业人员的平均数是39人,中位数是33人。人数最多的十所学校依次为: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南开大学。</p><p class="ql-block"><br></p> <h3>(二)年龄</h3></br><h3>获取了年龄信息的哲学从业人员有1433人,占总人数的69.6%。其中,出生于1950年及之前的有29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2.0%;出生于1951-1970年的有578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40.3%;出生于1971-1990年的有787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54.9%;出生于1991年及之后的有39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2.7%。平均年龄约为50岁【2】。</h3></br><h3>根据1433组有效年龄数据,各校教师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3】:</h3></br><h3> <h3>(三)性别</h3></br><h3>获取了性别信息的有1917人,占总人数的93.1%。其中,男性为1481人,在有效数据中占77.3%;女性为436人,在有效数据中占22.7%。男女性别比约为3.4 : 1。</h3></br><h3>所有53所大学中,有28所的女性从业人员在该校提供了性别信息的全部从业人员中占比高于22.7%。其中有2所大学女性占比大于或等于50%,它们是:上海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4】。</h3></br><h3>女性占比最低的十所院校分别是:山东大学(4.7%),北京大学(6.6%),南昌大学(6.7%)【5】,华侨大学(7.9%),吉林大学(10.3%),西南政法大学(10.5%),中国人民大学(10.8%),深圳大学(12.0%),清华大学(13.2%)和中南大学(14.3%)。</h3></br><h3> <h3>(四)职称</h3></br><h3>获取了职称信息的哲学从业人员有1941人,占总人数的94.2%。其中,教授/研究员为890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45.9%;副教授/副研究员为614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31.6%;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为437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22.5%。</h3></br><h3> <h3>(五)国际化</h3></br><h3>获取了博士学位颁发国家信息的哲学从业人员有1566人,占总人数的76.0%。其中从境外和港澳台地区(以下简称“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为308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19.7%。</h3></br><h3>具有海外学位的从业人员在该校有相关信息的全部从业人员中占比最高的十所院校依次是:清华大学(50.0%)、北京大学(49%)、中山大学珠海校区(44.0%)、复旦大学(39.7%)、武汉大学(36.2%)、浙江大学(35.3%)、中国人民大学(32.8%)、湖南大学(29.2%)、兰州大学(28.0%)和华中科技大学(28.0%)。</h3></br><h3> <h3>在所有教授/研究员职级的从业人员中,有海外博士学位的占比为14.5%;在所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级的从业人员中,有海外博士学位的占比为22.8%;在所有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职级的从业人员中,有海外博士学位的占比24.4%。</h3></br><h3>在海外博士的来源地中,博士人数在海外博士中占比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德国(24.4%)、美国(17.5%)、中国香港(12.3%)、英国(10.1%)、日本(6.2%)、法国(5.2%)、比利时(2.9%)、荷兰(2.9%)、中国台湾(2.6%)、爱尔兰(2.3%)。</h3></br><h3>(六)研究领域</h3></br><h3>获取了研究专长领域信息的从业人员有1918人,在总人数中占比93.1%。依照八个二级学科划分,各领域依照人数多少依次为:外国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科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和美学。</h3></br><h3> <h3>从被调查者提供的专长领域信息中,我们抽取了第一关键词(最先列出)和第二关键词。获取了第一关键词信息的有1876人;获取了第二关键词信息的有1611人。</h3></br><h3>第一关键词中,按照出现次数多少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家哲学、中国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西方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德国古典哲学。</h3></br><h3> <h3>第二关键词中,按照出现次数多少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比较哲学、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宋明理学、佛教哲学、应用伦理学、逻辑哲学、现象学。</h3></br><h3> <h3>三、毕业生职业发展</h3></br><h3>由于没有各高校哲学专业毕业生近些年来就业情况的公开信息,本次调查采取统计53所高校在职人员的毕业院校信息,对相关学校的毕业生在哲学领域的职业发展情况做了一个粗略的评估。这一采样方法的缺陷是明显的:它无法反映在所统计的53所学校之外的就业情况,也无法反映在哲学之外的职业发展情况。但其优势在于,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各校哲学职业培养的长期效果,因而优于就业率这样的短期指标。</h3></br><h3>(一)本科毕业生</h3></br><h3>在统计的2060名哲学从业人员中,获取了本科毕业院校信息的有1148人,占总人数的55.7%。按毕业人数多少排名前十位的学校依次是:北京大学(69人),武汉大学(60人),复旦大学(51人),中山大学(45人),南开大学(43人),南京大学(40人),中国人民大学(39人),山西大学(36人)和吉林大学(33人),山东大学(31人)。</h3></br><h3> <h3>获取了本科毕业院校信息的1148人中,同时获取了本科专业信息的有1082人。其中,本科专业为哲学的有577人,在有效数据中占比53.3%。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最终获得所统计的53所学校教职的,按照人数多少排名前六的专业依次为:文学(67人),法学(50人),思想政治教育(38人),历史(24人),数学(22人)和经济(20人)。</h3></br><h3>(二)硕士毕业生</h3></br><h3>获取了硕士毕业院校信息的从业人员有1119人,占总人数的54.3%。按毕业人数多少排名前十位的学校依次是:北京大学(103人),武汉大学(77人),复旦大学(68人),中国人民大学(64人),南京大学(51人),中山大学(49人),吉林大学(40人),北京师范大学(35人),南开大学(33人),山西大学(29人),华东师范大学(29人)。</h3></br><h3> <h3>此外,我们统计了硕士毕业院校对于申请和获得境外和港澳台地区博士学位的影响。在所统计的2060名哲学从业人员中,同时提供了海外博士学位信息和中国大陆硕士毕业院校信息的有242人。这些人中,按硕士毕业生人数多少排名前十位的学校依次是:北京大学(36人),复旦大学(20人),中国人民大学(10人),清华大学(10人),武汉大学(8人),中山大学(7人),南京大学(6人),华东师范大学(4人),山东大学(4人),北京师范大学(3人),兰州大学(3人),四川大学(3人)和同济大学(3人)。</h3></br><h3>(三)博士毕业生</h3></br><h3>获取了博士毕业学校信息的从业人员有1566人,占总人数的76%。其中,毕业于中国大陆院校的有1260人。在中国大陆院校中,其博士毕业生在所调查的53所院校获得教职的,按照人数多少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北京大学(179人),中国人民大学(143人),复旦大学(115人),武汉大学(113人),中山大学(101),南京大学(91人),南开大学(58人),吉林大学(45人),清华大学(42人),北京师范大学(41人)和四川大学(41人)。</h3></br><h3>依据上述1566人提供的博士毕业学校信息(包含海外),博士授予人数的具体情况如下。</h3></br><h3> <h3>四、学历情况</h3></br><h3>(一)“第一学历”</h3></br><h3>1.第一学历与任职学校排名</h3></br><h3>在获取了本科毕业院校信息的1148名哲学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985院校的为609人,占比53.0%;毕业于中国大陆非985院校的为473人,占比41.2%;毕业于海外大学的为66人,占比5.7%。</h3></br><h3>我们考察了53所(剔除极端值0%和100%后共47所)学校哲学从业人员中第一学历为985院校的人数在该校全部哲学从业人员中的占比情况,以及该占比与该校在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中的排名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 26.0对占比信息和任职院校排名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6】,我们发现二者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p &lt; .081)。</h3></br><h3> <h3>2.第一学历与年龄</h3></br><h3>同时获取了本科毕业院校信息和年龄信息的从业人员有929人,占总人数的45.1%。其中,出生于1950年及之前的人中,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985院校的占59.1%,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非985院校的占27.3%;出生于1951-1970年的人中,本科毕业于985院校的占49.6%,本科毕业于非985院校的占49.1%;出生于1971-1990年的人中,本科毕业于985院校的占56.0%,本科毕业于非985院校的占38.5%;出生于1991年及之后的人中,本科毕业于985院校的占55.6%,本科毕业于非985院校的占44.4%。</h3></br><h3> <h3>3.第一学历与职称</h3></br><h3>同时获取了本科毕业院校信息和职称信息的有1138人,占总人数的55.2%。目前为教授/研究员职级的人中,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985院校的占51.0%,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非985院校的占44.3%;目前为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级的人中,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985院校的占53.8%,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非985院校的占40.1%;目前为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职级的人中,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985院校的占56.1%,本科毕业于中国大陆非985院校的占36.8%。</h3></br><h3> <h3>(二)最高学历</h3></br><h3>1.最高学历与任职学校排名</h3></br><h3>获取了博士毕业院校信息的1566名哲学从业人员中,博士毕业于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排名前十的国内博士项目【7】的为929人,占比59.3%;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为308人,占比19.7%;毕业于排名非前十的国内博士项目的为329人,占比21.0%。</h3></br><h3>我们考察了53所(剔除极端值0%和100%后共51所)学校的哲学从业人员中博士毕业于排名非前十的国内博士项目的在该校全部哲学从业人员中的占比情况,以及该占比与该校在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中的排名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 26.0对占比信息和任职院校排名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8】关系(r = .28,p = .048),即任职学校排名越高,博士毕业于排名非前十的人数占比越少。</h3></br><h3> <h3>2.最高学历与年龄</h3></br><h3>同时获取了博士毕业院校信息和年龄信息的从业人员有1208人,占总人数的58.6%。其中,博士毕业于排名非前十博士项目的从业人员的占比,在出生于1950年及之前的人中为6.3%;在出生于1951-1970年的人中为20.3%;在出生于1971-1990年的人中为21.3%;在出生于1991年及之后的人中为19.4%。</h3></br><h3> <h3>3.最高学历与职称</h3></br><h3>同时获取了博士毕业院校信息和职称信息的有1550人,占总人数的75.2%。博士毕业于排名非前十的博士项目的从业人员的占比,在教授/研究员职级的人中为22.4%;在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级的人中为19.1%;在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职级的人中为21.2%。</h3></br><h3> <h3>(三)母校任职</h3></br><h3>获取了博士毕业院校信息的1566位哲学从业人员中,一部分目前任职于其博士毕业学校。通过考察这1566人的信息,我们统计了各校的本校博士毕业生在其教师中的占比情况。其中占比最高的十所学校依次是:吉林大学(69.2%)、南京大学(65.2%)、山西大学(52.5%)、东北大学(52.0%)、黑龙江大学(50.0%)、中山大学(45.9%)、武汉大学(43.1%)、中国人民大学(42.6%)、北京大学(40.0%)、复旦大学(38.4%)。(说明:本数据只反映博士毕业生目前任职本校的情况,不反映博士毕业生直接留校任职的情况。)</h3></br><h3> <h3>五、性别情况</h3></br><h3>(一)各年龄段的女性占比</h3></br><h3>同时获取了性别信息和年龄信息的共1412人,占总人数的68.5%。依照这1412位从业人员的信息,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在该年龄段的从业人员中的占比情况如下。</h3></br><h3> <h3>(二)各职称的女性占比</h3></br><h3>同时获取了性别信息和职称信息的共1891人,占总人数的91.8%。拥有教授/研究员职称的880人中,女性占13.5%(119人);拥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598人中,女性占30.8%(184人);拥有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的413人中,女性占31.2%(129人)。</h3></br><h3> <h3>(三)各二级学科的女性占比</h3></br><h3>同时获取了性别信息和研究领域信息的共1881人,占总人数的91.3%。依照这1881位从业人员的信息,八个哲学二级学科中的女性占比情况如下。</h3></br><h3> <h3>(四)女性占比与任职学校排名的关联</h3></br><h3>我们考察了各校女性教师占比与该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排名之间的关联。使用SPSS 26.0对女性教师占比与学校排名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二者未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 = .112)。</h3></br><h3>学科排名前7位的大学,其女性占比依次是:6.6%(北京大学),16.2%(复旦大学),10.8%(中国人民大学),18.3%(南京大学),14.8%(北京师范大学),10.3%(吉林大学),17.6%(武汉大学)。</h3></br><h3> <h3>(五)女性占比与地理区域的关联</h3></br><h3>综合了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我们划分为十个地理区域。这十个地域的女性从业人员占比情况如下。</h3></br><h3> <h3>(六)各校女性博士职业发展</h3></br><h3>同时获取了性别信息和博士毕业院校信息的有1545人,占总人数的75%。依据这部分数据,53所大学中,博士毕业人数排名前九位的学校分别是:北京大学(177人),中国人民大学(138人),复旦大学(114人),武汉大学(112人),中山大学(100),南京大学(89人),南开大学(58人),吉林大学(45人),清华大学(42人),总计875名。在这875人中,各校的女性博士毕业生在该校获得教职的全部博士毕业生中所占比例情况如下(例如,北京大学的16.9%意味着该校获得在所统计的53所高校的哲学教职的所有博士毕业生中,女性占比为16.9%。)</h3></br><h3> <p class="ql-block">作为对比,我们收集了三所大学招收的哲学博士生的人数信息:A学校(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排名前三)、B学校(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排名前十)、C学校(第四轮哲学学科评估排名前二十)。以下是三所学校自2013年以来的博士招生人数信息:A学校总计招生人数651人,女性占49%(319人);B学校总计招生人数448人,女性占50%(224人);C学校总计招生人数141人,女性占49.7%(90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本次调研所统计的53所高校的从业人员总人数为2060人。考虑到国内设有哲学相关专业的学校并不止53所(比如,参与第四轮哲学一级学科评估的学校一共有84所【9】,总从业人数应该多于此数。作为对比,据美国哲学协会(APA)统计,其2020年协会注册会员中的全职哲学从业人员总数为3426人【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从业人员中的女性占比(22.7%)显著低于男性,尤其是在1970年前出生的年龄段中;在1990后出生的、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职级的从业人员中,女性占比有了显著提升(分别为26%和31.2%)【11】。作为对比,依照上述美国哲学协会的统计,其哲学从业人员中的女性总体占比为26%,其中助理教授职级的从业人员中女性占比为34%【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调研数据显示学校排名越高,其从业人员中博士毕业于排名非前十的博士项目的人数占比越少;同时,在助理教授/讲师/博士后职级的人中,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从业人员占比显著高于本科毕业于大陆非985高校的从业人员占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博士毕业生在其母校任职,是一个显著存在的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各个哲学二级学科中的女性占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整体而言,在性别分布上,学校排名和女性从业人员占比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所调查的从业人员中女性的占比(22.7%)显著低于近些年哲学博士毕业生中女性的占比(49-50%);相比之下,美国2001-2019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中女性的占比(25-35%)与其全职哲学从业人员中女性的占比(26%)的差异要小得多【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是初次开展,本调研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由于信息渠道的限制,资料完整性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尤其是硕士毕业生深造的情况),由于只统计了53所大学目前的从业人员的情况,没有反映目前在海外就读博士或者获得教职的人员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只统计了教师的情况,没有统计学生的情况,相比于国外类似的统计,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杨贞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现代哲学国际班本科在读。鲁一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现代哲学国际班本科在读。邓情辉,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读。汤美慧,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读。晓非(本名刘晓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比如:&nbsp;Hassoun, Nicole, et al. "The Past 110 Years: Historical Data on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Philosophy Journals."&nbsp;Ethics&nbsp;132.3 (2022): 680-729;&nbsp;Schwitzgebel, Eric, et al. "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y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the United States."&nbsp;Philosophers Magazine&nbsp;93&nbsp;(2021): 71-90;&nbsp;Weinberg, Justin 2017, "The Racial Diversity of Philosophy Majors",&nbsp;Daily&nbsp;Nou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部分年龄是从本科毕业年份推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大连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所大学未获取任何从业人员的年龄信息,故未列出。之后的列表中,没有列出的学校都意味着未获得任何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上海师范大学38名从业人员中只获取了1人的性别信息,女性占比10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南昌大学有效性别数据低于全部从业人员数据的5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以用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用来分析变量之间有没有相关,是正/负相关,以及相关性的强弱。基于此,我们制作了二者的散点图,其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示变量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第四轮学科评估哲学学科排名前十的学校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排名越高,代表排名的数字越低,所以在数值上是“正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参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Demographic Statistics on the APA Membership, FY2018 to FY2020,"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关于国内哲学领域女性从业人员现状的研究,还可以参考曹剑波2021年的著作《哲学领域女性偏少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另参见Schwitzgebel et. al., 2021, "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y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the United State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Schwitzgebel et. al., 2021, "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y Students and Faculty in the United States".</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