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贵游 — 安岳石刻

孙运东 蔡铭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9日上午看罢重庆市大足区北山石刻后,驱车前往安岳,计划行车路线:北山-孔雀洞- 茗山寺- 毗卢洞- 华严洞-资阳市安岳县;明天计划行车路线:安岳-圆觉洞、千佛寨、卧佛院-遂县,结束中国石刻之乡安岳石窟之行。</p> 安岳县是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石刻众多,分布较散,大多数石刻造像都在山区,刻于晚唐和北宋早期。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368处,造像10万余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这里的石窟群开凿的时间也比大足早一些,数量和规模都不逊于大足,甚至更美,具有上承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地位。安岳石窟是散落在山间的宝藏。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石刻之乡“称号。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处,分别是卧佛院、玄妙观、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 <div>安岳石窟除少数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妆彩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特别是宋代造型更是达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第一站-孔雀洞 <div>“孔雀洞”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孔雀村孔雀寺岩壁间,与茗山寺景区相邻,距安岳县县城60公里。<div>明代隆庆四年(1750)僧崇智在此建寺,尽管如今原建寺庙仅剩部分房舍留存,但孔雀洞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br></div></div> <div>孔雀明王造像开创于北宋,洞窟依岩而凿,高7.4米,宽4.4米,进深2.7米。洞中刻一圆雕立体全身孔雀,高2.3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孔雀洞石窟主尊——佛母孔雀明王头戴化佛冠,结跏趺坐于孔雀背上,有四臂。左边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吉祥果;右边第一手举于胸前,手指已残。左右侍立二天王。后壁墙上雕饰供养天人及帝释天大战阿修罗的场景。</div> 孔雀明王造像周身雕刻有精美的头饰、头冠,飘动的衣袍和手上的法器也是栩栩如生,是我们看到的最灵动的古代佛造像了。 据导游介绍,由于这里居住了一户人家,长年累月,佛造像被厨房的烟火熏黑了,文革时期有人说要炸毁孔雀明王洞,但其连着厨房无法单独销毁,故孔雀洞就这样保存了下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佛像座下的那只孔雀,眼睛中透露着一种活泼和骄傲,散发出由内而外的轻松,令人驻足凝视,心生愉悦。 <div>我们此行先去到了大足石刻,相比较之下确能看得出安岳的孔雀明王造像更加浑厚大气,充分展现了古人对佛的深刻诠释,同时被古人的虔诚之心与不可方物的鬼斧神工深深震撼。<br></div> 孔雀明王洞的山上还有一座宝塔,山中竹林茂密,苔藓厚重,仙气十足。 山顶有一废弃寺庙群,如今被当地人当做牛棚。 散落随处可见的石刻文物。 石鼓 宝塔在寺庙后面,是红砂岩石塔,三层八面,高15米,塔内外两层,里面是实心的塔柱,外面一圈檐柱,檐柱也是八面,每一面刻着两种经文的名称(经目),有144种。三层檐下都有一圈坐佛小像,顶为葫芦宝顶。保护完好,在四川省石塔中属罕见。据说塔内藏有唐代高僧的舍利,珍贵性不亚于孔雀洞中的石刻。<br><div><div><br></div></div> 三层檐下都有一圈坐佛小像。 导游指给我们看,果然在塔身有隐没在烟灰里的“身舍利”三个字。这身舍利经目塔是宋清遗物,形制独特,果然珍贵。 第二站--茗山寺<div>茗山寺地处大山深处,沿着狭窄的山路行车,周围一片荒凉,不见一人,导航显示已经抵达目的地,还要往山里徒步走几百米,才能看到破败失修的寺庙和山门,景区不要门票。<br><div><br></div></div> <div>山门洞开,无人值守,进得山门,一条小径将我们带到了山后的绝壁,目光所及,皆是惊叹:眼前雄伟摩崖造像,雕立于顶峰绝壁,颇为壮观、震撼,令人叹为观止。</div><div>围绕茗山寺的绝壁,古人以其精湛的手艺完成了环山的佛像,这些造像个个体型巨大,尽显大气之美,石像间又相互独立,她们面对的是空寂壮丽的山谷,从佛像的视角望去,山谷的美尽收眼底,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艺术。这些佛像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被时光留下了年轮,打磨出抽象的风蚀痕迹,水波纹一样的纹路美的无与伦比,与佛像浑然天成,在这绝壁上仿佛能感受到北宋吹来的风......。</div><div>古寺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现存造像多为北宋时期所刻,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绝大部分保存完好,气势宏伟。茗山寺也因地处大山深处,所以免遭了人为的破坏,也没有历经后期的重妆修补,这些高大的石刻造像惟妙惟肖,有千年神秘的风采,是北宋时期的摩崖石刻精品。沿山崖长约350多米摩崖造像多达63尊,其中单个造像有34尊,其中高5至7米的造像有8尊,1至4米的有50余尊,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题记29处。这些造像和题记昭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br></div><div><div><br></div></div> <div>绝壁上毗卢遮那佛立龛,美的不可方物,造像高6.3米,佛像花冠繁复,璎珞精致,开脸更是端庄美丽,可见当时在北宋,一定出自大家之作。精美的头冠上还有一尊小佛像,是柳本真(密宗第五代祖师)像,镂空精美的头冠,包括佛像鬓角的梅花图案,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她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仍然傲立于世,给人以静谧、灵气之感。</div><div>此龛为此山唯一的正坐北朝南的佛像,由此可见此处在北宋时应当是密宗的道场。<br></div> 茗山寺因石质为砂岩,而造像未有任何保护措施,在山崖边历经千年风水雨打,造就了现在的风蚀痕迹,具有强烈的抽象美感,犹如水波荡漾,妙不可言。 毗卢遮那佛宝冠为岩石融化而成,与岩崖融为一体,奇思精巧,尽显大宋工匠的夺天手段。 <div>文殊菩萨<br></div>峭壁上山路回环,一转眼,一股华贵的衣袂之风扑面而来,高达8米的文殊菩萨似正破岩而出,气度卓然,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华贵的镂空头冠上装饰着五尊佛像,胸前精致的璎珞、短袖披肩都是那么的精美绝伦。右手平置于胸,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书和手的重量上千斤,历经千年不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运用力学与美学结合,造型十分巧妙。很遗憾的是,2008年地震的时候,书被震落了,后请了大足的石刻大师来补上。 龛后刻有8尊坐佛,右侧5尊风化严重,左侧3尊完好。龛楣之上刻“现师利法身”五字。在风口的佛龛只留下了抽象的线条纹理,而鲜明的对比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div><br></div> 风蚀痕迹,具有强烈的抽象美感,线条自然,天人共造。 背风处的佛龛依然精致,栩栩如生。 华贵的镂空头冠上装饰着五尊佛像。 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div>体态较为丰腴,颇具唐末遗风,而又更具北宋的端庄秀丽。</div><div>左侧为大势至菩萨,菩萨面相丰圆,头戴高花冠,冠中刻一宝塔,塔底层开小龛刻一小坐佛、双手置腹前捧一钵,仿佛盛满解救人间苦难的甘露;右侧为观音菩萨,观音头戴高花冠,冠中刻一阿弥陀佛立像,身着双领下垂大衣、披云肩、饰项圆、手镯、双手置腹前,五指并拢,捧一经箧,趺坐于仰莲台上,表现出阐释教义,弘扬佛法的气度。</div> 大势至菩萨 <div>毗卢佛与东岳大帝<br></div><div>佛道合龛,这是明、清的造像龛,是佛教的毗卢佛(左侧)与道教的东岳大帝(右侧)。毗卢佛结跏趺坐,施智拳印,头戴花冠;东岳大帝像双腿垂坐,头戴纯阳巾,可惜面部表情略显呆板,东岳大帝像旁边的刻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题记,可知此佛像是在晚清时雕刻完成,雕刻技法与身旁的毗卢佛相比逊色了许多。<br></div> 后岩壁上的护法神龛内造像呈半圆形,集中雕塑均高1.8米的十二个护法神,皆甲胄鲜明,其手或提九仗剑,或执鞭托杵;其头或昂扬猛呼,或怒目扭颈;有的剖腹见心,有的捏拳定神,虎视眈眈,威猛剽悍。 <div>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br></div>木栅门上了锁,隔直棂往里看,龛内主体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尺度巨大,神态举止栩栩如生。佛立像是北宋时期的作品,由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偷走了好些佛首,为了更好的保护,临岩建了屋舍,平时大门紧锁。 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盗佛首的佛像。 观音菩萨头冠精细繁复,弯眉细目,垂帘下视,左手前伸,平托纱巾,神性的悲悯,衣服上残存高贵的松石绿依然很抢眼,这是北宋时期的作品,可以想象开龛时的绚烂夺目。 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 <div>大势至菩萨左手内曲置于胸前,五指并拢平托厚厚的经卷,额首低眉,极美极庄严。<br></div><div><br></div> 大势至菩萨<div>我们和后回来的看门大姐聊天,了解到大姐在此地值守三十多年,现已经80余岁,她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和我们交谈,从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大姐对看守的珍贵文物充满感情和骄傲,我们提出请她做导游,她欣然接受,带我们欣赏、详细讲解每一尊佛像。再次走到此窟时,她为我们打开大门,我们才得以近距离欣赏,走时向大姐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建议去的朋友,要主动与看门人搭讪,提出你的需求,一般都会得到满足,千里迢迢的不要留下遗憾。<br>围绕茗山寺的石壁,古人以其精湛的手艺完成了环山的佛像,这些造像个个体形巨大,尽显大气之美。石像间又相互独立,面对是空寂壮丽的山谷,把山谷的美尽收眼底,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艺术审美。<br><div><br></div></div> 北宋山寺摩崖造像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傲立于世,给人以静谧、灵气之美,是中国石刻造像的巅峰之作。千年立于顶峰绝壁,颇为壮观,而茗山石刻因这些奇妙的风化痕迹而更显神秘,散发出无穷魅力让人驻足凝视不忍离去。<br>但这些造像历经千年的岁月,石刻雕塑已留下岁月痕迹,造像风化严重,许多雕塑都有严重的风痕。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留存着千百年的文明;这些前人留下的瑰宝,该怎样维护、保存,永世传承下去,是摆在文管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br> <h5></h5><h3>第三站--毗卢洞<br>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50公里的石羊镇油坪村的厥山上,常年对游客开放。有造像465尊,碑刻题记32处,古建筑1座;毗卢洞造像,开凿于宋,延至明、清。</h3> 毗卢洞由柳本尊十炼窟、幽居洞、观音堂、千佛洞与玉皇龛五个部分组成,因规模最大的柳本尊十炼窟中的主佛毗卢遮那佛而得名。造像题材以密宗为主,尤以观音堂的紫竹观音和毗卢道场的《柳本尊十炼修行图》石刻最为精湛。 <div>观音堂<br>观音堂为平顶形窟,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米,窟顶左部略有损坏。整体布局以水月观音为中心,似悬浮在崖壁上,四周刻有浮雕。<br></div>水月观音(俗称“紫竹观音”)造像,是雕刻大师们博采众长,运用写实的手法,创造出来的石刻精品,使她永远独步艺术的顶峰,被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赞誉为“东方维纳斯”享誉海内外。<br> 像高三米的紫竹观音,因背倚紫竹而得名,作为北宋时期的石刻艺术杰作,距今已逾千年,却仍然那么色彩艳丽,神态逼真。侧身跷脚坐在莲台上的紫竹观音,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净瓶,右足跷起,左足踏在莲花蕊上,凤眼下视,好像在观赏水中涟漪,裙角褶纹飘逸自然而有风韵,体态风韵而又端庄贤淑,紫竹观音造像雕刻精细、容貌温雅、神态倜傥,神圣中透出风土世俗化的韵味,妩媚里体现出宋代摩崖造像的审美追求。 特别是景区内网红解说大爷的神奇演绎,平添了许多的乐趣,参观体验感很好;他非常热情和骄傲的带着我们,不厌其烦的从不同角度观看紫竹观音造像,并介绍说观音造像设计十分巧妙,能因观看角度不同,呈现出男相、女相的视觉效果,从正面看是妙龄少女,从左侧面看是英俊少年,右侧面则是一介布衣...... , 我们仔细反复的观察,觉得解说大爷说的真有点道理。 <p class="ql-block">右侧面看像是平凡朴素的一介布衣,不像佛祖那样正襟危坐,更像是聊家常的大姐。</p> 水月观音四周还有着几组生动的浮雕形象,分别对应着火坑难、刀杖难、毒药难与雷电难四个救难场面,另外还有七位人物填充在水月观音下方与左侧壁面,各人物或着菩萨装,或着文官装,形象各异,身份有别,表现的观音三十二化身,以各种身份和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传授佛法,救度众生。<div><br></div> 柳本尊十炼图为一龛大型造像,是研究四川密宗和五代祖师柳本尊生平、作为、行化、传承、教义等的宝贵文献。<div>柳本尊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本名柳居直;“本尊”是尊称。<br>柳本尊自创与佛教关联的四川密宗,在巴蜀传播甚广。<br><div><br></div></div> "柳本尊十炼图",宽14.10米,高5.65米,分上中下及顶壁四层。主像为毗卢佛(柳本尊的法身像),在岩壁中下层的正中,结跏趺坐在高1.50米的莲台上,坐身高2.90米,莲台由两个现半身的力士托住。<br>毗卢佛左右的上中层岩壁面上各刻五幅图,正中两边分层排列柳本尊的《十炼修行图》,并镌刻有"十炼"清晰的说明文字,上三下二,左边的题刻编号为双数,右边为单数,合为"十炼":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多为自残的修炼,与每一次修炼对应的,都会感动一位菩萨现身证明。两侧还有神态威武、执斧仗剑的护卫金刚。<br>顶壁上开有五个直径0.8米的小圆龛,内刻小坐佛像,从西至东,依次是:阿弥陀佛、宝生佛、毗卢佛、阿閦佛、不空成就佛;洞额有柳本尊自传全文。<div><div><br></div></div> 柳本尊像肩部右侧的五组造像,此即“十炼图”中:炼指、炼踝、割耳、炼顶、炼阴。 柳本尊像肩部左侧的五组造像,此即“十炼图”中:立雪、剜眼、炼心、舍臂、炼膝。<div><br></div> 神态威武、执斧仗剑的护卫金刚。<div><br></div><div>相对大足大佛湾的柳本尊十炼图造像,虽然表达的方式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距离参观者太远,且其十炼图与下层十大明王造像龛同在一个崖面,十炼图是单层分布,高度十米左右,看不清楚细节,而毗卢洞十炼图的造像,更加平和柔美,环节错落有致,分两层分布,游客很容易看到细节,是构图严谨、造像生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石刻艺术精品。<br></div> 幽居洞<br>幽居洞紧靠柳本尊十炼窟右侧,占地面积约为18平方米,岩额上刻有“宝岩”两字,故又称“宝岩殿”; 两侧有小字,“阿诃诃,志向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悬”。又因窟中有水井,并留有清代咸丰五年(1855)的《重装水井殿大佛三尊金身碑记》而被称为“水井殿”。“幽居洞”一名也来自该碑所云:“因井得名,实属幽居”。 <div>此窟三尊佛像皆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是柳本尊的三身佛,左侧是柳本尊的化身,其发型为柳本尊独特的长卷发。两侧各有一侍女,侍女右侧各有两尊坐像,其中三尊造像头部遗失,是普通俗人像,应为供养人造像。洞外侧岩壁有对联“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br><br></div> 柳本尊的三生造像与柳本尊十炼窟这两组造像,是研究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川佛教密宗发展的状况和柳本尊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 玉皇龛内有一尊玉皇造像,外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新修玉皇庙碑序》,云:“毗卢洞,古迹也,诸佛集焉,后面千佛楼前有石壁空地。己酉岁末启元独立鸠工,修塑玉皇像一尊。”由此可知玉皇像是清代的作品,比这里的北宋时期的雕刻艺术要差很多,不在一个级别上。 <div>千佛洞位于紫竹观音之后,高于观音堂数米,与玉皇龛处于同一水平面,位于其右侧,因主佛上岩壁刻有“佛文普庇”,所以也被称为“佛文普庇窟”。其形制为U型,上有新修中空屋顶以保护佛像。</div><div>正中间为北宋时期雕刻的三尊高大的华严三圣像,端庄的造型,镂空的头冠,显示当年雕刻艺术的精湛。中间为阿弥陀佛,佛头螺髻,主佛像高2.2米,左侧观音,头戴精美镂空高冠,右侧大势至菩萨,可惜面部已经损毁,二菩萨高1.88米,莲花台高0.6米。主佛像左右立有迦叶和阿难肖像,高1.53米,身着袈裟,双手合十。</div><div><br></div> 中间的主佛像高2.2米,莲花台高0.6米。 左侧观音,头戴精美镂空高冠,显示当年雕刻艺术的精湛。 主佛像两侧平台上有十八罗汉像,其制作风格均与其余佛像完全不同,精细程度也相差甚远,与岩石质地不是一体的,前人猜测这些罗汉像为明清时期搬运至此;<div><br></div> 在正面主佛像下端岩壁与左右平台下雕有圆龛小佛像322尊,左壁平台上方还有一单独小圆龛和一半成品,所以此窟得名千佛洞。每龛直径20余厘米,略有差别。小佛像的雕刻风格、手法大致相同,脸部变化微妙,表情和蔼可亲,都呈圆脸世俗人模样。但小佛像的发型、动作等造型非常丰富,有螺髻结禅定印的释迦形象,有戏坐作侧耳倾听状的比丘,也有留有俗人发饰的修行者等。小佛像的手持物有较大差别,有植物、食物、器具等。每尊小佛像圆龛中都刻有姓名,有些姓名因风化、损毁或人为破坏而难以辨别。 第四站--华严洞<div>有两个洞窟,大窟叫"华严洞",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小窟叫"大般若洞",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华严洞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br></div> 洞前筑墙搭顶成屋,进了门方见古洞,幽静深邃。华严洞,因内刻“华严三圣”而得名。洞高6.2米,宽11.1米,深11.3米。 <div>窟正面呈矩形;华严洞窟正壁坐华严三圣像,中间为毗卢舍那佛,左右分别是文殊、普贤。他们头戴宝冠,身穿袈裟,双眼半闭,神态严肃。毗卢舍那佛趺坐于莲台上,似在讲经说法;两侧文殊、普贤分别安坐于青狮、白象的背上;佛前有石刻大供桌。</div><div>华严洞窟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虚实得体,采光科学,殿堂似的石窟灿烂辉煌,气韵生动,在中国石窟造像中独树一帜,是北宋石刻艺术精品,是安岳石刻旅游区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br></div><br> 佛的左右两壁并排高4.1米的“十大菩萨”坐像,洞壁刻满“经变”故事图景。造像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姿态优美,比例均匀,穿戴华丽,非常贴近生活、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 佛的左右两壁各排列着五尊高大的菩萨,又称十大弟子。<div>两壁顶部有浮雕,细看是十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各类人物,均在云层之上,众多求法场景跃然壁间。<br></div> 严华洞窟门左右两壁上还雕有三头六臂的准提佛母和八臂的摩利支天像,佛母前双手合十,后上双手各捧日、月,后下两手左持镜右握才印,才印上刻"仙佛同宗"四字。 <div>大般若洞高4.7米,宽、深各约5米,开凿于南宋,为三教合一的石窟造像遗址。洞正中跌坐释迦牟尼佛,高2.3米,头蓄螺髻,身穿敞胸袈裟,体态丰满,双目微闭,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跌坐于莲花台。</div><div>佛后壁左右小浅龛内分别刻有孔子、李老君像。<br></div>大般若洞正壁刻是一佛,两边斜坐两菩萨,尺度略小。佛像后壁有儒道浮雕像龛,属典型的三教合造窟。 <div>洞壁的左右两侧分列三层造像,上层站佛十大弟子,中层立道教二十四诸天,下层列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属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同窟造像,可惜的是十八罗汉和阿难、韦陀的头像被盗。</div><div>从华严洞出来,天色已晚,从山里赶回50公里外的安岳县城住宿。明天上午去安岳石刻的北线。</div> 2023年4月10日<div>今天的行车路线:安岳县城-圆觉洞--千佛寨--卧佛院--遂县,结束中国石刻之乡安岳石窟之行。</div> <div>第一站圆觉洞</div><div>景区位于安岳县城东南一公里处的云居山上,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岩,造像区域长186米,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躯,碑刻题记25处,唐代佛塔1座;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造像题材主要以禅宗为主,次为密宗和佛道同龛像。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为壮观,为圆觉洞景区的雕刻瑰宝。<br></div>圆觉洞窟紧邻净瓶观音龛,是依据《大方广圆觉了义经》而刻。圆觉洞”景区也是因此窟而得名。洞前匾额“圆觉洞”三个大字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手书的。<br> <div>圆觉洞是整个景区最大的洞窟,整个洞窟由一巨石凿空建成,方形平顶,洞窟深10米,窟高4.5米,宽5米。右壁上刻行书“圆觉洞”三字,字径高0.65米,宽0.85米。<br></div> 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佛家所谓"圆觉",即"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觉醒成佛;左右十二圆觉菩萨形态相仿,动作各异,栩栩如生。<br> 圆觉洞舍利塔凿刻于晚唐,是窟檐式摩岩浮图,共13层,高8米,须弥基座,古朴庄重。 <div>拈花说法佛龛<br></div>北岩的石刻造像,题材以观音、释迦牟尼为主,其特点是开大窟造大像,分别刻造于三大龛中。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体姿放逸,比例协调,装饰繁华。打破了中国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萨一律端庄、严肃,正襟危坐的造像仪轨,使他们走出了虚幻的殿堂,佛和菩萨世俗化、人性化,把石刻艺术推向了顶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效果。<br>正中窟为“释迦拈花微笑”龛,释迦满头螺髻,身披袈裟,手着法指,神态威严,大有佛法无边,威德慑众的佛教鼻祖风度。右壁下方站立迦叶尊者,身高1.9米,光头,双手合十,头仰望,面露微笑,目视佛,两像视线焦点相接,极为生动。 <p class="ql-block">拈花说法佛龛</p><p class="ql-block">圆觉洞北崖这龛拈花说法佛依据服饰、肉髻和南宋妆彩题记判断为北宋中晚期所造,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拈花说法佛龛。</p> 左侧窟为净瓶观音龛,观音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左手提净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莲花,大有悲天悯人之态。 净瓶观音的主体部分为圆雕塑成,菩萨面相方圆,面容慈祥,仿若生人。眼梢上挑,双眼半睁呈半俯视状,高挺的鼻梁和圆润的嘴唇都带有明显的蜀地人的特征。菩萨头顶后方有圆形项光,背后也有火焰形背光。头顶戴有镂空宝冠,宝冠雕琢的十分细致、纹饰也非常华丽。 右侧窟为莲花手观音,为北宋时期所造。主像是一尊手持莲花的观音,面容姣好、法相庄严,上戴一顶宝冠、身着宽袖大袍,另配有福裙和缨珞。观音双手交于腹前的莲蕾,莲蕾长达1.3米,手和花蕾、花枝间是镂空雕刻,其中花蕾重达百斤,却千年不坠。 三大龛石刻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薄衣贴体,裙带飞扬,大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神韵。 <div>净瓶观音石窟内部左右墙壁顶端各刻有一躯飞天。左侧飞天,面容清丽优雅,宛若一位活力四射的二八佳人。颈部环绕着飘带,腹部刻着繁复的花纹,腰上裹着灵动的飘带,手拿热烈如火的曼陀罗花,象征着飞天永恒的生命。<br><br></div> 净瓶观音石窟内左下侧飞天(男) 三大龛的左右壁上的石刻飞天,凭借临风飞舞的彩带,营造出“轻盈慢妙,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在石刻艺术中堪称一绝。<br> 崖壁上可以看到阴刻的“龟鹤”二字,为末唐李时家墨迹。 <div>圆觉洞南岩造像区<br>该区有国内最集中的五代石刻造像,千佛窟、东方三圣龛、毗沙门天王龛等40余窟,题材多达27种。造像艺术风格趋于平实,雕刻手法精致细腻。<br></div> 千佛窟为唐代石刻,内三壁底部有一高0.98米的台基。坛基上刻三世佛,背光上刻有菩提树和金翅鸟。三世佛之间刻有两弟子立像,两侧各刻有一供养人立像。正壁两侧和左右壁分十四层刻有1002个尊千佛坐于莲台上。窟顶左右各刻一飞天,正中圈内刻有“六拿具”图案。内刻左沿上部云朵之上刻有骑象普贤,旁有一象奴,右沿上部云朵之上刻骑狮文殊,狮奴像已毁。窟楣中部刻有坐于仰莲台上的十方佛。 <p class="ql-block">东方三圣龛</p><p class="ql-block">此龛为五代时期造像,龛内正壁正中刻药师琉璃光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上半身已毁,两旁各刻一飞天。佛、菩萨像之间刻有两弟子站像。正壁上部及两侧分二层刻有200尊千佛像,风化严重。行书题刻:“图南仙迹”。</p> “图南仙迹”的大概意思是陈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大师)曾在此修炼,留下胜迹。 聂公龛 <div>这是一官员打扮的仪型造像,高2.1米,身着圆领官服,头戴翘脚襥头,形体丰满,双手指笏,衣服为阴刻线条,简单质朴。腰际还垂着一只紫金鱼袋。据研究,这尊聂公像,刻的是五代前蜀王王建的部将,身兼普州、遂州、梓州(今三台)的指挥使,他主持过圆觉洞五代造像,人们刻像予以纪念。</div> 毗沙门天王龛是五代作品,双层龛。正壁正中刻毗沙门天王。密宗的毗沙门天王是守护财富的。他双足各踏一地鬼,右侧一武士穿战袍,右手握剑扛于肩,右侧一武士头戴风帽,穿胡服,右手执长矛。左右侧壁各刻一文官、一武将立像。内龛左外侧刻两供养人立像。 新石刻造像区<div>紫竹观音,该龛窟造像于1991年按毗卢洞紫竹观音同比例摹刻。</div> 新石刻造像区<div>释迦摩尼涅槃图,该龛窟造像于1992年,按卧佛院唐代左侧卧佛二分之一比例摹刻。</div> 圆觉洞还有财神殿、汤公祠、陈抟广场等景点,没有参观。直接赶路去千佛寨和卧佛院。 第二站千佛寨<br>千佛寨景区内山崖陡峻,林木苍翠,藤蔓盘绕,路随山转。分布着大量的石刻造像,这些造像始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最晚题记为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历时600余载。历经了隋、唐、五代、宋四个黄金时代,集中了数代工匠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安岳石刻“古、多、精、美”的四大特点,现在的主要造像多为盛唐时期作品,也尚存有少量的明清时代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千佛寨的石刻造像,规模恢宏壮观,共有造像105龛,大小佛像3061尊,分布在南北两岩,整个造像区长达705米。 在树根盘踞的的缝隙里,露出几尊造像,自然之力与古代文明交融共存,一起感受时间的流逝。<div><br></div> 有些造像是隐藏在大树藤蔓之中,游览时需要上下多看看,就像在密林中寻古迹......。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风化后面孔已经隐没的石像,漏出岩石的本色及纹理,由于年代久远,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的石像并不多,幸运的是,留下的可谓是精品,数个大型洞窟的佛像面貌敦厚庄严,小型洞窟造型温润有趣,无论大大小小的洞窟,门口的力士都十分精彩。 “药师经变图”是千佛寨造像的扛鼎之作,场面刻画至微,将药师经变中的所有内容全部表现出来,尤其长裤披帛裸露上身的男飞天,更是绝无仅有。“药师佛经变图”(唐)以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堪称全国第一。佛座下并排站立药师十二神将,又称十二药叉,为药师如来的守护神。像高80公分,手持各种法器,雕刻精美。 药师佛端坐于束腰圆莲宝座,头部上端刻有华盖,身侧有菩提树,左右分刻八大菩萨和九横死,十二大愿,还雕刻有病死、受王法死和被虎、豹、蛇咬死等场面,这些画面,形象的勾画出千百年前的的社会风貌和世态人情,是一幅刻在石壁上的历史画卷;从雕刻艺术上来看别具一格,全用圆刀作浅浮雕精工细琢而成,造型生动,设计精美,飞禽走兽活灵活现,是其它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 药师佛经变图(唐)左侧(部分)-- 九横死 药师佛经变图(唐)右侧-- 十二愿 西方三圣龛<div>始刻于唐,部分造像经宋代改刻。正壁为宋代改刻的西方三圣像,主像阿弥陀佛高4.8米,左侧刻观音菩萨,右侧可大势至菩萨,像高均3.1米。两侧壁刻有部分唐、宋时期的造像。</div><div>尤其是观音菩萨手持莲花,头戴宝冠,均为安岳石刻中典型的镂空工艺,有些残缺却瑕不掩瑜。<br></div> 西方三圣龛,佛高4.1米,桃形头光,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千手观音浑身布满了青苔,依然可见她身后的千手仿佛在随风摆动,璎珞饰体,轻纱透体,庄严妙相,每一只手的姿态都不同,有呈说法印的,还有呈与愿印的,站在佛像前欣赏了很久,不舍离去。<br><br> 在网上找到一张早期的图像,可对比上图欣赏。 三世佛<div>横三世佛---中央的释迦摩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div> 释迦说法、弥勒佛双龛,唐,龛内均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左右壁上方刻天龙八部,龛口左右均可一力士。 释迦说法龛,唐,正中刻释迦佛坐像,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萨,龛外左右两侧各刻一力士,左侧力士旁刻一菩萨立像。<br> 释迦说法龛,唐,正中刻释迦佛坐像,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萨,龛外左右两侧各刻一力士。<div><br></div> 千佛寨力士雕刻很多,据统计各类型的力士有42尊,特别是唐和五代的造像龛外,左右都雕刻有不同风格的力士。唐龛外的力士,高一般不超过一米,头顶这高发髻,上身裸露,发达的胸肌,腹部略突,身着盛唐时期的“褒衣博带”,有力的双腿隐约可见,双脚赤踝作斜八字站立,这些力士造像具有强烈的力度和艺术感,是千佛寨数千造像中的珍品。 一佛四菩萨造像龛,高6米,宽6.4米,深3.3米,唐,正中可一佛二菩萨立像,右壁刻三菩萨,左壁刻一观音,后壁浮雕小千佛群像。是千佛寨中最大的造像窟。风化太严重有些惨不忍睹,但依然可以欣赏到存最完好的菩萨像,颈部有三道蚕纹,头戴精美的佛冠,璎珞色彩尚存,为唐代保存下来的精品之作。 弥勒佛造像龛,唐,正中刻弥勒佛倚坐像,两侧刻观音、地藏菩萨等像,龛外左右各刻一力士。 千佛龛,唐,龛内三面造像共分五层,最下面一层造像已毁,上面四层刻有115尊坐于莲台上的佛像。 <div>水泥补脸后的造像<br></div>看到一尊表情很怪异造像,回来后经查资料,得知是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当地群众自发捐资“修复”,而水泥修复后的佛像,把原本有的美全给毁了(对照下图)。当时被县文管所制止,否则不知还会有多少文物国宝惨遭修容;<div><br></div> 修复前与水泥修复后对比图。<div>在天灾人祸的殃及下,石刻损毁严重,也许无法改变它消失的命运,当它还在的时候,去珍惜、去好好地欣赏。</div> 千佛寨自然旖旎的风光与古老的文明相映成趣,且观赏的亲近性,令人流连忘返。 第三站卧佛院<br>卧佛院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城以北25公里卧佛镇。该处山势蜿蜒,景色幽雅恬静。唐代在此建有规模壮观的卧佛院,现寺院虽毁,但在长约一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余米的崖壁上,保留着盛唐摩崖造像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十处。其造像区长达865米,龛窟142个。 其中最为恢弘的,当属《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 唐代作品。 身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背北面南,头东脚西,两手平放,闭目似睡。头蓄螺髻,双耳垂上各戴一圆形绽花耳环,头垫扁形荷花枕,体态修长,身着袈裟,曲眉丰颐,慈祥端庄,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卧佛头顶后方雕立一半身环眼力士,裸上体,左手攥拳,作守卫状;腰间禅坐一弟子,面壁背弓,作侍候状;足裸前挺立一力士,威武雄健,作护卫状。<div>全图雕刻精致,线条洗练,形象地展示出释迦牟“涅槃”时超脱一切的幻想境界。卧佛的上方有一组释迦牟尼“涅槃”前说法的造像,中坐释迦牟尼,两侧分两层侍立九弟子、两菩萨、天龙八部,表情各异,既烘托出他们恭聆佛法的肃穆情景,又展现出护卫佛法的威严场面。<br>卧佛左臂下方的石壁上,镌刻有宋兵部侍郎刘仪凤及其表侄雍涓(普州参军)的游记诗文。在卧佛对面崖壁间,分布着密集的唐代摩崖造像龛;多为平顶,长方形。如34龛,高1.5米,内造观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萨立像,均高1.1米,虽风化严重,但仍可辨认。其造像尚属罕见。</div>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释迦牟尼闭目似睡,头蓄螺髻,双耳垂上各戴一圆形绽花耳环,头垫扁形荷花枕,宝相庄严。<br> <p class="ql-block">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p><p class="ql-block">卧佛头顶后方,立一半身守卫力士,高1.9米,左手握拳,环眼而视,洞察四周。</p>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腰间禅坐一弟子,面壁背弓,作侍候状;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足裸前挺立一腹肌明显的悲恸力士,右手攥拳,左手五指大张,横眉怒目,威严逼人。<br>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在卧佛的左臂下面有一块石刻文字,这就是宋代兵部侍郎刘仪凤及其表侄雍涓来卧佛院游玩时候题写的游记散文。 <div>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br></div>下层(卧佛左臂下)刻有数尊姿态各异的小像,其排列好似缀连成篇的连环画,为五代、宋时作品 , 刻有华严三圣和十二圆觉菩萨像等。 释迦摩尼涅槃圣迹图<div>上层(卧佛右臂上)分两排,各站着菩萨、阿罗汉、力士等10尊高约2米左右的刻像;该龛的八部众和十大弟子是国内唐龛中现存中保存最好、体量最大、技艺最精湛的一组。<br></div> <p class="ql-block">在卧佛对面的崖壁之间,分布有密集的唐代造像龛,留存大批刻凿于唐五代北宋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南岩有83个唐代造像龛窟,造像内容大多反映唐代的社会生活。</p> 在卧佛对面崖壁间,分布着密集的唐代摩崖造像龛;多为平顶,长方形。 菩萨造像虽风化严重,但仍可辨认,其造像尚属罕见。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佛龛 接引佛 . 唐<div>佛手呈接引状,寓意着引领众生往生极乐世界。<br></div> 千手观音 74号窟 立菩萨 卧佛院经幢 . 五代后蜀广政二十四年<div>最下部有四只赑屃承托着幢身,再往上一层又有四个力士,其间搭配以各种纹饰,雕刻得异常精美。</div> 藏经洞(石刻佛经)<br>卧佛沟另一著名文物是藏经洞,最具规模和价值。卧佛沟南北两岩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 其中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空经洞1个。已刻-至今保存完好的15窟, 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现存清晰可辨的共20余种70余部300余卷40万字,共有刻于唐代的佛经-龛窟16个。字为阴刻,见方1至2厘米大小,方格直行镌刻在每一窟内的左中右三方窟壁上。 安岳卧佛院刊刻佛经是全国罕见的,专家盛赞安岳卧佛院石经是国之瑰宝。-刊刻在洞窟的正面和两侧,有《佛说报父母恩重经》等20多部,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从46号窟左壁释静泰撰写的“经论目序”中得知,“一切经论目序”来自“大唐东京(洛阳) 大敬爱寺”。主要经目有《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佛名经》、《大般涅磐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檀三藏经》、《妙法莲花经》等,是我国宝贵的石刻经库。而且,经目中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等是玄奘译经班子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的版本。刻经题记现存有“开元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等。其中,“开元十一年”、“开元二十一年卧佛院僧玄应书”等字迹尚比较清晰。据此可以肯定,卧佛及石刻佛经为盛唐时期的杰作。虽然卧佛寺院早已荡然无存,但从石刻造像及石刻佛经的规模,也可推测出当时卧佛院的辉煌和古普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安岳石窟唐代刻经窟 <p class="ql-block">安岳县西北部以初盛唐时期的卧佛院、玄妙观等佛教寺院和摩崖造像为主;中部以中晚唐到五代的圆觉洞、千佛寨、净慧岩等为主;东南部主要是两宋石窟如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等。石窟寺由今县域西北向东南延伸,基本构成一条线上的三个区域。千年石窟,华夏瑰宝。越来越多人正选择来安岳开启一场石窟文化体验之旅。</p><p class="ql-block">安岳石刻之行的路况良好,均为乡道、铺装路,就是有的地方路窄,错车困难,且景点分散,适合自驾,对车型没有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