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村“插队”的生活是有趣的,也是郁闷的。整日里,田间地头、屋里地里的忙活,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前程,这对于我们这些“知青”来说是最苦闷的事情。一天劳动回来后,还要自己做饭,还要忙家务。有时候在大忙季节里还不等做好饭就得上工了。闲时也没地方可去,只好走村串户,也算是消遣了。</p><p class="ql-block"> 雨天、雪天是最受我们欢迎的天气,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出工,可以打理自己的事情。要是遇到个连阴雨又不是在大忙季节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家里有亲情,家里有关爱,在家,遇有喜、怒、哀、乐可以向父母撒娇,可以和亲人倾诉。但,在农村的“家”呢?这里没有小资的眼泪,没有撒娇的对象,没有偷懒的氛围!在这个“家”里,每个成员都很自觉,家务活大家干,做饭、担水、洗衣、磨面、忙忙碌碌的象一个家庭一样过着日升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在头一两年都做的很好,连村里的老乡们都说“这些娃娃真不简单,会过日子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没有了,再加上“政局”变化无常,人心思动。前程在哪?出路何在?焦虑、烦躁、苦闷,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一个生产队搞的好不好靠的是队长的能力和社员的凝聚力;那么,一个家庭呢?一个由几个“知青”娃娃组合的家庭呢?一个正常的家庭,主事的都是长辈,具有权威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一家之长说了算。而我们这些临时组成的“家庭”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年纪相仿、经历一样,谁听谁的呢?讲“民主”只能是掩盖矛盾,搞“专制”其结果必然是激化矛盾。我不能肯定当年我们这批“知青”的家庭是不是都很“幸福”,能在共同的生活上做到相敬如宾已经是不容易了,但是否能善始善终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我的印象中有很多都——尤其是在第二个年头过后——相继开始分解了。当然,最初都是不错的,但,那也只能说是最初的“新鲜”,友谊掩盖了个自的秉性和差距;无原则地宽容、谦让又激活了作为一个“人”固有的“本性”和欲望。</p> <p class="ql-block"> 就说我们这个“家庭”吧,前面讲过,我们是自由组合,凭的是儿时的友谊,还有就是上级的规定(男女搭配要是没有这项硬性的规定,在那个时代怕是每个知青组都是“同性”组合了!)其实,每一个“组合”包括我们是不是真的就很理想?是不是真的很如愿?借用一句话那就是“十全十美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每一件事的因果,必然有着许多的因素在里面,而这个“神秘”因素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娃娃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青春少年,花样少女。同样的年纪,哪一个不都是处在青春的躁动期呢?虽说那个年代同龄人不像现在的同龄少男少女似的大胆、“开放”,但多少也有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只是限于时代的局限不敢表白而最终自我压抑而已。也可以说那时候的我们根本就没有搞明白什么是“爱情”。</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们这个“家”四男两女,真正掌管、操持这个“家”的还是其中的三人——为民、枫和怀。至于英、军和我只能算是成员而已。其中枫的作用——以我的观察看来——不可缺少。引用戏曲中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个女人不寻常”!</p><p class="ql-block"> 也难怪,人家早在学校时既是班干部,又是活跃分子,也是出了名的“名人”。要是按时下的说法那就是“校花”级别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为民,虽说是“家长”也只是沾了班干部的光,再加上我们几个小人物的推举吧。有时候我也想,要是“家长”换了枫来当,又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只能说——难料!毕竟在“国情”下男性来主事还是“利大于弊”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集体需要一个领导,一个家庭同样也需要一个主事的。不然就没有凝聚力只能是一盘散沙。最初的繁华终将是昙花一现,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各自为政散伙而已。</p><p class="ql-block"> 假如,假如招工、招生的机会来的晚一点,假如在农村的生活再多个一年半载,那我们组的情形会怎样呢?我不敢想象后果会不会和其它的知青小组一样走向分解的命运。可是现实中没有“假如”,既然没有假如那想象中的结果也就不会发生。</p><p class="ql-block"> “今日无战事”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1976年12月份走上了从军的道路,“跳”出了在当时看来毫无出路的境地。之所以能离开农村不是说我有多么的优秀,但起码我也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不然也通不过层层“政审”的把关吧!毕竟,带兵的人不会千里迢迢给边疆的守卫部队带个傻瓜笨蛋。要知道当年从我们公社才走了三个知青哟。还有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其他的同学和我相争而已。现在看来,是福?是祸?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当与旧日的同窗好友谈到我走后的情形,谈到招工,考学时的竞争激烈程度,我不禁庆幸自己走的及时。为没能经历最后的日子感到万幸。可以说我经历了我们插队农村时的最好时光,没有见到争吵的“硝烟”,没有感到竞争的压力,留在记忆中都是美好和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我感激当年共同生活的伙伴给予我的帮助和爱心;我怀念插队的那“日日夜夜”美好而艰辛的生活;衷心的祝福往日的朋友们今天过的幸福愉快!</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76年底我离开了插队的地方。77年全国就有了招工、考学的迹象,不少的工厂都有了招工的计划。有许多表现好的知青在农村各级组织的考察推荐下率先进入了工厂、矿山,虽说是没能回到省城但终归还算如愿“跳”出了农村,也算是一种安慰。同样我们组的伙伴也先后去了工厂、地质队。随后都把握住了机会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他们从农村出来的过程因有队长的努力也算是很顺利,与他人竞争的程度还没有到那种传说中闹到“鸡飞狗跳”的地步。只是可怜的英子倒是错过了一些机会导致孤独一人自己多呆了几年。最后的结局也算是圆满回到了省城进了好的单位也不枉多受了几年的苦。好人有好报,这也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吧。</p><p class="ql-block"> 1974到2024整整半个世纪,当年离家远行稚嫩的少年如今都已是鬓发斑白进入享受退休待遇队伍的社会人员。“知青”的称呼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远去,但岁月的磨痕却在这一辈人的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那短短几年的经历已成为永久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岁月永恒 青春永驻</p><p class="ql-block"> 向:同是“知青”的一辈人致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