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姑圣母庙会

BK

<p class="ql-block">青龙庙会又称索姑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扶风县段家镇青龙山开始,会期 3 天。庙会期间,方圆百十里的善男信女逛庙会看热闹,敬奉索姑娘娘。民间流传的“能舍场边二亩地,不舍青龙索姑会”的俚语, 是当时庙会盛况的写照。</p><p class="ql-block">青龙山位于县城东南 10 公里处,因湋河像一条青龙绕山流过而得名。名叫“山”实为“塬”,山势起伏,沟深坡陡,地势险要。山顶上有座古庙名青龙庙, 庙内供奉索姑圣母,所以也叫索姑庙。据《扶风县志》载 : 青龙山索姑庙始建于隋末唐初,庙内供奉的索姑圣母铜像,相传为唐代所铸。据传,“索姑圣母”的名号为唐太宗李世民封赠,元末明初是青龙山索姑庙的鼎盛时期,围墙宏伟,琉璃碧瓦,朱红门楼,庙内殿宇鳞次栉比,有天王殿、索姑圣母殿、山门楼、戏楼、索姑梳妆楼等建筑,彩绘相映,五彩缤纷,宏伟壮观。据清光绪三年(1877)重修庙碑记载 “: 青龙庙有索姑、关帝、药王、青龙大王等殿,今已废。”现在庙门上的匾额“索仙神女祠”五字,是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书法家任法融道长亲笔所题,青龙庙很早已成为关中西府一带游览胜地。1952 年,扶风县人民政府在庙门口竖立了“青龙庙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扶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为其颁发“民间信仰场所登记证”,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扶风旧志记载 :“索姑,扶风人,性至孝,清真恬淡,有超世之志。其父贸易陇西,姑请为买白马。其父归,次夜五更,姑乘马驰去,遗线于路, 沿线访姑于周至青山,跌坐而化为石人,神之,为立庙焉”。今周至县域有青化乡,也许与此有关。</p><p class="ql-block">相传,隋末唐初某年 3 月 15 日,索姑降生在青龙村一户索姓人家,幼时头秃无发,母早亡,父多年在外做生意,她即随嫂生活。嫂心不善,常虐待姑。姑每日除在青龙山牧羊外,还要完成嫂交给的梳麻拧绳的活路。奇怪的是不论嫂交给多少麻,姑都能拧成光滑的绳子,其嫂甚异。后其嫂又每天让她纺纱,还是不论给多少棉花,姑都能纺成细纱、打成穗子 ( 用细纱缠绕成一种可装入梭子的纱团 ),嫂更为诧异。一日,嫂好奇尾随姑至青龙山,但见株株柏树上挂满棉条,只闻纺车嗡嗡,却不见纺车影子, 棉条似乎在自己变线,而羊群还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姑则在树下玩耍, 嫂大为不解,怏怏回家,仍加倍地给棉花要她纺纱。有一天,姑突然向嫂借梳篦使用,嫂子讥讽道 :" 你这秃女,何发可梳 ?”姑微笑不语,嫂无奈只好取给。嫂心疑惑隔窗偷看,只见索姑脱下头上秃盔,露出了满头乌黑秀发,长可垂地,衬托着那娇小美丽的脸庞,简直漂亮极了。嫂恍然大悟, 知姑并非等闲之人,从此改变态度,对姑很是爱怜,形影相随。又一天, 姑忽然骑马腾云向南飞去,嫂子在后边追边喊 :“姑姑等!姑姑等 !”直喊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当地人称之“咕咕等”鸟,至今在春季仍能听到“咕咕等”鸟的叫声。青龙山附近的青龙村村民大多为索姓,同称索姑为“索姑(当地方言读“瓜”)婆”。</p><p class="ql-block">青龙山索姑庙会自古以来由周围八社村庄群众操办,八社分别为: 青龙、陈李、官庄、张周、大方、西河、浪店、高肖、十里铺等村组。庙会上设法会道场,焚香祭拜,申奏文表,寓意祛病除灾,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社会和谐。庙会期间,四川广元、甘肃陇西、宁夏固原、河南灵宝以及省内的武功、周至、兴平、眉县、岐山、凤翔等地信众,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朝拜索姑。庙会上还有大戏、马戏、社火、秧歌、舞狮舞龙、竹马早船、烟花鞭炮捧场,风味小吃、面花刺绣、古玩山货以及猪羊等牲畜交易等物资交流乘兴,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庙会上最为吸引人的是“游轿子”,相传当时有一种“黑水泻”的瘟疫,患者腹泻黑水而亡。索姑采草药治好了许多病人,大家为感激救命之恩,庙会上用轿子抬上索姑雕像游转,彰显其功德。百十个小伙子抬起轿子、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忽而进退,忽而左右,颠簸摇晃,一路号子,一路呐喊,吸引观众,欣喜若狂,尽情抒发对索姑的感激之情。1958 年“大炼钢铁”时,庙内一口直径 2.6 米的“万人锅”被毁,一棵四人合抱的古柏被砍伐。“文革” 期间,唐索姑铜像被毁,殿宇被拆,古碑被砸,柏树林被砍伐,庙会停办。“文革”以后,群众自发重建,基本恢复原貌,绿化坡林,续办庙会活动, 至今仍存的索姑木雕坐像,出自当地民间名老艺人王士秀之手。现今一年一度的庙会,已逐渐演变为当地民间的文化物资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有关索姑庙会的描述来源于网络。 </p> <p class="ql-block">感谢人文地理宝鸡分会群的组织,感谢白涛等各位老师们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