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戒酒的李白

<p class="ql-block">  工作中的快乐,不是位高权重责任轻,也不是钱多活少离家近,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路上。生活中的美好,不是一觉睡到自然醒,也不是享受物质上的舒适,而是与朋友们分享彼此的长项,从而能够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在景古工作和生活了十六年,早已将景古当成了故乡、当成了家。离开景古以后,主动和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以及乡亲们保持联系,还是会忍不住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注景古的人和事。如今,与不同的人走过一段不熟悉的路,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在景古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让我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曾今在景古的时光,和那份诚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的那些事,不像小说情节那样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也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拥有的时候不在意,回不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那些年,在学习中提升本领</b></p><p class="ql-block">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是劳务干事。2006年年底,大家都在准备年度考核工作资料,我负责的劳务工作总结让我很是犯愁,自己搜肠刮肚的写了几天也没弄出来,党政办的同志向我要材料的时候,我说出了“我不会”这句让我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羞愧得无地自容的话。世上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古往今来,任何人的哪一样本领不是从学习中得来的?正如单位上一位老大哥教导我们,学不透、做不好是能力问题,但不去学、推脱绕就是态度问题。</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大家都都吃住在单位,把学习当做必修的功课。</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办公桌上、床头都放着一摞书,早晚翻一翻、读一读,坚持从书本里汲取营养,开卷有益,总有好处,逐渐丰富了阅历、充实了思想。记得机关灶的旁边是一间废旧报刊的储藏室,起初有同事把废旧报刊带到食堂来翻看,一本《求是》杂志中有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署名文章,让大家读得很是过瘾、讨论得很是激烈,无意中让大家养成了在食堂边吃饭边学习讨论的习惯,后来机关灶从同事们茶余饭后的闲话中心演变成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闲了,年轻人们就围着老同志,听他们讲化解矛盾纠纷、做好乡村工作的一些案例和成功经验,老同志讲得绘声绘色,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工作本领,也正是在老同志不断地言传身教中,形成了景古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的工作性格,我们称之为“景古精神”。记得那时候,我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做事毛毛躁躁,总想着尽快把眼前的事做完,工作缺乏长远谋划和坚持不懈的韧劲,老领导、老大哥们坚持原则、把稳方向,无私地传、帮、带,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了弯路、更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本领。</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大家坚持向书本学、向身边的优秀同志学,在后来面对复杂的乡村工作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当时的年轻人成长为包村组长的时候也能攻坚克难、连战连胜。如今,好多同志虽然离开了景古,却依然是新单位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是景古培养了我们、成就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那些年,红白事是“最大的事”</b></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景古的干部中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同事的红白事就是最大的事”。</p><p class="ql-block"> 景古的同事当中,形成了以丁主任为负责人红白事帮忙团队,这个团队不逊色于任何专业团队。同事中有红白事,领导会安排丁主任提前三四天与事主联系,弄清楚红白事在老家办还是酒店办,需要不需要同事去帮忙、需要多少人。如果红白事在老家办,一般不需要同事去帮忙,到时候直接到场参加就成了,我们会提前商量好“战略战术”,比如:到场后喝酒的同事坐在一起、不喝酒的同事坐在一起,喝酒的人当中拳高的人坐在席口、量大的人要主动带酒,总之要团结一致把别人喝高兴、把我们的团队精神展示出来。如果红白事在酒店办,就需要认真负责的丁主任出马了,他会带领团队提前到场,谁记礼、谁迎客、谁执客、谁接送客人等等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甚至放炮、卫生、安全等细节也安排的细致周到,替事主省了不少心,我们都信任他、尊重他,也一直邀请他主事。经过多年的磨合,这个团队配合默契,领到差事以后都主动各执其事,每一次事都办的很圆满,很少出过纰漏。</p><p class="ql-block"> 同事办红白事的那天早上,单位上会提前安排好车辆,留下值班人员,其他的同志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参加红白事,不管路程远近、平日里关系怎样,用大家的话说:婚丧嫁娶不是普通的日子,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日子,作为同事,在这个日子你随多少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到场给同事“捧人气”。</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记得,2008年我结婚的时候,老家的路还是窄溜溜的泥土路,结婚的车不好找,领导派出单位的车为我接亲。婚礼那天,领导们带领同事们排着长队从我们平日里挑水的小路上步行来捧场,为我们一家撑足了脸面。</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尽管我们当初的老朋友、老同事分散到了不同的单位,但当初那帮朋友、同事中有红白事,大家都会主动前去帮忙办事,在丁主任指挥下把事办圆满,不需要帮忙的话,也会尽量推掉其他的事,按时前去给老朋友“捧人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那些年,既内卷又携手同行</b></p><p class="ql-block"> 2013年以后,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不断翻倍,各种检查、督查、验收多了起来,各类资料台账多了起来,5+2、白加黑逐渐成了常态。许多工作上午发通知、下午就要结果,有时候一项工作大家差不多完成了,上级的指标变了或者表册变了,又得重来一遍,常常是昨天刚到群众家里核实了有关数据,上级今天又要求今天上传入户的照片,群众不胜其扰、干部不厌其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县上各部门手持尚方宝剑,每项工作都要搞排名、发通报,有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还会以村为单位排名。</p><p class="ql-block"> 为了工作排名靠前、不被县上通报,大家都千方百计地赶进度,争先恐后地完任务,同事们之间、村与村之间明里暗里的开始竞争和各种“内卷”。我性子急,每一项工作安排下来,立马就组织我的小团队火急火燎地开干,经常干着干着上级的指标或者表册就变了,为此没少返工,也没少给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发脾气,后来,恐怕重蹈返工的覆辙,工作安排下来了,劝自己“稳住心态沉住气,先让子弹飞一会”,结果不到一天就沉不住气了,夜里加班加点暗中就又干起来。那时候,同事们从村上回到单位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总会是“你的那项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得到的回答也总是“还没弄呢”,双方都心领神会地相视一笑。镇政府办公室在夜里亮起的那些灯,就是在明确的告诉你“有人在乘你睡觉的时候赶进度”,让你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干。也有例外,我们的杨镇长性格沉稳,工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没少挨批评,但慢有慢的好处,他负责的工作很少返工,别人说“还没弄”你可能不信,杨镇长说“还没弄”那极有可能真的没弄。</p><p class="ql-block"> 当然,“内卷”的同时,我们又携手同行,常常在一起探讨交流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往往都能收到奇效。比如:坟湾村以社为单位评议低保和精准扶贫对象的工作方法,让我们在评议低保对象、精准扶贫对象的过程中,不但省去了很多麻烦,又实现了对象的精准化。又比如:牟家沟村实行的“红黑榜制度”成为我们进行乡村治理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抓手,不仅成功推动了移风易俗,还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主要领导的身上存在一种反差:面对重要任务时,他们的状态是紧绷着的、很严肃,无形中带给我们一种努力做好工作的压力;但忙完一阵子身处在同事当中时,他们的状态很放松,常常能让人感觉到很欢愉。在大家的眼中,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系并非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并肩奋斗的“战友”,因为领导只是安排工作,绝对不会跟在屁股后头指手画脚,放手让同事们去干,到时候只要结果。当然,对于工作中的创新和做出的成绩,会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工作中的纰漏也会及时纠正,奖罚分明、公平公正。就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中,大家往往都能在尽快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尽力追求工作中的完美,有人说这是“职业病”,也有人说这是“强迫症”,其实归于一点,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总是能带给人无穷的动力,那些年,我们的团队一路走来,成就感满满,也获得了不少荣誉。</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忙完这阵子”,好像忙完这阵子就轻松了似的,真实的状态是“等忙完这阵子,就可以忙下阵子了”。就在忙忙碌碌的状态中,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了油腻大叔、花白了头发,那时的少女靓妹也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名言,我们都很喜欢,也一直在践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那些年,南北的路都要走一走</b></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去到一个又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地方,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感觉。一方面,总努力着要把工作干在前头,另一方面,又期盼着能无牵无挂的“走天涯”。可是,干我们这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好像只是奢望。我就是天天想着看世界,却又被假期和钞票捆着手脚的那类人。 </p><p class="ql-block">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工作节奏不紧不慢,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我们常常骑着摩托车去浪,七八辆摩托车,驮着十几个人,迎着朝阳一溜烟走了,撵着月光风尘仆仆地来了,方圆百里的山梁川地、沟沟岔岔几乎被我们浪遍了,渭源县的九甸峡、峡城、藏巴哇,临潭县的冶力关、冶海、康多,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葛麻滩、白石山、花崖山,临洮县的三甲、衙下集都留下了我们风驰电掣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后来,常常和同事们乘天阴下雨的时候聚在一起“过天阴”,周末天气好了就相约在“三沟两峡”里煮肉、烤烧烤,放长假了就组团出去看看名山大川,日子过得惬意且快乐。那几年,我们常常充分抓住每一个难得的周末,近处浪遍了景古的“三沟两峡”,稍远点也到周边的县市吃过美食,再远些还在甘南川北看过风景。 </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工作忙起来了,但我们还是没有停止过“旅行”。因为常住在单位,每个清晨,都会约着去爬山,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梳理一下当日要做的工作。我们常常嘻嘻哈哈的行走在景古东面的阿姑山、大沟山,南面的石沟山、寺泉、车家咀,西面的金家山、八字沟,北面的角麻墩、撒路坡……相对来说,在乡村工作还是比较自由的,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自己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不像机关单位那么死板。有时候,中午或者下午工作累了、有时间了,也会约几个好友,随意地出去走走,看看五彩斑斓的田野、听听风的鸣唱水的欢笑,走着走着,就把一身的疲惫丢在了身后。 </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遇到的既有感人的,也有伤心的,既有令人兴奋的,也有令人灰心的,既有美妙的风景,也会有称不上景、只有风的地方。人生就是要感受美丽的、善良的,丑恶的、病态的,而只有在充满了艰辛的人生旅途中,始终调整好自己观风景的心态,才能做到人在旅途,感悟人生,享受人生。</p><p class="ql-block"> 岁月辗转,我很庆幸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青春是那么美好、过往是那么难忘,所以我怀念那些可以肆意欢笑、肆意流泪、肆意去浪的日子。期待下一次的旅行,无论杨家河畔还是天涯海角,我都希望依然有你为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五)那些年,我们践行的“景古精神”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气质,一个团队有一个团队的精神,景古的干部队伍也传承着自己的工作性格,我们称之为“景古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基础是尊重每一名干部的工作特长和成就,核心是围绕中心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协调一致,结果就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并从而保证整个团队高效率运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景古精神”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有三个外在表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首先,是特别能吃苦。景古干部的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乡村的工作,涉及面广、事多而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5+2”、“白+黑”是常态,遇上汛期或者年度迎检等情况,一两周回不了家属于正常情况。二是景古离县城30公里,来回跑既浪费时间又很烧钱。三是景古的工作检查多、加班多、工作标准高,几乎没有闲的时候。因此,在景古工作,就得有长期驻扎的打算,就得有抛妻别子的狠心,就得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次,是特别能战斗。工作检查多就要求标准高,标准高就要不断追求尽善尽美……多少年了,一直“陷入”这样的循环当中!平日里,别人“晒”的是烟火气、谈论的是国际国内的“大事情”,景古的干部们“晒”的是工作照、讨论的是数据系统和表卡册。尽管如此,景古的干部们却越干越会干,干出了攻坚拔寨的精气神、干出了善做善成的硬作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是特别能团结。虽然每一名干部在工作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拧成了一股绳,同志们之间在工作中相互信任,遇着矛盾和是非相互包容,谁有了难处相互体谅,工作中失误相互补台,表彰荣誉相互谦让,大家都把单位当成了家,把同事当成了兄弟姐妹,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这样的团队往往特别能攻坚克难,特别善于“啃硬骨头”,每到关键时刻、遇到紧急情况,都能自觉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战之能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景古,有一种敬业叫“以单位为家,把职业当事业干”,有一种责任叫“自家的油缸倒了,也要先扶群众家的水缸”。同志们都以“在景古这个优秀的团队里战斗过”为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与优秀的人一起共事,与优秀的团队一起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携手走过了风雨,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超越、愈发坚固,如同一根坚韧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离开景古以后,我们常常会找各种理由把以前的老朋友约在一起,说着过往,拍着肩膀,就如同回到曾经的时光,大家端着酒杯,眼含泪光,头一扬,酒喝光,那种感觉只有我们才能品尝。</p><p class="ql-block"> 悠悠景古情,还有今后的漫漫人生路,无论人生际遇如何调整、个人浮沉如何变化,我们的情谊始终是纯朴真挚的,就像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一样,越久就越香,那份真挚的同事情、朋友情、兄弟情始终在心间熠熠生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途,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征途上不再孤单。即使岁月流逝,时间不息,我们的情谊依然坚如磐石,永远不会改变,直到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