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倌”眼中的公社书记 杨立广

旭琎书院

<p class="ql-block"> “三羊倌”何许人也?在金城创业四十年之久的蔡君海祯是也。海祯出生于西海道家塬的白家岔,年少时辍学牧羊,经过数年的细心揣摩和历练,所牧之羊“冬不瘦、夏不肥、春不乏”,乡党们因其牧羊技术炉火纯青高达“三不”之境,遂戏称他为“三羊倌”。海祯性格豁达风趣,凡有人提及此事,则双眼一闭,抿抿一笑,并不忙着作答;若继续追问其名来由,便悠然自得地点燃一支香烟,“腾云驾雾”间一本正经地细说慢讲少年牧羊往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羊倌“官”虽不大,但人生格局不小。近几年迕许先生带领小可多次组织道塬公益文化活动,三羊倌每次都会出力出智又出资,视宣传道塬为己任,鼎力相助,从不怠慢,甚至“金点子”频出,可谓触处皆春,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故小可敬而爱之,一直尊其为师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乡愁的味道”征文期间,三羊倌不止一次提说过新庄公社的第一任党委书记杨立广,言其政声清明,口碑载道,值得立传。由于这个缘故,前年夏日,小可随迕许先生拜访李维国老师时,就此特意询问,原来杨公是从解放前战争年代过来的军转干部,耿直豪爽,胆识过人,又粗中有细,有勇有谋,从政后尤其重视学校教育,关心人民生活。得知学校有困难,就不遗余力地支持,从不推委;得知老师之间有隔阂,就及时派人调和,保证教学氛围融洽;在上面倡导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的“教育革命”时期,主张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大力支持富农出身的时任新庄中学校长刘孝庭的工作,让他大胆去抓教学,学校的中心工作没有受到极左思潮的太大冲击;凡下乡走访,遇口粮紧缺农户,就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接济;在执行政策方面,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应用,千方百计维护百姓权益;听到乡民对政府有所非议,就及时改进行政措施和工作方法。足迹所至,政绩斐然,乡民啧啧称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嗣后,小可受三羊倌的嘱托,从其亲属和民间补闻了许多杨公的生平经历和诸多善政懿行,并在杨公女儿杨巧玲口中得知:杨公出生于公元1922年农历四月初一,卒于公元1995年农历二月十七日,享年七十有四。祖籍河南南阳内乡,1938年因“花园口事件”造成的黄河大决堤,家园被毁,一路逃荒落户于甘肃庆阳桐川的闫家山。因为家贫,没有进过学堂,早年当过长工放过牛,熬过火硝,司过公厨。杨公约于十七八岁时参加敌后武工队,最初担任情报员。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的杨公多次圆满地完成任务,但也经历了很大的风险,一次送“鸡毛信”的途中,被敌人发现,遭到紧急搜捕,身体瘦削的杨公躲进悬崖上的一个夹缝中,敌人用刺刀盲且戳刺一番后没有发现,杨公成功逃过一劫。由于表现突出、本领过硬,在武工队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1947年在庆阳正式参加人民解放军,后随军西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兰州战役,多次荣获军功奖章。解放后转业,于1956年11月25日来到会宁,担任会宁县公安局第一任指导员,副局长,后升任郭城公社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海道家塬地处会宁县西北部,东与郭城驿镇相连,南与头寨子镇交界,西与榆中县接壤,北与靖远县毗邻,解放前和解放初区域划分犬牙交错,一部分隶属靖远县,一部分隶属会宁县。解放初,以受(dao)村乡为中心地带的道家塬及其南北二面沟沟岔岔的大多数村庄,归郭城区(当时,会宁县下设五大区)管辖,乡政府办公地点设在李家新庄子的大庄子(李姓祖宅,现为李成潭宅基地),1958年郭城区改为大公社,受(dao)村乡改为新庄大队,办公地点从李姓祖宅迁到现在的政府驻地。1972年新庄公社成立,1983年改为新庄乡,2016年撤乡建镇。据老人们讲,1972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人们才开始把“西海道家塬”这个千年称谓,慢慢地叫成了新庄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庄公社成立伊始,时任郭城公社党委书记的杨公自愿转任自然条件相对落后许多的新庄,从此便与西海道家塬这片厚重的黄土地和淳朴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杨公是个清瘦的大高个,心胸宽阔,处事公直,作风干练,讲起话来声音宏亮,通俗易懂,很接地气,往往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待干部不徇私情,待群众平易近人,深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享有崇高的威望。尽管在新庄任党委书记才两年多时间,但他心里却一直装着新庄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办公条件简陋,交通靠走,伙食无灶,杨公常常头戴草帽,脚穿布鞋,拖着一根打狗棍,徒步进村入户,调研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路过田间地头,逢犁地帮犁地,逢播种帮播种,逢收割帮收割,走到哪帮到那,到了饭点也不嫌贫爱富,碰到谁家吃到谁家,每顿饭后都要按规定留下四两粮票两毛钱的饭资,很快就熟悉了新庄的基本生产、教育、民生等状况,道塬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草帽书记”。 </p> <p class="ql-block">  “舍小家顾大家”。 杨公任新庄公社党委书记时,一家八口人寄居在郭城驿大洋营村的民房内,上班需步行十二华里的崎岖山路。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少回家,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都由妻子和岳母操持,和孩子们一年最多见上一两面。据杨公小女儿回忆:自己小时候没见过几次父亲,也不认识父亲。五岁大的时候,听到大人们喊“杨书记来了”,便跟着大人们去看杨书记,惊奇地发现“杨书记”居然在自己家里而且是父亲,一时成为笑话。在一次上班的路上,为了赶时间抓生产,杨公“乘坐”新庄一位赵师傅开的手扶拖拉机,在陡坡转弯处不慎滚落摔伤,并刮掉了一块腿肉,他没有告诉家人,继续带伤工作,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落下了终身伤痛,每逢秋冬两季小腿疼痛难忍。</p> <p class="ql-block">  “群众利益无小事”。杨公在新庄任职期间,几乎走访了全乡所有的农户,谁家的“底细”都了如指掌,他不但能够叫上困难户的名字,还通过入厕观察粪便得知农户的真实生活状况,在分配“救济粮”时做到心中有数,实事求是,令百姓心服口服。在走访农户时,杨公还会随身带上几样常用药品。三羊倌说他七八岁的时候,一次着凉感冒,浑身乏力,昏睡不醒,正是喝了杨公的随身药品才好了起来。中堡村的武仲贤老人提起此事也是激动不已,说他的小儿子不到一岁时,咳嗽不止,四处求医,久治无效,也是吃了杨公入户时随身携带的半片西药止咳痊愈的。面对繁杂琐碎的乡村治理事务,特别是遇到乡人“告状”,杨公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不小题大作,加剧乡间矛盾。一次两个小孩偷了邻居家的杏子被“告”到杨公那里。杨公见两个小孩吓得发抖,便笑着说:“我小时候也偷过杏子,小孩子嘴馋很正常,以后不要再偷就中。”一时,气氛缓和了不少。两个小孩子随即诚恳地认了错,“告状”的人也消了气。</p> <p class="ql-block">  杨公非常关心群众疾苦,在新庄任上,五个孩子都小,岳母年事已高,只有妻子一个人挣工分,他却经常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而孩子们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馍。离开新庄任县知青办主任、农副公司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统战部部长期间,若发现和得知新庄人民“救济粮”(也叫回销粮、供应粮)不足,他都会摆事实、讲实情,积极向县上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因为他是“老革命”,说话很有份量,所以新庄公社在那个生活普遍困难的年代得到的救济粮相对较多,老百姓基本没有挨饿。杨公平素只要碰见上县办事、求医的新庄人,都分外热情,嘘寒问暖、协调帮忙、邀其至家做客而外,对特别困难者还会解囊相助。</p> <p class="ql-block">  得知杨公祖籍是河南内乡人后,我忽然想起了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清康熙年间河南内乡知县高以永在任职期间所撰写的一副对联:“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至今高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的“三省堂”上。高以永经常以此对联自省自警,意在告诫自己从政为官,当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新庄百姓心中,杨公正是这样一位淡薄名利,对百姓负责,把自己看成是最普通的人,把人民利益看得比天还要高的人。这不,杨公去世已有三十年之久了,道塬人民到现在还能常常提起他,正如三羊倌所说:“杨书记心里装着百姓,是难得的大好官,我们应该永远记着他!”三佯倌的话,说出了道塬人民的共同心声。</p> <p class="ql-block">  是啊!“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杨立广书记永远活在道塬人民的心中!  </p> <p class="ql-block">  感谢武志元,李维国,杨幼清,李成潭,武仲贤,赵世礼,张世福,蔡海祯,蔡邦随,李钧,杨巧玲等各位大人、先生(女士)提供信息和素材,感谢张克靖老师修改完善文稿。</p> <p class="ql-block">  (甲辰三月廿十于金城初稿,四月初三于金城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