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西湖春天(一)图文皆原创

晚婷无语

<p class="ql-block">  江南还是应该在“绿柳初黄半未匀”时到来。虽然并不是在意“出门皆是看花人”可是我喜欢的春花却是在柳绿均匀时已纷纷凋零,桃花 樱花 玉兰 郁金香 海棠。一直想看清亮的水上飘荡着初出牙尖嫩黄的柳枝,含苞欲放的各色桃花在水中投下的彩虹光影。那“拂堤杨柳醉春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是我梦萦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到杭州还是有芳菲尽的遗憾。到西湖的这天正好是老历三月初一,那已青绿的柳叶、被昨日的春雨打的满地的花瓣,着实令人感伤。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无边光景一时新”的风光供人们欣赏,匆匆来到湖边立刻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转角处展现在眼前的西湖,让我这个近四十年后重游的人,心动过速。她就像一桌大餐,每一样美食我都想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喜欢在江南的杨柳岸边沐着沥沥春雨,漫步楼台亭榭环山绕水徜徉期间。白堤像一条项链绳,上面串着的每一颗珍珠就是一个个景点和历史的传说。绿水清波处断桥隐隐约约像我走近,那是千年的传说,扎根在人们心目中的万古情。断桥不断那是人们的心愿,希望此桥能再续许仙和白娘子的前缘。而断桥残雪最佳的赏景时间当然是下雪的冬季。特为断桥残雪写了一首词:</p><p class="ql-block"> 江城子 断桥残雪</p><p class="ql-block"> 氤氲岚气绿湖萦。断桥横。桃柳迎。</p><p class="ql-block">潋滟波漾、晓露嫩堤清。</p><p class="ql-block"> 春燕衔花满地落,留不住,那时晴。</p> <p class="ql-block">  走过断桥,平湖秋月就在眼前,由于它伸出水面的平台很宽广,三面临水,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成为一流的赏月胜地,在此眺望湖光山色,无论春夏秋冬,晴雨阴晦,都会令人趣味盎然。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可谓“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在八月十五夜晚来到这里,秋高气爽时,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普照,宁静的月影,微漾的湖光,空蒙的山色,徐徐展开一幅水画式的湖山夜景,那就更加完美。学徐渭写一首藏头诗。</p><p class="ql-block"> 七绝 平湖秋月</p><p class="ql-block">平岸独行香满径,湖中倒影笔涂描。</p><p class="ql-block">秋来千顷波光艳,月落人间水上摇。</p> <p class="ql-block">  平湖秋月的对面就是白居易笔下“孤山亭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孤山,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有时一棵树一块石头,就承载着一段历史,或记录着一件人文趣事。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p><p class="ql-block"> 孤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晴时,山石树木,楼阁亭榭,一如工笔所描,无一笔不真切,风物雄丽中透着清秀之气。雨时,像泼墨写意,莽莽苍苍,山色空朦中含着几分神秘,孤峙湖中,形如黛簇的孤山,挽着里湖,牵着外湖,四周云水茫茫,烟波渺渺。湖山一体一韵,淡冶相得。若是朝日始出,夕阳末落,可见湖水染绿之功,山岚设色之妙。日闻渔歌袅绕,夜见轻棹悠悠。人说孤山是造化钟灵秀,藏神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唐代有孤山寺,南宋时建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曾在此建行宫,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雍正时(1727年)改为圣因寺,与灵隐、昭庆、净慈三寺合称西湖四大丛林。</p><p class="ql-block"> 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p><p class="ql-block"> 如果想一一了解玩透,在此可能要游一整天,像我们这种玩三两个小时,很多地方都无法找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湖不仅有自然风光,还需有人文景观才能享誉海内外,才能流传千古。而孤山的西泠印社就承载此任。</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成立于一九零四年,已有百多年历史,建于西湖重地,是人们向往和聚集的的地方,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集书画,至今已有七百多社员。印社里有许多高尚的艺术家令人仰慕。吴昌硕是第一任社长,是诗书画印的一代宗师。大家最为熟悉的《送别》的作者李叔同也是一个老社员,“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太优美了。他出家之前,把自己刻的,和别人刻给他的印章都留在了西泠印社。</p><p class="ql-block"> 别看这小小印章,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人文情怀,艺术追求,情趣爱好都能从中间看出来。西泠有让人留恋的人文价值还有艺术灵气。西泠印社经过百年的风雨能存活至今,是和艺术家们,大公无私,持之以恒的高尚情操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  孤山的放鹤亭,又是一千古佳话,北麓的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林系杭州人,长期隐居孤山,终身不仕不婚,遂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p><p class="ql-block"> 林死后葬在孤山,鹤在墓前哀鸣而亡。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成为咏梅的第一佳句,无人能与伦比。</p><p class="ql-block"> 孤山在冬春的季节一定要重游。因为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p> <p class="ql-block">  踯躅在西泠桥上 ,桥的尽头就是写出“妾乘油壁车,君骑青骢马。何处同结心?西陵松柏下。”这首千古绝唱的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这首诗把苏小小对爱情的期待展现的淋漓尽致!许多诗人都为苏小小写过诗词,苏小小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子,能让那么多诗人为此感慨呢?苏小小多才多艺,美貌与善良让大家记住她,在西湖这样的名胜区,永久的为她留下一席之地怀念她。作为女性也是为她的才情横溢所吸引。为她的身世所感叹。正是:</p><p class="ql-block"> 海棠春 小小姻缘错</p><p class="ql-block">海棠春暮花零落。是几度、为谁失魄。</p><p class="ql-block">只道柳绵飘,能见西泠约。</p><p class="ql-block">长堤油壁车踟躇。又怎奈、无帆可数。</p><p class="ql-block">薄幸冷青骢,小小姻缘错。</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云游在杭州西湖上泛舟。看着潋滟的水波荡漾着从身边流过,长长短短的柳枝随风戏弄着水珠,红的粉的花瓣三三两两随波逐流。听着鸟儿在树上飞来飞去啼鸣不断,把柳绵摇落在岸边集成一条白白的花边,漫天飞舞的絮花弄得游人不停的捏着痒酥酥的鼻子。闻着沿岸处处开着的含笑送来的幽香。连绵起伏的远山凝黛,塔影悠悠,天地之间只觉天宇旷远,心胸开阔。一路春景令人目不暇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首王观的《卜算子》把此时看见的景色描述的淋漓尽致,此时我们不正是向着眉眼盈盈处划去吗?</p><p class="ql-block"> 船泊岸上,来到小瀛洲三潭印月,岸上金桂婆娑,潭在岛中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妙景观。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央,由三个小潭组成,每个潭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月亮上的三潭印”,这个传说讲述了三潭印月与月亮之间的神秘联系。每当月圆之夜,月光穿过湖面上的三个小潭,形成三个倒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坐船来到苏堤,“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只见“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已是三月的暮春,花儿已日渐稀疏,草地却绿意盎然,树色殷殷,一路上“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春风和煦,满面杨花,走走停停,依依不舍。要不是时间的缘故,真想坐下来在此留恋。真当心“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p><p class="ql-block">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苏堤四季各有春秋,然而最令各代诗人倾慕的还是它岚气缭绕的清晨,烟柳夹岸,花溅绿波,莺啼燕语,一幅春晓美卷。</p> <p class="ql-block">  苏堤往北走来到占地420余亩以荷文化、酒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曲院风荷,它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麯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将“麯”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 如今曲院风荷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建,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园内亭、台、楼、榭布局典雅,荷花池面约占38亩,种有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成了我国赏荷的佳地。</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杭州最遗憾的就是曲院风荷,看到的只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枝败叶了。一定要再夏天来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曲院风荷景观。</p> <p class="ql-block">  从苏堤春晓要走三里长堤来到栖霞岭,走进岳飞墓的“碧血丹心”石碑,仰望岳飞伟岸的石雕像,昂首挺立激奋人心。而家喻户晓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令人慷慨激昂,被无数人唾弃的秦桧一干小人,根本不想看见。</p><p class="ql-block"> 岳飞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历经数百年仍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时改变。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全墓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岳飞墓在历史、艺术和社会凝聚力方面都具有较大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其实就游了四分之一的西湖,为此留下一词:</p><p class="ql-block"> 雨霖铃 游西湖有感</p><p class="ql-block">狂游一日。叹西湖阔,夜晚停觅。</p><p class="ql-block">春风吹醒小草,莺啼晓岸,裙裾皆湿。</p><p class="ql-block">见断桥欣未断,探孤山无迹。</p><p class="ql-block">念小小、单守西泠,冷月平湖楚天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东波立。更沉迷、郁郁苏堤夕。</p><p class="ql-block">举杯赏莲何去,曲院处、荷风尤适。</p><p class="ql-block">柳荡涟漪,亭榭楼台,倒影如画。</p><p class="ql-block">就算是、桃落樱飞,醉海棠姿色。</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要去旅游之前都会做攻略,可是做的再仔细也会有许多遗漏,等回来写游记的时候,都会有很多遗憾。都想再次去弥补。</p><p class="ql-block"> 每写一次也是再次游历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