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广济桥。2024.4.10

阿敏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中国四大名桥之一[16],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5]。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国家AAAA级景区[2]</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3]</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桥名为“广济桥”,当地也叫湘子桥,意为“广济百粤之民”。这座古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于韩江之上,连通城市东西两岸,是一座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身的独特桥梁。</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以其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古时是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桥梁结构独特,装饰精美,历来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全长五百多米长,桥上有许多亭子,这里会有居民游客在里面聊天、乘凉。</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桥面古香古色,桥身横跨韩江,并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结构十分特殊,堪称我国桥梁世上的孤例。素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之说。</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像一条巨龙横贯在韩江上。桥上人山人海,人来人往。</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广济桥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的构造颇具特色,整座桥梁为浮梁结合结构,共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则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整桥长度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共有12个桥墩和1座桥台,12个桥孔;西边梁桥长137.3米,共有8个桥墩,7个桥孔;中间浮桥长97.3米,由18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形色各异的亭台楼阁,叹为观止的潮州木雕,换来游客们的阵阵赞美之声,闪烁不止的镁光灯把游客和古桥融为一体,留下永恒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之美,不仅美在外观造型,还有其出类拔萃的文化内涵。走在广济桥上,与其说是在渡河,更确切地说是在参观一个神奇的“水上之城”。桥上由一座座亭阁组成,每一座都有一副楹联,一块牌匾,上面全是书法大师的手笔,处处尽显潮州人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现有桥亭30个,其中殿式阁12个,杂式亭台18个,桥亭的设计匠心独运,既可以为桥梁和行人提供遮护,使桥身和过往行人少受日晒雨淋。同时也能增加桥身重量,增强桥身的稳定性,提高桥梁的抗风御潮功能,延长寿命。</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广济桥不仅在建筑学上有重要价值,还在中国桥梁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如今,广济桥虽没有了当年的繁荣商贸景象,但却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潮州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海内外潮州人最难忘的回忆、最难舍的乡愁。这里不仅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勤劳,更是整座潮州城的灵魂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的维修和改建,康济桥成为一座两边用石墩架木梁,中间以二十四只船相连的梁桥与浮桥结合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水流湍急的韩江自北向南纵贯潮州,将城市一分为二,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外贸需求,宋朝地方官打算建造一座横跨韩江的浮桥。</p> <p class="ql-block">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过河拆桥,意思是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p><p class="ql-block">人一脚踢开。</p> <p class="ql-block">而我今天要说的这座桥,很了不起,是古桥中的孤例,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却每天需要过河拆</p><p class="ql-block">桥,这座桥的过河拆桥,不是成语中的过河拆桥,但真真切切是过河拆桥。确切地说,这座桥的过河拆</p><p class="ql-block">桥,不是因自己的目的达到后而拆桥,而是帮助众人实现每个人的目的而拆桥。</p> <p class="ql-block">当时韩江汇集九河之水,汛期水量极大很大,浮桥经常被冲毁,在康济桥建成之后的几十年间,几乎每位地方官都要对桥梁进行维修。</p> <p class="ql-block">乾道年间,担任潮州知州的曾汪,在江心筑一桥墩,用86只船,连接韩江东西两岸,建成一座别具风格的浮桥,命名为“康济桥”。</p> <p class="ql-block">傍晚,在夕阳下水面波光粼粼变成了橙色。桥上桥下,有许多的游人在拍照,好像要把这美丽而又壮观的影像全都记录在相机里。</p> <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曾汪)造舟为梁,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洲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