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天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的杂居之所,也是香客、游人在山上的住宿之地。 月华天街因整体布局如一湾月牙而得名。天街上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了一个密集建筑群。 黛瓦白墙、翘角金顶,远远望去,月华街宛如一条天上的街市,悬浮在齐云山半山腰。 月华街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古村落,形成于宋代,村民大多是道士的后裔,现居住着30余户村民。 <div>踏上青石板铺满的街巷,你便能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山民生活。<br></div> 这里道观与民居为邻,香烟与炊烟互绕,道教修行与民俗生活相融,完美地诠释了道教正一派“修行在尘世,尘世既修行”的理念,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 “香炉峰”位于月华街太素宫前,独立挺拔,形似香炉,为一柱状丹霞。 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br>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巡视江南来到道教仙境齐云山,见到涧底岚烟山泉中突兀而起的香炉峰时,惊诧不已,称此峰堪称为“白岳一绝。”并赐建香炉峰铁亭一座,铜香炉一只。原物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现亭、炉重建于1983年。<br> 月华天街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 玄天太素宫山门。 1532年,嘉靖皇帝来齐云山求子应验,龙心大悦,敕建“玄天太素宫”,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并下诏四十八、四十九和五十代天师,驻留齐云山掌管天下道务,从此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名扬中华。 太素宫坐南朝北,东为鼓峰,西为钟峰,中为玉屏峰,三峰相连呈“山”字形,大殿有如交椅,左青龙右白虎。殿后五股山泉汇于殿前,正应了“五水到堂一水出”的大吉,风水极佳。 玄天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元辰殿。 “元辰”是指吉利时日。元辰殿又叫六十甲子殿,供奉六十甲子神。 后殿为玄天太素宫主殿。 太素宫主奉玄天真武大帝。 “小壶天”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是明代的一个石坊。石坊门洞呈葫芦形,坊上横额为“小壶天”三字。 走过石坊门洞,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紫霄崖”与小壶天相距不远,因这一片的危崖为赤紫色而得名。齐云山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紫霄崖上散布着不少摩崖石刻。 “风波关”位于紫霄崖前,石雕甚为精美。 “玉虚宫”位于紫霄崖下,由道人汪泰元募资修建于明正德十年,依崖就势而筑,与山岩浑然一体,气势浩壮。 玉虚宫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天然石洞。 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与道教相关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宫侧立有高七米、宽一米的古碑,上刻《紫霄宫玄帝铭》,是明代江南才子唐寅所撰,共1024字,俗称“唐寅碑”。此碑也被称为“三绝碑”,因为是由江南才子唐寅撰文,书法大家戴炼手书,纂刻大家汪肇纂额。 齐云山后山的游览以自然风景为主,上下坡都比较陡峭,主要景点有五老峰、紫云关、神秘长廊,方腊寨等,如果以玉虚宫为起点,全程2公里,约需2小时。 “五老峰”海拔560米,是齐云山最具代表性的山峰。 群峰参差为群,远远看去,好像五位躬身面北,拱揖参拜的老者。 “紫云关”夹于独耸峰与五老峰之间,地势险要,传闻关隘上常有紫色祥云萦绕,因而得名。 紫云关是古时西入齐云山的必经门户,也称“西天门”。 “神秘长廊”为洞穴类丹霞地貌景观,长500余米,气势壮观,因岩层差异风化和流水风蚀作用而成。 古代高道常于此修炼内丹,金丹初成之时往往伴有神秘奇异现象,俗人不解,遂有神秘长廊之说。 方腊寨所处的山峰。 登峰台阶。 崖道。 相传,870多年前,方腊起义后,与童贯所率的官军作战一度受挫,曾率一部分部属退守这里,安营扎寨,并用计谋击退了追兵。 岩壁上刻有“方腊寨”三个大字,岩石上有方腊等人的塑像。 登上方腊寨,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周边景色尽收眼底。 方腊寨背后筑有栈道,循道而下,可达会仙阁。 从会仙阁下山,行程近两公里,约需1小时。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THE END—</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