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掬一捧涪江水月,让心灵洒满阳光</p><p class="ql-block"> 一一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滴水寺,听见心跳声</b></p><p class="ql-block"> 早年调来绵阳,常用空暇时间,寻觅一些好的去处。后来,朋友告诉说,还有滴水寺,是个不错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滴水寺,顾名思义,定是为点点滴滴的泉水盖起的寺庙。这就怪了,人们为之顶礼膜拜的,竟是几滴泉水,不觉好笑么?</p><p class="ql-block"> 星期日,径直去了那里。</p><p class="ql-block"> 滴水寺,寺庙颇陈旧和不整齐,远远看去,象是一个打盹的老太婆盘腿临江而坐。下几级石阶、进了寺门,还未及举目环顾,就有琴声传了过来。悠悠扬扬,十分悦耳。也不知是谁,选了这么个地方练琴习乐,倒也不错的。急于去观赏滴水,却不知在何处,问门口一老者,他微微一笑:“寻声音走去,便是。”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什么琴声——那是滴水的声响哩!哦,“叮叮咚咚,咚咚叮叮”节律整齐,清新悦耳,真是绝了。随了泉声,穿一条过道,果有一崖一池,声音便是那里传出来的。只是,寺内光线弱些,闻其声而不见其容。不甘如此了了,又折回身去,向那老者借来火柴,划着细细地看,原那崖上有一小孔,如少女生气时嘟起的小嘴一样,泉水便是从嘴里涌出来的。凝成小滴,唱一声“叮咚”,跃入池中,溅起几圈涟漪。再划一根火柴细看池中,池里清澈透明,不曾有什么杂物,掏一捧酣饮,凉悠悠地沁人心脾,甜津津地润人肺腑、如读得一首好诗,听得一支好歌那般……</p><p class="ql-block"> 看罢滴水,登上寺楼,视野豁地开阔起来,宽阔的涪江迎面扑了过来。一江的喧闹,一江的追逐,一江的奔泻,使人心里发热。望着来了又去的涪江,我突然可怜起滴水寺里的滴水来了。相形之下,它竟是那么渺小,声音也微弱得不行。我想,我要是那滴水,定会羞愧得走不出地皮,或者在远远的一座深山里苟且活下来,了却终生罢了。</p><p class="ql-block"> 下得楼来,再去看那崖和池,不禁有些悲悲然。这时,门口的老者含着烟锅走过来,我问起这滴水滴了多少年,老者摇摇头,表示不得而知。我又问滴水又流往何处去了。老者划燃火柴点了烟,淡淡地答道:“涪江。”。</p><p class="ql-block"> 是么,涪江么?!哦哦,原这小小的了大江的一个细胞!随着叮咚的声音,我突然佩服起这滴水来了。滴水呀,你不畏耻笑,凭着韧劲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从久远的年代流到今天,为的是把自己汇入大江,谁能说你不是大江里开出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呢!是了是了,大江的源头,原本是从滴水开始的,正因为滴水汇积拢来,才孕育了大江的汹涌,听人说,太阳是大海托起来的,你不也是大海的一根指头么?!</p><p class="ql-block"> 去罢滴水寺,总有“叮咚”之声萦绕耳畔,俯首细听,原是自己的心跳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富乐山,又见菊花黄</b></p><p class="ql-block">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古人的一曲《菊花》,犹如一幅灵动的油画,把菊花的靓丽与色彩,秉性与韵味,描绘得触手可及。秋天来了,秋风乍起,房前屋后,藩篱上下,一片金黄。菊花映照在夕阳下,愈发地灿烂,愈发地孤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应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那抹意境,在百花之中,我对今日黄花,可谓是情有独钟。菊花的美,在于纯洁。那些白色,一定是干净的白,那些黄色,一定是均匀的黄,那些红色,一定是热烈的红。当然,比起菊花的美丽,我更钟情于她的性格,秋风冷雨中,菊花依然笑傲江湖,没有颤抖,毫不哆嗦,肆意写下一派的英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如那片生长菊花的土壤,也如那排举起菊花的篱笆,我是幸运的。对菊花的偏爱,上帝给了我们极巧的缘分。我们都可以和菊花耳鬓厮磨。缠绵绯则,实在是妙不可言。每年到了深秋,这座城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菊展,让我们与菊花不期而遇。像失散的亲人,也像久别的恋人,我与菊花,四目相对,满含热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不甚明白,菊花的亮相为什么会在富乐山上。这个城市,人民公园的宽阔,五一广场的平坦,西山公园的婉约,青年广场的流畅,都是菊花们的绝好秀场。而富乐山,曾经是刀枪林立之地,充满阴谋的酒宴,倚强凌弱的谈笑,让孤傲的菊花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三国时期,涪江流域曾经是一处战场,而富乐山周遭则是屯兵之处。富乐山原名东山,又因山势向东绵延招展,得名旗山。三国蜀汉时期,刘备以帮助刘璋抗拒中原入侵为名,进入蜀地。刘璋来到涪城迎接,在东山设宴款待刘备。把盏之际,刘备见山下良田一望无际,一派富饶景象,不禁感叹:“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此得名。后来,刘备喧宾夺主,入主成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刘备看见的应该不仅是炊烟袅袅,男耕女织,更应该看到了旌旗连天,剑戟遍地,军帐丛生,战马驰骋。就是这样一座山,该怎样养育那些洁身自好,孤傲不羁的菊花啊!据说富乐堂疗养院一带只要挖地三尺,就会有折戟出土。那些曾经的铁锈,那些当年的血污,一旦渗出地表,该怎样装饰今日的黄花之梦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深秋,我又来到富乐山,与菊花团聚。一路浅浅脚印,一抹淡淡菊香。我愁肠百结,菊花却依然盛开。来到富乐阁,举目望去,漫山遍野的菊花,是那样地充满生命的力量,一味地铺陈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意。我突然发现,在金色的阳光下,这座城市就是一朵盛开的菊花。那些林立的楼房,是菊花的花瓣,那些纵横的街道。是菊花的皱褶,那些涌动行人,是菊花的露珠。原来,这座城市早已从铁锈和血污中走出来,在今天这个丰饶的时代,肆意盛开,写意富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才真正读懂了菊花的秉性与气度。原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铁锈和血污也是养分。那些深深埋在地下的历史印记,就是我们的课本。我曾经读过台湾作家蒋勋的一篇文章,叫做《铸剑为犁》,印象极为震撼。他说,把那些曾经杀戮的剑戟,铸成可以开荒的犁铧,是我们人类的最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们今天的花朵,是不再需要温室的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今天的菊花,就应该开放在历史的纵深里,开放在灾难记忆的中。正是如此,我们才有蓬勃旺盛的理由,才有不断上长的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富乐山,菊花黄,梦犹在,人未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芙蓉溪,生命的高地</b></p><p class="ql-block"> 静静地流淌,婉转地行走,这就是游仙的芙蓉花溪。始于太平,汇入涪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哪一年的春天里,太平乡的几颗雨水情窦初开,约好出去走一走,便一路向南,踽踽而行 。后来,更多的伙伴赶过来,成群结队,携手并肩,便形成了溪流。其时,岸边的芙蓉树正是繁花似锦,几片花瓣按奈不住,纵身一跃,立于清流之上,嬉戏成船。于是,溪水五彩斑斓,清流香气袭人。花照水颜,水映花影。芙蓉花溪,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芙蓉花溪,花香满径,它们流淌的,都是当年的初心。溪水知道,这一去也许再无归期,所以它们一定要将自己的梦想渗入故土。溪水们一路婉延,一步三回头,将浸润和滋养留下来。临行之前,它们与脚下的这片土地彻夜长谈,撒播全部的亲情。婉约的溪流,用纤细的小手抚慰龟裂的泥土,用清澈的眼眸探望瘦弱的禾苗,用轻柔的唇温亲吻泛黄的小草,用深情的怀抱拥抱干枯的枝叶。而游仙这片多情的土地,为了不负盛情,一夜之间,溪水流经之地,田垅聚绿,山野叠翠。树木葱郁了,稻穗饱满了,整个大地一律长满了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碧水寺,芙蓉溪与涪江河撞了个满怀。溪水们这才发现,它们的每一颗生命,都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它们知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才是生命的最佳归宿。因此,芙蓉溪夜晚流淌的是月色,白天流淌的是阳光, 生生不息地奔赴大海那座生命的高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别之时,芙蓉花溪的流水,以浪花的姿势回头张望,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原来,故土虽然瘦薄,却有厚重的历史,亦有灿烂的文化。巍峨的越王楼倒映在溪水中,盛唐的绵州故事辗转而来 ,而越王楼的数度损毁与修建 ,恰是耸立着的历史起伏绵延的真实写照。不远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先后将步履重叠,终于在芙蓉溪边完成了盛唐豪放与朴实诗风的对视和回望,为华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遥想当年的两个夜晚 ,李杜二人各自的茶盏里,除去沉浮的绿芽,一定都是芙蓉溪里的清洌泉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站在南山寺极目远眺,你一定会发现 ,芙蓉花溪就像栽种在游仙大地上的一棵大树,溪流是挺拔的树干,那些支流就是树干的支条,而那些稻田与山林,就是这些枝条上的叶片。这棵巨冠若伞的大树,结下了那么多历史与现实的金黄硕果。富乐阁的涪城会,富乐堂的将相和,平阳府君阙的汉砖,东汉说唱俑的皮鼓,无一不是书写出深厚凝重的历史史诗。而苏易简案上的书卷,邓稼先窗前的灯光,芳香而明亮。古之壮元郎,今之科学家,将历史与现实拉近,折射出从古至今炫酷的智慧光芒。芙蓉花溪,从历史的纵深流出,终于幻化成华夏文明的现代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芙蓉花溪,没有壶口瀑布的威武雄壮,亦没有钱塘潮的波澜壮阔,但经过绵延不绝的流淌 ,终于书写出两个字,那就是婉约 。婉约地来,婉约地去,刚好契合了游仙人的执着而又宽厚的秉性。婉约是一种坚韧,无论道路多么曲折,都会一路向前 。婉约是一种平静 ,无论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会坦然面对 。婉约是一种梦想 ,无论现实多么残酷 ,都会抵达理想的彼岸 。君不见,那些星落棋布的农舍,在宽阔道路的五线谱上,缀满了时代和谐的音符;那池塘的碧荷,湖泊的涟漪,写满了曼妙清新的诗篇。更有那花海鲜艳的瑰丽,驿站古朴的闲适,灿如星河,婉若仙境。游仙人的幸福,就像金黄的麦穗,收割一茬,又长出一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芙蓉花溪,婉约于游仙,可曾见过仙人?芙蓉花溪笑而不语。它知道,游仙的仙人不是仙风道骨看破滚滚红尘的长者,也不是是修炼千年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翁。游仙的仙人 ,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游仙黎民百姓。他们行走在薄雾中 ,耕耘在烟雨里 。他们勤劳而善良,豁达而自信。他们才是游仙真正的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芙蓉溪,看似柔情似水,却是生命高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