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大运河飘来紫禁城》,作者单霁翔——好吧,我想说之所以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还是因为之前看过的新闻报道里,讲他是如何一举改变了整个故宫管理的风气,比如不准开车进故宫,清理了13家长期盘踞在故宫的单位……这是一位真正热爱文物,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让人好生敬佩。所以,一看到单院长出了这么一本似乎和故宫有关联的书,那还不赶紧买下?</h1> <h1> 但是呢,必须要说的是,其实这本书也是“标题党”——虽然从书名来看,感觉是以运河与故宫为主,以为大概是讲故宫如何营建的书,结果呢,看完才发现,其实应该说以“大运河”为主题才对,“大运河飘来紫禁城”仅仅是其中第一章,另外七章分别是:“千里地无山”,讲古往今来中国最著名的几大运河;“岸边凝固的时光”,讲绍兴、开封、无锡等几个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智者的河流”,介绍沈括、郭守敬等科学治河的专家及他们的功绩;“飞阁留丹”,讲苏州山塘街、聊城山陕会馆等因运河而生的著名景观与建筑;“黄金水道”,继续回顾运河与粮运、盐运的历史;“依河而居”讲到了北京的胡同、济宁、临清、德州等北方城市居然受南方影响都存在的“竹竿巷”以及沿着运河发展的淮扬菜系;“精神的航道”则是介绍沿着运河传播的文化,如戏曲、如明清小说等。</h1><br> <h1> 是不是内容很丰富?所以,也理解了,若是书名写“大运河与中国历史”之类的,似乎这些“杂乱”的内容又显得显浅了一些——这是个宏大的主题。但若只写“大运河的故事”,又不太会吸引读者;只有加入“紫禁城”的元素,嗨,果然才能让人眼前一亮。何况,第一章中,作者也确实花了大量篇幅来介绍紫禁城的营建——确实与大运河息息相关——也就不算跑题了。</h1> <h1> 看看作者是怎么来介绍紫禁城营建的。<br> 中国传统建筑以夯土墙、砖石墙和木结构为主体。 紫禁城的营造用材中,最难采集和运输的首推石料。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各大殿台基、石阶、护栏和各种雕饰等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因此石料用料非常大。其中,<font color="#ed2308"><b>汉白玉多来自北京西南郊的房山、门头沟等地,花岗岩则来自距北京200公里之遥的河北曲阳。</b></font><br> 作者特别提到故宫三大殿南北两面巨大的丹陛石的运输过程,以保和殿后由整块汉白玉雕刻的丹陛石为例,<font color="#ed2308"><b>这块紫禁城乃至现在中国最大的一块巨石,</b></font>从开采到运送到紫禁城,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仅山中开采一项,就征用了1.6万人,至于在运送的路上,为了创造泼水成冰的道路,更是动用了两万余民工,千余头骡子,运送方式是每一里挖一口井,然后从这一路上的140多口井里汲水,用粗大的绳索在冰道上拉拽而行,就这样一路喊着号子热火朝天地用了28天运到京城。”</h1> <h1> 营建紫禁城的木料,则比石料来自更加遥远的地区——这些木质优良不易变形和开裂的珍贵名木,大都来自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砍伐后运输到山沟,再编成木筏,等待雨季涨水时推入江河,沿流北上。这些名贵木材在沿路有官员值守,从不同的砍伐地点到北京,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有些木材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慎滑入漩涡,年深日久,形成“乌木”。在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的日记《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曾提到紫禁城修缮所需木材的运输方式:人们通过运河运送木料。运河沿岸几千名纤夫步履艰难地拖着一根根大梁扎成的长蛇般的木筏,后面还拖着其他木材。<font color="#ed2308"><b>他们有的一天要走5公里路,而木材来自中国遥远的四川,运到京城需要两三年。每根大梁要耗3000两银子,有的木筏长达1千米。</b></font></h1> <h1> 至于紫禁城营建需要的其他材料,要相对石材和木材少耗费一点人力和物力。其中,<font color="#ed2308"><b>砖大多来自山东临清。</b></font>原因是临清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航运枢纽之一,运输便利,且土质尤其适合烧砖。其贡砖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的评价。其质地优良的原因是因为临清地处黄河冲击平原,黄河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后,形成细腻富含铁质的沙土。黄河多次泛滥,久而久之又形成一层沙土一层黏土的土壤结构,沙土呈现浅黄或白色,黏土则为较深的赤褐色,白褐相叠,如莲花瓣一样清晰,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莲花土”。另外,烧制贡砖用的水是漳卫河(又称卫运河,是海河支流卫河和漳河会合而成)里的水,清澈无杂质,俗称“阳水”,用阳水和莲花土烧制的砖异常坚硬,且生产过程可追溯。</h1> <h1></h1><h1> 而紫禁城中专供宫殿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金砖”,来自苏州、松江等地,选用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太湖泥。制作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七道工序,从取土到出窑长达两年。因为金砖的制作工艺太复杂,<font color="#ed2308"><b>因此只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地板铺上了金砖。</b></font>这些大方砖上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以及“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以及工匠名字。<br> 紫禁城在营建过程中和营建好之后,都需要材料储存或备料维修,因此,在北京通州至今尚存的砖厂、皇木厂等地名,就是因储存“金砖”、皇木等建筑材料而得名。而通州张家湾皇木厂村还遗留下几十块重达数吨或数十吨的花斑石,通州三教庙还陈列着运河出土的十余米长的千年皇木。</h1> <h1> 至于北京城从物质到非物质,则都与苏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因为大运河的运输便利,造成的“珍宝北漂”:衣饰方面,苏州织造提供最好的丝绸;饮食方面,苏州香米、鲥鱼、碧螺春茶、枇杷果等苏式风味在宫中颇受青睐,苏宴的出现更是皇家饮食受苏州影响的直接产物。居住方面,苏州园林对圆明园、颐和园的影响有目共睹;出行方面,紫禁城受条件影响不能乘船,但在西苑三海、三山五园中,皇家游船都是模仿的苏州式样;文化方面,起源于苏州的昆腔在道光、咸丰以前一直是紫禁城中最流行的剧种,苏州刻印的书籍,因刻工精美也是颇受欢迎;其他如苏州的玉雕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很多,康熙乾隆二帝十二次下江南,每次都在苏州停留时间最多。</h1> <h1> 在非物质方面,苏州的香山帮工匠从建造紫禁城时就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苏州的吴门画派曾改变了清宫画院的绘画风格;苏州手工业工匠的高超技艺,让皇帝将造办处不能生产的东西交给苏州工匠来做,这就是著名的“苏工”。据清宫档案可发现,乾隆朝以后,大量器物都经宫廷设计样式后,交苏州织造制作。不仅如此,器物的修补、做旧工作同样是苏州匠人承担。</h1> <h1> 书中其它章节最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篇,则是在“精神的航道”这一章中所讲的大运河与明清小说的关联。这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明清小说为何兴盛——先说背景:明代之后,运河沿线的许多城市开始繁荣发达,江南一带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都市的兴起,使得市民文化得以发展。在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明清时期小说佳作大量出现。再说创作主体:明清通俗小说主要就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文人与民间说唱艺人创作的。所以,作者指出,今天的我们再去看明清小说中的佳作会发现,这些作者几乎都是生活在运河沿线的。比如明代四大奇书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曾经在杭州生活过,甚至有学者认为,罗贯中就是杭州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准安人。而作者不可考的《金瓶梅》,除了故事主要发生在山东运河沿岸的城市外,其署名“兰陵笑笑生”中的兰陵指的是峄县(在今天的枣庄市),也是运河沿线的城市。清代著名小说的作者中,《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三十多岁就来到南京卖文为生,后客死扬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自幼在“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先后在南京、扬州和苏州等地生活过,后来才随家人迁回北京。</h1> <h1> 也就是说,其实至少四大名著中的两部作品,即《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经过民间艺人千百次的演绎,才形成了小说的雏形,再由作家创作而成的。更别说冯梦龙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从最初某些故事本就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到后期基本上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立文学体裁,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反映市民生活——反映的,就是运河沿岸城市里,市民里的生活。<br> 最为有趣的是,<font color="#ed2308"><b>明清小说的创作、传推也与运河提供的便利条件有关。</b></font>在运河沿岸的发达商埠,刻书业具有相当规模,这给小说的出版发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反过来促进了小说的创作。明代前期,通俗小说的刊刻中心在福建建阳。从明代中期后,通俗小说刊刻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杭州、苏州和南京等京杭大运河南运河岸边的城市。在那时已经出现了商业嗅觉敏锐的书商,一有市场前景比较看好的新作诞生,书商便立即参与其中,传刻的速度是极快的。比如冯梦龙的小说一经出版,苏州、南京两地的书商就竞相传刻,广泛印行,短短几年内就不断重印,因此导致《三言》在当时就有多种版本。而用今天的眼光看,冯梦龙的《三言》系列丛书,本身的商业元素就比较多。《三言》的第一部《喻世明言》初刻时名为《全像古今小说》,后来改为《喻世明言》,改名后的特征更加明显,对于目标读者的吸附能力更强,而紧随其后刊刻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具有续编的特点。<b><font color="#ed2308">用今天的话来说,从一开始发行,就是有“IP”的。</font></b>这一切都说明,畅销图书的策划、出版、发行在当时就已经颇为成熟。这就是沿着大运河流动的文化传播。 </h1> <h1> 所以,虽然要承认,这本书虽然不是自己一口气读完的书——前半部似乎是前年刚买到这本书时翻看的,后半部又是这两天从书堆里无意找到这本书,才又继续读下去,直到今天读完的——但整体而言,读完后还是感觉收获颇丰的。虽然,如果非要说这本书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文集可能是平日文章的集合,整体的文风和叙述,可以再统一一点就好了。不管怎样,这本书是值得每个中国人一看的书,正如作者所言:</h1><h1> </h1><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就是我们民族流动的血脉。</u></b>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3000多千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在这一撇一捺大写“人”字的两侧,西侧有陆地丝绸古道,东侧则有海上丝绸之路,像腰间的彩带飘展开去。正是这样一个脊梁坚挺、血脉流畅、交流开放的“人”,生动地体现出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交流与对话的文明历史。”</h1><h1><br></h1><h1> 我们应该多多了解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才能知道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运河飘来紫禁城》,单霁翔著,2024年1月第一版,2024年1月第1次印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研究出版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备注:插图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