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墓及商方国文物

红玉兰

<p class="ql-block">妇好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1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1对。其它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如鸮尊、圆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三联甗、偶方彝,可说是首次问世。三联甗是灶形器与甑配套使用,它可以同时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动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创新。汽柱甑形器实为汽锅。</p> <p class="ql-block">汽锅</p> <p class="ql-block">妇好铜方尊</p> <p class="ql-block">司母辛”铭文的铜礼器应当是子辈为妇好所做的祭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铜方斝</p><p class="ql-block">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通高69.5厘米,重达20千克。口部略呈长方形,口沿上有对称铸造的方塔形立柱。深腹平底,四足呈四棱锥形,鎏(音同盼)部为兽头状。器身四角及三个侧面铸有凸起的扉棱,通体满饰兽面纹、夔(音同葵)龙纹等纹饰。器物内腹底部铸有铭文"妇好"二字。郢,是盛酒或温酒的酒器,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那么,如此厚重华丽的青铜器难道只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吗?当然不是。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种类纷繁的祭祀活动,大多安排在宗庙和祖庙里进行。这是一个充满了浓重神秘色彩的特殊环境,而与这种隆重场合和神秘环境相适应的祭器也就应运而生了。商人在设计祭器时,着重加强器物的体积、量感和力度,突出造型的个性化和神秘感,而且极尽夸张修饰之能事,以此满足祭祀崇拜的精神需求。这些形体庞大、器壁厚实、体量增重,雕琢繁缚的青铜器,已不再是生活中的实用器皿,而是作为庙堂中的大型祭器和沟通天地的神物。</p> <p class="ql-block">玉器之外还有绿松石、孔雀石、绿晶雕琢的艺术品和玛瑙珠等。3件象牙杯,有2件成对,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在此还应说一说墓内所出的6800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一件阿拉伯绶贝,两件脉红螺。</p> <p class="ql-block">各种动物形玉饰有神话传说的龙、凤,有兽头鸟身的怪鸟兽,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种动物形象,以野兽、家畜和禽鸟类为多,如虎、熊、象、猴、鹿、马、牛、羊、兔、鹅、鹦鹉等,也有鱼、蛙和昆虫类。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2006年,在郑州荥阳小胡村发现了一批晚商时期的"舌"铭青铜器,说明郑州西北郊一带在商代晚期存在一个驻守商都旧地、拱卫殷墟的舌氏一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