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师那事

一铭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离开学校三十多年了。中考落榜后,我告别学校老师同学,临别时班主任沈老师送给我的毕业留言“学无止境,永不止步”一直犹言在耳。想起了沈老师,恍惚间,那年那师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五年秋季的一个早晨。我走进了港南中学,一个乡村中学,一个“开放式园林绿化景观学校”。由西向东走过两个墙墩就算进了校门,没有港南中学的字牌,两个水泥兵乓球台,三排教室,一间简易食堂,一大一小两个操场,竖着两个像样的篮球架,就是学校的轮廓。东南面就是景观天然玉成的荷花池塘,再东边就是一年四季变化的庄稼沃野。东西走向的河流,流经校园的后面,河边青色芦柴丛,就是学校唯一的园林绿化,几棵争气的小树,风中摇拽着,仿佛述说着乡村学校特殊的风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夏志良老师是我们本村人,他带着我走进了教师办公室。“以后你就在沈桂宾老师班上,要好好学习,为我们蒲场里争光,去沈老师那边报道吧!”说完他手一指进门南边第二张桌子位置。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位英俊不凡,潇洒帅气的年轻小伙子坐在那,上身穿一件白色小褂子,下面穿栗色裤子,手里拿着钢笔正在写着什么。我心想,这么年轻就做老师啦?俊俏的脸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把什么都能看穿似的,浓密纤长的眉毛,略显英俊威严。乌黑的头发,不知道是烫过发还是自然卷,波浪式的盖过头顶,恰到好处。清瘦的脸型,嘴边不时浮起的笑意,又让人觉得那么亲切。一刹那间,我的目光和沈老师相遇了,沈老师微笑着冲我点点头,就那一瞬间,沈老师已经深深地在我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比别的同学晚了一周报到,才有刚才的那一幕。“沈老师好!”我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嗡了一下。沈老师合上作业本和我语重心长地说:“姜乐铭,我看过你的小学简历,昨天夏校长已经知会我了。你的学习,资质还不错,这次进考进港南中学也是高分录取的,不知道你什么原因没及时报到上课。这些课程可能都拉下不少了,要好好努力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赶紧补上。不懂的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来问我,或任课老师都可以。”看我有点紧张,沈老师边给我拿新书边笑着说:“别紧张,我和你年龄差不多大,大不了几岁,也算是同龄人,好沟通。我是杨家庄人,也离这三里路,和你们蒲场里一样远,蒲场里我也有亲戚,我们也算是亲戚了啦!不要怕老师,可以像朋友同学一样的,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事或者其它什么事都可以找我。”我心中慢慢地平静下来,暗自庆幸遇上了好老师,心里放松了很多。“谢谢沈老师,我会努力的。”我说话之间,沈老师已经帮我拿好我所有的书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老师带着我来到教室。同学们正在早读,沈老做了一个暂停的动作,向同学们介绍说:“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新来的这位同学叫姜乐铭,以后就是我们初一乙班的一员,大家多帮助他,和他做朋友,一起努力学习,大家掌声欢迎一下。”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在课桌位置坐了下来,拿出课本,加入了早读的大军,开始了求知的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程落下了,我就给自己加码,学习笨鸟先飞。课间,别人在玩,游戏我从不参加,我静坐课桌前,默写,记忆,写读,练习.....天不亮就起床背诵单词课文公式,夜黑了,我还在挑灯夜战,回味复习,记忆每天的课程。提前预习圈出疑问,以待第二天课堂解读。自己努力,同学的帮助,沈老师的指导,讲解,经常鼓励;“有什么不懂,或者迷惑的地方,要及时解答,不能拖,更不能不懂装懂,要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我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快,班级进行月考单元测试,我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我没辜负沈老师的厚望,沈老师也夸我很努力,把功课补上了,还能取得好成绩,希望我再接再厉,争取下次再创辉煌,并当众表扬了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我也是信心百倍,斗气昂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老师经此测试后推举我做了班长。这一做就三年,现在毕业以后,初三乙班的许多同学遇到我,都还亲切地称呼我“老班长”,我深感惭愧,因为“老班长”和他们一样,都光荣“下岗”了。自当了班长之后,协助他工作,我也就和沈老师接触多了起来,别人看沈老师目光威严之下,我却感到沈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遇到难题,中午放学,我迟了一点带着难题草稿纸,去办公室问沈老师。当时沈老师正坐在办公桌位置吃饭,见我探头进来,知道来意之后,叫我赶紧进来。我不好意思地说:“沈老师,打扰你吃饭了,下午回来再问吧!”沈老师连忙说:“不要紧,我现在就讲给你听,学习上就是要遇到问题立马搞懂,这样你才不会被问题压倒、所困,学起来就轻松,就像吃饭一样,要消化掉。”立马放下筷子,推开了印着红色字迹的“江苏高邮师范学院”搪瓷菜盆和饭碗,搪瓷盆里就装了冬瓜汤和一小撮韭菜炒百页。说来也怪,沈老师三言两语之下,我的问题迎刃而解,不是问题了,那一刻我懂了一字懂百字晓的道理。出来办公室门,一路上格外轻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老师是一个生活严谨的人。不管刮风下雨,学校里老师中他总是第一个到。有时候到了班上转转好多同学都没到,有时候就坐班上看书,做笔记,陪同学们早读。每天的衣服都是那么有条理,整洁。记忆中他特喜欢的那件黄色中山装军服,搭配黑色或者栗色裤子,清爽干练外表总是那么精神。为人师表,那一刻我真的理解透彻。有一次,我在走道上被沈老师叫住,我以为什么事,他笑着说:“把你小褂子的纽扣扣好,注意学生容貌。”我低头一看,脸都羞红了。原来刚才急着赶路到学校,感觉有点热就敞开纽扣。刚进校门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说着话,没注意把纽扣纽错了一个位置,斜在胸前。“真是兄弟五个人,各进各的门,如果走错门,笑的人肚子疼。”我马上重新扣好扣子,谢了沈老师回班级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我的搪瓷盆不知道被哪个学生吃早饭“顺”走了,我找了半天找不到,急得想骂人。但看到沈老师在场,没敢骂出声,心里在嘀咕着。沈老师看到了我着急的样子和我说:“乐铭,我办公室桌子左边柜子里有个搪瓷盆子,先拿着去吃饭,吃好了再说。”听了沈老师的话,拿了搪瓷盆,吃好了饭。当我把搪瓷盆送还他时,没想到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给我说:“乐铭,拿着去代销店重新买个搪瓷盆,不然明天中午饭又得着急了。”要知道那时的两元钱对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我们一天的菜金才一毛钱,我连忙谢绝了,说什么也不能要。我说:“沈老师,我明天带个大碗过来,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就不怕别人拿走了。”我再三推辞,沈老师坚持要给我说:“你这孩子脾气,咋那么倔,叫你拿去就拿去嘛,不当我是你家亲戚了呀?”我也知道沈老师家境清寒,也不宽裕,还要供弟弟在唐中读书。我是坚决不要,急忙逃出办公室,任凭沈老师怎么叫我也没理,这是我第一次不听他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基本上一直保持在全班前列。连续三个学期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这和沈老师的循循教诲分不开。真是军功章呀,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每次作文课上,沈老师给我们精彩分析习作例文,我那时对作文特别感兴趣,每次作文课我都觉得得心应手,轻松自然。沈老师看出了我的特别,指导我多注意收集词汇,佳句,做好笔记,背诵精彩片段,注意语言的连贯性,语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并给我带来写作书籍参阅。我也是在那时沈老师的指引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记得有一次写议论文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沈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来讲读,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系列,来论证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我又联系实际,结合现实,写了共和国的军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事例,其中一句就是这样写的,“也许你就是说的那些大兵吧,那么你自己呢?”沈老师给我很高的评语;联系现实,发问肺腑之言,有冲击感。以后的作文课,沈老师经常读评我的作文,鼓励我:“乐铭,你的作文进步很快,只可惜我们学校没有条件,不然出出黑板报,参加学生写作协会,对你来说都是很好的提炼。关键自己平时多写多练,多阅读,养成写日志的习惯,培养写作兴趣,将来必有作为,不管在哪里,一辈子受用,好好加油!”我铭记在心,毕业之后也一直坚持了这种好习惯,阅读,写日志。直到后来成家立业之后,生活的所迫,才放弃自己心中的写作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任课教师的频繁调动,对我们学习影响很大。英语老师张九玲,一个慈母般的老师,她任教期间港南中学的英语在全乡统考中,成绩都是数一数二,全年级平均分都在85-90分之间。可惜张老师在我们初二年级开始教了一节课就被调到兴化城里去了。同学们心里都万般不舍,但又万般无奈。后面来了一个代课的英语老师,英语口语英标音调都发音不准,同学们英语成绩直线下滑,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回天无力。到了初三,又调来一个满口英文的专业老师。叽里哇啦的,同学们是目瞪口呆,没几个能听懂,整天说这个笨,那个驴,可以想象出那样的环境怎么能学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二下半学期时,不少同学相继退学。沈老师叹息之余仍然鼓励我们同学们乐观地面对人生,道路千万千条,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先拿到毕业证书再说,让青春无悔。初三年级时学校又组织了什么尖子班,沈老师也是无奈,说自己的同学和孩子一样,太了解了,那样更会伤害大多数同学们的自尊心。可校领导遵循上级指示办学,最后几个月,同学们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每天看着尖子班复习补课,加班加点。而其它同学都是在混日子一样,感觉自己就是二等公民一样,一点自信都没有了。沈老师也是经常给我们打气,不要灰心丧气,努力了,就是失败了,也无愧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毕业典礼大会之后,沈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乐铭,我们师生恐怕就此别过了,以后无论在哪,这一届你都是我最好的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只能说你们都拼了,输赢都精彩。以后走上社会了,要坚持做好自己,虚心向社会学习,有所学,必有所报。老师送你八个字:学无止境,永不止步。”我含着眼泪和沈老师告别了。从此一别,虽然相隔三里路,很少遇见沈老师,加上频繁的外出打工,居无定所,也给相见带来不便,真是一别天涯路远,再见依稀白了头。</p> <p class="ql-block">2016年春节,我才和沈老师联系上了。见面了都感叹人生的不易,过去的小伙子现在都已经人到中年。一个个模样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稀可以看出过去的影子,我禁不住和沈老师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手。和沈老师说起港南中学一起相处的日子,都感叹时光流逝的那种珍贵。回忆中我们的身影,青葱岁月,青涩懵懂,感动之时,饮下相思酒几杯,同消青春离别绪。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微信,每当周末有空我们都聊几句。沈老师鼓励我没事闲暇之余,继续练习写作,重拾旧梦,我说我这水平哪能写作什么,只能练练玩。沈老师说了很多平民作家,爱好不分文凭,只要你用心,坚持,读者有共鸣,说明你都是成功的。虽然寥寥数语,也是千里之外真情挂念,也增添了我无限的自信。有时我发文章给沈老师希望像当年一样给我评论指正,沈老师总是说我青出于蓝胜于蓝,弄的我无地自容。</p><p class="ql-block">2018年春节之间,我们组织了港南中学88届毕业30周年聚会。和沈老师闲聊之际,每次我和沈老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值得感恩。”沈老师总是淡淡地笑着说:“现在要与时俱进,不能再守这古法,心中有老师,比什么都珍贵,在校为师,出师为友,现在我们就是地道的老朋友啦!”爽朗的笑声,让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社会大学我永远不会毕业,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爱最好的班主任老师。聚会之间,我写了一片短文,记忆港中,回味了那年那校;</p><p class="ql-block">一个初秋时节,我们走进了港中,</p><p class="ql-block">乡村中学,是显得那么恬静,安详!</p><p class="ql-block">学校的西大门,只有两个高高四方墙柱。</p><p class="ql-block">两个水泥兵乓球台,曾几何时,也是我们的一片乐园。</p><p class="ql-block">球台后面的办公室和教室是学校的行政中心。</p><p class="ql-block">南北走道西边就是一个小操场,东边的大操场就可大了,一届届港中人追梦逐鹿的驰骋地。</p><p class="ql-block">东南边一个藕塘池,四季不同的变换,总让你感觉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东北沿河边长着青青芦柴,很多同学在那留下美丽的倩影,最美的风景我们从没错过。</p><p class="ql-block">走道的尽头,就是学校的码头,留下学生们络绎不绝的脚印</p><p class="ql-block">东西走向的河道像一个金丝带,给学校带来了几分文静秀气</p><p class="ql-block">北河边的几棵小树,像青春的学子一样,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港南中学,无数次梦回校园!</p><p class="ql-block">只因我青春的足迹,溜遍了整个校园!</p> <p class="ql-block">沈老师,我最敬爱的老师,你青春无悔的选择,一直执教在教育一线,你值得骄傲的就是一生中只做了一件事,教书。“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沈老师,余生时光里,我们再续师生情缘,品读乡村气息,驻足河边小钓,泡一杯茗香,共话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那年那师那事,学无止境,永不止步。那年那师那事,一直在做,初心依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