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油馃子,一种流传民间的绝味美食,汉族地区传统小吃,全国各地皆有分布。相传宋代时期,奸相秦桧因陷害岳飞被人痛恨,人们便用面食捏成秦桧夫妇人形黏在一起下油锅烹煮食之,称“油炸桧”,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油馃子”。高平建宁人制作的油馃子因其外酥内嫩、质地松软、色泽金黄、咸香适宜而闻名遐迩,为当地人们极其喜爱的大众化传统食品,品尝后令人口舌绕香,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齐聚高平炎帝陵,举行拜祖大典时就会用建宁人制作的油馃子祭祀炎帝。殿前供桌上高高摆放着的油馃子,层楼一般,诱人的焦糖色,金灿灿、黄闪闪,垂落下来的“拔丝”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 油馃子外形酷似天津大麻花,却比天津麻花更有气场,更能勾起我们的味觉记忆,那可是浸润在生命里的味道啊。</p><p class="ql-block"> 油馃子,刚尝是甜的,再吃,甜味便淡了,越嚼越香。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一块儿糖就感觉是人间最好的美味。不过太甜的食品,对身体不好,但油馃子不同,它那种淡淡的游丝般的香甜,能唤起人们的乡愁记忆,恍若游子那种似远非远的思乡情愫。</p><p class="ql-block"> 油馃子虽好吃,却不能经常吃到。记忆里,小时候过年了,家里八仙桌上会摆放几尊油馃子连同其他供品一起祭祀祖宗,待到年后,祭品撤下来,才能成为我们的美食。后来人们觉得油馃子做起来程序繁琐,误工误时,过年也不再煮油馃子,便用其他祭品替代了。</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机会,我亲眼目睹了油馃子的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首先揉好面坯,压制面皮儿,面坯里兑上红糖、香精等原料,呈微糖色,搁至案板,蒸发水分。据说手工揉出的面坯炸出的油馃子吃着蓬松酥脆,机器搅拌压制出的面皮太硬不易吞咽。再将面皮对折两层,约半尺来长,从中间划作三段,正好是三个油馃子,然后从中间斜划三刀,对扭成麻花状,满满摆在面板上,等待下锅烹炸,这段时间一般会用塑料袋覆盖好,防止变凉变硬。</p><p class="ql-block"> 炸油馃子要掌握好火候,须一根根下锅,等炸至金黄,再一根根捞出,此时的油馃子已炸熟可以吃了,但表面没有光泽,品相不佳,还差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过糖稀,宛如待嫁新娘即将换上艳丽的盛装。</p><p class="ql-block"> 过糖稀是最后一道工序,只见大锅里黝黑的糖稀兑好了,里面放置冰糖、红糖和白糖,还有一种叫“饧”的类似糖浆的东西,“饧”决定着油馃子的色泽和口味儿,是做油馃子必不可少的原料,这时再将成熟的油馃子放进锅中翻一下捞出,新鲜香甜的油馃子便出锅了。</p><p class="ql-block"> 以前人们熬“饧”,大都选择没有结出玉米棒的青玉米秆儿,剥光洗净切成小段,放大锅里煮,煮出秆儿里的糖分,去渣儿,继续熬,直至熬成黏糊糊的“饧”。还有一种熬饧的土办法,就是让玉米发出芽儿,碾成细末,反复去渣熬煮,直至熬出“饧”。这样熬制,很费工夫的,那么多玉米秆儿只能熬成一点点“饧”。后来人们不再自己熬“饧”,“饧”的原料大都从外地购买。</p><p class="ql-block"> 因祭祀方便,最后还要把做好的油馃子搭起成型。以前是直接把油馃子一层层挨着搭起来,可遇高温搬动时很容易粘黏塌掉,现在人们做成一个长方形的铁架子,把油馃子一根根固定在铁条上面,这样就结实了许多,既不怕搬散,看着品相也好。</p><p class="ql-block"> 现在油馃子已专作祭祀所用。一是敬神,高平炎帝陵举行拜祖大典就使用建宁人制作的油馃子;二是祭祖,家里有人去世,嫁出去的姑娘按地方风俗定会在亲人灵前摆放几尊油馃子。无论敬神祭祖,把油馃子作为祭品在高平一带已传承了很久很久。在以前兵荒马乱、物质匮乏的年代,先人还能用油炸食品祭祖,足以彰显人们对神灵、对先祖和逝者的敬畏之至,抑或是人们的一种寄托和信仰吧。</p><p class="ql-block"> 拈一块儿油馃子嘴里咀嚼,嚼出的不仅是酥脆可口的香甜,还有时刻萦绕在心间的一抹乡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