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接上篇</h3> <h3>2024年4月17号 甘泉雨岔大峡谷<br>雨岔大峡谷的诞生,源于数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裂缝与断层的形成,历经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沉淀,终于成就了眼前这如画的峡谷景色。峡谷内,通道蜿蜒,仿佛是自然界的抽象画廊,带给您无尽的遐想。<br></h3> <h3>苍翠欲滴的苔藓</h3> <h3>曲直交错的线条,流畅的纹路,像波浪从身边流过。</h3> <h3>阳光透过险峻的岩石壁面,折射出奇幻的光与影,如梦似幻。</h3> <h3>2024年4月18日</h3> <h3>山西临汾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h3> <h3>从观光车上下来,沿途所见干涸的河滩。</h3> <h3>步道旁的小河</h3> <h3>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在壶口翻滚而下</h3> <h3>飞溅的浪花和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h3> <h3>李家山又名西湾村,村庄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距离碛口古镇仅一公里,西湾村是一处完美的居民建筑群,依山面水,背风向阳,这里被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h3> <h3>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李家山当做自己的三大发现之一,他说:“这里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而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h3> <h3>2024年4月19日</h3> <h3>常家庄园<br>常家庄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车辋村,是山西常氏家族-一个被誉为“儒商世家”的家族世居之地,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庄园占地60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 13处。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深沉。</h3> <h3>常氏祠堂<br>祠堂前竖立着两根高大的旗杆,气派轩昂,一左一右,挑起家族几世的荣耀。</h3> <h3>参差错落的亭台楼阁</h3> <h3>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h3> <h3>雅致灵秀的南国园林</h3> <h3>百狮园</h3> <h3>精雕细琢的影壁花墙</h3> <h3>目不暇接的匾额楹联、书法碑帖。</h3> <h3>工艺精良的石雕、木雕、砖雕、斗拱、雕花护脊…</h3> <h3>当年罕见的西洋灯</h3> <h3>太原晋祠</h3> <h3>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创建于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后来经过北齐,隋唐,五代 ,宋,金、元、明、清各朝各代,两千多年的营造和修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h3> <h3>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三晋名泉》</h3> <h3>水镜台<br>明清古戏台,古代迎神赛社演戏的舞台。</h3> <h3>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水镜台。<br>清乾隆年间的翰林及著书法家杨二酉所题,被誉为“秀丽之笔”。</h3> <h3>晋祠三大名匾之二:对越<br>明万历四年(1576),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题,被誉为“雄奇之笔”。</h3> <h3>晋祠三大名匾之三:难老<br>“难老”之名取《诗经·鲁颂》:永锡难老。意味着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被誉为“神奇之笔”。<br></h3> <h3>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献殿-我国唯一殿和亭结合的建筑<br>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h3> <h3>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二:鱼沼飞梁-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br>鱼沼飞梁其实是在鱼沼泉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鱼沼飞梁与圣母殿同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h3> <h3>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三:圣母殿-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h3> <h3>木雕盘龙,每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h3> <h3>唐叔虞祠大殿<br>现存建筑为元至元四年(1267)重修,具有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特色。两尊大臣像为明代彩塑,唐叔虞像及两尊侍从像为元代彩塑。</h3> <h3>元代乐伎塑像</h3> <h3>三绝之一宋代彩塑<br>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h3> <h3>圣母殿内43尊侍女像色彩稳重柔和,表情迥异,服饰及形态都各不相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之一,可谓巧夺天工。</h3> <h3>最著名的是右数第二尊头扎红饰唱花旦的侍女,竟半哭半笑, 梅兰芳大师称之为双面佳人。</h3> <h3>晋祠三绝之二:周柏<br>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树龄有近三千年,树身倾斜45度。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h3> <h3>晋祠三绝之三:难老泉水<br>泉眼四季不竭,清澈见底,给晋祠带来了无限生机。</h3> <h3>唐碑<br>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h3> <h3>4月19日回太原,因蒙蒙细雨不让上高速,中途堵在路上。</h3> <h3>揪心!</h3> <h3>从山西到陕西再回到山西,走高速上国道爬山路,有舒坦有颠簸还有险阻。难忘的是有景点(如老牛湾等)属贫困县,山路崎岖,汽车艰难地在山道上行驶,沿途所见岩石嶙峋,草木稀疏,不见人烟。运煤的重卡停在路边等待卸煤,如长龙般延绵不断望不到头,路旁的草木都染了黑。不知那些个司机兄弟要等多长时间,只感叹生活不易!所幸也见沿途植树造林,新建道路,发展旅游,改善民生。相信明天会更美好!</h3> <h3>伴随着母亲河黄河,我们走过了峡谷砂岩,到过冰洞瀑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感叹。而那些个古建筑犹如历史的印记,每一条纹理都诉说着一段沧桑岁月,让人在凝视中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br>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真心去探索,让每一刻都成为永恒的记忆,让生活充满欢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