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经营的岁月

柳荫

<p class="ql-block">“云之诗”,一个多么富于诗意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一个冠名为“云之诗”的美术展~~云南省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在人们的殷切期盼中,终于迎来开展的日子。这是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九日,一个春花依然烂漫、春树已经翠薇的日子,一个淹没在春色中的城市~~中国昆明,云南画院一楼展厅。</p><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无处不春天。春天是一首诗,生活也是一首诗。画家的笔是描绘春天的,因而画家就是春天里的诗。而女艺术家,便是这春天里的春天,诗歌中的诗歌。所以,以“云之诗”命名这次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真是太恰如其分、太妙曼了!</p> <p class="ql-block">云南美术馆 " 云之诗﹣﹣云南省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 " 的举办,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鼓励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 ~~摘自前言</p> <p class="ql-block">展览共展出三十三位女画家的八十多件油画作品,是生活、工作、学习于云南的女画家们,向社会各界呈报的美好答卷和视觉华章。彩绘民族荣光,竞展时代芳华。成长于云南这块如诗般绚丽土地上的女画家们,将美好生活、远大梦想和出彩人生绽放在油画艺术中,宏观沧海桑田,细品千姿百态,正所谓 "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魏晋.陆机《文赋》)。从个人体验到感悟众生,从日常光景到心之所向,植根社会现实,渲染浪漫未来,她们在画布上耕耘岁月,描绘河川隽秀,刻画人文风貌,讴歌时代精神,肌理细腻,情真意切。</p><p class="ql-block"> ~~摘自前言</p> <p class="ql-block">参展画家名单及展览组委名单。</p><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女性从事文学、艺术、书法、绘画者多如牛毛数不胜数。除了入选本次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的画家之外,尚在埋头创作未参与本次作品征集的画家还有很多,她们当中也不乏优秀者。</p> <p class="ql-block">这是旅法油画艺术家张琼飞的作品:两棵树。</p> <p class="ql-block">树,是植物生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试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树,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树无言地活着。每一年,树都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四季里完成它的从开花到结籽再到凋零的一轮过程。而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四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人其实不如一棵树。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年顶多一百年,而许多树都能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被砍伐的树制作的木制品,能保存的时间更长。</p> <p class="ql-block">画一棵树,有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是啊!世界上遍地是树,画树的人也很多,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只要仔细观察画面上枝干老迈虬枝曲盘的树的形态,便能联想到,这棵树也是从一棵小树开始它的生命旅程的,它也曾经年青过、茂盛过,曾经历过人不曾经历的岁月。画面还能让人产生更多关于生命的联想和感悟。</p><p class="ql-block">当然,除了作品的题材以及由题材带来的想象,还有画面所显示的艺术手法,亦即画家的水平展示。</p> <p class="ql-block">云南著名油画家姚钟华老先生,以前辈身份应邀出席画展开幕式,并认真观看了展览。</p> <p class="ql-block">彩云见于南中,云是云南的名片,也是自由、变化与诗意的象征。展览以"云之诗"为题,寓意女画家们以云卷云舒的自如心境,追随风起云涌的时代发展,抒写伟大中国的云锦天章。与此同时,"云之诗"以文献立场和学术态度评选作品,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当下云南女画家的所知、所感、所想,展现优秀女性集体的审美趣味和精神气度。</p><p class="ql-block"> ~~摘自前言</p> <p class="ql-block">的确,画家们用她们手中的排笔,为观众展示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物象。云南除了拥有许多美好的自然景物,也经常遭遇七八个月不下雨的习惯性干旱。但是,不论雨水是丰是欠,春天总是按时到来。画家笔下的风景,梨花盛开洁白如雪,梨树下正是久旱未雨的红土景象。佳!</p> <p class="ql-block">远山和近树。干旱中的梨园。典型的云南山形地貌。以写实手法表达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农业是生活的保障,农村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品,云南的画家多数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经历,有记忆,所以他(她)们画起农村题材来,是那样得心应手。看这一对正在“休息”的挑篮,它们的竹编纹理是那样清晰、逼真,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个是不是搬了个实物照片的啊!</p> <p class="ql-block">这张也是,同一画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这种景象随处可见,或曰秋风萧瑟蒹葭苍苍。入了画布,它们便是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一张,收割黍米的。黍米的叶子主要用来喂猪,人也可食用,籽粒可用于制作糕点。一般是生长于荒坡荒地。画面上的黍米矮小稀拉,说明它们是生长在地力较差的荒坡上的。</p> <p class="ql-block">一般认为,把一些春天的花朵画得若隐若现迷迷离离,油画难以做到。然而这张油画梨花图,就做到了。拍成照片的话,肯定会有人误当成中国画。这艺术水平,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天上宫阙,还是人间绝作,仿佛悬挂于云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写实!写实!</p><p class="ql-block">一间农村老式电碾米房。一个聚精会神看守着碾米机的年轻农妇。接糠接米的盆盆桶桶。</p><p class="ql-block">似乎画家就是这个碾米房的常客。</p> <p class="ql-block">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种抢收的场面和辛劳的农妇,在农村随处可见。在云南的农村,妇女不只是顶了半边天,而是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把辛劳的农妇搬上画布,就是艺术!</p> <p class="ql-block">鲜花,是各门类艺术歌颂和描绘的对象。在云南,一年四季都是花的海洋。考校(jiao)艺术家的,是怎样以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去表现这满世界千姿万态的花?画家叶松青画的花,都不是普通的、花瓣有规则排列的花,而是比较难表述的,像如百合、龙舌兰、红掌等鲜花。这需要高超的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与前来祝贺的密友在自己的参展作品前拍照留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过了今天,照片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了。</p> <p class="ql-block">油画风景,喜爱者众多。画风景油画,也是当下的一种趋势。能用油画把风景画得这么美,是画家的一种本事,一个艺术高度。</p> <p class="ql-block">中国画中的“青绿山水”法,也被搬上油画布面。</p> <p class="ql-block">究竟是油画还是国画?抑或照片?请看说明吧!</p> <p class="ql-block">想尽办法,以自己独特的手法,表达选中的题材。这是画家的共性。</p> <p class="ql-block">乱成一团麻的线,被一颗钢针牵引着,就能去发挥作为线的作用。油画艺术描述的物象,往往蕴含着某种现实的意义或哲理。</p> <p class="ql-block">炽热的阳光照耀着热带雨林地区,美丽的吊脚竹楼和年青的小扑少们,也少了些柔和与艳丽。美丽的风景,在二十四小时内都会有不同的表象。</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女艺术家的专展,没人相信这样粗犷豪放的作品是出自女性艺术家之手。</p> <p class="ql-block">虚拟加抽象,男性化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虚化。神化。物理化。化学化。</p><p class="ql-block">各种各样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让人迷乱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边边上的装饰线条,是否借助了某些非手工技艺?</p> <p class="ql-block">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中的人,以及狗,一起行走在城市的马路斑马线上,就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另一种独具风格的作品,应该是独家首创吧!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所有行道都一样,包括油画。</p> <p class="ql-block">云南画院油画学会亚丽。善画朦胧态风景。画面轻柔优雅,自成风格。</p><p class="ql-block">亚丽是这次云南省女艺术家油画作品展的主要策划人。</p> <p class="ql-block">艺术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桥梁,是产生共情的催化剂。艺术作品或是一种精神价值,或是一种生活提炼,也或只是一种流动在笔触与色彩中的个人情绪,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扣动观者的心门。女艺术家视角下的生活和经验往往更为具体和细腻,散发出更为直觉性和官能化的感性气质,给观众不期而遇的亲切感,更得怡情。</p><p class="ql-block"> ~~摘自前言</p> <p class="ql-block">希望通过此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女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和创作环境,感受她们对生活、对艺术的独特领悟力;鼓励她们昂首向前、奋斗逐梦,创作更多优秀艺术作品;激发更多女性投身艺术创作的热情,为艺术界注入更多创新力。</p><p class="ql-block"> ~~摘录自前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