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永庆寺庙会

海之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当年一过,我们就掰着手指算,再过多久是农历三月廿二了。三月廿二是我们那里永庆寺的庙会,庙会比春节期间热闹多了。方圆数十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不约而同聚集到永庆寺附近,兴高采烈地来逛庙会。好多人家春节不见亲戚来往,唯有到了三月廿二才见亲戚满堂。</p> <p class="ql-block">永庆寺历史久远,是江南名刹。但几经战乱,年久失修,我们小时候永庆寺已残破不全。庙会已没有了以前寺庙兴盛时期的各种排场、各种仪式,纯粹是一个大型的集市贸易市场。原来只有永庆寺通往河阳桥的山岰两侧摆放着各种摊位,到我们小时候已改成了凤凰、港口、恬庄三个集镇街头巷尾摊位聚集,凤凰的摊位沿着大道一直连接到永庆寺,永庆寺原址周围也摆满了摊位。一年一度的大聚会,一年一度的大集市,一年一度的大交流,游人多得摩肩接踵,镇区街道更是寸步难行。</p> <p class="ql-block">临近三月廿二庙会,摊贩们早已行动起来,几天前就已物色好摊位位置,三月二十各种摊位就已正式开张,家俱类、服装类、农具类、鞋帽箱包类、食品类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类,三月廿二前两天各条街道就已经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小时候最吸引我的是各种各样好吃的小吃,那诱人的香味让我驻足停留、馋涎欲滴。我最想尝鲜的是那香喷喷的海棠糕,那香味真的很诱人,在大老远就能闻到那独特的香味,能吃上一口飘香四溢的海棠糕成了我的奢望。那时候一个海棠糕才2分钱,可我没有,我爸从来不给我零钱买零食,60年前的每一分钱也是大人精打细算、舍不得用的钱。我很想买一个海棠糕了却我的心愿,可摸摸干瘪的口袋只能看着摊位直咽口水。时间呆长了,上课的钟声敲响了也没听见,等想起来回教室上课已晚了,老师罚我站在教室的角落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老师罚站过。现在虽然能经常看到海棠糕,可再也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那个味。</p> <p class="ql-block">庙会那天如果不是星期天,学校也会放假一天。因为那天的人实在太多了,小孩想从路上挤到学校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小时候特别盼望三月廿二庙会,那天就可以不上学,跟着大人到处转到处玩,一直玩到半夜,逛庙会的人才渐渐散去。到第二天出去一看,凡是摆吃喝摊的地方,垃圾堆了一堆又一堆,镇上的主要街道上都堆满了垃圾。过了三月廿二庙会的街道上摊位依然摆放着,逛街的人依然很多,街上依然残留着三月廿二庙会的浓郁氛围。</p> <p class="ql-block">后来,三月廿二庙会这一传统习俗被取缔了,三月廿二的永庆寺也变成空荡荡的一天了。可是这一习俗却深深地烙在当地人的心里,每当这一天当地人依然保持着走亲访友的习惯,人们依然希望重现三月廿二庙会的那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