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人

<p class="ql-block">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一定要看第一关——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1号,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其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关口南侧的箭楼,它是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楼的底层为砖石结构,上层为木结构,形如一座小型城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分两层。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楼上高悬一幅额匾,上书“天下第一关”。细看匾上有两个字写的比较奇怪。第一个是“天”字,写成了上长下短;第二个是“第”,竹字头写成了草字头。为什么会这么写呢?据说作者认为,天字是寓意此天再大也没有天子大,第字上写草字头,寓意作者是一介草民,无意与天子争第一。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城的四座城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318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是建于城门外围的防御设施,既可以集结兵力,又可诱敌入内,制敌于瓮中"捉鳖"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走进东门,可见兵部分司署,距“天下第一关”仅咫尺之遥。</p> <p class="ql-block">明初时,因此处为进入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故在此建关设卫而形成军事重镇。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特设兵部分司署,是明兵部衙门在地方的唯一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p> <p class="ql-block">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分布,包括司暑大门、垂花门、两侧回廊、正堂、穿堂、中堂、寝房、书房等。</p> <p class="ql-block">正堂是大堂,也是公堂,是衙署的中心建筑,用于承接地方公务事宜和坐堂理事。明朝有90位主事在这里主政,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保卫关内。</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东城墙上,接东罗城南角处建有牧营楼,是镇东楼的配楼。</p> <p class="ql-block">牧营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建筑风格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高10.5米。东、北、南三面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牧营楼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平时以窗板掩盖。</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城墙和周边的长城均用条石作为基础,内部用土夯筑,外表包砖。周长约八里,墙高十四米,厚七米。</p> <p class="ql-block">当太阳西下,余晖撒落在城墙之上,山海关更是显得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现在为了迎接游客,山海关专门开设了夜场。汇聚了众多精彩演出和灯光秀等。</p> <p class="ql-block">登上高高的城墙,流光溢彩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将山海关点缀得浪漫唯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楼上远眺,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北面是燕山脉,南边是渤海,这里可以说是山海之间的交界处。关内、关外交汇于此,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古城,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最著名的是明末的抗倭战争和抗清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山海关成为了中国抵御外敌的重要堡垒。尤其是在抗倭战争中,明朝将领戚继光带领着勇敢的士兵们,成功地守住了山海关,保卫了祖国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走下山海关城墙,特引明朝弘治时期顺天巡抚闵珪的诗作《山海关》为赞:</p><p class="ql-block">幽蓟东来第一关,</p><p class="ql-block">襟连沧海枕青山。</p><p class="ql-block">长城远岫分上下,</p><p class="ql-block">明月寒潮共往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