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赣行五:红军长征从于都出发

高一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律 · 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不怕远征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水千山只等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岭逶迤腾细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蒙磅礴走泥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沙水拍云崖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渡桥横铁索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更喜岷山千里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军过后尽开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前的10月上中旬,中央红军8.6万余人在江西于都集结,于17日~20日告别父老乡亲,夜渡于都河,踏上了长征漫漫征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长征是怎么样的历程?其中是怎么样的艰难困苦?怎么样的风雨如磐?怎么样的奋勇前进?又是怎么样在生死存亡中浴血而胜并走向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说到长征有过很好的论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是从于都出发的。于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也称赣南。于都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北距省会南昌市约42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都曾诞生了赣南第一支红色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巩固的后方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于都在长征时光荣地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成为了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也是红军长征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起源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是2023年4月23日游览参观了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瑞金后,于傍晚乘D3148次车,从瑞金站17:01开往于都站,约半小时就到了于都,票价为26.50元,现在交通真是方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就参观了位于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于都河又名贡水、贡江,是赣江的一大支流,于都人亲切地称其为于都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大门为简洁的深棕色平顶门楼,平顶上立有红色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大字,中间门上还有周恩来题书的“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门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前身为1996年9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兴建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批准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纪念碑园又与其他13处旧址同时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同年在纪念碑园内,又移建成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并于2015年又对纪念馆进行了提升陈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扩建为现在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沿着于都河北岸由西向东展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园内依次有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长征书卷、望红亭、纪念广场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长征五号火箭模型、新长征广场等组成,贯穿其中的步行道像一条飞舞的红飘带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的主题雕塑是座花岗岩石雕,外形就象是一艘破浪奋进的航船。雕塑高7.5米,长8.6米,寓意中央红军长征有8.6万余人从于都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主题雕塑前广场中轴线地面上镶嵌有凸起的五星,令人注目,这是寓意着从于都出发长征有五百余位将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底座立面有用中英文镌刻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二行大字。底座上中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旗帜上方镌刻着“长征从于都出发”一行红色大字,其中“长征”两字是大家都熟悉的毛泽东手笔,字体也更大更为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背衬着红旗的是红军战士从浮桥上夜渡于都河的群雕像,展现了当年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题雕塑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高扬的旗帜上方镌刻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红色大字,其中“毛泽东”为签名手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题雕塑底座上背衬着旗帜的是河岸上人民送别红军出征的群雕像,体现了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十送红军”,送别子弟兵出征的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主题雕塑背面底座上镌刻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经过及胜利历史的简略介绍,以志纪念伟大的长征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也是用中英文镌刻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长征出发距今已有90年了,红军长征胜利距今也有88年了,红军长征大家都耳熟,但这近百年前举世闻名的重大历史事件,当初是怎么发生的呢?以后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到清朝经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屡被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一代代爱国志士们为救国救民于危难水火之中而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呐喊着奋斗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声砲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1年7月1日以为人民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掀起了民主大革命高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5孙中山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6年蒋介石国民党右派通过“中山舰事件”和“清理党务案”逐步破坏国共合作。1927年的“上海4.12政变”、“长沙5.21马日事变”、“武汉7.15政变”更是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彻底背叛了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因此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并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打土豪,分田地,创建人民军队”,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德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不久也到井冈山会师,组成了红四军,之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居民达250万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革军委主席,12月15日周恩来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的苏维埃共和国已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等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6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总面积8.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53万人,红军总人数12万余人……毛泽东主席曾在二苏大会上自豪地说:“谁要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中经过主题雕塑后就是集结广场和长征书卷雕塑,再向前是望红亭和纪念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集结广场中间有红五星代表当年中央机关人员组成的红军第一、二纵队,周围五个立于地上的红色框架,代表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这些造型象征中央红军在于都河北岸集结,准备渡河出发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书卷雕塑为书卷状石雕,上面镌刻着《中共党史》关于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记述:“……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中望红亭的解说词说:“人民子弟兵人民送,当时的于都,几乎家家都有红军。乡亲们众里寻人,依依惜别,盼着红军打胜仗,盼着儿郎早回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熟悉的“十送红军”那首歌就描述了这番情景,红军与送行的父老乡亲依依惜别,然而,革命的艰难困苦英勇牺牲的奋斗,许多人此去便是永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都红军烈属钟招子生养了10个儿子,其中8人参加了红军。长征出发时,她对儿子们说:“一定要打胜仗,娘等你们回来。”但是,直到去世,钟招子也没能等到一个儿子回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园的核心是纪念广场,纪念广场中间地面上铺设有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广场近于都河边,高高矗立着宏伟壮观、双帆船造型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是纪念园,也是于都的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碑高有19.34米,方形的碑座边长为10.18米,寓意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渡于都河出发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碑座的三面分别是“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的巨型浮雕,背面镌刻着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碑文,全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三四年,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十月上、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县域,进行集结休整待命与兵员、粮款、武器弹药的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七日至二十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余人,先后从于都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梓山的山峰坝,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八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十月十八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随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从东门渡口过河踏上征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缅怀先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兴建此碑,永志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碑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围栏左侧镌刻有叶剑英在1962年建军节前夕,为了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而写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围栏右侧镌刻有陆定一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纪念广场、纪念碑前行至河岸边是纪念园内的东门渡口旧址,只见渡口河中近岸架有一段象征性的用船架起来的浮桥,岸上立有一巨大的岩石碑,上面题刻着杨成武将军竖写的“长征渡口”几个红色大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央机关、红军总部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随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就是从这东门渡口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这里誉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渡,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的于都河,河宽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把家中的渔船都捐献出来,汇集了800多条船只,用作架设浮桥和摆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架设浮桥还需要大量的板材,于是家家户户的门板、床板、店铺板等,只要架桥用得上,就没有人会留下一块,有位70多岁的曾大爷,甚至把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寿材拆了送到了架桥工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深为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是在傍晚五点以后进行的,红军渡河后,要在第二天凌晨六点前把浮桥拆除,船只依次靠岸排开,傍晚五点后又重新架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统计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有5座浮桥,先后架拆桥15次,正是在苏区人民的帮助下,8.6万多人的中央红军不留痕迹安全顺利地渡过了长征第一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苍茫的于都河边,浩浩荡荡的中央红军与成千上万的苏区人民依依不舍,含泪话别,踏上征程,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回忆:源源不断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汇拢来。他们扶老携幼,来到于都河畔。乡亲们有的把煮熟了的鸡蛋塞到我们手里,有的把一把把炒熟的豆子放到我们的口袋里。有的拉住我们战士的手问:“什么时候回来?”有的止不住地“呜呜”哭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同在红一军团当团长的杨得志看到,赶到于都河边为我们送行的群众中,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愁容,有的还在暗暗地流泪。老表们拉着我们的手,重复着一句极简单的话:“盼着你们早回来,盼着你们早回来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长征渡囗”还看到有渡口现场演出《告别》的宣传海报,我们虽没看到演出,但读这海报内容也极为感动,现也分享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余人在于都集结,渡过于都河,踏上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为了支援红军,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块板送去架浮桥,甚至连最后一个儿也送去上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都人民和红军战士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动的军民鱼水情深之歌,于都河畔的告别,也成为了于都人民和红军战士永恒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9:30-10: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演出地点:纪念园长征渡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长征渡口”已是纪念园东侧,这里园中有个圆形花坛,坛中有“长征源”巨石题刻,远处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馆内的基本陈列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的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示中充分体现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红军在长征途中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伟大的长征所凝聚的伟大的长征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采用文字、图表、照片、画、实物模型等展示手法,用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份份文献资料和一件件实物,实事求是地展现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集结于都出发长征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第二部分为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第三部分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第四部分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第五部分为永远的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展出实物中有夜渡于都河架设浮桥的门板和渡船,还有悬挂着一幅由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当年于都的妇女和老人们,为红军赶做了一双双结实的草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实物展示,也更生动形象地让我们了解了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于都人民不仅从精神上、人员上全力支持红军,而且在物资上筹集粮食、菜干、衣物,收集大量子弹壳、铜锡、土硝、废铁等兵工材料供给红军,倾其所有地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提供了物资保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附近还矗立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胖五”,约20层楼高、600多吨重,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长征”命名,成为中国系列运载火箭的标志和品牌,长征精神也成为航天人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力量,体现着航天人对长征精神的追寻和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2011年12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代表中国最先进火箭技术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模型矗立在于都河畔,以作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纪念园我们还看到了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的演出宣传海报,据介绍剧情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大剧院舞台上,序幕缓缓拉开,于都河畔的故事正式上演。夜渡于都河、血战湘江、遵义会议、爬雪山、过草地……,消弭时光的阻隔,呈现“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新时代的宣言”六大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演出让观众全景式、沉浸式深度体验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长征之旅、震撼心灵的红色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有关于“长征精神”的论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集《红军长征从于都出发》到此和大家再见了,谢谢各位的分享和鼓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注:于都相关的历史资料来源于“于都县人民政府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