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及全县十一个乡镇地名由来详考

蓑笠翁(才哥)

<p class="ql-block">大余县及各乡镇地名的由来详考</p><p class="ql-block">文/钟际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它蕴藏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是珍贵的文化宝藏。一个地名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厚重历史,书写着一个地方的时代辉煌。很多地名中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典故。由于笔者在行政区划地名工作中的需要,用了三年时间,对大余县境内4126个地名进行了考证。现以文稿的形式写出大余县县名及全县十一个乡镇的名称由来和行政区划,以飨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余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余县县名始为南安县、大庾县,后改为大余县。大余县地处五岭之首的大庾岭北麓,与山南南雄州相邻。大庾岭古称塞上、台岭、东峤,又名梅岭。多部史籍都有记载,《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埜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秦为巩固南疆以“一军守南埜之界”,筑横浦关于大庾岭之上,故古也称过大庾为横浦。《汉书南粤王传》载:吕嘉反,使人函封汉使节置塞上;《后汉书郡国志》云:南埜县有台岭;《與地志》曰:台岭即塞上;《水经注》载: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山即大庾岭,五岭之最东。故东峤;《元和志》云:大庾岭本名塞上,汉伐南越。有監监军姓庾城于此地,故名;《白氏六帖》记载:大庾岭,“南枝既落,北枝始开,”又名梅岭。公元前113年,南越国发生叛乱,西汉的汉武帝派兵征伐。楼船将军杨仆、庾胜率领一支军队越过梅岭进入南越国。平定叛乱以后,奉汉武帝令庾胜将军统率大军驻守梅岭。《與地纪胜•南康记》记载:“前汉南越不宾,遣监军庾姓者讨之,筑城于此,因之为名”。《大明一统志》有“庾将军城,在南安府城西南二里。庾胜在治军之余,指挥他的士卒们,在岭北山下,筑起了一座土城,名曰庾城,并在岭上建寨戍守。因庾胜在家兄弟中排行老大,后人为了纪念庾胜,称此地为大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西汉置南埜县,属豫章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南野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安并建置为南安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县为南康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安远郡,始建置大庾县,隶广州总管府始兴郡。隋开皇十六年降大庾县为镇,复入虔州南康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分南康县复置大庾县,治今南安镇东千米处,属虔州。宋淳化元年(990年)析虔州置南安军军治大庾领大庾、南康、上犹3县。从此,这个山城里既有南安军又有大庾县,两级衙门同处一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大庾,仍领3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府上设道,大庾属岭北道南安府。明正德十二年(1517)南京右佥都御使王守仁任南赣巡抚平定南赣山贼,之后析上犹县3里,南康县2里及大庾县的义安、聂都、铅厂3里建置崇义县,归南安府统辖。清沿袭明制,大庾县属南安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大庾县直属江西省。3年(1914年)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四道,大庾属赣南道。15年(1926年)废道,大庾县正隶省。21年(1932年),全省分十三个行政区,大庾属十一行政区。22年(1933年),十一行政区改称赣南政务专员公署,公署先治大庾后迁赣县,大庾县属之。23年(1934年)赣南政务专员公署改称第九行政专员公署大庾县属之。24年(1935年)江西省划8个行政区,第九行政专员公署改称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大庾县属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9年8月16日大庾解放。1949年8月26日成立大庾县人民政府,9月隶属江西省赣州分区督察专员公署,11月属赣西南行政公署。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设赣州专员公署,大余县属之。1954年5月撤销赣州专员公署,设赣南行政公署大庾县属之。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属赣南行政公署。1964年复设赣州专员公署,大余县属之。1968年7月赣州专员公署更名为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大余属之。1978年7月撤销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设赣州地区行政公署,大余属之。1999年7月赣州撤地设市,大余属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新城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新城原名峰山里,筑城池后为峰山城,在峰山城建墟后又称新城墟。其名称的由来以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在南安平乱有着缘由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以都察院左佥都御使身份巡抚南赣,领兵来到南赣清剿“山贼匪乱”。朝廷派给他的少量军队都是来自湘西、贵州、广西地区的“狼兵”,这些“狼兵”多属于当地土司豢养的家兵,虽善于爬山钻林,吃苦耐劳,凶猛勇敢,但纪律差,经常抢掠百姓,而且每年农忙时都得回去老家,这一来一回既耗时费财又误战机。针对这种情况,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平定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等匪寨时,王阳明采取了起用大量当地民兵的战略举措。当时,大庾县小溪、峰山里一带民众中,有一大批擅长射箭的弩手和猎人,他们被王阳明征为战用。很快,一支比朝廷卫所官兵更有战斗力的民兵队伍组织起来,为王阳明之后的顺利平乱奠定了基础,发挥了核心和骨干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战事结束后,乡民们回到家乡,但余贼时有骚扰。为防报复,这批乡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并恳请官府支持筑城,以实现自卫的目的。乡民们的请求,得到王阳明和南安府的同意,并资助了部分官银帮助乡民建城。很快建起一座城名峰山城。因当时大庾县内只有县城这座老城,峰山城相对是新城,人们就习惯称峰山城为新城。该地建墟场名新城墟。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第六区新城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新城区辖新城、东山、南峰、西和、长江五个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新城区保留新城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8月属第四区新城乡;1955年改第四区为新城区辖新城、胜利、建国、和平、共和5乡;1958年8月,建立银鹰人民公社,1959年称新城人民公社;1966年撤销新城区,将新城、南丰、和平、共和四个公社合并组成新城公社;1983年分设新城、赤石、南丰、京州四个乡设立新城区公所,1984年1月撤销区公所,设立2001年撤销赤石、南丰、京州乡划归新城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樟斗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樟斗原名樟蔸,其名称的由来以明朝永乐年间建造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有着缘由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永乐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谋划将明朝的首都由南京迁都到北平,并将北平府改名顺天府,建造一座紫禁城。而修建紫禁城需要大量的珍贵楠木、樟木、杉木等木材。据《明太宗实录》和《明史》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皇帝先后多次命工部尚书宋礼、监察御史顾佐等官员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五省负责采伐木材。”其中,宋礼率120名工匠来到南安府,在南安知府和大庾知县的引领下来到彭屋坳砍伐香樟树。经一年零三个月时间,砍伐下大量香樟木,他们把香樟木经杨梅河水路塞堰运至章江,经过赣江到长江,再通过京杭大运河水路运到北平。官员和工匠们离开彭屋坳后,砍了樟树的地方到处都留下露出地面一尺多的大樟树蔸,后来人们就称此地为樟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正德年间建里、乡、坊、隘置。建置樟蔸隘,樟蔸隘辖:池江墟、杨村、池江铺、肖池、钟村、曲潭、松冈、遨里、卢屋、杨梅城、庄里、樟蔸、横江墟、蕉坑、赖东坑、石陂下。清朝沿袭明制仍为樟蔸隘;民国元年(1912年)改樟蔸隘为樟蔸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樟蔸被划为第五区横江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樟蔸属樟梅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樟蔸属云山乡后属横江乡。建国后1952年置第五区樟蔸乡;1955年属池江区,1958年属五星公社,次年属池江公社,1961年冬由池江公社分出,成立横江公社。1983年5月改为樟斗乡,在1983年5月由横江公社改为樟斗乡,当时为了书写汉字笔划简便,把“蔸”改成“斗”的同音字。1994年1月撤乡改镇,撤销下垄镇建置并入樟斗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池江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池江原名因杨梅河水流至此地与章江汇合,名河口,后建有墟场称河口墟。元延祐三年(1316),章江发特大洪水,章江水把河口墟前章江边的三口大池塘被淹没,一片渺渺茫茫,分不清池塘和章江的位置,人们称此地为池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池江墟、池江铺是樟蔸隘辖区,清沿袭明制。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划为六个区,池江属第五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池江乡,新中国成立初为第三区池江、同心、联村、元龙、团结五乡部分属第四区长江、新江、胜利、和平四乡。1952年冬属第五区杨柳、长江、九水、板棚、联村、新江、池江、团结、高林、同心、杨梅十一乡。1954年十二月增加了一个下坪乡(信丰县划入直至1957年2月);1955年改五区为池江区,乡未变;1956年六月属池江、同心、板棚、长江、下坪五乡;同年九月并入新城区,次年三月恢复池江区,属池江、同心、板棚、长江四乡。1958年秋成立五星公社(含横江),次年改称池江公社;1961年冬析置长江、杨梅、横江公社;1962年杨梅公社并入,1968年长江公社并入;1983年五月改池江公社为池江乡;1993年七月改池江乡为池江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青龙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青龙原为墟,现为镇,其名称的由来出自于青龙冈(今青龙与黄龙交界的卵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据《太平寰宇记》云:青龙冈有陈蕃子孙墓"盖汉陈蕃被害,徙家日南,追到此灭之。蕃友人朱伯厚辈为收葬。尝有发冢,见大蛇缠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相传,东汉时期大傅陈蕃因“党锢事件”受牵连被处死,其子孙南逃又被朝廷追杀于南安军治东三十里,陈蕃友人宋伯厚收葬路边。三年后的一日,皇帝梦此冢疑风水宝地,将出改朝换代之人。于是,当朝皇帝就命人掘开了该墓,只见墓内直冒青烟,九条青蛇缠穴。蛇乃小龙,故名此地为青龙冈。明朝洪武元年为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设铺递制度,“急递铺”凡十里一铺,因赤江地域与青龙冈同属一辖区,设铺名为青龙铺,后来由于青龙铺地是箍村朱姓和大学钟姓宗地,两姓出资建有一座墟场,名青龙墟。每逢圩期,四面八方都有人把物资运到这里进行交易。墟场繁荣兴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时至清朝道光年间,朱、钟二姓在墟场征收税赋太重,如购买一双鞋得消费买三只鞋的钱,其中一只鞋钱为纳税。此现象引起众多群众不满。于是,在道光二十五年,邻隘有位姓余的绅士与黄谭鸭子垅罗姓绅士,合计周边里隘的刘、王、李、黄、周、肖、曾、陈、谢、彭、邓、叶、高、郭、廖、谭十八大姓中的绅士们,用集资金,赈捐工的方式在距青龙墟二里的黄潭寨另立一墟场,取名为黄潭墟。可开市一年多下来,买卖一直冷落萧条,绅士们为此发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正巧,有一日,赣州一位勘與大师杨筠松徒弟的后裔,他继承祖业是位很著名的勘舆师,受南安知府邀请前往南安府城门改请,途经黄潭墟,下轿歇息,余绅士见了立即上前拜会,奉上“利示”向大师请教策略。大师问明之前开市日课,重新择日开市,开市日在六月十七,但时辰未定,只嘱他们先把锣、鼓、唢呐、爆竹等搬出街上,必须待到出现“戴铁帽”、“马骑人”和“蛇打鼓”后才可鸣锣放炮宣布开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说到了上午巳时,巧遇一位将要分家的年轻人从锅炉店买来一口铁锅,用头顶着回家路过中街,人们叫嚷“戴铁帽的来了。” 不一会,木器行的木匠驭着一只木马经过鸡鸭行,被人看见说:“马骑人到了。”又等待刚进入午时,只见墟场上空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大麻蛇,慢慢飞过。众人看到以为老鹰抓到谁家的鸡,异口同声嚷着:打老鹰啊!打老鹰!老鹰受惊,一松爪,蛇正好落在菜行那面大鼓上“咚咚咚”三声响。“蛇打鼓”也终于出现了。与此同时人们击鼓放炮宣布开市。自此后,黄潭墟热闹非凡,繁荣昌盛。而青龙墟的贸易日渐冷落,无人问津,不久就废除了。由于众人买卖物资都往黄潭圩赶,日久了就习惯称黄潭墟为青龙墟。这就是青龙的由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清朝沿袭明坊、隘制,大部分属下乡赤江隘,少部分属佛子隘和双坑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下设区、鄰、闾,始有青龙乡;隘改区,辖区不变。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划为六个区,青龙属第五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奉省令实行并乡。黄龙、青龙、云山合并为双龙乡。新中国成立初属第二区平岗,联盟两乡和第三区青龙,联结,胜利、团结,二塘、元龙六乡:1952年属第三区河南、青龙、赤江、二塘、元龙、九龙、联盟、平岗、双湾、联合、同盟十一乡:1955年属青龙区,乡未变,1956年属青龙,联合,二塘、平岗四乡,1957年撤销青龙区,二塘、联合两乡属池江区,青龙、平岗两乡属黄龙区。1958年秋成立燎原公社(含左拔),次年改称青龙公社:1961年冬析置左拔、二塘公社:1962年冬二塘公社并入:1984年5月改青龙公社为青龙乡。1993年9月,撤青龙乡改为青龙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左拔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左拔原名左泊。其名字的由来以云山脚下河流中停泊竹筏、木排有关。古时候云山仙娘殿下来不远处河道边有个墟场,从上犹、崇义大量东庄纸、玉扣纸人们肩挑翻山到墟场交易,用竹筏、木排运往章江装航远销。竹筏、木排多了停行秩序混乱,造成堵塞。商人们经商议规定,需停泊的竹筏、木排一律靠律靠左。时间长了人们称此地为左泊。后来把“泊”写成同音字“拔”,名左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清时左拔域属云山隘,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黄龙和左拔属第四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县直属左拔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与黄龙、青龙左拔属双龙乡;1949年8月后大江乡、左拔乡属第二区;1956属黄龙区左拔乡;1958年属秋属燎原公社,次年属青龙公社;1961年由青龙公社析置左拔公社;1968年冬漂塘镇并入至1972年冬分出,1984年5月改左拔公社为左拔乡,2000年11月漂塘镇、左拔乡撤并为左拔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黄龙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黄龙这地名的由来来自一则神话的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相传,从丫山(大龙山)下来的孽龙入水后到章江,来到峡口潭中潜伏,因此,这地方叫龙潭,后“龙”演变成同音“灵”称灵潭。孽龙不时兴风作浪,搅得江中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时而发大水,淹没农田庄稼和房屋。害得当地百姓叫苦连天。于是,峡口人请到许真君道士来降服孽龙。许真君刚到看见孽龙正在兴风作浪,立即抽出神剑刺去,双方展开了一场恶战。十几个回合下来,孽龙终因敌不过许真君的法术,败阵而逃。孽龙钻入土中,许真君乘胜追击,追至三里,孽龙钻出土面回头看追来了,钻出头的地方后来称蛇井,孽龙继续遁土潜行,真君敕遣符而驱,孽龙不能藏隐,于是急忙从土里钻出,粘着满身黄泥窜过劣巷里,被当地人看见惊呼:“黄龙!”从此,人们就称这地方为黄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黄龙,在明朝中叶属双秀里中的灵潭隘和部分佛子隘范围;明万历初年(1573年)属清泉乡和新图;清朝恢复坊、乡、隘建制,属下乡中的灵潭隘和佛子隘部分。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仍属灵潭隘和佛子隘部分)民国三十一年设置黄龙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实行并乡,黄龙、青龙、云山合并为双龙乡。新中国成立初属第二区新大、叶敦、长胜、灵潭、活龙5乡,1952年分为黄龙、新大、壕塘、叶敦、长胜、灵潭、大龙、大合8乡。1955年属黄龙区,归属乡不变。1956年调整为黄龙、灵潭两乡。1957年灵潭乡划为县直属乡,1958年改黄龙乡为双峰公社,次年改称黄龙公社。1984年5月改为黄龙乡,1995年12月改为黄龙镇后沿用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南安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南安名字始为县名。曾经设置过南安县44年、南安军287年、南安路88年、南安府547年和南安镇76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安并建置为南安县。宋淳化元年(990年)析虔州置南安军。从此,这个山城里既有南安军又有大庾县,两级衙门同处一城。到了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府治设大庾。元朝末年的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仍大庾。中华民国元年(1912)取消南安府,保持大庾县名称,县治设于今南安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城区改为崎城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取消崎岭镇改为南安镇。1949年8月,大庾解放后划归第一区设东山、建国、余东、余西四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953年由第一区划出,复设南安镇。1958年西华镇并入,1960年又划出西华镇,1968年西华镇再次并入。1978年将城郊公社新民大队划归镇属,2000年6月荡坪镇荡坪村及荡坪矿部并入梅关镇,2001年5月梅关镇并入南安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浮江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浮江,其名称是由泊于章江中的竹筏、木排和江里的鲤鱼而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大庾章江上游山区有个村庄叫竹木,竹木村山上有着大片的竹木,世代居住在此的山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一根根竹木砍伐后,顺水流至村下方江中捆扎成竹筏和木排,等水流大的时候溯章江出赣江撑运往外地销售。就在捆扎好很多竹筏和木排泊于江中等待大水流期间,山民们从此岸往彼岸不用走江中木桥,直接踏上竹筏、木排通行,而竹筏、木排之间空隙里全是浮现出鲤鱼,江中看不见水。人们就称此地为浮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属浮江隘;万历初年(1573年)将坊、里统一,浮江属招贤乡;清朝恢复乡、坊、隘建置,属上乡浮江隘;民国元年(1912年)浮江隘改为浮江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划为六个区,浮江属第二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县直属浮江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实行并乡,至1949年8月浮江属西华乡。1949年8月属五区浮江、竹木、山南三乡;1952年属第一区,仍归三乡;1955年属城郊区。所属乡未变;1956年三乡合并为浮江乡。1958年秋属红旗公社,次年属城郊公社浮江、竹木、山南三个大队;浮江大队于1961年1月划入西华山矿区,分为吕屋、车里、杉树下三个大队。1961年冬由吕屋、车里、杉树下、竹木、山南五个大队成立浮江公社。1984年5月改为浮江乡,2000年11月撤销荡坪镇,洪水寨村划入浮江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吉村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吉村位于迴龙墟旁边,明朝弘治年间在迴龙墟有位做纸生意的商人,生意做得不兴隆,经常遇到不吉利事,有一日下雨,雇了两挑夫挑两担玉扣纸往广东仁化县长江墟豫章会馆,他自已也一同随去,不料刚到红石桥,河里涨大水,两个挑夫连纸带人被水冲走淹死,商人也险下冲走,回来后几天心烦意乱,吃不好睡不着。于是请来一位风水大师对他家和店进行勘與,大师经一个月的实地勘察后对商人说,你房右边这矮山形似老虎,象是“白虎回头望”,看风水有句行话“唔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回头望。为了生意兴隆,你把“虎"头挖断,杀狗祭血,再砌一堵八尺高,三十丈长的砖墙挡住“断头虎”。商人照办后,果真生意兴隆,大吉大利,周围的人看到该地方风水好也都拥来建房居住,后来形成了村、人们发财后这村庄称之为吉村。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把迴龙墟也改为吉村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据《方舆纪要》八十八卷载:南安府大庾县“吉村隘府西北五十里。相邻沙村、浮江隘。”明•万历初年(1573年)全县设置三个乡,吉村属招贤乡;清朝恢复坊、乡、隘制,上乡辖梅岭、浮江、游仙、吉村、沙村、内良、右源七个隘,而吉村隘辖佛坝、迴龙圩、天井潭、大水口、苦竹铺、石角头、军坑、上东坑、下东坑、龙斗坑、田心里、筅坑、小井湾和水南十四个村庄。民国元年(1912年)吉村隘改为吉村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划为六个区,吉村属第三区辖吉村、河洞、内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置吉村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实行并乡,成立章源乡,辖吉村、沙村、洪水寨。新中国成立初现右源属第七区右源乡,其余属第六区吉村、游仙、沙村、杉木、民主、解放六乡。1952年属右源、吉村、吉胜、游仙、民主、解放、横沼、杉木、沙村九乡。1955年属吉村区。所属乡未变。1956年调整为吉村、游仙、沙村三乡。1958年秋沙村乡四个高级社转入合石坑垦殖场,其余七个高级社转为幸福公社。次年改称吉村公社。1961年并入合石坑垦殖场。1962年春撤销合石坑垦殖场,分为吉村、游仙、沙村三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吉村公社。1984年5月改吉村乡。1993年11月17日,撤销吉村乡,设立吉村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河洞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河洞,位于大余县西南边陲的山区 ,原名董公龙。相传,明朝永乐年间董公龙河边住着一户董姓有钱人家,董家有个多病的儿子,卧床不起,董夫人为了给儿子冲喜,一日,请来媒婆说亲,那媒婆得知隔山的右源村屠夫有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便找到屠夫家用花言巧语的言语说亲。可那屠夫偏偏是个不争气的父亲,嗜酒如命,天天酩酊大醉。一醉就啥话都说,啥愿都许。女儿说他不听,妻子劝他瞪眼。日久天长,把妻子气死了。从此,他更放肆了,欠下不少酒债。为了还债,在他酒醉时,不问人品、不管瘸脚眼瞎,胡乱把女儿许配给董家奄奄一息的病儿子。结婚当日婆婆找了个替身,替儿子拜堂成亲。谁知,刚拜完堂,“新郎”就一命鸣呼了。从没见过新郎一面的新娘,立即昏倒在地,醒来就嚎啕大哭。狠心的婆婆非但不安慰儿媳,反而大骂她是丧门星、伤人败家的害人精,克死了新郎。新娘一气之下向河边跑去,纵身跳进河里,此处河中有个旋涡峒被捲入旋涡峒不见尸影,正巧这旋涡峒是通往隔山她的娘家右源,三天后在右源漂浮水面,好在被娘家族人收了尸。这件事后人们把“董公龙”改称河峒。清朝末年由于谐音又称河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河洞属右源隘;万历初年(1573年)属招贤乡;到了清朝乡合并,河洞属上乡右源隘;民国元年(1912年)属右源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划为六个区,吉村、河洞、内良属第三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置河洞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实行并乡,河洞乡设在河洞墟,辖河洞、右源。新中国成立前夕属河洞乡。新中国成立初属第七区合江、河洞两乡。1952年分为河洞、合江、长岭三乡。1955年属内良区。1956年调整为河洞、长岭两乡。1958年秋属高峰公社。次年属内良公社河洞、合江、长岭三个大队。1961年冬由内良公社划出成立河洞公社,1984年5月改为河洞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内良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内良原名牛田墟,因该墟场后山形似一头牛耕田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牛田墟不远处居住着几十户谢姓人。他们是从明朝正德年间盘踞在南安府辖山区横水、左溪、桶冈等山寨自称为“征南王”的匪首谢志珊的老家迁到这里来的,其族人依仗谢志珊势力,横行山里,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抢物劫财,闹得牛田墟周围鸡犬不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朝正德初年,贼寇谢志珊、陈曰能、蓝天凤、萧贵模等匪首,占据山寨八十余处,发展到一万余人。当时,南安乱局不断,山贼气焰嚣张,南安府城多次受到他们这些“贼乱” 攻击,且数次被其攻破,杀千户、杀主簿、抢劫商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朝廷授王阳明为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领兵来到南安、赣州清剿匪乱。他一到任上,就实地调查,了解各“山贼”守寨情况,摸清地势地貌,正德十二年(1517)夏,为剿灭牛田墟“为非作歹的山贼”,他派兵前往山寨侦察,得知牛田墟等处的谢姓匪徒的基本情况后,制定了“剿贼”策略。据《南安府志》记载:“守备郏文,知府季斅,指挥余恩,县丞舒富等兵五营犄角合为一大营;乃各选精锐,用乡导分引,赍干粮一日,搜清山寨,天黑开剿,诛尽山贼,回府报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按照王阳明的“剿贼”策略,由郏文和季斅率领的人马从大庾城出发一路顺利到达牛田,为不走漏风声,在牛田墟水口将军庙驻扎,一见天黑全部人马手持刀剑悄悄摸到探视到的地点,四面搜寻,见贼就杀,不到一个时辰便把牛田墟谢姓人杀光了。横行当地的“山贼”被朝廷派兵剿灭后,该山沟内留下的是良民,人民过着安乐的日子,因此,称这一带为内良。后来把牛田墟改为内良墟。据《方舆纪要》八十八卷记载明朝嘉靖年内良置内良隘;万历初年(1573年)将坊、里统一,内良属招贤乡;清朝恢复乡、坊、隘建置,属上乡内良隘;民国元年(1912年)内良隘改为内良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划为六个区,内良属第三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县直属内良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实行并乡,至1949年8月为内良乡。新中国成立前夕属内良乡;新中国成立初属第七区内良、尧扶、石溪三乡;1952年冬分为尧扶、内良、白驹、五洞、石溪五乡;1955年属内良区;1956年调整为尧扶、内良、石溪乡;1958年秋成立高峰公社(含河洞);1961年冬分为内良、尧扶、河洞三个公社;1968年冬内良、尧扶两公社合并为内良公社;1984年5月改为内良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钟际才,民政干部,赣州作家协会会员,热爱客家文化,钟情于地域文化挖掘和研究,曾游历赣南18县市区,深入大余县105个村的每个自然村庄,经常到偏远山区了解各地民俗文化、地域历史文化、地名文化。著有400多篇地域历史、民俗、地名、传说、乡贤名人,名胜古迹等文章。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大杂志,报刊和学术网站,独著、合著和主编书籍9本。应江西电视台、赣州电视台、大余县融媒体中心和大余县文广新旅局等单位邀约拍摄过20多则地名故事短视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