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今天——插队点滴(七)

武彬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的今天——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是我下乡插队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上午,县里在延风剧场举行欢送大会。会后我们到一个广场乘坐部队的卡车去各个知青点。记得那天是星期五,送行的家人不是很多,将要离开家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处于兴奋状态,大多数人开始还体会不到与亲人分别的伤感。那次要去的一共是四个知青点——牛许、河西、浒泊和南阳。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车一起出发,浩浩荡荡。红旗招展,歌声阵阵。</p><p class="ql-block"> 出了县城,就剩下一辆到我们知青点的车了。 越走路上车辆和行人越少,车后面尘土飞扬, 车上的人唱歌也累了,大家先是静静的不说话,不久就有女同学在悄悄抽泣,慢慢的忧伤弥漫着整个车厢……</p><p class="ql-block"> 突然觉得在卡车的轰鸣声中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大家打起精神一看,前方坑坑洼洼的土路两旁站着的小学生,举着红旗,敲着锣鼓在欢迎我们,有不少学生鼻子下流着两道鼻涕,当卡车通过时,他们列队跟在卡车后面一直把我们迎到生产大队院子里。热情的大队干部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饭——白面面条和肉菜(虽然我是不吃肉的),而且是不限量,随便吃。这种待遇,在那个年代是不常见的。下午由一位负责管理知青的大队干部简单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并把我们分配到各个生产队的队员家住宿。晚上,大队放电影《铁道卫士》欢迎我们。也许是折腾了一天累了,电影看到半截我就回到住处,躺在那还不算太陌生的土炕上,窗外清冷的月光洒满院子,远处放电影的声音混杂着隔壁劳累了一天的房东的鼾声带着我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开始了近三年的插队生活。 风风雨雨,激情燃烧,苦闷旁徨,酸甜苦辣,汇成一支难忘的歌,如涓涓细流,轻柔流淌于心田,似缕缕蚕丝,久久萦绕于心间,任凭岁月的风雨剥蚀,那遥远的记忆,如大海永远不消失的波涛,总唤起我对插队往事、对乡村村民及一草一木的惦记。曾经虽然领略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清苦寂寥,但也磨练了坚忍不拔的耐力和淡定从容的意念。村民淳朴,视我们为尊贵的客人,耐心的教农活,劳动时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知青们被村民们的质朴关爱、犹如春风拂面的殷殷情所感动,这种真诚善良的传统美德、这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以后工作中为人的准则与人格力量的精神基础。村民对知青的好,点点滴滴在心头,把我们这些知青当做他们的儿女,我们也将村民当做亲人。知青生活培养我做人做事坦荡真诚的品格、磨练了人生意志,一生弥足珍贵。 转眼间,五十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每当回忆起当年插队生活的点点滴滴,总会让人心潮澎湃,难于平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