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10月去完青州后,我和刘蕊就给今年定下了小目标-2024要去游览我国的两大石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进入3月,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又未进入旅游高峰期,是个出行的好时间。十三朝古都洛阳-龙门石窟的所在地成为我们石窟游的第一站。这次又增加了一个伙伴同行。没有更多的时间,只有六日两天,我们决定把夜晚的时间也利用上。</p><p class="ql-block">出行前我们精心筹划了此次行程,周五下班乘京津城际到北京,从北京坐一夜卧铺早上到洛阳。周六上午白马寺,下午洛阳博物馆,晚上应天门。周日早晨国花园,上午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下午龙门石窟。晚上9点多坐洛阳至北京的卧铺周一早上到北京,再坐城际回天津上班。同事说我们是特种兵之旅,对于酷爱旅行的我们,从策划到做攻略到最后成行都是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古都洛阳这几年已经成为热门地点,火车票不好买。经过惊心动魄的抢票大战,我们3人终于如愿买到了往返的车票。3月29日周五晚上出发,8点多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丰台火车站。我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九几年,那时曾经来过一次,如今已经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车站。</p> <p class="ql-block">8点20检票后进入站台,北京是始发站,列车已经在等候。印象里只坐过一次夜车卧铺,还是很多年前,这次再体验一回。</p> <p class="ql-block">车厢很干净,8:45分列车准时发车。筹备很久的洛阳之行已在眼前,我们三人都很兴奋,不在一个车厢,就在微信群里畅聊。10点熄灯,车厢安静下来,伴着哐珰哐珰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碰撞声,夜色中的列车驰骋在中原大地上,旅客们渐渐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早上7点25分,列车已经到达了洛阳站。洛阳站到白马寺大约20公里,我们准备先乘坐一段地铁再打车。</p> <p class="ql-block">进入洛阳站大厅,我们便被大厅中间盛开的牡丹花吸引住目光,几十盆牡丹摆放在圆柱形阶梯上,紫红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姿态婀娜,迎接着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不出站,下方就是地铁站。地铁很快来了,门上都是娇艳的牡丹花图案,真是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乘地铁及打车很顺利,离白马寺还有几百米的地方我们找了一家小饭馆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一人要了一份牛肉汤,三人要了一份饼丝,量正好,热乎乎的吃的很舒坦。</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沿着大路向前走了一会儿,左侧便是白马寺了,之前可以在现场买票,我还想买纸质票留念,但现在取消了,只能在网上约票。</p><p class="ql-block">来前做了功课,白马寺建造的缘由为,东汉永平十年(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汉明帝邀请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至国都洛阳。永平十一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两位高僧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门前看到了左右相对的两匹石马,但此马非驮经之马,而是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下载了白马寺平面图,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白马寺的正门前,东侧200米是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1990年划归白马寺。里面有狄仁杰墓、大雄宝殿、还有中国第一座舍利塔-金代所建的齐云塔。按计划我们先去齐云塔院。</p> <p class="ql-block">沿着白马寺红色的围墙向前</p> <p class="ql-block">一座高大的牌坊矗立面前,后方是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右侧我们看到了一个圆形墓冢,绕到前面,有一个墓碑,上面雕着“狄梁公墓”。墓的两侧设有碑亭,右侧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左侧碑亭内的石碑上的字体已模糊不清。这便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狄仁杰之墓,但也存在争议,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墓是薛怀义的墓,原因为史书记载薛怀义主持修建了白马寺并葬在这里,而并无狄仁杰葬在此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看过狄仁杰墓,我们回到主路上,前方台阶上只见一处门楼威严矗立,上方悬挂"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匾额,透过朱红色的大门向内望去,一座石塔塔隐约可见,齐云塔院已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走上拱桥,穿过大门,回望门楼</p> <p class="ql-block">走下石桥左前方是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右手边有一个池塘</p> <p class="ql-block">院中苍松翠柏,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绕过池塘,终于看到了齐云塔。这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共有13层,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第一层塔檐之下砌仿木构式斗拱,塔顶覆盖宝瓶式塔刹。与我看到的许多古塔不同的是,它的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状,最宽处在塔身中间,这样的造型让石塔看上去玲珑挺拔,古雅秀丽。</p><p class="ql-block">齐云塔不仅是中国第一座佛塔,也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它始建于东汉永平公元68年,初建时为一座木塔,经历了多次毁坏和重建,现在看到的是在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来之前我们还了解到齐云塔一些有趣的特性,在塔的南侧十七米处用力击掌,可以听到从塔内传出类似蛙鸣的声音,是由于声音在塔内多次反射形成的回音。我们走到塔身正面,好多人都在这里击掌,我也试了一下,真的听到了呱呱声😊</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齐云塔院,我们又回到白马寺前。白马寺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西侧是泰国、缅甸和印度的佛殿。白马寺有六景,分别是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塔。齐云塔刚已看过。</p><p class="ql-block">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走近山门,左侧我们看到了半截碑身的一座石碑,碑文已无法辨识。据说是北宋翰林学士苏易简所撰碑刻的。断文碑并非因为碑身断裂,而是因为碑文书写格式不是自上而下通写,而是将碑横向划分成几段用短行书写,乍一看文字如断开了一样。</p> <p class="ql-block">在白马寺山门东西两侧,我们看到了两座墓冢,草木丰茂,这就是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墓,有很多人在跪拜。</p> <p class="ql-block">回到中轴线上,右前方是钟楼,左前方是鼓楼。白马寺是“释源”“祖庭”,其钟声似乎禅意更浓。晨钟暮鼓是僧人们作息的信号,也是佛事活动兴盛的标志。这里是六景之一的“夜半钟”。</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中轴线向前,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是寺内的第一大大殿,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内供明代夹纻弥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韦驮天将像等。参观的人很多,在里面绕行了一周,从后边的殿门出来。</p> <p class="ql-block">夹纻弥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殿门上方高悬“护国佑民”牌匾</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殿是大佛殿,大佛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是做法事的主要场所。我们去时大殿内正在做法事。</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殿是大雄殿,来之前查过,大雄殿内有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中国仅存的元代“夹纻干漆造像”。本想一睹国宝真容,但赶上大佛殿维修,没能看到。</p><p class="ql-block">从网上下载的十八罗汉夹纻干漆图片,夹纻干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p> <p class="ql-block">第四座殿是接引殿,与前两个殿相比较,此殿规模较小,起到一个承上启下衔接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北边是一座砖砌的高台-清凉台,据说这里是汉明帝幼年避暑和读书处。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这里也在维修,陡峭的台阶通往清凉台,走进去是一个院落,人群密集。毗卢阁在修缮,它是白马寺最后一座大殿。</p> <p class="ql-block">走下清凉台,西边是释源陈列馆,上方是法宝阁,阁内供奉着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时赠送的一尊铜佛像,并收藏有数十种“法宝”。</p><p class="ql-block">至此,中国佛殿已参观完毕,我们去往国际佛殿部分。</p> <p class="ql-block">通往国际佛苑殿的路边向里走,有一处免费喝茶休息的地方-止语茶舍。顾名思义,只能喝茶不能说话,但是人太多了,我们没有停留喝茶。</p> <p class="ql-block">已经来到泰佛殿前,异域风情扑面而来。如果说刚才参观中国佛殿佛像感受到的是古朴沉静,那走到这里的感觉就是到处金光闪闪,金碧辉煌,庄严而华丽。</p> <p class="ql-block">泰佛殿,是以曼谷的大皇宫和金山寺为蓝本修建的一处宫殿。</p> <p class="ql-block">1992年时任泰国内务部部长瓦塔纳·阿萨瓦向白马寺赠送一尊高7.2米、重8吨的铜制贴金佛像,是仿照泰国最美的、泰国人最信仰的佛像帕清拉纳佛像而造。</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是缅甸佛塔苑,是缅甸向洛阳白马寺捐赠建设的佛殿。其四道主门及围墙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宫样式。</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缅甸大金塔,按照缅甸国家象征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塔体形态似缅甸皇冠。</p> <p class="ql-block">在大金塔外面盘踞着一条绿色巨龙,这是“龙王护佛像”。我觉得它看上去更像一条巨蟒。</p> <p class="ql-block">缅甸佛塔苑东南角建有一座配殿,外观两层,内部上下相通,实际一层。殿内安放有三尊佛像,均为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最后接近出口的地方是印度佛苑殿。苑中大殿根据印度著名桑奇大塔仿建,为一巨大的覆钵式大塔,高 24 米,坐落在方形基座上。</p><p class="ql-block">圆形的佛殿内高大空旷,偏西侧奉置释 迦牟尼石雕坐像,佛陀结跏趺坐,施“转法轮”。</p> <p class="ql-block">殿中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下午约的一点半到洛阳博物馆。走出大殿,殿外有穿印度服饰的小姐妹在拍照,搭配印度建筑,别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打车大约40分钟我们到达了洛阳博物馆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吃午饭,要了两份河南烩面、一份豆腐汤和本地的汽水。</p> <p class="ql-block">走出小饭馆,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一面彩色墙壁,玫红的底色,洛阳两个字清晰醒目的落笔于中间位置。我们三人在墙前分别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直到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此刻,重新审视这张照片时,我发现那玫红底色勾勒出的形状好似一座古建筑,有屋顶、屋檐,屋体坐落在一处高台上。这个创意让一面普通的墙壁焕发了光彩。</p><p class="ql-block">我们上午的行程告一段落,下午将继续博物馆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一夜的火车颠簸,虽然睡得并不踏实,但初到洛阳的兴奋早已冲淡了疲惫感。说下白马寺半日游的感受,白马寺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寺院,融汇了中印缅泰四种佛殿建筑,让游客游一寺能欣赏到多种建筑风格。门票35元,60岁以上还免票,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还是齐云塔院,与白马寺内游客众多,熙熙攘攘相比,齐云塔院环境清幽,松柏参天,漫步在古建、古塔、红墙、绿植间,可以充分感受寺院的宁静与祥和。白马寺内的殿宇多为明清时期重建,而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金代重修,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塔身造型别致,线条柔和流畅,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非常值得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