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记忆——2024宜川县摄影家协会参加中国牡丹摄影联盟年会小记 薛仁礼

义薄云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铜陵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4年宜川县摄影家协会参加中国牡丹摄影联盟代表大会第二次年会小记 </span></p><p class="ql-block"> (本文6000字、配照片79幅)</p><p class="ql-block"> 图|文|薛仁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岁年龄有一岁年龄的美意,一段路途有一段路途的相遇,无论行至哪一程,都是我们此生的必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2024年中国牡丹摄影联盟轮值年会论坛在安徽的铜陵市召开,这场盛会璀璨夺目,如夜空中的明星,照亮了人心中的渴盼,满足了摄影人深切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人生的意义,便在于领略、品味以及践行那些美妙之事,让心灵得以充实丰盈。宜川摄影家协会作为联盟主席团的一员,让我和赵洁老师有幸在铜陵尽情采风、用相机记录美丽的瞬间,直至昨晚才依依惜别踏上返回的征程。然而,当忙碌一天后静下心来,在铜陵的那些美好回忆,如潺潺暖流,在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温馨与亲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年会</span></p><p class="ql-block"> 懂你所需,为你而来。</p><p class="ql-block"> 4月16日上午11时33分,我和赵洁老师坐宜川——延安班车离开县城,从延安乘火车前往铜陵。整个行程历时25小时有余。首程乘火车K655,于16日17时53分启程,17日14时09分抵达芜湖,随后14时46分在芜湖站换乘D2873,15时14分抵达铜陵市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17日下午17时30分报到。当晚21时在下榻的“山水云天假日酒店”5楼会议室召开中国牡丹摄影联盟代表大会(2024·中国安徽铜陵)。大会由铜陵市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新建主持,议程包括:铜陵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胡小毛介绍铜陵市概况,铜陵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为邦宣读“中国摄影家走进铜陵”采风创作活动方案,上一轮中国牡丹摄影联盟轮值主席向本年度轮执主席单位和轮值主席交接轮值主席牌匾并授旗,中国牡丹摄影联盟各地代表简要介绍本地牡丹种植、产业化、文化旅游、牡丹摄影活动开展情况,最后讨论中国牡丹摄影联盟今后工作并确定下届代表大会举办地等事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宜川牡丹</span></p><p class="ql-block"> 牡丹故里,根源丹州。在“中国牡丹摄影联盟”轮值年会上,我作为代表从文化和旅游两个方面介绍了宜川牡丹的渊源和现状,我的发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宜川风翅山牡丹园,占地100多亩。园里栽植牡丹有9大色系、101个品种,3.5万株。栽植芍药60个品种5000余株。其中:50年树龄牡丹21株,20年树龄牡丹2000余株。结合相关历史文化,牡丹园有景观石、牡丹亭、石牌坊大门、牡丹仙子雕塑等设施建设,突出表现牡丹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游赏中品味花的芬芳,感悟生活的唯美和美好!野生牡丹,盛产于宜川境内的秋林、鹿川、寿峰和集义一带。据传:每逢春季,牡丹冠绝群芳,桃花、杏花等自惭形秽,落英缤纷,芬芳满地,尤以秋林的看花塬为最。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牡丹出丹州、延州……”丹州就是现在的宜川,这是牡丹故里史料的佐证。</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兴奋和震惊的是,在宜川秋林的看花园发现一棵已经枯竭的野生牡丹,其树冠直径足有20公分、高1.8米(180公分),横斜匍匐在山地上的枯枝直径16公分,伸长1.7米(170公分),上面布满了野生云芝。其通体依然保持着树阔的样子,挺立在一面向阳坡洼的山野里,这棵牡丹树龄应该在700——1000年左右。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牡丹之王冠,也成为“自古牡丹出丹州”有力的实物佐证。据当地人回忆,这棵牡丹树,30年前他就见到过,那时树冠上长满了牡丹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铜雕塑园</span></p><p class="ql-block"> 18日一早儿,我们在国际铜雕塑园摄影创作……经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精心设计,各尊惟妙惟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代表了铜陵人精神智慧的铜雕造型,散布广场,让游人目不暇接,倾心震撼。随后,我们前往铜博物馆。先秦时期的铜陵,位于吴头楚尾,受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双重影响,青铜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铜陵境内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种类繁多,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以及铜陵在先秦青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铜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其制造和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国数字铜博物馆,以独特视角和先进技术,全面呈现了铜资源、铜文化和铜工业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让我们一起感受铜文化的魅力,触摸伟大历史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历经三千年,铜陵的采冶历史绵延不绝。领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新中国的众多第一都与铜陵息息相关,在这里铜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铜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青铜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铜的开采、冶炼和熔铸汇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成果。铜陵作为中国最早的产铜地之一,其矿冶历史从商周开始,历经汉唐,延续至今,数千年不曾间断。西汉唯一的“铜官”,六朝著名的“梅梗冶”,唐宋时期的“铜官场”“利国鉴”等官方采冶机构都曾在此设立,铜陵也因此被誉为“铜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铜官山·1978”文创园</span></p><p class="ql-block"> “铜官山·1978”文创园,是铜陵这座城市的文化瑰宝。这里曾是铜官山铜矿,见证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厚的文化遗存。文投公司倾力打造的文创园,将矿工遗址改造成了充满历史韵味的园区,让那些满载历史沧桑的矿工生活遗存,成为了城市的文化符号,留存着城市的记忆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探寻既往的城市记忆,感受那段质朴美好的奋斗故事。我们走进矿工主题文化展区,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第一展区是矿工生活区,这里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矿工的生活起居场景变化和矿工精神。五六十年代,矿工们生活艰苦,住草房、睡芦席,却一边投身井下作业,一边谱写着激情岁月;七十年代,城市有了色彩,矿工生活逐渐改善;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矿山生活一派欣欣向荣,住宅区整齐划一,各种设施陆续建成,矿工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展区内还特别设置了矿工劳模室,讲述了一批劳模代表的故事,他们是矿工的伟大精神的体现。第二展区是地下坑道区,这里有科普展区,让我们了解成矿地质体和成矿结构面,以及铜矿地下开采的流程。还有矿工工作场景复原,展示了井下作业从人工到机械化的演变过程,让我们感受到矿工们的艰辛与智慧。3D影院则通过三维特效讲述了铜官山的采冶历史及文化传承,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龙潭肖村</span></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江南,总是那么迷人,在铜陵有一个如诗如画的古村落——龙潭肖村。这里小桥流水,山色氤氲,尽显江南风情。</p><p class="ql-block"> 龙潭肖村,位于铜陵市钟鸣镇,建村约400年历史。由于地处深山,古村落风貌独特,保持较为完整,随处可见的徽派建筑影子,古色古香。来到龙潭肖村,一进入村落中间,映入眼帘的是被村民称之为龙潭的水塘,被四周房屋围绕,各个时期的古民居围绕着龙潭,依山而建。村后有一处龙泉,与龙潭遥相呼应,泉水清凉甘甜,终年潺潺不息。四周的大山树木茂盛,云雾缭绕。尤以野生茶为名,我买了农人刚采集回经过工艺制作后的绿茶。据记载,1465年,明朝宪宗年间,江西吉水地区闹灾荒,一位名叫肖鼎戴的年轻人带着新婚妻子逃荒至此,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个落脚的好地方,于是搭窝棚、种粮食,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p><p class="ql-block"> 龙潭肖村后有一座笔架山,西头低、中间突出,顶如笔尖,而村里的那口水潭,正是洗笔之处,故名“洗笔潭”。传说中“秃尾龙聱顺(聱ao牙佶屈,意思是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在此归真,蜕变成龙”,于是这里又改名为“龙潭”。还有寨门,又名闸子门,是龙潭肖先祖抵御山贼侵扰的见证。此外,这里还有传统的气蒸檀皮技艺。将4——5年生的檀树枝权砍下,码放在皮蒸锅上。皮蒸锅多为石头垒砌,大多沿河岸布置,呈方形样式。上面有圆形洞口放置锅具,下方有方形洞口用于生火,两侧还有条形洞口放置水瓶烧水。蒸皮过程一般需要7——8小时,利用水蒸气对檀皮进行蒸制,而蒸好的檀皮正是宣纸造纸的主要原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凤凰山</span></p><p class="ql-block"> 凤凰山位于铜陵市东南部,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这里是凤凰落脚之地,美好吉祥且圣洁高贵。凤凰山形似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组成。景区山水秀丽,如诗如画,隐藏着天然凤戏牡丹图等奇妙景观。</p><p class="ql-block"> 1998年,凤凰山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药用牡丹之乡”,也是凤丹的核心产地。2013年被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2015年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同年获评为长三角最佳慢生活乡村旅游度假区,2018年3月被评为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2018年入选安徽省特色旅游精品路线。</p><p class="ql-block"> 凤凰山是“凤丹之乡”,也是观赏牡丹花的胜地。这里的牡丹禀性特异,别具风姿,与洛阳、荷泽牡丹齐名,素有“三分天下春色”之誉。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牡丹观赏规模,不仅使牡丹种植多样化规模化,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赏花的好去处。新建的牡丹观赏园有60余亩,汇聚国内外牡丹名优品种200多个,花期长达一个多月。2010年从青岛天香园购置了观赏牡丹2万株和芍药1万株,园内除了八大色系牡丹外,还有国外知名品种。名品荟萃,每逢花期,园中牡丹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各显风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犁桥水镇</span></p><p class="ql-block"> 梦里水乡,古韵犁桥。犁桥水镇是一座具有浓厚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的旅游风景区。沿街徽派古民居,翘角飞檐、粉墙黛瓦,马头墙错落有致、外简内秀,宅院布局小巧雅致、绿树成荫,颇具园林之趣。傍依99亩明塘修建的朱文公祠,清丽淡雅、古朴庄重;聚英台古戏台气势恢弘、余音犹在;街道以铺筑石板古巷过道相连,曲径通幽。状元楼雕梁画壁,精致繁复;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步道,草色入帘,青泥上墙,在时光的催化中,记录下了岁月的雕痕。园区以木为本,深宅大院,重脊高檐,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典型的明清徽州文化景观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犁桥水镇老街的110栋古建筑包含非遗一条街、文创一条街、古戏台、古县衙、古绣楼、当铺、更楼、三元门、古祠堂等一系列古建筑群落,清瓦灰墙、青石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烟火,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博物馆群落,巧夺天工、古色沉香,静静的诉说着古徽州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犁桥水镇,宛如一座水上的梦幻世界。建筑的每个木雕、石刻都承载着人文历史、水乡风景、诗词书法;孤耸入天的古塔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加上小桥流水的灵动,和清风茶香的惬意,仿佛置身于古朴风雅的徽州小城。这里环绕着古建筑,角楼、拱桥、石牌坊等与石条铺筑的人行道相映成趣,中间水域广阔,小船轻盈穿梭。到了晚上,灯火璀璨,星星点点,云雾缭绕,宛如水上的威尼斯城。</p><p class="ql-block"> 屋前青蒿掩门栓,梁上枯草随风怜。残阳西下鸟归巢,不见昔日旧人回。</p><p class="ql-block"> 在舒溪之滨、犁桥河畔,矗立着一座巍然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名为“状元楼”。“状元楼”设计独特,装修别具韵味,外观古朴庄重、气势恢宏,内部则小巧玲珑、古朴典雅。一层是三元门,寓意着“连中三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这三场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二层是文昌阁,文昌即“文昌星”,也被称为“文昌帝君”,古时候人们认为文昌星是主管文运功名的星宿。三层是魁阁,传说中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即为“魁星”,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时至今日,“状元楼”已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象征着当地人文教育事业的繁荣,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勤奋学习,传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取得优异成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大通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 19日早餐后,我们乘车离开临桥水镇。一路上,天宫不做美,似乎非要来一场春雨,证明江南雨的存在感,或者为我们的旅程带来一丝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按照安排,摄友们在大通古镇自由活动拍摄,11 点在停车场集中去享用中餐。</p><p class="ql-block"> 大通古镇,濒临长江、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中部,70.72平方公里。大通古镇,古名澜溪,西汉在此设立“梅梗冶”,唐代设大通水驿,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建镇。清末民初时期,大通镇作为《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口岸,与安庆、芜湖、蚌埠bèng bù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主要特色有佛教信徒朝觐九华的“礼佛古道”——青通河。有一手连着长江,一手连着青通河的千亩湖面——祠堂湖,有“九华山头天门”之称的大士阁与高耸的天主教堂钟楼隔湖相望。有和悦老街三街十三巷、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坐落于此的和悦洲。有“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全国古镇中唯一铺四方石的澜溪老街。</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位于长龙山西瓜顶,1871年由西班牙神父解佩义所建,隶属芜湖洋码头天主教堂管辖。最初这里有钟楼、教堂、圣母院等11幢建筑物,并设有诊所、学堂。1938年,教堂被日军占为兵营。1945年后,由西班牙神父纪纳德接管,1951年纪纳德离境。如今,教堂仅存遗址与一座钟楼。这座钟楼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坚固雄伟,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4米,圆形拱门,高约20余米,曾是大通古镇的最高建筑,与大士阁遥相呼应,登临其顶,可将鹊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渡轮越过内江,来到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聆听了展馆讲解员的讲解,拍摄了江豚嬉水、投喂的过程。随后,去了大清盐仓和盐务招商局旧址。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率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时,因军费短缺,奏请朝廷在此设立“盐务招商局”,统辖沿江四省的盐务,征收盐税和厘金税作为军费。在曾国藩的亲自督办下,一座坐西朝东、面对大通、拥有十三进建筑的机构在和悦洲大关口建立起来。后来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接办,更名为“皖岸督销局”,民国3年又改为“皖岸榷运局”。到国民政府时期,盐税改由出产地一并交纳,盐务招商局也逐渐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天井湖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 天井湖公园,建于197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1982年正式向公众开放。真山真水构成了其宜人的景色,四十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使其拥有了众多游憩场所和景点,如天井、赏园、山谷碑林、湖山纵览、三千画卷、九曲桥、五松山、木鱼山、牡丹园、动物园、游乐园等30多处,可谓是名山与胜水交相辉映,新景与古迹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当代著名书法家、安徽省政协原主席张恺帆也曾挥毫留下墨宝:“绕堤杨柳万千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风光皆画卷,铜陵未必逊姑苏。”</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美味的铜陵私房菜肴,更是颇具特色。裴师傅小刀面作为铜陵的老字号手擀面馆,已有30多年历史,其面条口感筋道顺滑,汤汁鲜美,深受新老客户喜爱。还有三茶六饭铜官园,也为摄友们提供享用了更多的美味美食。</p><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路上,在火车上我静静坐在角落,享受这独有的静谧,思绪跟着铁轨的节奏,流淌向无尽的远方。因为换乘车,我们在镇江得以短暂停留。放眼望去,斜阳下镇江的金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了这座城市宛若一幅天然画卷。江水在金山脚下轻轻绕过,如同一条明净的玉带。夕阳下金山屹立在江畔,宛如一位守望者守护着这片无垠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4月20日、15时15分我们从铜陵乘坐D5526火车前往镇江,18时46分在镇江乘坐火车K560,踏上归程延安,21日17时在延安乘最后一趟班车于8时30分回到宜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远赴人间惊鸿雁,最美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在这生机盎然、美丽的春天,牡丹傲然绽放,风姿绰约,艳惊四方。“中国牡丹摄影联盟”,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汇聚着各地的力量。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为推动牡丹主产区的宣传、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重要行动。让我们用镜头捕捉牡丹的绝代风华,用影像传递城市的神韵与活力,为我们的生活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让这美好的瞬间,在时光的长河中永恒流淌!</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薛仁礼,笔名凌波。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的亲切接见,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中被推广、学习和借鉴。延安市社会科学界专家。陕西省作协作家;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延安市摄协摄影家;中国摄影网记者、摄影师,论坛注册会员。著有《泪儿为谁》《筑梦》《那些事儿》《写满宜川爱》《情满自然资源》《筑梦经发人》《宜川习俗》《宜川县地名志》《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等9部书作。撰写、编纂200万字的书稿。</p>